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



松山是從八月被圍,其間幾個月間,洪承疇組織過曹變蛟和王廷臣等精銳部隊衝擊皇太極的御營,也曾經嘗試過突圍,甚至想過辦法,想逃到錦州去和祖大壽會合……這樣當然是從一個絕境跳到另外一個絕境,所以想想也就罷了。

年尾時,洪承疇等高官下令殺了不少戰馬,湊起一些柴薪,給將領和士兵們分些馬肉,過個好年。

當然是將領和親兵們領的肉多,普通的營兵能有一根大棒骨啃啃就算祖宗有靈,罵孃的甩閒話要投降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年前,皇太極就派人與城中暗中連絡,裡頭有高級將領應承,但只有少數將領願降,勢單力孤,不能成事。

到崇禎十五年一月時,時機終於降臨。

一月初,洪承疇聽說有援兵來到,這個消息從哪冒出來的已經是個迷,不過肯定是來者不善。聽到消息後,洪承疇派了六千人出城夜襲清軍大營,試圖造起聲勢,與援兵裡應外合。

打起來之後,殺聲震天,清軍大舉還擊,沒有絲毫顧忌,這時松山城中才知道根本沒有援兵,洪承疇慌亂之下,竟然在出城官兵沒有回城之時就下令閉城門。

十二年老督師,危急之時,也不過就是如此!

這六千人都是精兵,臨危時也只能轉道而走,趁夜逃往杏山等處,被清軍騎兵尾隨追擊,斬殺一空,無有脫難者。

到這時,城中兵力已經嚴重不足,時機到了。

……

“皇上許你家將軍官居原職,原本在鬆、錦一帶的土地,可以留給你家將軍,你家將軍入漢軍旗,也是正經主子,他的富貴,不會被滿洲八旗的貴人們謀奪,皇上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曹振彥口舌生津,舌燦蓮花,差點就把自己的胸口扒開給人看看了。

既然他這麼有誠意,對方也是個上路的,雖然藏在暗處,但也明顯有點頭的動作:“好了,我代我們家將軍應下來了,我們的少將軍夏舒會在約期之前一天晚上吊城出來,做爲人質,以取信大清皇上。”

“怎麼破城?”

“現在城中尚有五六千精兵,都是各家總兵的親兵家丁和正兵營精兵,但圍城很久,糧草不足,大家都很疲乏了,選一個日子,大清兵趁夜攻城,我們趁亂打開城門,城池一定能得手。”

“不要人協助嗎?”

“這個,如果可行的話,有大清兵先進城來幫手是最好不過,只是怕進城很難。”

曹振彥撓撓頭,也覺得想翻進城太難,就算挑一二百白甲兵或前鋒營的精兵也很難做到悄無聲息的進城,想了一下,也不把話說死,只道:“先這麼定了,我回去後就稟報皇上。”

“好……”來使還得趁夜色吊進城,說話之際將一塊狗頭金塞到曹振彥手中:“將來大家就是同殿爲臣了,這位大人真是青年才俊,將來我家將軍必定有仰仗的地方,小小敬意,還請笑納。”

曹振彥剛是

一個牛錄章京,另外兼任炮隊教官,前者是小官,漢八旗有好幾百個牛錄,正式的兵丁就有小三萬人,他只是漢八旗中不起眼的一個佐領。

炮隊教官倒是一個要緊的實職,不過是軍職清苦差事,因爲十分要緊,連吃點空額和剋扣點軍需物資也不敢,只能拿死俸祿。

上一次入關搶掠他沒輪上,所以一直窮的很,金子入手,沉甸甸的,心頭一陣狂喜。

“我會稟報皇上,儘可能幫你家將軍,嗯嗯,多謝,多謝。”

就此拜別之後,曹振彥心情一片輕鬆,想起好友丁宏廣這幾天一直邀他去小飲幾杯,現在還是上半夜,肅親王已經休息了,不能回事,不如去擾這個好朋友去。

一念及此,也就不往大營去,直接奔丁宏廣等人所住的地方去了。

……

“時間已經定了,三月初城中副將夏承德趁亂開城投降,清軍入內,會有一批人專門負責捕拿洪承疇。”

