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密謀

大家都知道關於皇帝退位的傳言源於宮中,這往往牽扯到皇家的秘辛,作爲大宋的宰執們當然懂得有些事情是無風不起浪,卻不敢去真正的求實。可說到是否屬實,他們以爲有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因爲雖然皇帝常常抱怨自己成了一個高級‘囚徒’,不如做個逍遙快活的鄉野村夫來得自由,可是卻從未真的棄冠而去,時間長了大家也就不當回事了。

再者說那把高高在上的寶座引得多少人垂涎,無數人不要性命也想坐上去試試,誰也不會輕易捨棄。雖說歷史上出過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棄江山當和尚的皇帝,但是大宋卻無先例,今天皇翟明自己要退位讓賢,要玩兒真得了,猛然間一下讓大家變得無所適從,也無法接受。

寶座上的這位,大家雖然以爲其言行粗魯,行事乖張,但是不可否認其功績,可以說他在危難之中挽救了大宋,領導大宋實現中興,重新在世界崛起。現在國家富足,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萬國來朝,文治武功足以比肩開國的太祖,稱得上一位明君。

還有大家都存着點私心,他們十年寒窗飽讀詩書爲的是什麼啊?就是想有一日能登科爲官,輔佐君王一展胸中抱負。可惜這種機會並不多,尤其是對殿上的這些人,他們很多都曾被昏君佞臣打壓、貶嫡,現在好不容易碰見個‘識貨’的伯樂,得以晉身宰執,造福百姓。

另外還有句‘一朝君子一朝臣’的老話。他們這些人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心腹重臣。說句不好聽的在外人看來他們和皇帝是穿一個褲腿,一個鼻子眼出氣的。如果換個人當皇帝。其再宅心仁厚、愛才如命也不會信任他們,也難以繼續留用。碰見個心眼小的,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如今皇帝好好的卻因爲點小事要撂挑子,大家豈能答應,反應自然激烈,尤其是陳東這樣的暴脾氣,死心眼,說着就要已死相諫……

“快攔住他!”眼見要血濺朝堂,趙檉也被嚇了一跳。這孩子氣性太大了,說死就死啊,他屁股離座大喊一聲道。好在趙仁身手敏捷攔腰將陳東抱住,可也晚了那麼一點點,陳東的腦袋還是和柱子做了親密接觸,碰的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好在沒有腦漿迸裂,暴斃當場。

“馬上請太醫進殿!”陳東還在折騰想要求死。幾個小黃門一擁而上將其按住,趙檉搶了兩步上前查看,以他的經驗只是些皮外傷,並無大礙。只是血呼啦啦的嚇人,他鬆了口氣命人去請太醫。

陳東似乎一點也不領情,大呼小叫的讓皇帝答應不退位才肯接受治療。否則寧可一死。趙檉沒辦法好言安慰了幾句,含糊着答應了。這才由太醫止了血,上了藥。被小黃門扶下去休息了。但經陳東這麼一折騰,下邊的事情也無法再議,趙檉擺擺手讓散了,獨留左相許景衡和樞密使趙仁到書房議事。

“陛下,您真要讓位?”進了偏殿書房,皇帝屏退左右,只留旺福在一旁侍奉,趙仁見都是熟人說話不怕有人泄露,也少了些顧忌,他急切地問道,皇帝剛纔的話讓他也吃驚不小。

“現在有人大造朕要讓位的輿論,嚷嚷的天下皆知,我若不讓豈不成了出爾反爾的小人了,還如何爲君,統御天下臣民!”趙檉笑笑說道。

“這……可這話真是陛下所言嗎?”趙仁聽了一愣,皇帝說話是金口玉言,一口唾沫一顆釘,現在說了不算數,往小了說是失德,往大了說就是戲弄天下。

“呵呵,你們以爲呢?”趙檉苦笑道。

“臣以爲不會,陛下對遼王知之甚深,即便要急流勇退也不會讓位於他的!”許景衡搖搖頭笑道,“遼王其人外強中乾,得意時膽大包天,不知自制;失敗後又是膽小如鼠,畏縮不前。再者其性善變,沒有容人之量,朝臣稍不如其意便大加斥責、貶嫡,以致朝綱混亂,小人當道。其繼位之時形勢好於陛下繼任之時許多,卻不能力挽狂瀾而不到,自己成爲亡國之君,顯而易見其不可爲一國之主!”

