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奈



臨清被圍在京城絕對是爆炸性的新聞!

十六日傍晚時,兵部衙門之前鑾鈴聲響個不停,那天兵部的提塘官簡直一刻不得清閒……從濟南過來的塘馬先到,然後是臨清州的塘馬,接着便是劉澤清的,各部的塘報一份接着一份,到第二天天明城門開放時又進來一批……都是最新的消息……最新的壞消息。

塘報被兵部彙總在一處,直接從會極門送了進去,這不大合規矩,一般來說應該經通政司,然後在此同時內閣和六科廊都可以看到大略,在皇帝御覽之前,該應對的人最少有一個先期的考慮,免得在皇帝緊急召見時,一無所對異常尷尬。

在奏本送到禁中不到半個時辰,裡頭就傳來消息,召見內閣全部和兵部的三個堂上官一起到文華殿,傳遞消息的時候,宦官們臉色都不大好看,十分緊張。

給陳新甲傳旨的是一個相熟的宦官,當下他顧不得自己的身份,對着一臉急切之色的宦官問道:“小公公,皇上神色如何?”

“不大妙啊。”這個宦官是平時餵飽了的,這會也不拿捏陳新甲,小聲對他道:“皇上很不高興,當時連說,劉某可惡,殊無用處,本兵怎麼如此偏聽偏信,爲人欺哄!”

除了楊嗣昌外,崇禎對陳新甲是十分欣賞的。陳新甲幹練,果決,敢擔責任,不象一般的官僚,問他們政務時,甚至荒唐到只會叩頭,或是頌聖,然後於實務不發一語……不是瞎編,崇禎年間不少閣老級別的大臣,問兵谷錢糧一無所知,尸位素餐,令崇禎十分不滿。但那種在官僚體系混出頭的老官僚又不能完全屏棄不用,這是體系公推上來的,不用一個,得罪一羣,就算是皇帝也不能挑戰整個體系,只能在體系內儘可能的搞平衡,有時忍無可忍了纔會在體系內找幾個犯規的倒黴鬼出來處置一番,聊以泄憤罷了。

所以在崇禎一朝,能幹的臣子雖然經過挫折,到底任職時間會久一些,比如溫體仁或周延儒,楊嗣昌和陳新甲都是敢擔責任的幹練臣僚,崇禎對他們的信任也不是完全沒有原因。

只是這一次在援剿總兵之事上,明顯是皇帝對陳新甲有不滿了。

崇禎的性子,要麼全盤信任你,你也不能給他捅漏子,要麼就是信任決堤,下場絕對會比一般的臣僚要慘的多。

楊嗣昌出外的內情,陳新甲可是知道的,楊嗣昌的寵信程度遠在他之上,他尚且如此,自己若是失信於皇帝,將會如何?

上一任本兵大司馬傅宗龍現在還在監獄裡關着,陳新甲打算過一陣子皇帝息怒之後再救傅宗龍……並不是他喜歡傅宗龍或是有私,而是從兩個角度出發來考慮,一則,傅宗龍確實有一定的能力,比鄭崇儉或丁啓睿都強的多,楊文嶽也遠不及他。現在放在地方的督撫,全都不成模樣,如果不是楊嗣昌鎮在湖廣,局面會成什麼樣,簡直難以想象。

鳳陽總督最近有勵精圖治的跡象,不過也只能先看着。

二來,如果任由

皇帝隨意處死尚書級別的大臣而不加援手,等自己將來可能被推上西市斬首的時候,誰又會對他施以援手?

做官是一門學問,除了傻子,不會有人輕易把路走絕的。

象袁崇煥那樣輕易對皇帝所明確承諾,連退步也不留的,不管他是真有本事還是怎樣,做法都是太愚蠢了。

……

……

至文華殿時,從內到外,沿途有過百太監和宮女伺候,但都是鴉雀無聲,一片寂靜。

所有人臉上都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緊張模樣,雖然平時在皇帝面前伺候,謹慎小心都是必然的,但如現在這樣惶恐模樣,自然也是說明事態的嚴重程度。

“臣等叩見皇上。”

“先生們請起。”

對內閣大臣皇家還是向來保持幾分敬重的,畢竟內閣大學士的角色是兩面的,一面是對朝臣負責,一面又是對皇帝負責,形象有點兒象是知縣禮聘的師爺,是協調內外,亦師亦友的角色。

雖然如此,奉召前來的大學士和尚書,侍郎們仍然是誠惶誠恐的模樣,每個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不敢擡頭,更不敢擅發一語。

在本朝,洪武年間曾把戶部尚書茹太素打了三十仗,然後叫繼續辦公,嘉靖年間殺過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正統年間,曾經把戶部尚書戴枷,着其繼續辦公。這當然是叫大臣們難堪和害怕的事,今日尚爲二品高官,明日可能斬首西市,想叫他們在君皇面前放鬆自如,這又怎麼可能?

