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將門

將門

中國古代史上,長期存在“將門出將”之說,即指幾世從軍及產生將領的現象。就中國曆代王朝的發展總體而言,將門還成了武將羣體中的骨幹力量,隋煬帝曾經對羣臣曰將門必有將,相門必有相,此不虛也”,說白了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北宋時期,將門現象依舊突出,從開國將領、遺臣故將、和之後歷朝成長起來的將帥之家構成了宋朝的將門,他們中出現了或幾代爲將,或數世統軍的情況,甚至還有與北宋王朝相始終的武人家族,而將門也始終在當時武將羣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宋太祖在實施“收兵權”的同時,對武將上層又進行了拉攏收買,給予其家族諸多方面的優待。甚至採取了與其聯姻的做法,以爭取他們的效力,並化解彼此的矛盾。將帥不僅獲得了安保富貴的待遇,而且數家與皇室建立了婚婭關係。宋太宗登基後,將乃兄這一手做法沿襲下來。由此遂形成拉攏上層武將的一種傳統,以後北宋諸帝立武臣女爲皇后幾乎成爲定製。在此祖宗之法的庇護下,不僅一批批將領及其家族獲得了穩固的地位,也爲其子弟從武爲將打開了方便之門。

科舉考試爲文官體系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備選人才,但無法選拔合格的武將。武舉考試最後要以筆試成績來定勝負,結果武學教育變成培養武學生的水平而不是軍事知識,到了軍中根本無法指揮軍隊,更不用說成爲軍事家了。由於缺乏有效的軍官培養機制,武將的後代通常熟悉武事,便成爲父輩軍職的理想繼承人,使得國家軍事人才的供應只有通過父子相傳的方式進行。另一方面,上層武官都享有蔭補和優先遷轉子弟的特權,鼓勵他們世代在軍中服役,更爲其子弟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這些膏粱子弟往往乳臭未乾已獲軍銜,甚至未經戰陣便爲將官。因特殊的背景條件,其子弟還有較多機會得到統治者的垂青,使他們更容易獲得發展。家族遂成爲傳承軍事知識與軍隊技能的有效工具,軍事家族便由此產生,即使皇帝常常懷疑軍中的私人集團,但是整個家庭在軍中供職的現象卻無法避免。

“將門出將”本身也存在產生武人權勢膨脹,甚至釀成事變的可能性。如果當政者對某個,或某些武將世家賦予過大的統軍權,而缺乏必要的制約,使得其長期主宰大軍,或盤踞某一地區,家族因素和利益不斷膨脹,遂不可避免要與王朝中央發生矛盾,便易於導致兵變後果的發生,前代這樣的現象已屢見不鮮。

由此以來,北宋統治集團在推行“崇文抑武”國策,以及“將從中御”、“以文抑武”等舉措的形勢下,又處處防範和限制武人的權勢,通常不允許某個,或某些武將世家長駐一地,唯一的例外只有折氏長期鎮守的御夏前線――府州。

北宋將門中繼世爲將而人才迭出的情況自然存在,但這絕不表明將門出身者都屬良將。事實上在他們中存在着大量平庸之輩,特別是在上層世家之中又更爲突出。高門子弟依賴家世安享富貴,而又表現平庸的情況自不用說,其他許多將帥後裔無所作爲的現象也同樣存在,但是折家卻是個另類,

五代北宋時期,府谷、神木一帶,乃府、麟州的所在地,境內番漢雜居,遍佈着党項羌的族帳,以地方土豪折氏爲代表的封建割據勢力,在契丹和党項的威脅下,爲維護其自身利益而先後依附後唐、後晉、後周和宋,確立臣屬關係,接受冊封和糧餉,爵祿世代傳襲,實爲獨霸一方的小朝廷。值得一提的是折氏在府州,就像李繼遷在夏州一樣,都是地方豪族,不同的是對當時的中央政府態度不一樣,一忠一叛。

折家駐守的大宋西北角,位於河東路西北,是河東路位於河西的一小部分,爲宋朝能守住這個三國交界的突出部,主要原因就是允許了當地具有強大威望的世襲軍事集團存在,“控扼西北,中國賴之。”他們在風沙滾滾、貧瘠荒涼的陝北一角,在大河上下,長城內外,以數千之衆,迎戰夏、遼兩大強敵,屏蔽西北,保衛鄉里,使得府、麟二州長期得以安寧,號稱

