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必盡全力

幽燕之地自古就是經濟發達的農耕區、商賈往來的賦稅重地,漢人視之爲“父母之邦”。入主中原的遼金等少數民族政權,一旦將這塊膏腴之地據爲己有,同樣便死攥不放!後人評點大遼五京,有人說上京地位最高,中京佔地最大…說到南京這座大遼陪都,它的最顯著特點是“富庶”。

後邊的金、元、清等都把此地作爲都城。金代的海陵王、阿骨打的孫子完顏亮甚至將地處黑龍江的皇室祖墳都遷到這裡,力度之大可謂石破天驚,但是如今趙檉來到了燕京城下,忽必烈和皇太極他是鞭長莫及了,估計完顏亮機會是不大了。

在收到宇文虛中送來的情報後,趙檉急令趙恥放棄他的誘敵深入的作戰計劃,放開兀朮回軍的通路,截擊侵入大同金軍的後隊。同時告知軍情司不要在截殺燕京方面的派出的信使,讓他們順利的將燕京被圍的消息送出去,而命趙勇和趙廉兩部休整後推進到燕京城外圍準備攻城。告知右翼張所部繼續向東展開打通與平州的交通線;岳飛部則向西北展開,控制桑乾河沿岸要地,保護攻城部隊的左翼。

趙檉發佈命令後也離開了平州向燕京進發,這離他們登陸營州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進入了十一月,可是形勢已經大變。施加了多大的作用力就會爆發多大的反作用力,被女真人擄掠到幽燕地區中原百姓們背井離鄉成了奴隸,又飽受了多年的欺壓和剝削。現在皇帝帶着大軍前來,給他們撐腰做主。從奴隸一下變成了主人,這真是有仇報仇有怨抱怨。

復仇行動從平州爆發跟着宋軍進攻的腳步迅速蔓延。過去騎在他們頭上的女真人、渤海人、奚人,甚至是同祖的幽燕漢人都成了他們報復的目標。殺戮成爲最佳和最便捷的手段,短短月餘時間數萬人被殺,造成的死傷不亞於一場小規模的戰爭。誰都怕死,過去耀武揚威的所謂‘上等民族’也被血淋淋的殺戮也嚇壞了,宰乾淨了,後方也安定了。

事情發展到最後已經有些失控,趙檉不得不發出聖旨予以制止,同時接見安撫百姓,肯定了他們的義舉。又從中挑選了一些曾經爲官,或是有功名,而又有聲望的人委以官職,協助大軍治理地方,管理百姓,組建義勇保護地方。然後開倉放糧,分配土地。這樣一來即安撫了人心,又可以讓這些人在燕京生根,改變當地的民族結構。以保長治久安。一系列措施後迅速穩定新佔之地,也贏得了民心,他們自發的爲大軍運送物資,提供所需。當嚮導帶路收集情報。

趙檉日夜兼行,三日後到達距燕京城西南的延芳澱。燕京城既然是過去遼朝五京之一,除宮室之外必然還要有皇家苑囿、離宮等設置。何況契丹族是遊牧民族。遼帝統治其土的方式是以春、夏、秋、冬四時捺鉢巡視各地,其於遼南京當然也不能滿足於深宮樓臺。而要求有避暑、狩獵的苑囿和離宮。延芳澱有廣闊的水面,蘆葦叢生。方數百里,既是遼帝遊獵之地當然也建有行宮。

此時宗澤已經先到兩日到達,與他同來的還有一班官員幕僚,在此算是又搭建起了前線指揮部。爲了保證皇帝的安全,戰爭一開始趙忠便率兩旅近衛軍出發了,一路護送宗澤到此,可這裡離燕京城太近,如果金軍發現只需遣一支奇兵只需一個時辰就能到達,所以警戒哨都放出了二十里之外,封鎖了行宮周圍的所有通路。

衆人將皇帝迎進神潛宮,由於同爲遊牧民族的女真人和契丹人有同樣的愛好,宗輔、兀朮在夏秋之際常到此避暑狩獵,宮殿維護的很好。得知宋軍到來,守護行宮的金兵一窩蜂的跑了,什麼都未帶走,完好無損的留給了宋軍,想來他們覺得南朝人是攻不下燕京城的,早晚還得回來,燒了太過可惜了。

