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難決

今日是上元節,趙檉從西京回來駐節和州。這裡本就是偏遠之地,別說汴京,即使太原也比不了,現在又是多事之秋,自然一切從簡,而王爺的安撫司衙門也只象徵性的掛了幾盞燈籠,襯托出點節日的氣氛。

王爺今日行獵收穫頗豐,留了一些剩下的都送到近衛旅軍營中。晚上趙檉命人就在府中的空地上點起篝火開個燒烤大會,也沒邀請和州府的官員,就算是過節了。天剛擦黑,大家就開始準備,將獵物收拾乾淨,架在了火上,熊熊的篝火照亮了天空,院中肉香四溢倒也有了節日的氣氛。

見喜命人在廊檐下搭起了個暖棚供王爺和府中的幕僚就坐,這樣既表示了王爺對他們的尊重,又能貼近近衛旅的官兵們,算是一舉兩得了。因爲陳過廷和陳東回京,府中就剩下了楊時和周行己兩個老頭,沒有外人見喜也就湊了個數,也好伺候王爺。

皓月當空,篝火通明,雖不比過去熱鬧,但也別有一番情趣。楊時和周行己雖然都是風雅的文人,但對飲食都不挑剔,尤其是楊時崇尚‘儉以養德’,更不在乎那些虛的,而趙檉也同樣不喜歡那些奢華的東西,他們在這方面倒是相同,桌上只有幾樣小菜,再就是烤好的野味。

“龜山、恭叔二位先生,這兩年跟隨本王四處漂泊,難得清閒,平日咱們也是聚少離多,府中事情多是兩位照看,今日藉此佳節謝過了!”趙檉首先舉杯道。

“王爺客氣了。我等皆是待罪之人,蒙王爺不棄收於府中。理應效力,怎敢當王爺的謝!”楊時也舉杯說道。

“是啊。王爺爲國爲民日夜操勞,我等微末之功如何能當得起!”周行己也舉杯道。

“呵呵,大家這般客氣,酒就沒法喝了,兩位都是王爺倚重之人,就不要客氣了!”見喜打了個哈哈說道,衆人笑了,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說了會兒閒話,話題不可避免的轉到了時局上邊,“王爺,現在金賊叩關,不知戰事如何啊?”楊時挑了塊野兔肉問道,他知道王爺的消息要比邸報上靈通的多。

“門下侍郎李綱臨危受命,僅用了三四天就鞏固了東京防務。七日,金將翰離不部已到開封城下,守軍防護嚴密。金兵死傷累累而不能得手,翰離不遣使進京要求和談,但條件十分苛刻!”趙檉放下手中的筷子說道。

“哦,金賊提出的什麼條件?”周行己也放下酒杯急問道。

“翰離不提出的和議條件是:宋帝尊金太宗爲伯父;燕雲漢人悉歸金朝;宋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歸金朝;宋納犒軍費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錦緞一百萬匹;以親王、宰相作人質!”趙檉皺了皺眉說道。

“陛下應允了?”楊時驚詫異常,這條件豈止是苛刻。簡直就是對大宋的侮辱。

“太宰李邦彥力主全部答應,免使京城受刀兵之苦。只有李綱強烈反對。說只要再堅守幾天,勤王大軍就會雲集而至。金兵孤軍深入,必將向宋求和。而朝臣多傾向於太宰一邊,李綱憤然表示要離職出朝。聖上好言撫慰,答允議和之事慢慢商量!”趙檉說道。

“李綱初入朝堂,勢單力薄,李邦彥久居高位,黨羽甚多,而陛下新政,必心急似火,商量之詞恐是敷衍!”楊時略一思索道。

“龜山先生所猜不假,李綱離朝部署守城時,陛下就派少宰張邦昌爲計議使,康王質,前往金營,帶誓書赴金營求和,答應納幣、割地、遣質等所有請求。”趙檉嘆口氣點頭道。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而生長的環境也決定了性格,即使趙檉不知道後來之事,但趙桓做出這樣的事情他也不覺奇怪,因爲嚴苛的成長環境,嚴峻的人事格局,壓抑的心態,使趙桓過多地體會了挫敗感,內心產生強烈的顛覆感和出人頭地意識。一旦掌權,容易產生急於求成的心理,現在他想盡快地解決金兵入侵,便不惜一切的做出了議和的決定。

“吾早言蔡京、童貫之輩當誅,而太上皇卻被其矇蔽,若早除此二人,何來今日之危!”楊時嘆道,可他知是皇上應允的,卻不敢將責任推到皇上身上,只好拿奸佞說事了。

“王爺以爲將會如何?”周行己曾投靠蔡京,附庸林懷素,自知德行有缺,不敢多行指責,岔開了話題。

“陛下登基後傳檄四方勤王,據本王所知,現在各地勤王之軍正彙集東京城下,人數不下數十萬,想來皇上見後,事情可能會有轉機!”趙檉答道。

“王爺數次征討西夏,武功赫赫,早應命王爺歸京勤王,即便鎮守河東,太原也不會陷入危局!”周行己憤憤地說道,爲王爺報不平,他們跟隨王爺在太原待了兩年,怎會不知道王爺手下的忠勇軍,如果有他們在,絕不會讓金軍打到城下,過了石嶺關。