“折家軍”。

折氏從公元70年前後折宗本奠基府州算起,折氏世世將門,子弟多爲武藝嫺熟、躍馬彎弓之健兒。他們的子孫後代歷任府州節度使、刺史、團練使等職,世世代代掌管軍權。從殘唐五代以後,名將良才英武超毅,果敢決勇,當時稱爲河東第二將的折可存,就出於折氏門下。

到了晚間,關於此事的詳細情報陸續送到,趙檉也得知了昨日那位舊識乃是秦州觀察使折克行的獨女折美鸞,她生長在世代名將的家庭環境中,自有即愛騎馬射箭,舞劍耍刀,且學習兵法,頗通兵略,曾協助父兄把關禦敵,算是個將門虎女。

今日折美鸞帶人剿了喬貴的老巢,可惜的是讓主兇逃脫,他們畢竟是外來人,對京中的事情不瞭解,尋了半日後也沒抓到喬貴,現在正是燈市的最後兩日,又是天子腳下,也不敢鬧得太過,便鳴金收兵了。

“王爺,咱們如何善後啊?”見喜王爺將幾頁紙放到書桌上,沉默不語,輕聲問道。

“現在這事鬧的大了,喬貴雖然是一無賴潑皮,但是他經營日久,上上下下的關係肯定不少,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定會調動一切關係找回場子,折家在西北可以稱王稱霸,在京中卻不見得能如何,怕是要起風波”趙檉苦笑着說道。

“王爺是不是想幫他們一把?”見喜眼睛一亮說道。

“我們幾年前就欠下人家一個大人情,這次也要還的”趙檉說道。

“王爺我們冒死救了她,應該是折家欠了咱們一個人情吧?”見喜眨眨眼問道,王爺是被打糊塗了,還是中了邪了,說起了胡話。

“這個,這是折家女子臨走前給我的”趙檉把腰裡系的玉環解下來扔給見喜道。

“這個玉環不是王爺進京奔喪時,送給了那個給咱們送粥的那個小娘子了嗎,會在她手裡?”見喜在燈下仔細了驚訝地說道,但心中也有疑問,那個施粥的女子那時就有十六七歲了,不可能過了好幾年了還是十六七歲啊。

“我也不知,你可還記得當時那個小娘子說的話嗎?”不跳字。見喜也是當事人之一,趙檉問道。

“那日她送的是‘杏仁蜜棗粳米粥’,有核桃仁,杏仁,蜜棗,還有葡萄乾,白芝麻”見喜皺着眉邊回憶邊說道。

“滾,誰讓你說粥裡有了,我是讓你回想她說過話”趙檉踢了見喜一腳說道。

“嘻嘻,我現在還能記起那碗粥的香氣”見喜躲了下說道,捱餓的日子總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她說是代她家送來的,還說她家爲孝子孝心所感,對了還贊王爺有豪俠之風”

“嗯,確實是這麼說的,想來那小娘子是折家女子的丫鬟,即使不是,那玉環到了她的手裡,也必定有些關係”趙檉點點頭說。

“王爺,您常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不那碗粥算不算滴水之恩啊?”見喜湊,低聲問道。

“你小子有話不好好說,拿話激我是吧”趙檉有些好笑,這見喜平時貪財,但卻也是個講義氣的傢伙。

“嘿嘿,我不是那個意思,誰不王爺義薄雲天,仁孝無雙,有恩必報,當然有仇也不會放過的”見喜給趙檉揉揉肩膀說道。

“他孃的,你進京不長,別的沒學會,拍馬屁的功夫倒是見長”趙檉笑罵道。

“王爺已經有計較了?咱們是今晚抓了喬貴,還是砍了他的腦袋,他的藏身之地京裡的探子們已經查清楚了,大家也都準備好了,就等您的命令啦”見喜摩拳擦掌道。

“就打打殺殺的,這次咱們不玩武的了,要玩兒文的,喬貴現在也不能死,他活着還有用,只要把他監視好了,不讓人溜出京城就好”趙檉想了想,有了計較。

第二天,正月十九是收燈的日子,宮中也同樣,想着年假結束,便要上朝,趙佶有些不爽,可着跪在眼前痛哭流涕的賈祥更加不爽,“官家,老奴的義子昨日在得意樓邀了幾個喝酒賞燈,秦州觀察使的家人帶着親兵家將忽然到來,不問青紅皁白,上來便行兇,不但將老奴義子喬貴斷了一手,還斬殺多人,可憐老奴義子現在有家難歸,四處躲藏,還請官家爲我做主啊”

