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



與他的果決相比,其餘的執委們就是臉上神色不定了。

他們都不是各處的主辦,而是幫辦或是會辦……正主兒都跟在張守仁身邊呢!長期爲副手,雖然在主辦們離開的時候主持着事務,而且一樣的繁忙的緊張,但叫他們一夥人做主調動這十萬人,在張守仁沒有命令的前提下……這事兒,還真是一時難以決斷。

在大夥兒沉吟思索的時候,鍾顯並不出聲,而是捧着茶碗,開始品嚐着今年春天剛採摘下來的新茶。

嶗山的泉水十分上等,用來烹茶,實在是上等的香氣,令人沉醉。

和武將們是一羣煙鬼相比,文官和吏員們抽菸的倒還不多,主要是鍾顯自己不抽,而且下了禁令,私下抽和在家抽他當然不會管,但在公房之中,那麼多要緊文書的地方,誰敢抽一支菸,立刻就是解僱回家……誰能捨得現在的地位和收入?這般禁令之下,癮頭再大的癮君子也只能在公餘之外再過癮了。

“如何?”

良久之後,鍾顯才環顧衆人,一一看將過去。

一羣執委多是面無表情,顯然還是在緊張的思索之中,鍾顯眼神顯露出一縷失望的神色,又是低下了頭去。

在十幾日前,他決定提前積儲物資時,張守仁在五六日後知道消息,回信過來,十分贊同。

現在調集兵馬的公呈已經在路上,相信在三日到五日後到達臨清。

鍾顯堅信,爲了穩定大局,還有針對張守仁在臨清斬殺州官和豪紳的情形來看,大將軍已經不再繼續選擇韜光養晦的做法,而是要展露肌肉……既然要展露肌肉,還能有比調動大軍更有效的辦法嗎?

現在就使兵馬上路,大將軍召集的軍令還在路上時,恐怕大軍就已經過了青州,將至濟南了。

搶的這幾天時間,看似無足緊要,很有可能就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如何?”

一柱香後,鍾顯再問。

這一次仍然是沒有回答,鍾顯也只得將頭再一次扭過去。

這幫執委,果然是沒有他有擔當啊。

“我兄弟要單獨商量一會兒。”

這一次發問後,說話的是李鑫,他現在是秘書局的老大,營務處的會辦,官職保舉是膠州同知,說起來比陳子龍這哥們還要高一級,同知是知州的副手,通判只是負責司法,不過陳子龍這個膠州通判明顯就是連醬油都不打,除了他地裡的那些莊稼之外,任事不理的主。要不是膠萊一帶的政務都是由浮山這邊打量了,怕是這個通判早就被彈劾的不知道在哪裡了。

“兩位請便。”

李鑫說的兄弟當然也是營務會辦之一,屯田局的老大張德齊。

他們倆人的關係等若生死兄弟,有什麼要緊大事自然也可以私下商量。

當下李張二人離開竹亭,走到一段牆壁之前才停住腳步。

李鑫道:“此事我是贊同的,只是心中尚有隱憂。”

“兄是害怕大將軍回來之後,這般的調兵佈局法,會使得大將軍深忌我等?”

“是的,雖然大將軍現在雅量足可包容,但我擔心的是十年二十年以後又如何?”

“十年二十年後,大將軍可能不是大將軍?”

“正是……”

兩人彼此對視一眼,都是看到對方眼中的深深隱憂。這兩人在來到浮山前都算是“體制中人”,一個舉人,是巡撫的幕賓,見識過太多的上層的東西。另外一個,也曾經以秀才的身份當過首府的幕客,眼界當然也不低。

張守仁現在的經營之法,還有軍隊的戰力,以及大明一天比一天衰弱的事實,兩個書生都是讀過史書的人,心裡已經隱約有一種想法……張守仁,他們敬愛的大將軍,怕就是改朝換代的那個人了。

想起本朝太祖高皇帝時,也是早早確立根基,在身邊彙集了一批勇將和文臣,有凝聚力和超強的執行力,從浮山這邊的情形來看,一點不差,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感覺張守仁起點比太祖高皇帝強的多,武藝高明,又是軍戶世家百戶官,太祖皇帝就是一個盲流叫花子,不過太祖是二十五歲才投軍,三十餘歲才確立根基,大將軍二十五歲不到已經與太祖在南京時的實力相彷彿了。

所差的,就是大義和名望了。

這種東西,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十分的複雜,一尺寬的水,有人躍的過去,有人溼了鞋,更多的人是淹死在那條小水渠裡頭了。

張守仁未來如何,殊難逆料,但如果將來成就帝王事業,自己這一羣人做事的分寸和手法就可能是在新朝中能否立足的根基。

鍾顯今日所爲可是比李善長厲害的多,強擬胡惟庸,從本朝“故事”來看,十足危險。

“兄長,”張德齊想了再想,終道:“大將軍所爲,似太祖,又不是太祖。我總覺得,大將軍一直說的要走一條新路,我等今日所爲,安知不是這新路的走法?”

