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圖謀



早在夏收之前,登州城中就隱藏着極爲危險的力量,現在已經到了各方勢力都難以隱忍的地步了。

在胡府之中,就是聚集了大量的各大階層的代表人物。

參將便是有水師營的李慶豐參將,新任城守營參將王德榜等參將。此外尚有十餘遊擊,皆戎裝束甲,殺氣騰騰環列左右。

他們是真正的登州本土武裝力量的代表人物,總兵官換人不打緊,但他們纔是鐵打的營盤。

“登州,黃縣,寧福,威海……連榮成都有人家的屯田田莊了。”

“加入田莊算是張守仁的佃戶,不需要納黃榜交賦稅,那些流民也罷了,咱們不必理會,但咱們各家的佃農一個個都跑的乾淨,這樣下去,大夥兒只能餓死了。”

榮成守備陳延壽陰沉着臉,說道:“這兩個月來,我那裡的佃戶走了不少,軍戶更是逃的乾乾淨淨。眼見田地荒蕪下去了。”

威海守備搖頭嘆息,臉色更加難看:“威海衛離登州近,已經有十幾處莊子,人家還要再興建三十幾處屯莊,到時候,我們一個佃戶和軍戶也不要想剩下。”

張守仁的屯田計劃已經越做越大,以前是爲了增產,比如去年的二十萬畝屯田,是把民戶的散田買下來,或是把軍戶的田地集中一處,把將領的世襲田全部併購下來。

浮山那邊鹽利大,將領兼併少,屯田很順當,但到了別處,特別是登州這樣的地方,人口少,被孔有德一夥禍害過,精幹健壯的佃農原本就很少,浮山屯田就是挑選最合適的地點,興修水利,建莊園,防禦,然後醫療和教育跟上,對少量的自耕農和佃農的吸引力都十分巨大,更別提那些窮困不堪的軍戶了。

在優先安插流民的前提下,屯田也開始吸納登州本地的農民,各式各樣均有,一個田莊建起來,土地是五六千畝,丁戶一千,口四千到六千之間,配給農具耕牛,教諭醫官緊隨跟上,浮山醫學院和各大學堂的師資力量積累了兩年多,派往各地充任教官十分合適,學以致用,最妥當不過。

這種田莊的竟爭力不是那些士紳能比的,世襲衛所的軍官們更看不住自己家的軍戶,旬月之間,登州各地的軍戶攜老扶幼投奔浮山田莊,不少世襲衛所,爲之一空。

衛所和營伍軍官,來錢的出處不過就是幾條。

一,冒領軍餉,吃空額。

現在這條路已經走不通,登州營距離徹底裁撤一空也沒有幾天功夫了。

其二,佔役。

用軍士給自己家種地,建造宅院,運輸貨物,看家守舍,都叫軍士來做。原本這一塊收益也不小,但現在登州裁撤一空,各家都已經快沒有人了。

佔役不成,“買閒錢”當然也拿不到。

原本餉發的足時,士兵要想留着自己的名額不被開革,但又不想上戰場和受訓練之苦,就得給將領賄賂,號稱“買閒”,交了這筆銀子,士兵就能自己做一些營生買賣,還能領一筆餉銀,最合算不過了。

現在,買閒錢自然也沒有了。

其三,侵佔軍屯,役使軍戶爲佃。

這是最來錢的地方,遼鎮大軍頭,侵佔軍餉之餘,便是以此法致富。吳家有幾十萬畝土地由幾萬家軍戶耕種,每年的收成着實不少,收上來的糧食再高價由軍餉買去當軍糧,賺上一筆,自己再貪污自己賣給國家的軍糧,再賺一筆。

在登州,眼看這樣的事也要成昨日黃花。

“他叫我們活不成,我們便叫他也難受,難受。”守備陳延壽麪色陰沉,咬牙切齒。

李慶豐陰側側的道:“先得找到真正的靠山,張守仁現在的搞法,就是欺我登州無人。”

此語說的衆人十分心折,臉上神色都十分沉痛。

各地軍鎮,各有強弱,但山東的軍鎮勢力肯定是北方各鎮中最弱的一個。論兵馬甚至還不如勳陽,也不如河南,論要緊遠不及宣大和薊遼,論朝中的勢力經營,遠不及關寧。

正因如此,軍鎮和衛所勢力都弱,加上登州被亂兵禍害一回,各地的士紳和將領實力削弱,現在更難和張守仁抗衡。

“去見見尤帥看看,張某人掘我們的根,他總不能視而不見。朝廷的根本還不是在我們這些人身上!”

說這話的人,倒是真的說在根子上了。

張守仁的變革,不是積聚自己的財富,也不是某一方面的轉變,而是在掘根。

掘的是整個登萊一帶原本的老根,把舊有的財富分配體系全盤打亂重組了。他的種種經營和努力,在制度上尚且沒有明確的變化,也無意拋開時代來變化,但毫無疑問,現在種種的變化,都是切合民生來進行。

財富就是一塊蛋糕,有人分的多,有人便分的少。以前是豪門士紳和武將們分的多,百姓自然分的少,現在張守仁主持重分,這些將門世家和本地的士紳們,自是有被掘根之感。

……

……

“尤帥,你老雖不是山東將門,但也不能看着俺們死啊。”

“俺們實在是走投無路了。”

“再這麼下去,各家都是精窮,不要說咱們去討飯,這朝廷體面還要不要了?”