可現在太原知府張孝純見金軍兵臨城下,緊急傳檄山西諸郡前來解圍,河北名將孫翊急忙率領兩千軍隊馳援,宗翰以百姓相脅,導致多數士兵譁變,孫翊率領少數兵士繼續戰鬥,到了太原城下,張孝純擔心放進金兵,不敢開門,可憐的孫翊只好帶兵在城外奮勇拼殺,力竭而死,太原城再次陷入危機!

“王爺與太宰和少宰早在京中之時就已結怨,而樞密院使耿南仲在立儲的事情上與王爺又多有衝突,現在新皇剛剛繼位,怎麼會招王爺領兵親王!”楊時說道,當年趙檉在京城中鬧得滿城風雨,路人皆知,可實際上他也知道是皇上怕王爺回去多了他的位子。

“本王也正爲此事煩惱,難以決斷!”趙檉喝下杯酒苦笑着說道,“若違旨進京會被人猜忌,落人口實,可能還會落下弒君謀反的罪名,但是我身爲皇族,卻在百姓慘遭蹂躪,都城危在旦夕之時卻安於一隅,又怎能心安!”他言罷看向兩人想聽聽他們的意見…(未完待續。。)

第83章 吃飽穿暖第262章 單挑第45章 宣諭使第33章 將門第205章 意躊躇第77章 崛起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71章 沒想到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50章 伏兵第20章 插曲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520章 挑撥離間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48章 代價第101章 內鬥第86章 其人之道第160章 各懷心事第94章 小題大作第447章 忙亂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109章 變故第192章 雙面人第43章 風暴眼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72章 機辯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5章 虛驚一場第194章 退敵第180章 間離第346章 北庭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60章 和親第71章 沒想到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99章 有驚有險第136章 顛覆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51章 怯意第55章 捱打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2章 較勁第42章 五姑娘第194章 退敵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56章 毒舌第422章 難堪第307章 ‘逼宮’第62章 經濟戰第27章 可惜第37章 完顏兀朮第103章 網中魚第46章 漢兒第279章 耍心機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52章 陰謀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460章 取長春第45章 欽差第115章 炮火之威第321章 鬧劇第384章 碰撞第274章 高手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60章 和親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148章 挑兵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49章 心思各異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397章 英雄落幕第55章 捱打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48章 鉅艦大炮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42章 掃黃第196章 休休休第155章 各有所第105章 巡邊(三)第32章 臘八第114章 屠殺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163章 是神是妖第118章 大營救第27章 可惜第54章 血案第48章 鉅艦大炮第138章 轉機
第83章 吃飽穿暖第262章 單挑第45章 宣諭使第33章 將門第205章 意躊躇第77章 崛起第478章 毛遂自薦第71章 沒想到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50章 伏兵第20章 插曲第107章 聲震兩河第520章 挑撥離間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48章 代價第101章 內鬥第86章 其人之道第160章 各懷心事第94章 小題大作第447章 忙亂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109章 變故第192章 雙面人第43章 風暴眼第75章 靈堂就擺在這第72章 機辯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137章 收緊口袋第119章 文重武輕第5章 虛驚一場第194章 退敵第180章 間離第346章 北庭第190章 圍三厥一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60章 和親第71章 沒想到第137章 圍獵會議第99章 有驚有險第136章 顛覆第212章 勝算幾何第51章 怯意第55章 捱打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213章 兵戈暫休第2章 較勁第42章 五姑娘第194章 退敵第145章 費盡心機第56章 毒舌第422章 難堪第307章 ‘逼宮’第62章 經濟戰第27章 可惜第37章 完顏兀朮第103章 網中魚第46章 漢兒第279章 耍心機第20章 歧路難行第252章 陰謀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460章 取長春第45章 欽差第115章 炮火之威第321章 鬧劇第384章 碰撞第274章 高手第425章 甕中捉鱉第139章 利益爲重第60章 和親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47章 決心已下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148章 挑兵第484章 萬炮如雷(二)第49章 心思各異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第177章 各懷鬼胎第397章 英雄落幕第55章 捱打第161章 不覺明歷第456章 無法決斷第176章 念念不忘第48章 鉅艦大炮第224章 兵阻鐵門關第42章 掃黃第196章 休休休第155章 各有所第105章 巡邊(三)第32章 臘八第114章 屠殺第209章 來者不善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163章 是神是妖第118章 大營救第27章 可惜第54章 血案第48章 鉅艦大炮第138章 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