趙檉卻不客氣,現在不比當王爺的時候了,還要考慮樾制只說,自己現在是想住哪住哪!另外他還把趙廉給他組建的護衛隊毫不客氣的編入了近衛軍,成爲第四旅,只是不知道那幾個好心的統制知道了會不會心疼,這些兵將可是他們各部的精英啊…

宗澤等人重新見禮拜見皇帝,趙檉此刻卻沒有那個心情,而是火燒屁股似的召集衆將商議攻城計劃。現在敵情已變,原計劃是趙勇部負責外圍殲滅兀朮的平州援軍,以趙廉部攻打燕京城,可以從容殲敵,但由於兀朮意外的離開,讓計劃落空,現在兩部都未能完成任務。

趙廉所部登陸後只是在平州打了一場小規模的攻防戰,其餘的事情就是行軍,幾乎是走到哪裡,哪裡的金軍便望風而逃,再無大戰,順利的佔領了數州之地,但也未能完成殲滅金軍主力一部的任務。趙勇所部沒有能與兀朮接戰,卻把完顏宗輔給臭揍了一頓,殲滅了其部分兵力,可金軍主力尚存。

趙檉知道如果不能將兀朮部重創,那麼即使收復了幽燕地區也不會得到安寧,仍需年年備戰,勞師遠征,捲入無休止的攻防戰。現在戰機又現,他當然不會放過,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兀朮已經得知平州失守,燕京被圍的消息,正星夜回援,最多隻需十日便可來到燕京城下,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天,因此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攻下燕京城,並完成休整再轉身迎戰兀朮的回援大軍。

“廢話不說了,敵情已變,我們的計劃也要變,燕京城必須在三日內攻下來,有什麼不同意見儘快提!”趙檉的開場白簡單明瞭,以不容質疑的語氣說道。

“陛下,燕京城堅兵多,若想在三日內攻下城池,是不是太倉促了!”宗澤知道現在的新軍與過去的禁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燕京城的城防之堅固不比汴京城差多少,當日金軍兩次兵臨城下,以十數虎狼之兵攻城,月餘都未能建功,現在燕京城中還有數萬金軍主力,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克城讓他有些含糊。

“宗大人所說有理,但是敵情緊急,朕準備以兩部全力攻城,只有如此才能集中兵力消滅兀朮部援軍!”趙檉說道,他剛纔的話其實趙勇、趙廉等人已經聽得明白,皇帝已經是下了死命令,必須三日內攻克燕京城,可是宗澤卻真的以爲是在徵求意見,對待老臣他又不得不解釋兩句!

“陛下,這樣豈不更危險,一旦攻城失利,要重蹈當年太宗皇帝的覆轍啊!”宗澤聽罷卻大驚說道。

趙檉皺了下眉,顯然宗澤還是心存疑慮,不過他所說也不無道理。就在二百年前,也是在同樣的地點宋遼發生了一場大戰,宋軍連攻九日不能克城,遼軍發揮騎兵優勢,遠道增援,變被動爲主動,給宋軍以沉重打擊,而宋軍輕敵冒進,首戰失利。

可此次戰爭的意義不僅如此,這是五代十國時期結束以後的一場重要戰爭,也是遼朝與宋朝第一次在戰場上的直接對話,這場戰爭結束了宋朝統一的步伐,並且對以後與遼作戰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對遼在軍事上總體開始處於劣勢,宗澤是擔心歷史重演,攻燕失利後使中興大業半途而廢。

“宗大人,如今情形雖然與當年相似,但是卻又有不同,即便我們不能攻克燕京城也可從容而退,尋機再戰!”趙檉不得不耐心解釋道…

當年之戰從作戰指導上看,宋軍移師幽州,僅是一個方向的進攻,既未從幽州北面出兵配合,牽制遼軍,又未控制一定的預備兵力,一開始便將主要兵力投入戰鬥,企圖速戰速決,一舉成功,以致一遇挫折,便無力挽救;其次是對幽州城的防禦力量估計不足。幽州是遼的戰略要地,遼必以重兵守城。宋軍遠程急進,無攻堅準備,以致頓兵堅城,陷入師老兵疲的困境;最後是缺乏打援部署,幽州既爲遼戰略要地,在受到圍攻時,必以重兵增援。但趙光義計不及,未作任何阻援部署,只顧傾全力攻城,致爲遼援軍拊擊,導致全軍潰敗。

