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前進

當大宋遠征軍艦隊溯流而上,離勃薩羅城還有十多裡時便看到前方濃煙滾滾,好像發生了什麼大事情。待艦隊到達時才發現勃薩羅城主米蘇提大敗逃回城後,想着敵軍將到,自己兵力折損殆盡難以抵擋,乾脆棄城而逃,臨走時不忘縱兵搶掠並放了一把火,想着自己得不到也不能留給敵人享用。

好在宋軍追得緊,米蘇提走得倉促,再者城中運河與水道交錯縱橫成了天然的防火帶,因此大火還沒有蔓延至全城。艦隊沿着運河開進城中迅速控制了總督府,迅速將火撲滅,好在米蘇提只將最爲貴重的物品卷跑了,從火中還是搶出了不少好東西,尤其是那堆滿倉庫的亮閃閃的金幣,簡直晃瞎了衆人的眼。

總督府是個獨立的城堡,豪華堪比皇宮,面積廣大且結構多爲石質,加上撲救及時還有半個宅院堪用,臨時帥府就設在了這裡。隨後程僖綬出動軍兵控制河口碼頭,佔據交通要道,將趁火打劫者就地處決曝屍示衆,迅速平息了城中的騷亂,城中的民衆也自發的組織起來撲滅了城中各處火點。

程僖綬沒有在城中濫殺,次日他召集未能逃出城的官員和宗教首領、及商會管事,講明大宋海軍到此並不想傷害百姓,到此是想找他們大汗問罪的。只要大家各司其職,安分守己,不攻擊宋軍便相安無事,若是不配合試圖作亂他們也絕不客氣,在刀槍的威逼下這些人能說什麼,多數人選擇了與宋軍合作。於是這些前政府的官員和宗教人士組成臨時政府。繼續由他們出面管理城中事務。這樣一來降低了人們的反抗情緒,城中的局面迅速得以穩定。

雖然過了火。勃薩羅城畢竟也是座處於交通要道上的重鎮,東西方交匯處的重要市場。發達的商業使物資十分充足豐富爲宋軍籌集補充物資提供了方便,也使繼續北進有了充足的物資保證。這樣他們便取得了在塞爾柱陸地上的第一個落腳點,勃薩羅城成爲其進軍巴格達的前進補給基地。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是西域兩條著名的河流,對於處於乾旱地帶的亞米尼亞高原地帶有着特殊的意義,孕育和灌溉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早就了一方肥沃富庶之地。爲了打通兩河平原與波斯高原的水陸通道,阿拉伯人在卡倫河與阿拉伯河接近相交的“霍拉姆沙赫爾”挖通了運河,正式將兩大水系打通。

運河的貫通使船隻可以通過底格里斯河中游上的航道通航到阿拉伯河畔的勃薩羅港口。而宋軍也得以繼續乘船北上攻打塞爾柱國都巴格達城。但如今已經進入內陸的遠征軍,水軍和陸軍的角色也隨之轉換。看了這麼長時間戲的步騎軍們將成爲接下來作戰的主力,而水軍將淪爲給他們打下手的輔助部隊。

由於前方的底格律斯河水位較淺,五嶽級和神級戰艦船身高大,吃水較深,無法在內河中航行,同時颶風季也將到來,波斯灣上狂風肆虐,船隻無法下海。十幾艘主力艦隻好與同樣無用武之地的大帥程僖綬‘淪爲’留守,充當勃薩羅城守備隊。免得被敵人抄了後路……

在波斯語裡,巴格達一詞意爲神賜的地方。八世紀初阿巴斯王朝第二代君王阿里發曼蘇爾發現這裡是水陸要衝,並且氣候宜人,便在原來小鎮的基礎上動用能工巧匠和民工十萬之衆。前後歷時四年,在底格律斯河西岸終於建成一座富麗雄偉的新城池。並正式定爲阿巴斯王朝的都城,曾命名爲‘麥地納?色蘭’。意爲和平之城,但習慣上依然稱之爲巴格達。

七、八世紀是巴格達的繁盛時期。城市中大興土木,一幢幢富有阿拉伯風采的建築相繼出現。曼蘇爾又在城郊另建一座宮殿‘永恆宮’,並在河東岸爲皇太子建營壘、府邸和清真寺,河東西兩岸用浮橋連接,互爲犄角之勢,使其成爲當時中東廣大地區最重要的文化與貿易中心。

