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蘇臺德

“格奈森瑙”號被毫無緣由的從北海測航中召回時,到了此事和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有關。果不其然,當戰艦返回基爾港之時,他的揣測就在頂頭上司威廉.馬歇爾那裡得到了證實:爲了達到某種政治上的目的,帝國元首親自下令海軍齊集所有新型戰艦在基爾灣舉行大規模演習,並邀請了各國外交官員和重要賓客前來觀看。

自進入夏天以來,位於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蘇臺德地區成了整個歐洲關注的新焦點,這裡居住着350日耳曼人,在奧匈帝國時期,他們屬於國家的主體,但這個帝國在上一場大戰末期分裂之後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小國家,而蘇臺德地區劃歸捷克斯洛伐克,這裡的日耳曼人反而成了新國家的少數民族。德國元首以蘇臺德地區的日耳曼人遭遇不公並強烈要求迴歸德國爲由,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割讓蘇臺德地區——這一要求遭到了捷克人的拒絕,蘇臺德危機由此而來。

縱觀蘇臺德危機從開始到結束的整個過程,用跌宕起伏和充滿不確定性來形容並不爲過。德國元首時而擺出一副要以武力解決問題的姿態,時而又向以英法爲首的國際社會表達自己的“寬容”與“和平意願”。

在危機發生之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是寸步不讓的,他們爲了表明自己抵抗強敵的決心,甚至在稍後進行了全國動員——人們一度爲戰爭地氣息而惶恐不已。自認爲在戰爭準備遠遠滯後的英法政府尤其如此。儘管英法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有援助協定,他們卻準備犧牲這個國家的利益以避免戰爭,這一點在英國首相張伯倫身上體現得尤爲突出。

“一切爲了和平”——這是他最冠冕堂皇的口號。

在這個夏天,阿道夫.希特勒幾乎成了自俾斯麥以來德國最出色的政治家。對外,他軟硬兼施,不斷利用英法兩國政府的退讓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壓力;對內,他要求加快“西壁”工事以及全國高速公路的修建進度,並強令統帥部制定一份旨在武力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計劃”。

“格奈森瑙”號返回德國時已是8中旬,由於海軍大演習定於8底舉行。它根本來不及返回基爾的船塢進行航測之後地全面檢修。在基爾港補充彈藥、油料以及艦員日常生活所需補給之後,張海諾便奉命率艦駛入基爾灣同海軍主力會合。除了潛艇之外,這次德國海軍可謂是精銳盡出——德意志級裝甲艦、各級輕巡洋艦以及驅逐艦、魚雷艇還有海軍航空部隊。只是根據元首府指示而制定的演習計劃,在張海諾看來根本毫無針對性,或者說只是純粹爲了炫耀武力而來。

在編入演習序列的第二天,雷德爾率領海軍衆將官登上了“格奈森瑙”號。作爲目前海軍噸位最大的戰艦,它被選作此次演習的海軍旗艦。而帝國元首和貴賓們則以一艘豪華郵船作爲觀閱艦。對張海諾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爲他至少不用給自己的戰艦裝上遮陽篷並在甲板上安置一大堆座位。

演習的過程,除了隆隆地炮聲、彈頭裡灌水的魚雷以及成羣結隊的梅塞施密特和斯圖卡——它們大部分都是從空軍那裡臨時借來的,其他常規演習項目並無多大的看點,但來自歐洲各國的貴賓們卻仍是津津有味。演習當天,匈牙利的攝政霍爾蒂上將及隨行人員還獲准登上“格奈森瑙”號進行參觀。這令早已對這艘大型戰艦充滿好奇地英法官員頗爲嫉妒,但德國海軍在外交部門的授意下只給他們安排了參觀“德意志”號的行程,這艘戰艦及其姊妹艦自服役後數度出訪國外,艦上的大部分設施對那些專業的軍事觀察家們來說都是毫無新意的。