丁宏廣在曹振彥身上得到的情報很及時,加上在別處獲得的消息,幾相印證,已經得知松山即將陷落了。

這幾個月,他們一直在等機會,同時也是沒閒着。

在遼東建立了廣範的情報網絡,大量的情報從瀋陽到赫圖阿拉,再到鐵嶺開原,再到蓋州金州旅順,順着海道,又送回登州,飛報到軍情處和張守仁的案頭。

對遼東的情報,浮山軍情處已經獲得了突破和成功,這是大明錦州想也不敢想的成就。

在明和清的情報戰史上,一直是清軍有很好很強大的成績和實力。

從老奴時代起清軍就擅長用間,情報收集工作十分紮實到位,十分犀利。

明朝一直是被動挨打的一方,說來奇怪,在壬辰倭亂時十分厲害的錦衣衛在崇禎年間似乎消失了,再也沒有一點神奇和有活力的地方,令人扼腕痛惜。

軍情處主要的情報來源不是上層,當時的清國上層是拉攏滲透不了的,要打主意,會壞了自己的大事。

但在下層,特別是大量的受苦的包衣奴才中,通過民族大義來感化,或是一點糧食,一塊小小的銀錠,就能輕鬆組織起內層核心和外圍的情報網絡來了。

不管是驛站,酒店,漢軍旗,或是滿洲王爺們的王府裡頭,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包衣們彼此閒聊的途徑得到確切的情報……這年頭,說起情報工作很複雜,但也很簡單。雖然清朝上層有用間諜並用的極好,但並不代表清方有良好的軍情繫統和反間諜的經驗。

他們也就是能抓抓那些從寧遠混過來的膽戰心驚的細作,真正的受過訓練的情報人員並沒有那麼容易被發覺,收集情報的手法和分析歸納法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全然瞭解的。

換句話說,某個王爺隨便在家裡的一句話,可能清朝上層的一些動向就流露出來了。而那個王爺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無意中泄了密。

就是這樣的搞法,丁宏廣等人不辭勞苦的在遼

東搞了一個龐大而嚴謹的情報網絡出來,哪怕沒有人主持,也能自行運轉,各部門彼此有聯絡,但各行其是,環環相扣的同時,又是環環分明,不怕某一環出了事而損壞全局。

這幾個月,是丁宏廣一生中最忙碌的時刻,不過這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三月初……我們還有幾天時間,召集人手,預備動手吧。”丁宏廣眼中寒芒閃爍,決心已經下定。

……

自十四年八月被圍入松山城中,洪承疇這半年多來幾乎瘦了十斤,但儀容風度,卻是一如以前,沒有絲毫的變化。

他是一個十分講究風度和儀容的中年官員,不管是長角襆頭大科花的玉帶朝服,或是樑冠禮服,又或是烏紗常服,哪一身衣服穿在他身上,都是風度翩翩,一塵不染。

他有幾個僕人,專門替他收拾這些細務上的事,挑白頭髮,梳頭,着衣,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精神。

和那些在困境中不修邊幅的同僚和向來粗俗的武將們相比,洪承疇的風度是一等一的,哪怕是在京師被皇帝召見時,崇禎也曾經私下讚賞過洪某人的閒雅氣度。

可是在這末世一般景像的松山城中,他這副模樣,就有點諷刺了。

在上一次早早關閉城門,將六千多人賣了之後,洪承疇在松山城中的威望就一落千丈,幾乎跌到谷底。

他仍然堅持每日巡行,往常一見他和親兵們過來,士兵和將領們就會起身肅立,現在他路過時,不少士兵假裝睡覺,躺着不動,將領們也只當沒有看到,歪着頭不出聲。

這樣的情形,洪承疇當然是自尊心受挫,不過他沒有出聲,以他的地位和一羣丘八較真,形象會進一步受損的。

“督師大人。”

“見過督師大人。”

幾個總兵和副將圍了過來,大家例行公事,稟報城外情形。

現在圍城的已經不是皇太極的御營兵馬了,大半的滿洲兵都撤回了瀋陽過冬,留下來圍松山這個苦差事是肅親王豪格,這個差事看似辛苦,其實是皇太極爲他這個大兒子費了不少的心血。

這是純粹的摘桃子的行徑,如果皇太極不愛這個兒子,怎麼會把正藍旗一旗交給他,同時替豪格在兩黃旗豎起威信,經常在大臣面前解釋豪格的魯莽行爲,又把最後攻下松山,俘虜和殺掉大批明朝巡撫總兵級高官的美差,交給豪格?

豪格也算爭氣,將城池圍的水泄不通,探馬四布,偵騎到處都是,城中一切行爲在這樣的防禦面前都十分可笑,不論是派使者求援,或是再想偷襲,無疑都是自尋死路,毫無機會。

在城頭上,看着鐵桶一般的清軍大營,還有蜿蜒數十里的深長壕溝,洪承疇感覺到一陣陣的無力。

城中糧食越來越少,已經有不少人吃不飽肚子,軍心士氣越來越低迷,自己已經毫無辦法可想。

他素來深沉多智,但在此時,也唯有捋須茫然,沒有絲毫辦法。.

(本章完)

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鎮亂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三百九十一章 流民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十二章 兵器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四十章 訓練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四百章 赴約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三百章 軍議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感謝您的支持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事洞明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
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鎮亂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六百七十五章 血色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一百零九章 仁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三百九十一章 流民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七百五十九章 瀋陽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四百三十九章 衝擊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十二章 兵器第二十二章 難民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四十章 訓練第三百五十九章 德州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四百章 赴約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三百章 軍議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感謝您的支持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四百零八章 擴伍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三十六章 助手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事洞明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六十三章 營兵把總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八百一十章 痛快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