八世紀中期至九世紀,巴格達城再次擴建,廣建清真寺、宗教學校、圖書館、天文臺、客棧、驛館、市場、澡堂及市政交通設施。於此同時學術活動也十分活躍,各派別的學者在宮廷的贊助和庇護下,著書立說,在古蘭經學、聖訓學、教法學、凱拉姆學及文學藝術方面均作出了重大成就。這些使該城進入全盛時期,成爲哈里發帝國的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和宗教中心,同中國唐朝的京城長安、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一道被譽爲當時世界三大名城。

…………

進軍的道路越來越不平靜,在距巴格達城二百里時,艦隊不斷受到來自岸上和水上的騷擾,以致不得不幾次停下來以艦炮驅散來敵,可對於綿延十數裡的艦隊來說也是不堪其擾,大有顧此失彼之感。面對當前形勢,馬威和幾位將領商議,步騎軍棄舟登岸,沿河岸結陣而行,攻佔沿岸的城堡,掃除城外的敵軍據點。

步騎軍選擇了一處水面開闊,河岸平緩的地點登陸結成陣勢,龍騎兵遊弋在隊伍的外緣負責偵查敵情和驅離靠近大隊的小股敵軍;驃騎兵則佈置在中間組成一道堅實的隔斷,爲龍騎提供支援;步軍則處於陣列的內側,不過他們的機動也是依靠從沿途‘徵調’的車輛,即可免於在酷暑中行軍之苦,也可跟上騎兵的腳步;而船隊伴隨大軍緩行,併爲陸軍提供火力掩護和輜重。李貢

其實最令宋軍苦惱的不是敵軍的騷擾,而是這裡酷熱的天氣。白天太陽整日炙烤着大地,人稍微活動便是一身大汗,即便是晚上和凌晨似乎也相差不多,好在大路都是靠着河流,使他們不必爲尋找水源發愁。

爲了保持戰鬥力,馬威下令除負責警戒的部隊外,士兵可以脫下皮甲,着單衣行動,但是武器裝備不能離身。並將行軍的時間安排在日落之後和日出之前,白日在岸邊的樹林中宿營休整。宿營時嚴格按照規定挖掘壕溝,修築工事,佈置明暗哨,且宿營地必須在艦炮的有效射程之內。

而自從步騎軍登陸後與敵直接衝突的此數也開始增加,塞爾柱往往會選擇宋軍行軍時突然快馬殺出衝擊宋軍大隊。這些騎兵頭戴圓錐形戰盔,盔頂上有一簇彩色馬鬃,身披鎖子甲,左臂上縛着圓盾,盔甲外面還穿着長長的披風。戰馬的頭、頸、胸等部位也都掛着馬甲,馬鐙上插着長槍,槍上飄着槍旗。身上帶着弓箭,長刀,有的馬鞍旁還掛着戰斧或是鐵骨朵

看敵騎的打扮就基本可以判定他們是屬於重騎兵,但是這些人的動作似乎沒有受到沉重甲冑的影響,且其戰馬十分神駿,載着身穿重甲的騎士依然能快速的奔跑。他們一出現往往會快速接近首先襲擊在外圍警戒的小隊遊騎,其能在不過幾息的時間就能射出五、六支箭,只是射程和準頭讓人不敢恭維。

即便如此也能讓宋軍遊騎手忙腳亂,而敵騎藉機靠近將宋軍遊騎擊於馬下,如果有機可乘他們會快速向行軍中的宋軍大隊發起襲擊,一旦遭到反擊或是有大隊騎兵攔截馬上轉身遁走,並不接觸,宋軍有心追擊,但往往由於戰馬的速度遜於對方,且擔心中了敵埋伏,也只能眼睜睜的看其遁走而無可奈何。

“李將軍你怎麼看?”連番受到襲擾,而宋軍往往無法傷其一根毫毛,讓全軍上下十分憋氣,馬威親自策劃了一場伏擊,抓了三個活的,打死了五個,也讓他們得以近距離的瞭解下對手。

“這些人的裝備不亞於金軍的鐵浮圖,應當屬於精銳之列!”李泉擺弄着從敵人身上拔下來的盔甲說道。這些人的鎖子甲可以覆蓋從脖頸到大腿的大部分身體,腳下是包鐵戰靴,小腿上也帶有脛甲;手和腕部帶有鐵手套,只有手臂沒有帶甲,估計是爲了保持使用武器的靈活性。

