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二戰大和堡

西夏糧食不足,一遇上荒年就依賴輸入,而東北爲契丹,西面是回鶻,西南是吐蕃,均爲以遊牧爲主的少數民族政權。所以,西夏進口糧食只能是來源於宋朝。但是,宋、夏間的貿易是很不平衡的,北宋政府又常常把鹽鐵、糧食作爲制裁西夏的手段,禁止貿易。宋雖然以貿易保護手段禁絕西夏輸入青白鹽,來保障宋國內的鹽商的利益及對西夏進行經濟制裁,可是西夏對宋的走私貿易從來都沒有真正中斷過。

走私確實是刀頭上舔血的勾當。但是,沒聽說過‘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幹’嗎?到了本朝,西夏累積的走私門路與人脈,已經是盤根錯結,雙方的邊將和民衆都廣泛的參與進來了,即便是戰爭也難以阻止啦!

野利駐守佳蘆川,這裡交通便利,他豈肯放過這條財路,其與大和堡堡主早就勾結在一起,暗通有無,兩人共同發財。這也是即使去年遭了災,今年他也不願意去攻打大和堡的原因,但是小王子之死把他逼到了絕路上,不得不出兵。而他們同時也商定,演場戲給雙方的領導看打一陣立刻便撤,可偏偏遇到了趙檉這塊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最後成了假戲真做,一方丟職罷官,另一方損兵折將。

野利看張軍使掏出的東西正是他送給對面鹽商的通行令牌,有了這個可以再屈野河道佳蘆河任何一道關卡暢通無阻,沒想到現在卻成了通敵的證據,“軍使,這個確實是我衙中的令牌,不過早就丟失了,原來卻是讓他們盜走了!”野利也不傻,如果說是自己給的,通敵的罪名就坐實了,現在打死也不能承認。

“呵呵,野利軍監,那麼這些書信也是宋人僞造的嘍?”張軍使又掏出一疊書信晃了晃玩味地說道。

利有點發懵,摸不清狀況了,自己與宋人生意上往來的書信怎麼會到他的手上,可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絕不能認,“軍使,定是那些宋人用的反間計,定是他們挑撥我與統軍的關係,絕不能相信啊!”野利知道剛纔自己的東西起了作用,聽軍使的話音事情還有迴旋的餘地,連忙順杆爬,同時又命人擡進來個大箱子。

“是啊,我也是如此對統軍說的,可統軍還是心存疑惑,纔派本使前來問問,既然軍監沒有做過,我如實回報便是!”張軍使看看箱子滿意的笑着說道,“但是小王子被殺,統軍異常憤怒,想血洗大和堡爲小王子復仇,軍監對此地熟悉,統軍的意思是想讓軍監爲前鋒,相約一同攻宋!”

“下官求之不得,願爲前驅爲統軍出力!”野利正色說道,“只是現在宋朝皇子燕王主政河東,頻頻遣兵犯我邊界,其手下有支勁旅皆手持神器甚是難纏,下官與其交鋒多次,損失慘重,還望統軍多加小心!”

“此事統軍早已知曉,這次發兵一是爲小王子報仇,二是趁其羽翼未豐之際趁早剪除,雖說他手中有利器,但絕不是什麼神器,好虎還架不住羣狼,統軍這次調集了神勇司一萬五千餘衆,加上各部族私兵共計兩萬多人,難道還平不了他區區三千人馬嗎?”。張軍使對野利的擔心不屑一顧,勸他放心。

“既然統軍已勝券在握,下官按時出兵便是!”野利聽完安排,心放下了一半,以二萬多人對付三千人,那就是以虎撲羊,殺了他們自己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但他心中也有隱憂,如果自己一旦兵敗,那麼不僅自己玩完,就是自己的親族也要跟着倒黴,所以此戰他不得不慎重。

......