毫無懸念的演習,獲得了毫無懸念的成功。當晚,德國政府在“派特利亞”號郵輪上地豪華大廳裡隆重舉辦晚宴,招待來自各國的貴賓和外交官員們,德國海軍的高層將官亦獲邀參加。由於白天演習的關係。這些德國將軍們儼然成了晚宴上人們追逐的焦點——尤其是在德國元首早早退席之後。

對於各國駐德外交官和武官來說,這是從德國海軍套取各種消息的大好機會,對於那些上流人士來說,則可以通過和這些海軍官員們交流來滿足自己的各種心態:或好奇,或結交,或是出於其他種種目地。

張海諾歷來屬於那種不善也喜歡上流社會應酬地人,這種場合也頗令他不適。爲了避免成爲“衆矢之地”。他儘量不和總理府的舊識們顯得過於親近。所幸今天這些大人物也忙於和來自各國地貴賓們應酬。儘管如此,張海諾還是得頻頻與那些可

些場合見過一面或是乾脆素未謀面的紳士貴婦們舉杯讚美之詞的恭維也讓他渾身起雞皮疙瘩——沒辦法,他從來就不是搞交際應酬的料,如果還在從前的那個時代,他畢業之後想必多是成爲整天在辦公室忙碌的白領一族。如果不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機會增長自己的見識,順便加強和海軍將領們的關係、多結交一些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士,他寧可呆在艦上和自己的下屬們共進晚餐。

不過在這樣的場合,至少不會有人嘲笑他蹩腳的英語發音,在和一位身穿白色禮服的英國海軍少校的攀談過程中,他發覺英國海軍其實和德國同行還是有很多共通點的,至少他們都很討厭海上變化多端的天氣,而且他們對於“格奈森瑙”號的最大印象,是大船裝小炮,這種看似不太合理的設計讓他們感到心安理得。這恰恰是希特勒地重要政治目的。

和那位英國海軍少校互道愉快之後,張海諾找了一個相對僻靜的位置坐了下來。就在這時,他在人羣中看到了身穿衝鋒隊制服、臂佩萬字袖章的希萊姆。這個“養雞場主”如今也算是納粹高層人士,出現在這裡並不足爲奇,只是他滿是堆笑的臉讓人完全沒有任何的好感。正和希萊姆交談的,是一位穿寶藍色長裙的貴婦,她背對張海諾這邊,髮髻高高挽起,柔順貼身的絲質布料很好地襯托出她曼妙的身姿。僅僅這樣的背影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這忽然讓張海諾想起了從前那個時代一度很流行的妙語:背後讓人想犯罪,正面讓人想自衛。

或許是感覺到有人在看,那位貴婦人側過頭來朝張海諾這邊望了一眼,而以張海諾的眼光,這張側臉完全配得上她那絕妙的身材。片刻之後,只見那位貴婦朝希萊姆點點頭,而“養雞場主”有些遺憾的致了紳士地欠身禮。緊接着,貴婦轉過身來,微微昂着頭,不緊不慢的朝張海諾這邊走來。相比於剛纔的背影,這位貴婦的正面完全顛覆了張海諾之前的想法,她面部棱角分明,秀眉大眼鼻子高挺。加上一張櫻桃般的紅脣,五官搭配簡直是巧奪天工,項上璀璨的飾品配着雪白地胸脯在燈光下讓人晃眼。

遠遠的,張海諾還在爲對方走路的優雅姿勢和這種姿勢連同絲質長裙所體現出來的肢體美感而讚歎,但當對方走近之後,他剎那間憶起了這場美麗的面孔,一晃二十年,它卻沒有應驗那句“容顏易老”。隨即傳入耳中的聲音,也依然是那樣的冷峻。

“馮.芬肯施泰因將軍!好久不見!”

“芬娜……噢,抱歉,不知現在該如何稱呼?”張海諾很快從驚訝中恢復過來,他早就想找機會和婚約問題的另一當事人見見面,只是近來一直忙於海軍事務,鮮有足夠地私人時間讓他解決當年遺留下來的問題。

“馮.海倫格夫人!”美麗的婦人自我介紹瞭如今的新稱呼——歐美女性嫁人之後。通常都要改隨夫姓的。

對於這個姓氏。張海諾腦海中只有一點微弱的印象。那似乎屬於當年他在呂貝克莊園見到的三位富家公子中地一員,但他一下子想不起來究竟是誰。那個令人討厭地工業部次長之子?正經地俊朗青年?還是那個藝術家?