“嗯,這些人卻比鐵浮圖難纏多了,他們身着重甲卻行動迅捷,除了戰馬優良之外,怕是從小便接受訓練,否則別說披甲上陣,就是大熱天的穿這麼一身也得被烤熟啦!”王剛踢了踢地上的戰甲說道,按說一副好的甲冑往往會被武將視爲珍寶,可對於宋軍來說卻是沒有多大作用,他們手持的火器一般都遠遠的便解決了問題,肉搏時穿這麼一身恐怕不用敵人殺了,自己都把自己累死了。

“不錯,這些可能纔是塞爾柱人的精銳,不僅甲冑精緻結實,武器也十分精良多樣,應該是職業軍人!”馬威拿起一把蒜頭鐵骨朵掂了掂十分沉重,這顯然是用來破甲用的,而且保養的十分好,鋥亮光滑,不過從上面磕碰的痕跡也可以看出這些武器有年頭,而這隻有職業軍人才能做到如此精心……(未完待續……)

第69章 沒見過這麼說親的第64章 護秋之戰第91章 情深義重第110章 打不打?第257章 金水軍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358章 拖字訣第5章 善後第276章 不罷休第117章 突擊第363章 挑戰第205章 意躊躇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120章 暗鬥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341章 漫漫西征路(六)第220章 段譽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41章 忙碌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55章 捱打第150章 大練兵(二)第320章 密謀第279章 耍心機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530章 各有算計第92章 如此君臣第76章 手足無措第488章 授首第16章 齊家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119章 鹽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85章 便宜行事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112章 遮羞布第21章 應戰第495章 雷霆之怒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230章 事變第43章 女掌門第151章 教訓第12章 搗亂第141章 混戰第351章 逼降第80章 計較第284章 陰錯陽差第111章 真僞第94章 神靈再現第59章 手術第115章 夜談第45章 宣諭使第239章 佈置第31章 人才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49章 心思各異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3章 誰比誰傻第117章 突擊第61章 財路第152章 精兵簡政第195章 必盡全力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212章 事在人爲第74章 隱憂第496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壓抑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20章 插曲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252章 陰謀第141章 混戰第2章 忠心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334章 瞎猜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81章 必爭之地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149章 吳乞買第36章 心亂第12章 搗亂第382章 古拉姆第200章 在即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52章 天清寺第269章 接戰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305章 出其不意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66章 操心命第81章 必爭之地
第69章 沒見過這麼說親的第64章 護秋之戰第91章 情深義重第110章 打不打?第257章 金水軍第123章 我要定了第358章 拖字訣第5章 善後第276章 不罷休第117章 突擊第363章 挑戰第205章 意躊躇第523章 遊擊有術第120章 暗鬥第168章 造化弄人第303章 連馬破敵第341章 漫漫西征路(六)第220章 段譽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41章 忙碌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396章 借力打力第394章 拿來主義第55章 捱打第150章 大練兵(二)第320章 密謀第279章 耍心機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530章 各有算計第92章 如此君臣第76章 手足無措第488章 授首第16章 齊家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119章 鹽第217章 資源危機第338章 漫漫西征路(三)第85章 便宜行事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83章 麻煩大了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152章 峰迴路轉第112章 遮羞布第21章 應戰第495章 雷霆之怒第141章 歸京路(七)第230章 事變第43章 女掌門第151章 教訓第12章 搗亂第141章 混戰第351章 逼降第80章 計較第284章 陰錯陽差第111章 真僞第94章 神靈再現第59章 手術第115章 夜談第45章 宣諭使第239章 佈置第31章 人才第487章 漏網之魚第502章 不變應萬變第49章 心思各異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3章 誰比誰傻第117章 突擊第61章 財路第152章 精兵簡政第195章 必盡全力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212章 事在人爲第74章 隱憂第496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壓抑第241章 一諾千斤第20章 插曲第154章 攻其必救第252章 陰謀第141章 混戰第2章 忠心第404章 山中老人第334章 瞎猜第171章 關防重地第81章 必爭之地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149章 吳乞買第36章 心亂第12章 搗亂第382章 古拉姆第200章 在即第353章 難擋其鋒第52章 天清寺第269章 接戰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305章 出其不意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66章 操心命第81章 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