“官家,那折家在京中便敢肆意殺人,來是未將官家放在眼裡,想他遠在西北更是跋扈,弄不好將來便又是一個李繼遷(西夏開國皇帝)”樑師成陰着臉說道,這賈祥說起來還是入門的師傅,在書畫局的老領導,受了委屈,能不幫着說幾句。

“咳”趙佶輕咳一聲,剛要發表意見,忽然一個小黃門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道官家,兗親王進宮來了,好像被人打成了重傷,氣息奄奄”

將門

將門

第136章 羈縻第395章 敲詐第96章 社團第98章 齊備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16章 痛苦第372章 二打一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329章 弄巧成拙第3章 誰比誰傻第239章 佈置第72章 機辯第160章 各懷心事第78章 變局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142章 籌備第61章 財路第227章 都不提第121章 水無常形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21章 人心難測第104章 宣泄第81章 緊鑼密鼓第413章 四處出擊第117章 突擊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31章 財源滾滾第255章 暗流涌動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55章 ‘死’後哀榮第320章 密謀第153章 步步艱難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339章 漫漫西征路(四)第21章 貴公子第48章 對策第370章 崩潰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119章 鹽第9章 意料之外第50章 考慮第377章 好買賣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10章 脫扣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220章 段譽第45章 欽差第87章 異類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158章 隱患第331章 危險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472章 晚了第311章 故布迷局第23章 知府很煩第356章 埋伏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472章 晚了第30章 交待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199章 防人之心第54章 各打算盤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179章 騷擾第447章 忙亂第262章 單挑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202章 矛盾第124章 敲山震虎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37章 黯然第59章 手術第42章 揭秘第127章 強手如林第74章 再擴大第34章 相契第127章 人老成精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52章 天清寺第477章 襲擊戰第56章 毒舌第180章 間離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382章 古拉姆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60章 榜樣第31章 財源滾滾第119章 餘波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71章 大事件第198章 破城
第136章 羈縻第395章 敲詐第96章 社團第98章 齊備第173章 要命的舌頭第138章 可敢一戰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16章 痛苦第372章 二打一第120章 戰原州(五)第227章 斬關奪隘第329章 弄巧成拙第3章 誰比誰傻第239章 佈置第72章 機辯第160章 各懷心事第78章 變局第158章 皇家族事第142章 籌備第61章 財路第227章 都不提第121章 水無常形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21章 人心難測第104章 宣泄第81章 緊鑼密鼓第413章 四處出擊第117章 突擊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31章 財源滾滾第255章 暗流涌動第226章 大勢已去第55章 ‘死’後哀榮第320章 密謀第153章 步步艱難第517章 悍勇之將第339章 漫漫西征路(四)第21章 貴公子第48章 對策第370章 崩潰第424章 空中突擊第125章 望風而逃第119章 鹽第9章 意料之外第50章 考慮第377章 好買賣第250章 長久之策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10章 脫扣第93章 總管機宜文字第220章 段譽第45章 欽差第87章 異類第510章 偶發事件第221章 拉攏分化第158章 隱患第331章 危險第298章 迷霧重重第472章 晚了第311章 故布迷局第23章 知府很煩第356章 埋伏第266章 求同存異第472章 晚了第30章 交待第17章 打他三千貫的第199章 防人之心第54章 各打算盤第176章 明敲暗打第179章 騷擾第447章 忙亂第262章 單挑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202章 矛盾第124章 敲山震虎第110章 孤注一擲第37章 黯然第59章 手術第42章 揭秘第127章 強手如林第74章 再擴大第34章 相契第127章 人老成精第80章 名動京城(一)第52章 天清寺第477章 襲擊戰第56章 毒舌第180章 間離第522章 跑哪去了第382章 古拉姆第278章 虛晃一槍第60章 榜樣第31章 財源滾滾第119章 餘波第46章 欽差也得掏錢第126章 怎會這樣第81章 名動京城(二)第71章 大事件第198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