“嗯,許相是明察秋毫,朕雖不才,但也不能作出這等荒唐事情,讓大宋百姓重陷水火之中!”趙檉讚許地點頭道,看來許景衡早猜到了八九分,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

“陛下拗讚了,臣只是妄加猜測!”許景衡趕緊施禮道。

“現在的形勢逼人,不論讓位是否出自朕的本意都已經不重要,如今朕只能讓位了!”趙檉言道。

“唉,還是陛下技高一籌,臣苦思多日終無法破局,難以做到兩全,今日陛下一言便點醒了微臣!”許景衡嘆口氣說道。

作爲大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執,國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許景衡怎麼會無動於衷,其早已在事件爆發之初便着人明察暗訪,根據所得信息加上自己的分析對事情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明白其中有人在藉此推波助瀾。但是在既不損害皇帝聲譽的情況下,又要能保住皇位挫敗敵人的陰謀,處理起來十分棘手,一直未能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陛下讓位是虛,實則是以退爲進攻其不備,既能重整朝綱,又無損陛下聖明!”趙仁也不是笨人,很快便明白了皇帝讓位的深意。

現在皇帝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已經完全掌控了朝政,軍隊自不必說,上上下下幾乎都是他的人,根基可謂堅如磐石,不是他人能輕易撼動的;而遼王在位時也沒落下什麼好名聲,更沒有積累下什麼人脈,他光宰相就換了好幾任,提拔的朝臣死的死,貶得貶,要不就是被皇帝收爲己用。趙桓更因爲當初要保住自己的權力鬧得父子反目,囚禁太上皇,對兄弟們也是刻薄,把他們一個個的往虎口中送,從而也無法從族人中得到支持。

皇帝如今即便讓位於趙桓,在得不到宗族和朝臣的支持下他無法,也不敢接下這一棒,能做的只有推辭以求自保,否則下場比在五國城還得慘。而皇帝卻會因爲此‘義舉’不但保住了皇位,還粉碎了不軌之人的陰謀,也絕了那些賊心不死者的念想。只是這手段有些上不了檯面,不過也正是皇帝的一貫做風。

“朕如此做是不是太下作了,讓人不齒!”趙檉難得的老臉一紅地訕笑道,自己虛情假意的表演一番,裡子面子全有了。有點,不,簡直就是捧紅了自己娛樂了大衆,真真的稱不上君子所爲。

“陛下無需自責,特殊之時行特殊之事,用些手段也是應該的!”許景衡看着萌嗒嗒的陛下說道,心中卻不忘警告自己千萬不能跟皇撣,否則得讓他給帶壞了,鬧個晚節不保;而且爲了大宋,爲了百姓,爲了自己,此事絕不能泄露一個字,就讓它爛在肚子裡了。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這也可以看成一場戰爭,陛下與敵鬥志用些機謀也是可以理解的,絕不會有損陛下的威名的!”趙仁也趕緊安慰陛下,雖然他知道這完全沒有必要。他是‘看着’皇帝長大的,若是皇帝如聖人般規規矩矩的,不玩心眼兒,耍陰謀,別說當皇帝,恐怕骨頭渣都找不到了。

“唉,雖有不得已,可……”趙檉嘆口氣道,他如此做是不想以流血來處理這件內部矛盾,那就只能自己擔個既想那啥又要那啥的名聲了。

“陛下,現在民意洶洶,要求陛下不得退位,臣以爲民心可用,但是一旦發生過激的行爲便很可能惹出大麻煩,還需採取必要措施!”許景衡現在明白了皇帝的真實意圖,當然就不能對那些擁戴皇帝的民意代表們用強,可不能排除其中的狂熱份子會採用極端手段,例如干掉遼王,即便不是皇帝的主意,賬也得算在皇帝身上的。

“嗯,朕召你們正式商議此事的!”趙檉說道,“許相你要在查明幕後主使的同時,要告誡朝中和地方官員不可介入其中,並要維持好地方秩序。要國子監約束學生們的言行,和平示威可以,不能採用過激的手段,避免被有心人利用。”

