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暗流涌動

中秋節興於唐,盛於宋,此時已經成爲中原地區的重要節日,今年皇帝領着一家老小‘回鄉省親’,總管楊峰和幾個莊頭商量着怎麼也得舉行次像樣的聚會,讓皇帝與民同樂。於是便瞞着趙檉悄悄的開始預備所需應用之物,但他們也知道皇帝不喜歡奢華,再說他們比排場誰能超過宮中啊,所以就將聚會安排在王府堂前的演武場上!

當日早晨早飯一過,楊峰便到內院求見皇帝,可卻撲了個空,旺福說皇帝一早和大總管兩人便出府了,他也不知道去了哪裡。這種事情大家都習以爲常所以也沒放在心上,可到了中午再去還是沒有回來,楊峰有事便遣人尋找,但是找遍了皇帝常去的地方都沒有找到。

這時楊峰有些急了,連忙發動更多人四處尋找,但是又失望而歸,他便有些慌了,急忙稟告給皇后。朱淑真大驚,皇帝失蹤了這還了得,她便要命人速通知當地官府派員尋找。但是卻被趙信和其他幾位王妃勸住了,這個消息要是傳出去,不管真假都會引起大亂,不知道會引發什麼事情,還是暗中查尋爲佳。

趙信壓根就不相信皇帝會在莊子中出事,再說皇帝也不是什麼善茬,即使有人想暗算他也不會輕易能得手,但是又不能不防萬一,於是她命楊峰調動鄉兵以維護宴會安全的名義封鎖莊子的各個出口,嚴加盤查進出之人,同時命內衛們出府暗中調查。趙信臨危不亂,調度有方。很快便穩定了場面,也不由的讓其他幾人刮目相看。暗歎不如,這也難怪她會得到皇帝的寵信。餘里衍等人都看向皇后,所想恐怕都是一件事,要不是趙信出身的緣故,恐怕這皇后的位子就要讓與她了。

安排好一切,趙信命人將早晨值守的近衛和門人叫來詢問,他們都言皇帝沒有任何異常,像往常一樣和他們說話,當值守的近衛想隨同保護時,皇帝沒有讓他們跟着。唯一比較奇怪的是大總管見喜手中拎着個籃子。只是上面蓋着看不到裡邊有什麼東西,兩人出了府門後向莊子西北方向去了。

“我知道官家去哪裡了,把派出去的人都收回來吧!”趙信問完話說道。

“陛下去了哪裡?”堂上的人問道。

“楊師傅,莊子西北是何所在?”趙信反問楊峰道。

“哦,忠魂園!”堂上凡是來過莊子的人恍然道。

“忠魂園是何所在?”朱淑真問道,她住的愈久愈加發現這個莊子有許多不爲人知的秘密,就如同舊府的冬園,現在的艮嶽,上面始終籠罩着層層迷霧。便是她這皇后也無法得知其中的情況。

“稟娘娘,忠魂園是襄邑軍的墓園,專門安葬祭奠陣亡將士的,陛下登基後敕旨擴建。並御筆題了匾額!”楊峰急忙回稟道,幾日的接觸後他便發現皇后娘娘並不像皇帝的其他幾位妃子好相處,總是端着皇后的架子。讓人心中不大舒服,但是他還是囑咐大家忍讓。不要讓皇帝面子不好看。

“是嗎?!那裡安葬的都是什麼人,值得官家如此看重。還勞動陛下親往祭祀!”朱淑真這時已從當初的慌亂中平靜下來,沉着臉問道,能得到皇帝親往祭祀的除了天下諸神外,只有列祖列宗,便是朝中重臣離世,一般也只遣人代祭不會親至。

“稟娘娘,安葬的是襄邑籍,或從襄邑應招從軍的將士,並沒有什麼出奇的人物,都是陛下的舊部和幼時的玩伴!”楊峰施禮稟告道。

“襄邑真是好地方啊,地裡長的是官家萬里尋來的金豆子,住的地方是官家出錢蓋得,吃得是官家發明的飯菜,即便死了還能達到官家的親自祭奠!”朱淑真悠悠地說道。她的話不陰不陽,讓堂上的人都爲之側目,可其貴爲皇后身份高貴,衆人也不敢當面指責。