轉眼到了四月末,趙檉打的報告終於有了回覆,他的報告除了彙報戰鬥經過,對於爲國戰死的將士,還要求朝廷褒獎忠烈,存恤家屬,官其後代。其實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由於其戰果過於驚人,所以其中頗費周折。先不說朝中大佬們,就是童貫接到報告後也是心存疑慮,以不足千人的隊伍困守孤堡,不但城池爲失,還斬首四千,繳獲馬匹上千,在哪也算得上大勝了,於是他以上官的名義先派人點識,一堆堆的人腦袋擺在那不由他不信。他信了,不表示大佬們也信了,他們又委託河東監司派人查驗,也知所言不虛,這才上報給皇上,反倒是走馬承受黃經臣的摺子來的比較晚,其中雖有不滿,但是也不得不表示承認。

略安撫使所處的中間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他處於軍事前線,對軍隊將士的表現相對要比朝廷更加清楚些,因此無論是死難將士的事蹟還是普通官兵的功狀,一般都需要安撫使先向朝廷做詳細的彙報,將軍隊中大量的信息反饋給朝廷,然後朝廷在斟酌之後下詔給安撫司,由其負責推功的有關事宜。

趙佶看了戰報,大醉三天,樂壞了,立刻批了,催促中書下旨褒獎。聖旨到了河東,事情就簡單了,這仗是安撫使親自帶人打得,字也是他籤的,一干人員照單子抓藥就行了,很快官誥,獎勵的銀錢都調撥到位,兩個逃兵也被流放充軍,趙檉以河東路經略安撫司的名義公告全路。

其中道理很多人都明白,跟着個好上級不但吃喝不愁,升遷也不是問題,起碼幹着順氣。大和堡參戰的一干人員幾乎全員獲得了嘉獎,以巡檢保吉爲首轉官兩級接任堡主,蔭子一人爲官,賞銀百兩,綢緞五十匹;指揮使周達鈞官轉一級,授麟州團練,賞銀百兩,賜錦袍;大河堡上下官兵獲賞者甚重,其中授官着達百人,戰死、戰傷者除獲國家依例撫卹外,還得到一份,這是趙檉從繳獲中分予的。

參加戰鬥的人都知道,守城殲敵的主力是王爺的近衛隊,可反觀他們的獎賞卻不如大和堡的守軍,獲官着只有十餘人,轉官者不過五人,連一向認爲蕃漢待遇不公的弓箭手們都覺得他們抱屈,可也讓他們知道王爺賞罰分明,絕不偏袒,待蕃漢一視同仁,是自己的貼心人,全軍士氣爲之一振,又有不少蕃戶來投,其招募弓箭手及義勇的工作也更爲順利。

襄邑軍的反侵耕戰鬥現在也取得了成果,現在神木堡至大和堡一線禁界以南,夏人不敢窺視,紛紛遠避,放棄了大片的良田,四個騎兵營在戰鬥中也得到了鍛鍊,他們甚至兵至長城一線,襲擾夏國所立寨堡,幾次戰鬥後打ff8得他們不敢露頭,只能堪堪自保,不敢出城護耕。

面對一片大好形勢,趙檉卻不樂觀,一是西夏不會任自己長久如此,喪失了大片的耕地對大宋來說也許不是件了不得的事,但對於西夏就是性命攸關的大事,他們定會集重兵奪回;二是這片土地與西夏接壤,雖有衆多堡寨,但是地處偏遠,調運給養不易,無法屯集重兵,可如果佔領橫山一線險要之處,恃險而守,就不用配置太多兵馬,背靠大片的良田,給養也可就地解決大半,這樣就能站穩腳跟,立於不敗之地。

趙檉的書案上放着幾份新收到的情報,一份情報顯示在兔毛川一帶發現夏軍大量偵騎,似乎預示着有所行動;另一份情報卻顯示夏軍左廂神勇軍司也有異動,現在各部族都在徵集糧草,招募士兵,整修盔甲兵器,這一切表明夏軍也要採取行動。

一切情報顯示夏軍將有大的行動,而其指向一路是麟州府治新泰,一路便是銀城一線。趙檉久久的凝視着牆上大幅的麟,府、豐三州地圖,如果夏軍從兔毛川發動進攻,面對的將是鎮守麟州的府軍和河東第三將,兵力有一萬之衆,而從兔毛川的名字就可判斷,那個川穀肯定狹窄,不適於大規模調兵,過去夏軍進犯麟州也都是穿越明堂川至銀州,然後上溯霞蘆川攻擊麟州地區。

“那麼兔毛川一路很可能是佯攻,對新泰地區保持壓力,讓府軍和第三將不敢妄動!”趙檉做出了初步的判斷。

趙檉的視線又轉向另一路,侵入銀城地區的道路主要有三條,分別是霞蘆川、佳蘆川和禿尾河谷,而三條通道的彙集地便是剛剛發生過大戰的大和堡,趙檉用筆在大和堡上重重的畫了個圈。