“臣明白!”許景衡一聽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是禁止官方介入,卻不禁民意向遼王施壓,免得落人口實。

“趙仁,你要會同兵部加強對禁軍和州軍的管控,絕不能出現任何問題,爲了保證遼王的安全,朕決定調近衛軍一部前往登州護衛,並讓他們改走水路進京,這樣便於保護,你安排下去不可出現些許差池。”趙檉又說道。

“臣明白,請陛下放心!”趙仁說道。

“許相你可將我們今日所議內容通報給李相,他會明白如何做的。另外還有一事相煩!”趙檉想想說道。

“陛下儘管吩咐,臣萬死不辭!”許景衡趕緊答道。

“嘿嘿,你們知道朕的文章太爛,那退位詔書就請許相代爲起草吧!”趙檉訕笑着說道……(未完待續……

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16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1章 內鬥第218章 得失第306章 被動第274章 高手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140章 凱旋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98章 親軍第204章 引蛇出洞第116章 拯救計劃第201章 取關第205章 靜待第83章 大買賣第56章 毒舌第12章 闖宮第141章 混戰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5章 蹊蹺第285章 難逃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76章 責任第374章 觸發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58章 滄浪之密第33章 變數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17章 必殺令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23章 知府很煩第197章 選擇第36章 心亂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14章 ‘仇人’相見第260章 預警第220章 段譽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282章 以小事大第180章 初嘗苦果第119章 餘波第369章 拒絕和談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21章 人心難測第65章 收割機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242章 ‘絕妙之計’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98章 齊備第52章 徵用官船第328章 嘴仗第17章 威脅第111章 真僞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85章 獵騎兵第91章 因勢利導第86章 其人之道第2章 忠心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167章 患得患失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353章 難擋其鋒三十八章 各有難處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229章 被耍了第83章 ‘神兵’天降第46章 困擾第42章 揭秘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135章 大事難成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267章 不得已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32章 側翼的奧妙第95章 自作自受第61章 討論第207章 撤兵第33章 將門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1章 和議使第127章 兇吉難料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130章 勸行
第169章 人性各異第165章 下一個目標第101章 內鬥第218章 得失第306章 被動第274章 高手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140章 凱旋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98章 親軍第204章 引蛇出洞第116章 拯救計劃第201章 取關第205章 靜待第83章 大買賣第56章 毒舌第12章 闖宮第141章 混戰第133章 天意如此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31章 黃雀在後第5章 蹊蹺第285章 難逃第166章 解惑佈局第76章 責任第374章 觸發第186章 移駕平州第58章 滄浪之密第33章 變數第532章 風言如刀第244章 攻似霹靂(三)第17章 必殺令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486章 不留後患第23章 知府很煩第197章 選擇第36章 心亂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207章 下一個目標第14章 ‘仇人’相見第260章 預警第220章 段譽第251章 屯墾戍邊第282章 以小事大第180章 初嘗苦果第119章 餘波第369章 拒絕和談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21章 人心難測第65章 收割機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112章 殺你我會心痛第514章 大局已定第242章 ‘絕妙之計’第102章 有詔北來第98章 齊備第52章 徵用官船第328章 嘴仗第17章 威脅第111章 真僞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148章 利弊得失第85章 獵騎兵第91章 因勢利導第86章 其人之道第2章 忠心第228章 意外之‘喜’第172章 捉摸不定第357章 另有目的第167章 患得患失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99章 亂哄哄的一天第4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353章 難擋其鋒三十八章 各有難處第214章 寶座難移第249章 權力交替第229章 被耍了第83章 ‘神兵’天降第46章 困擾第42章 揭秘第203章 迎鋒而上第135章 大事難成第112章 以打代練第267章 不得已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400章 遷都之議第32章 側翼的奧妙第95章 自作自受第61章 討論第207章 撤兵第33章 將門第69章 王爺的‘關懷’第513章 銀樣蠟槍頭第205章 希望仍在第11章 和議使第127章 兇吉難料第66章 冬雷行動(二)第130章 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