“不錯,襄邑就是個好地方!”正當場面沉悶的時候,趙檉一身素服走進大堂冷冷地說道,目光中透着陰冷讓人不寒而慄。

“官……官家回來了,讓大家找到心急,也不知會我們一聲!”朱淑真不知道皇帝是什麼時候回來的,聽到了什麼,尷尬地笑笑問道。

“朕少年之時便被驅逐出宮,這裡的人沒有因爲我的失寵而嫌棄我,而是在最艱難和危險的保護了我,幫助了我。”趙檉大聲說道,“朕前往西北,招募親衛千人皆是襄邑子弟,大和堡以少敵多擒殺敵酋,一戰便陣亡七十六人;與察哥一戰他們奮勇爭先,二百餘人血灑疆場;攻佔靈州又有上百的襄邑子弟殞命城下。但是此間父老如數補齊,組建了近衛隊以他們的生命保衛朕的安全!”

“朕領兵轉戰萬里,哪一次不是襄邑子弟衝鋒在前,處處留下他們的鮮血,大宋如今將兵數十萬,沒有哪個敢扛襄邑軍大旗,因爲他們知道自己比之當年的千餘襄邑子弟自愧不如,朕拜祭下爲國爲民血灑疆場的兄弟們又有何不可!”趙檉激動地說道,“爲了積累錢財,資助朕的大業,襄邑父老出人出力踏遍大江南北,行走天下,賺回的錢財富可敵國,可他們沒有據爲己有,得到這些土地和幾間棲身之所算得了什麼!”

“陛下,臣……臣妾並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想去尋陛下一同祭祀!”朱淑真被皇帝威勢所震,結結巴巴地辯道。

“如此最好,讓我發現誰敢動什麼歪心思,別怪我無情!”趙檉撒了一眼自己的幾位后妃,冷冷地說道。

“二爺,您無事便好,今晚大家想與二爺一同賞月,共慶豐年,您看如何安排?”楊峰見皇帝平安無事的回來放下心來,但聽着話茬不大對,岔開話題道。

“好啊,我也正有此想,楊師傅你將各莊子的耄老、莊頭,還有曾因傷退役安置在莊子中的人都請來,還有府中過去的老人也不要落下一個,我也想見見他們了!”話題果然將趙檉吸引過來,他立刻答應道,“另外你將京中送來的月餅和新鮮吃食一併拿出來與大家共享,旦有所用都由府上支出,不要驚擾大家!”

“還是二爺想的周到,我馬上就去辦!”楊峰施禮告辭退了出去……

趙檉看着自己的幾個后妃,心中感慨不已,她們之中既有父母之命,也有紅顏知己、青梅竹馬,還有的是政治聯姻。但他的靈魂畢竟來自後世,男尊女卑的觀念自然十分淡薄,而他的後宮中也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對待后妃們說不上舉案齊眉,可相敬如賓總是不差。

起初趙檉常年征戰在外,和后妃們聚少離多,且所處的環境險惡,也未有子嗣,幾個人還能和平相處,齊心協力整治後宮。隨着幾個皇子、公主的出世,情況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皇后朱淑真誕下皇長子趙謙後便幾次暗示皇帝早立太子,趙檉卻一直沒有做,倒不是他相信自己水火不侵,可以長命百歲,而是他覺得爲時過早。雖有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只說,趙謙也算身體健康,聰明伶俐,但是並不能說明他就將來可以擔當起治國的重任……

趙檉的謹慎也引起了皇后的不滿,朱淑真變得疑神疑鬼起來,懷疑是其他妃子在皇帝面前說了壞話,阻止皇帝立嗣君,漸漸的開始疏遠趙信等人。她知道在後宮之中,自己雖爲後宮之首,可實力卻是最弱的。

餘里衍貴爲亡遼的公主,雖已國破家亡,但隨着燕京府、大定府、臨潢府和大同府等前遼佔據的地盤被收復,契丹人紛紛來投,那麼不論出於穩固西北,還是收攏人心的目的,她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且餘里衍生於皇家,其母又精通漢文,她琴棋書畫皆精,詩詞上的造詣不比朱淑真差,而她的溫柔賢淑更令皇帝日漸傾慕,唯一的弱勢是生下了位公主。

折美鸞出身大宋武將世家,父兄皆是當代名將,手握重兵鎮守西北,勢力龐大,現在幾位族中子弟都在朝中擔任高職,實力不容小覷。而更重要的是她和皇帝之間的事情幾經波折,最後終成眷屬,皇帝也深爲珍惜,且其精通武藝和皇帝有着共同的愛好,也多了份親近。

李瀟瀟是西夏郡主,父親是夏國國主,國力雖不如從前,但是仍不失爲一方霸主,爲諸國忌憚。皇帝也是對他們拉攏多於打擊,在抗金爲當前首要目標的情況下,絕不會輕易和夏翻臉,李瀟瀟也便多了層護身符,而長期周旋於父王和叔父之間的爭鬥中,又曾隨商隊行走四方,深愔‘做人’之道,手中又有大把的錢財可用,日子過得當然愜意。而她的機靈古怪,讓皇帝是哭笑不得,又氣又愛!