“朝廷派尤帥你來山東,可是要壓着那小子不要胡鬧的,天下事還是要靠老成,新晉冒起的小輩,做事不妥當啊。”

任由衆說紛紜,尤世威卻只是眯縫着眼,不大出聲。他是有點火性盡消的模樣,迭遭兩次慘敗,對這個老將的打擊很大。

但衆人心中明白,這個榆林的將門世家,老而彌堅,絕不可能真的就在登州來當一個伴食的總兵。

“尤帥,別的不說,這張守仁凡事連一聲招呼也不打,是不是太不講你看在眼中了?”

一句話終於打動尤世威,鬚髮皆白的老將猛然眼開眼睛:“若要叫老夫出面,也未始不可,不過我不大明白,該怎麼做法?”

“尤帥你是總鎮,只要你發話,巡撫軍門也不能坐視不理。咱們先禮後兵,要是軍門大人還回護那小子,咱們就上控到兵部。屯田並地,諸多不法,朝廷總還有王法吧。”

“也罷。”尤世威嘆息道:“老夫本不欲多事,不過看汝等實在並非虛言詐辭,既然如此,老夫便代你們討個人情吧。”

他的意思,是先修書一封給張守仁,勸他在登州一帶行事留有餘地。

衆將都不覺得有用,但此時有求於人,也只能諾諾連聲,答應了後才退下。

當夜傍晚,尤世威急命自己師爺修書一封,措詞十分直爽,派人連夜沿大路送往浮山去了。

……

……

“兵憲大人請留步。”

“好,本官便不遠送了。”

來客是有秀才身份,一襲青衫,十分瀟灑出塵的模樣。長揖拜辭後,便是揚長而去。

陳兵備站在滴水檐下,有點發呆的模樣。

“爹,他們要密謀之事這般齷齪下作,你怎麼居然答應下來了?”

陳三小姐從房中衝出,適才顯然是在屏風後偷聽,客人一走,她便急急出來,俏臉上滿是急切之色。

“這個姓周的秀才,是浮山堡人。張守仁自己本堡的鄉人都這麼反他,你還替他辯解麼?”

“女兒去過浮山,他在浮山一天,膠州一帶已經沒有人再有凍餓之苦,老有所養,有撫濟慈幼局,幼有所教,有學堂學校,病有所醫,女兒的性命都是在浮山醫館被救下來的……”

“可他也不能不管將門和士紳的死活啊,天下最要緊的還是靠他們。現在登州的商人都反他,這也不能視若無睹吧。他只管自己那幾家交好的商行,三好,利豐什麼的,別的商行死活便是絕然不管,這說不過去。”

陳三小姐咬了咬下脣,以她的經歷和教育來說,士大夫纔是這個國家的基石。這陣子,她父親和江南一帶書信往還,所有的叔父輩都對張守仁在浮山一帶的行止大爲不滿,對他在濟南成立商團的行爲簡直是深惡痛絕,很多言詞都十分激烈。

她不大懂,也不是很明白,論說道理她已經說不過自己的父親,但無論如何,在潛意識裡,她還是覺得張守仁是對的,父親和其餘的叔執輩們,他們纔是錯的。

“唉,張天如也有書子來,對劉澤清十分推崇,對張國華十分不滿,他的意思很簡單,將來張國華是要被替換的,爲父爲兵備,在此事上要有自己的立場纔是啊……”

看着女兒的模樣,當父親的也是知道自家女兒的心思,但對方一則有正妻,二則已經成爲衆矢之的,風雨欲來還懵懂無知,將門,士紳,商人,清流,都是對張守仁十分的不滿。所擁護張守仁的,在陳兵備看來只有寥寥幾個士子算是力量,孫高陽在浮山也是一種態度,但聽說孫高陽已經打算離開,這一條也是不管事了。

除掉這一點力量,就是幾千老兵帶幾萬新軍,然後還有十幾萬河南流民及浮山一帶的軍戶是真正擁護張守仁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商人和張守仁有合作關係,再下來就真的沒有什麼人了。

如此看來,張守仁的形勢早就岌岌可危,在現在大家有心算無心的情形下,更是很難有機會翻盤了。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七百章 轟動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一百章 論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章 軍議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五十章 出招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
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八百零六章 兩路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五十九章 地盤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九十八章 軍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三百七十七章 死鬥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七百章 轟動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三百四十六章 死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家第一百章 論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八百零二章 各旗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五百四十九章 欺騙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三百七十九章 血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四百一十一章 預備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三百章 軍議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七百零七章 收穫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九十四章 刺!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三百八十章 逃離第五百八十一章 奏凱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刀*第三百二十九章 割頭兵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七百八十七章 渡河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七百五十八章 演講第四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一百六十七章 擴編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六百三十七章 相會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意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五十章 出招第七百五十六章 水關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三百七十二章 炮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