再看遼軍,雖在宋軍突襲初期遭到一些挫折,但能採取一些有效措施,固守待援,爲調集援兵贏得了時間。在援兵到達後,又成功地運用兩翼包圍的戰法,發揮騎兵的長處,乘耶律沙拖住宋軍並使宋軍遭到一定程度削弱時,突然投入戰鬥,終於扭轉戰局,取得了解圍幽州,大挫宋軍的勝利。

當前情況雖有相同,但是現在宋軍攻取了平州,榆關,控制了幽燕北部使金軍無法迅速南下救援。再次宗輔部新敗,士氣低落,即便徵集的新兵缺乏訓練和紀律;再者,趙恥部雖然不能與兀朮部重創,但是也肯定會牽制其一部兵力,使他無法清理救援。而即便是兀朮部全軍順利來的燕京城,趙檉還有一招未用…(未完待續。。)

第24章 ‘私’縱第275章 反擊第21章 人心難測第276章 不罷休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69章 接戰第110章 各有算計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76章 收魂大法第40章 被算計了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37章 一擲千金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130章 忙碌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64章 意外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21章 應戰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25章 藉口第146章 勝利後的隱憂第358章 拖字訣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188章 兵來將擋第34章 御狀第64章 意外第77章 京中無將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83章 麻煩大了第399章 兆頭第444章 順服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361章 收場第76章 手足無措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327章 定論第131章 又一年第80章 計較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41章 蔣幹盜書第179章 騷擾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113章 智取第44章 這下壞了第154章 驚人第100章 我是蛇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51章 教訓第76章 出人意料第257章 金水軍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34章 收心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21章 應戰第168章 無形兵者第426章 搜索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462章 機不可失第25章 把戲第332章 迴旋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68章 認個殺手當姐姐第382章 古拉姆第318章 捧殺第294章 鬧劇第138章 轉機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28章 凡心第358章 拖字訣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390章 決勝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470章 迫近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62章 怎麼辦第52章 邪惡第73章 頂牛第143章 護送第234章 渾脫軍第18章 警告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78章 變局第467章 策反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16章 得失第219章 巧取豪奪第12章 闖宮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
第24章 ‘私’縱第275章 反擊第21章 人心難測第276章 不罷休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269章 接戰第110章 各有算計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76章 收魂大法第40章 被算計了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37章 一擲千金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392章 時機難得第130章 忙碌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64章 意外第241章 此消彼長第21章 應戰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25章 藉口第146章 勝利後的隱憂第358章 拖字訣第214章 狹路相逢第188章 兵來將擋第34章 御狀第64章 意外第77章 京中無將第31章 巧合還是天意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136章 歸京路(二)第83章 麻煩大了第399章 兆頭第444章 順服第123章 戰原州(八)第361章 收場第76章 手足無措第184章 居高臨下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327章 定論第131章 又一年第80章 計較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41章 蔣幹盜書第179章 騷擾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113章 智取第44章 這下壞了第154章 驚人第100章 我是蛇第11章 王爺要種地第151章 教訓第76章 出人意料第257章 金水軍第524章 無可挽回第34章 收心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21章 應戰第168章 無形兵者第426章 搜索第389章 殲其一路第462章 機不可失第25章 把戲第332章 迴旋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108章 一戰大河堡第68章 認個殺手當姐姐第382章 古拉姆第318章 捧殺第294章 鬧劇第138章 轉機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28章 凡心第358章 拖字訣第160章 真真假假第273章 猶豫鑄錯第390章 決勝第308章 拳來腿往第470章 迫近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106章 挑逗戰爭第62章 怎麼辦第52章 邪惡第73章 頂牛第143章 護送第234章 渾脫軍第18章 警告第508章 五雷轟頂第78章 變局第467章 策反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234章 ‘放虎歸山’第16章 得失第219章 巧取豪奪第12章 闖宮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