“攻取銀城,解除宋軍對橫山中路一帶的壓力,夏軍就必須佔領大和堡,然後揮兵南下,掃除大和寨與神堂寨,再北上銀城。”趙檉的筆在銀城地區畫出了夏軍的進攻路線,這是一個以大和堡、大和寨和銀城爲頂點的三角形,

“屯重兵於大和堡,以夏軍打一場攻防戰?”趙檉搖搖頭,雖然守住了城池,但是川外地形寬闊,無險可守,難以實施合圍,最後還是一場擊潰戰,上次的戰鬥就是例子。

“如果放棄大和堡,將敵人放進川穀,則險地死守,然後重奪大和堡,那麼這條山谷不就變成了一條巨大的口袋了嗎!”趙檉腦子飛快的運轉着,準備二戰大和堡。

第48章 對策第272章 入城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83章 吃飽穿暖第34章 猜忌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5章 好計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3章 目的第266章 起航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371章 抉擇第398章 新西京第23章 共商第95章 自作自受第326章 ‘勸說’第70章 反差第74章 神仙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470章 迫近第371章 抉擇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66章 好壞參半第41章 蔣幹盜書第24章 決心第36章 心亂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329章 弄巧成拙第68章 主政第384章 碰撞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13章 智取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103章 巡邊(一)第252章 傻了吧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193章 對攻第9章 意料之外第171章 難平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60章 和親第179章 騷擾第1章 鬱悶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41章 討人嫌(二)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3章 誰比誰傻第54章 各打算盤第286章 決戰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130章 忙碌第56章 若無其事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5章 善後第355章 神傷第89章 應變之計第64章 護秋之戰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131章 又一年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422章 難堪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十三章第282章 以小事大第104章 巡邊(二)第56章 若無其事第32章 身世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95章 感情第40章 能力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261章 前哨戰第140章 都一樣第33章 托出第86章 困難第89章 賊第131章 又一年第46章 困擾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89章 奇兵第184章 緊迫第17章 必殺令第93章 翼騎兵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83章 ‘神兵’天降第34章 相契第476章 開動腦筋第20章 歧路難行
第48章 對策第272章 入城第58章 這倒黴地方第83章 吃飽穿暖第34章 猜忌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5章 好計第49章 日日不得閒第515章 以情爲刀第342章 漫漫西征路(七)第263章 百年海軍第466章 有心算無心第24章 知府請客第13章 目的第266章 起航第202章 少年得志大不幸第371章 抉擇第398章 新西京第23章 共商第95章 自作自受第326章 ‘勸說’第70章 反差第74章 神仙第295章 毫無懸念第470章 迫近第371章 抉擇第117章 戰原州(二)第66章 好壞參半第41章 蔣幹盜書第24章 決心第36章 心亂第494章 無計可施第56章 出什麼事兒了第329章 弄巧成拙第68章 主政第384章 碰撞第97章 夜宿荒野第113章 智取第203章 話中有話第103章 誰懂我的心第103章 巡邊(一)第252章 傻了吧第170章 傲慢與偏見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193章 對攻第9章 意料之外第171章 難平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60章 和親第179章 騷擾第1章 鬱悶第120章 你們傻啊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41章 討人嫌(二)第224章 拭目以待第182章 兵貴神速第3章 誰比誰傻第54章 各打算盤第286章 決戰第493章 投鞭斷流第130章 忙碌第56章 若無其事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531章 明攻暗戰第144章 防人之心第5章 善後第355章 神傷第89章 應變之計第64章 護秋之戰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131章 又一年第236章 情以何堪第422章 難堪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十三章第282章 以小事大第104章 巡邊(二)第56章 若無其事第32章 身世第412章 以暴制暴第95章 感情第40章 能力第135章 無冕之王第261章 前哨戰第140章 都一樣第33章 托出第86章 困難第89章 賊第131章 又一年第46章 困擾第211章 各打算盤第189章 奇兵第184章 緊迫第17章 必殺令第93章 翼騎兵第483章 萬炮如雷(一)第83章 ‘神兵’天降第34章 相契第476章 開動腦筋第20章 歧路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