而這些人中最爲朱淑真忌憚的還是德妃趙信,她明白如果當時皇帝不是繼位之前和她奉旨成婚,後宮之主的位置很可能就落在了其身上……(未完待續……)

第312章 回馬槍第39章 算計第76章 收魂大法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78章 逗悶子第253章 摸不清第64章 意外第21章 貴公子第81章 必爭之地第155章 各有所第8章 關撲(二)第421章 首惡必除第104章 對策第107章 目的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151章 蛛絲馬跡第57章 買房置地第41章 過年(二)第361章 收場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78章 逗悶子第290章 巧取第116章 痛苦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45章 宣諭使第103章 巡邊(一)第111章 臨戰第88章 軍行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82章 世事難料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358章 拖字訣第292章 進退之間第136章 歸京路(二)三十八章 各有難處第88章 圍殺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20章 蔫壞第157章 推進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65章 冬雷行動第62章 聯夏第14章 抄後路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111章 傳國璽第33章 將門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124章 出其不意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56章 若無其事第218章 得失第101章 這只是開始第335章 憂心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7章 舞臺第24章 脫身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85章 免費廣告第4章 走光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62章 經濟戰第274章 高手第59章 危言聳聽第229章 備戰第129章 近衛第134章 月亮惹的禍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5章 殺神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55章 ‘死’後哀榮第312章 回馬槍第114章 勸降第7章 兩難第225章 夜襲第158章 隱患第186章 不宣而戰第33章 托出第196章 前奏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387章 炮灰軍第6章 倒打一耙第365章 專制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224章 拭目以待
第312章 回馬槍第39章 算計第76章 收魂大法第129章 雙管齊下第137章 歸京路(三)第114章 大戰初起第78章 逗悶子第253章 摸不清第64章 意外第21章 貴公子第81章 必爭之地第155章 各有所第8章 關撲(二)第421章 首惡必除第104章 對策第107章 目的第481章 反敗之計第151章 蛛絲馬跡第57章 買房置地第41章 過年(二)第361章 收場第76章 出人意料第10章 頑童愛武裝第78章 逗悶子第290章 巧取第116章 痛苦第194章 固若金湯第45章 宣諭使第103章 巡邊(一)第111章 臨戰第88章 軍行第380章 地獄之火第221章 不可避免第82章 世事難料第504章 生死一戰第490章 以水爲兵第358章 拖字訣第292章 進退之間第136章 歸京路(二)三十八章 各有難處第88章 圍殺第315章 形勢所迫第20章 蔫壞第157章 推進第134章 孤注一擲第65章 冬雷行動第62章 聯夏第14章 抄後路第113章 又見紅顏第109章 共籌大業第506章 各有目的第183章 開業大吉第111章 傳國璽第33章 將門第274章 原來如此第124章 出其不意第258章 ‘強盜’理論第56章 若無其事第218章 得失第101章 這只是開始第335章 憂心第343章 兵進高昌第154章 打破僵局第37章 舞臺第24章 脫身第111章 人在城在第85章 免費廣告第4章 走光第230章 不期而遇第62章 經濟戰第274章 高手第59章 危言聳聽第229章 備戰第129章 近衛第134章 月亮惹的禍第121章 戰原州(六)第100章 亂糟糟的一天(二)第511章 攻守異位第162章 貨幣改革第248章 誰是贏家第125章 閉門‘留客’第15章 殺神第240章 排兵佈陣第55章 ‘死’後哀榮第312章 回馬槍第114章 勸降第7章 兩難第225章 夜襲第158章 隱患第186章 不宣而戰第33章 托出第196章 前奏第178章 彼此彼此第178章 欲速則不達第244章 各施手段第387章 炮灰軍第6章 倒打一耙第365章 專制第157章 長袖善舞第224章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