“你說的也有理……”李鑫微嘆一聲,點頭道:“那我二人就投贊成票吧……當年劉青田事事想退縮,最終還是不得善終,可見有些事不是躲就能躲的過去的。”

“沒錯,臨事不斷,庸人所爲,我等豈能效仿?”

張德齊在濟南時,曾經是那種指點江山書生意氣的人,後來被李鑫舉薦到苟知府幕府聽用,見的多了,人也漸漸沉穩下來。

到了浮山之後,先是隱匿自己的本性,到現在,那種激昂跳脫,指點天下的書生本色,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來。

等回到亭中之後,當然也有別的執委交情好的三三兩兩的出去自己小範圍商量,回來之後,臉上的神色當然就是篤定的多。

“能投票了吧?”

鍾顯第三次詢問,臉上的神色也是放鬆下來。他當然也是頂着天大的壓力,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調度的可以說是全大明最強悍的武裝力量,前後動員超過十萬人,耗費的銀兩肯定是在

百萬以上,這樣的大手筆,干係就在眼前這十餘人身上,如果是叫他一個人下決心,不論答案是哪一個,都是他無法承受的。

李鑫答道:“我二人已經有決定,我們贊同。”

“我們將作處贊同,老主辦說,這是大人放的權,我們覺得該行,那便行!”

做爲將作處的主辦,林重貴反而不是執委,他事忙,掃盲班辦了一期又一期,但他只能識得最簡單的字,能看一些泰西翻譯過來的著作,比如神機法等火炮和火器鑄造的書籍,也學了一些算術,對他執掌將作處不無裨益。

這年頭的工匠基本上就是憑手藝和經驗,將作處從上到下最大的努力就是將經驗固化,而不是在某個人的腦子裡。

就拿火銃套管上刺刀來說,大明在萬曆年間也有這種想法和試驗,但別處出產的火銃套管薄厚不一,每個銃管要單獨磨製合適的刺刀和配件,這要是裝備幾十支或幾百支問題還不大,若是幾萬支火銃,這個工程量是難以想象的。

浮山就無此問題,一切基本上是標準化出產,每支火銃發下之前都經過嚴格的標準,誤差極少。

有這麼多擔子在身上,林重貴是不大可能參加這種固定召開的執委會議,不過,這並不妨礙他負責日常行政管理的副手將他的意思帶到這裡來。

“老主辦說的好啊。”

林重貴可以說是這一羣主辦中的老人了,當年的遼民工匠中的幸運兒,吃過苦受過罪,不是遇到張守仁,現在尚不知道在哪裡受罪,論起忠誠,整個浮山不敢說沒有比林重貴更忠誠的,但肯定最多也就是與他持平了,連他的意思都贊同,大家的壓力無形中就小了很多。

“後勤處的意思也是不必等大人的指示到再下令。”後勤部的執委呵呵一笑,向衆人道:“五萬三千餘人的軍隊,還有數萬民夫,每天吃糧就得近三十萬斤,加上兩萬匹馬的豆料每天是十餘萬斤,你們算算這個後勤壓力,把人弄過來不開拔,白白耗費行糧,我們羅主辦回來能把我給撕羅。”

衆人聽着,一時都笑將起來。

如此這般,一人一票,最後倒也不必計票了,每個處的執委態度都是一樣,這一次的投票,竟是破天荒的全票通過。

“全票通過!”

鍾顯的嗓音也是有一點兒顫抖,他的堂兄鍾榮現在負責財稅局,責任重大,爲了避嫌也不曾加入執委會裡頭來,在投票之前,鍾榮當然也是給過鍾顯一定的警告,當然,也是和張德齊李鑫視角差不多的警告。

但鍾顯沒有絲毫猶豫,在他看來,事情無所謂想的太多,瞻前顧後,屁事也辦不成。

鍾榮就是這麼被他頂回去的,臨走的時候,也是一臉苦笑。

其實要說鍾顯一點不在乎,自然也是毫無可能,只是,有些人明知當爲之事便爲之,有人則會考慮再三,鍾顯,明顯是那種覺得對就去做的人。

只是這樣的人,心底也會緊張和害怕的……

(本章完) шшш•тt kΛn•Сo

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拜大佛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三十八章 鹽政感謝您的支持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五百章 圖謀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五十章 出招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
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一百九十五章 拜大佛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七百四十四章 明細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垂訓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三十八章 鹽政感謝您的支持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炮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四百六十二章 將來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一百九十章 虎狼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五百章 圖謀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五十章 出招第三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九十七章 繳獲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六百四十章 官兵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五百九十三章 齊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炮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