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收益



“大人,曲瑞那廝來了。”

孫良棟滿頭大汗,一頭撞進屋裡。

這幢房舍是方家集鎮上典史辦公的地方,正堂五間七架,十分軒敞,東西兩廂十間屋子,辦事見人都很方便,前院很大,站幾百人也不嫌擁擠,正好有用處。

後面有一進住宅,還有一進雜房小院,從正堂月洞門穿夾巷,後頭居然還有一個小小花園,有假山和一座小池塘,幾個亭子幾十顆樹幾百朵花,還很象個樣子。

張守仁一到方家集,自是把這座最大的宅院給佔了下來。

他的舞臺已經不止是浮山所張家堡一處地方了,觸角已經從一隅之地從容不迫的伸了出來。

“哦,他來了?”

正伏案工作的張守仁擡起頭來,微笑道:“他一定春風滿面,給我送銀子來了,是吧?”

“沒錯。”孫良棟笑嘻嘻的道:“曲端帶着一輛騾車呢。”

“倒也不會有那麼多。”

張守仁失笑,搖頭:“一輛大車能拉千多斤,他能送一萬多銀子來?”

“現在沒有,將來準定有。”

“這說的是了,也罷,我們去看看。”

張守仁把人撒了出去,分駐各地,就是這方家集也是派了一個小旗,一個人就得盯好幾處酒樓和賭坊,怎麼收錢,按月的份例銀子是多少,都是定的清清楚楚,這一個月下來,銀子肯定是如水涌入,曲瑞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到,自然就轟動整個方家集,除了派在白河和靈山鹽場的幾個小旗,在方家集的各小旗都聞訊跑了過來。

一路風塵,張守仁出來的時候,曲端和部下們剛洗了臉,用布巾拍打着身上的灰塵。春夏之交,雨水很少,天乾物燥,海邊的集鎮也不少灰塵。

看到張守仁過來,曲瑞立刻立正,他帶來的部下們也是兩手貼着腿間,昂首挺胸,簡簡單單的動作,卻是漂亮利落,看着就十分舒服。

“好小子,乾的不壞!”

騾車裡當然沒有一萬多兩白銀,不過,三千一百多兩也是個不壞的成績了。畢竟曲瑞接任巡檢司才一個來月的功夫,把馮三寶舊的地盤接下來,再派駐新人,收取抽分規費,不管是官鹽買賣,還是私鹽抽分,反正利益全歸巡檢司,也就是曲瑞所有,也就是眼前這三千一百多兩白銀了。

“老曲,這麼多銀子,看着眼紅不?”

眼前大堆的銀子,親丁們還好,一個個目不斜視的樣子,但這宅院裡有不少僱來打雜的人,此時一個個看的眼都發直,不少人連手中的活計都停了,只是看着銀子發呆。

“這有什麼眼紅的?”曲瑞笑道:“我是小旗,月俸十兩銀,十石糧,米麪各半,還有肉食補貼,一年發兩次衣服,鞋和靴子全是大人發放,立了功還有賞……要是還貪,那還是人麼?”

一番話說的孫良棟嘿嘿直樂,其實這個團體剛剛形成,向心力很強,大家操守都很不錯,孫良棟的話,只是拿曲瑞打趣。

“不過,”曲瑞說完,就是看向張守仁,正

色道:“大人,下官還是要請辭巡檢。下官願爲軍人,不願爲商人。”

幹了這一個來月的巡檢,曲瑞也算是歷練出來,不過也是十分想念純粹的軍人生活。早起操練,弄到一身臭汗,飢腸轆轆,然後吃飯,講評,下午接着就是訓練,練刀術,槍陣,他的小旗還要加練很多偵察方面的特殊技能……總之在營中時,吃的香,睡的也香。

在膠州城裡,每天和鹽商私鹽販子打交道,每天就是盤算收銀子的事,雖然看着銀子一天比一天多,感覺大人的事業有了保障,但身爲軍人,還是願意自己做的事更純粹一些,也更簡單一些。

這種心思,在以前當然不會有。

也是這段日子以來,張守仁的訓練之下,這些淳樸的膠東漢子已經有了一個現代軍人的靈魂!

“好,曲瑞說的,也正是我之所思,放心,我已經在着手進行了!”

軍隊經商,在後世都是大忌,張守仁可不會因爲幾個臭錢把自己辛苦帶出來的部下給污染了。銀子的事,親丁隊將來是不能插手的,當然,前提是把大局穩下來才行。

“銀子到了,就好辦事,你們隨我來看吧。”

這所宅院是典史衙門,原任的典史已經自己知趣請辭,請上任的典史大家都認得,此時也是笑眯眯的站在門外,正向着所有人點頭打招呼……這人自然就是張世福,以試百戶的身份兼職方家集典史,正合其宜。

在朝廷的規章制度上,典史一職就是要能騎馬射箭,打仗平亂。最著名的典史就是守江陰的閻應元,以小吏之身任職典史,一上任就集結幾十個人手去平定江匪,江匪人多,但閻應元勇武善射,幾箭過去,射中匪徒首領,於是江陰一境匪盜皆驚,治安自然就大好了。

現在也是巧,張世福正好是趕了過來。

“大人,這個月方家集的賬算好了,三座賭坊,十七家酒樓,一百多個大小飯莊,還有綢緞鋪子、布店、南貨鋪子什麼的……還有過境鹽販子抽分的鹽,一共是一千三百兩!”