“諸先生和本兵堂上都知道了吧?”崇禎掃視一眼衆臣,再看看御案上堆積如山的告急奏本,頓時心亂如麻。

原本這一年開頭不錯,去年年底殺了張獻忠,報了燒祖陵之仇,自己也十分大度,給了張守仁厚賞。原本兩邊齊頭並進,湖廣繼續剿賊,張守仁再打一兩仗後,夏天時往遼東調,秋冬之時,可以趕上對遼東錦州的戰事。

現在朝廷在遼東調了超過十萬的兵馬,還在源源不斷的調兵,戶部尚書李侍問已經開始警告,這樣的情形再維持半年左右,朝廷必將限於財政破產,並且一兩年內翻不過身來。

這筆帳如山一樣壓在崇禎的心頭,他簡直時時刻刻睡不着覺……傳聞中萬曆皇帝之母是小商人的女兒,精明計較,這個基因混進天家之後,導致萬曆和福王等君皇貪財,崇禎有點過於計較,從種種跡象來看,這說法也不是純粹的空穴來風……

面對皇帝的詢問,首輔無可避免要先答,範復粹老邁,離座叩首道:“逆賊勢大,宜做早圖,臨清十分要緊,若有失,將不可設想,是以要調集大兵,加以痛剿……”

“朕知之矣。”

首輔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但這是崇禎自己的選擇,剛剛上任不久,也不好加以斥責,也是年邁的老臣,更訓斥不得。只是將身子扭了幾扭,臉上神色當然更加的不愉快了。

在範復粹身後的幾個輔臣臉色都十分怪異。次輔張四

知待他退後才上前,正色道:“臣奏請調徵虜大將軍榮成伯張守仁速返山東。”

“臣亦請奏調榮成伯速返山東。”

“現在賊勢方張,可能還要有數月時間才能平定下來,調榮成伯一事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自湖廣回山東,仍可由河南折還,以大將軍部下之神速,兩月時間足夠了。”

“皇上需敕令沿途州府加強供給,以使大軍不被後勤之事拖累。”

御座上的崇禎面色陰沉,但大臣們卻是不管不顧,只顧將自己的意見說出,甚至連軍糧補給的後勤上的事都考慮到了。

在以前,大臣纔不管丘八們的死活,也不會管他們是不是會在沿途行軍的時候餓肚子的。

臨清之圍,確實是叫他們十分緊張,而這種緊張還不僅僅是漕運斷絕的威脅,其中的深意,在場的每個大臣,包括崇禎自己在內,都是十分清楚明白的。

自山東到京師,無險可守,無兵可守!

京營無兵,德州無兵!

保定無兵,天津、通州亦無兵!

東虜剛剛走,保定與通州,還有遵化等守備京師的戰略要地都全部被清兵清洗了一次,沿邊的封疆大吏,巡撫總兵戰死的就好幾個,被殺的也是不少,後上任的督撫總兵們從收容流亡重建城池開始,再重建自己的督標撫標,銀子和糧餉也不是說有就有,再得有甲胃,馬匹,兵器,再有合格的將官和訓練出來的兵丁……現在保定和遵化都是新兵,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曹變蛟和左光先原本是住在前屯和山海關之間,現在也奉命調到關外去了。

天津巡撫倒是有點老卒勁兵,但人數太少,只有兩三千人,抵什麼用?

若是臨清城下,流寇得幾十萬石糧,開倉放糧,同時用生鐵打造兵器,攻州奪縣,一路北上……想一想,就是不寒而慄!

“本兵如何看!”

衆臣都力請,但崇禎還是有點猶豫。

他並不是對張守仁猜忌到這種地步,但對武將提防和限制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張守仁在膠東所爲,多少也透露到朝中不少,自己屯田,販賣私鹽,原本在山東有十九個鹽課,現在已經被擠的只剩下兗州一帶的幾個還有收益了,如果崇禎再知道張守仁自己開金礦和鐵礦,想來就會更加警惕了。

大明對藩鎮的態度就是限制其財力和後勤能力,這也是文官的一慣思路,甚至九邊的後勤補給要從南直隸或閩浙來補給,效率不在考慮之列,要緊的是不使武將有自給自足的能力便可。至於跨軍區的調度和指揮,當然只能由總督一級的文官來進行,武官的勢力絕不允許超出一省範圍之內,甚至只限制在幾個州縣之內。

這樣當然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不過這個也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本朝自正統年間到現在,除了出過戚繼光百戰百勝之外,戰史乏善可陳,也沒有名將和大將,這一點與漢唐相比,足可汗顏了。

(本章完)

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九章 叩見千戶
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二百零六章 挖坑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二百二十九章 貴客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八百一十一章 右路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八百零一章 時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二十六章 封賞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型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九章 叩見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