張世福的臉上也是樂呵呵的,眼前這麼多銀子是坐地生利,來的太輕鬆了!

這銀子都不需要自己上門去收,是各大小商家派人送了過來。

延期不送的,派人過去轉一圈,店家立刻就得老老實實的把銀子送過來。

這種類似後世保護費的東西,在這個時代卻是正經的商稅。明朝的稅實在很奇葩,按理來說,工商最富,宋朝的工商雜費和海洋貿易的收入就很高。

但在明朝農稅纔是收稅的大頭,明太祖在立國的時候,士農工商,是把讀書人放第一,農民也是基石,工匠和商人就是下等人,要歧視和打壓的。

結果事與願違,洪武過後商人的勢力就蒸蒸日上,因爲再打壓,商人總是能賺錢,農民卻是隻能在土裡刨食,那能有幾個錢的收入?

但因爲制度設計的缺陷,商人被屏棄在外,既然如此,想商人給國家出力也不太可能,所以明朝的商稅雖然定的低,但收上來的稅卻是屈指可數,寥寥

無幾。

淮安和揚州和江南一帶的稅關,一個關一年的收入才幾萬兩,到了清朝,一年就升到幾十萬兩,這個差距,可是太大了。

不過商稅雖低,還能賴帳,各種雜費攤派卻是免不了的。城市要防火防盜,僱傭更夫,這些雜派都是商家交付給官府,還有一些地方公益的攤派,就是由士紳和典史、總甲這樣的小吏來定,然後和商家分攤。

所以,這銀子也不是白收的,馮三寶時代是收錢不管事,還騷擾地方。

現在親丁隊駐在集上,小偷小摸就絕跡了,逮到的小賊一律送到海邊,一人發口鐵鍋熬鹽,什麼時候把罪洗清了,什麼時候放人。

還有那些無賴混混,平日依附那些鹽丁,靠敲詐勒索過日子,張家堡的親丁一來,這些人全部抓了起來,痛打過後也押到海邊熬鹽去了。

這方家集是四周的商貿中心,有兩條大河和幾條小河穿流過境,人口有好幾萬人,論鎮子的規模大小比即墨縣城還要大的多,軍戶親丁們在張守仁這個副千戶帶領下做了這麼多事,名聲自然就漸漸傳揚開來,現在膠州和即墨一帶,張守仁也是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

當然,名聲是比馮三寶這樣的惡棍匪類要強上一萬倍。

“大人,利豐行那邊的帳結來了,這個月一共是四千三百石,該是五千一百六十兩銀,現在全部在此,請大人點驗。”

彷彿是商量好的,剛把張世福送來的銀子收下來,張世祿又是帶人匆忙趕來。

這一次是真的好幾輛雞公車推來的銀子,每輛車都壓的重實實沉甸甸的,利豐行給的銀子是濟南府爐房出來的銀錠,二十五兩一個,銀剪剪開的話,裡頭銀子如雪霜一般耐看,十足成色,非常討軍戶們的喜歡。

看到這麼多銀子,在場的人,就是和做夢一樣的感覺。

幾個月前,大家還是爲幾兩銀子辛苦奔波,把人從頭到腳倒過來晃一晃,身上也沒有一兩銀子的窮軍漢!

現在眼前卻是加起來萬把兩的銀子堆在一起,亮晃晃的刺眼,猶如一座銀色的小山。

打跨馮三寶後,張守仁又把巡檢的位子弄到了,浮山和靈山兩個鹽場的提舉也換成了自己人,還派了一個小旗駐守到靈山鹽場,又卡住了靈山鹽場到膠州一帶的路口,雖然人手不足,漏了不少私鹽販子,但因爲掌握的鹽多了,所以收入仍然十分可觀。

現在還有白河口的銀子沒送來,那裡是蘇萬年的地方,不過料想今晚之前,蘇萬年也會趕過來。

河上行船腳程理應更快,來晚了,說明賬目做的久了,那邊是港口總彙,每天過境的船有幾百條,只要是鹽船,一律按斤兩來抽分,估算收入的話,應該不比張世福送來的少。

這樣一來,全部收入加起來,一個月是一萬二千以上,最多應該能到一萬五千!

一年十八萬兩白銀的收入,這個數字簡直象是在做夢!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茶稅總和才幾萬兩,五個稅關的收入加起來,一年才二十萬兩!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七百二十四章 十萬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七十五章 愛心牌衣服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
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五十五章 要做就做絕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五百九十六章 行軍法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一百零五章 鹽第四百五十一章 驕兵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二百七十二章 帥帳第七百二十四章 十萬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四十六章 反制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五百四十八章 合兵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七十五章 愛心牌衣服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仁第二十四章 誇功遊街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一百二十章 大陰謀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喜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三十三章 補給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