“當年一別,無論如何也不敢想象再次相聚竟在二十年之後!”芬娜的身材讓她可以平視張海諾說話,而那雙眼睛裡除了往常地冷峻之外,彷彿還透着一種深深的哀怨,這種目光讓張海諾覺得很不舒服,同樣的,這個看似普通問候的話語中,也藏着極爲尖銳的問題。

沉默片刻,張海諾委婉的說道:“戰後的混亂讓無數家庭妻離子散,這一幕幕人間悲劇至今回首仍讓人痛心不已!當初我和我的下屬在海上幾乎是九死一生,直到數年之後方纔返回德國,因此……”

也許是見張海諾有所迴避,芬娜依然用她那平常口吻說了一句意思非常含糊的話:“真讓人遺憾!”

張海諾應道:“是的,真讓人遺憾!”

“將軍介意說說當年的經歷嗎?”芬娜左手端着酒杯,右手置於左手肘部,一副準備傾聽的姿態。

“戰爭結束時我還在指揮從前那艘U艇,之後的經歷因爲涉及到一些戰史機密,恕我不便透露!對了,不知馮.海倫格先生……”

“他前些年就去世了,死神通過一場墜機事故奪走了他的性命!”說起這些的時候,芬娜臉上非常平靜,彷彿在訴說一個和自己毫無瓜葛的人的故事,她緊接着問道:

“一別二十年,將軍早已組建屬於自己的家庭吧!不知道哪位女士有幸得到將軍的呵護?”

張海諾簡單的答道:“

在海軍醫護部門供職的女士!”

“真是讓人羨慕!”芬娜淡然一笑,令張海諾創紀錄的首次見到這位冰山美人的笑容,而這種笑對一般男性的殺傷力,或許和男人的眼淚之於普通女性無異。

張海諾一時間無言以對。

“將軍,您還回從前的芬克莊園嗎?”

“如果有時間。我想會地!畢竟那裡依然是芬肯施泰因家族遺留下來的唯一財產!您還回呂貝克莊園嗎?”

“如果有時間,我也會的!”安娜再次淡然一笑,“將軍,希望我們還能像從前一樣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在芬克莊園或者呂貝克莊園都好!”

“但願如此!”張海諾平靜的答道。

一夜多夢。

次日,希特勒召集海軍高層將領發表了有關蘇臺德問題的講話,“把我們的350同胞從一個野蠻落後的政府那裡解救出來”、“必要時付諸武力”,這樣直接而強硬的表態在將領們心裡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張海諾也不例外。只是他很清楚德國目前地軍事實力和國際態勢還不足以打一場——“西壁”尚未完工,陸空軍的先進裝備數量嚴重不足,捷克人擁有堅固的防線,而英法意蘇等國態度還十分微妙,再有一點,那就是德國軍隊高層將領中普遍的反戰情緒。

就張海諾對歷史的瞭解,在蘇臺德危機尚未獲得解決之時。德國陸軍在爲一份難以實施的“綠色計劃”而和帝國元首暗暗較勁。反對希特勒的力量前所未有地強大,並且在幾位反戰派領導人的密謀下制定了一個令人咋舌的政變計劃——待元首最後下令執行“綠色計劃”時,便將他逮捕,把他拉到他自己設立的人民法庭上去,控訴他輕舉妄動地把德國投入歐洲大戰,因而他失去執政的資格。與此同時,在一個短時期內實行軍事獨裁。然後再成立由社會上知名人士領導的臨時政府,在適當的時期以後,組織一個保守地民主政府。

此時,反希特勒運動的主體已經不再是那些進步青年和文人,其中屬於實力派的人物有柏林軍區司令埃爾溫.馮.維茨勒本將軍,他是舉足輕重的第三軍區司令,這一軍區包括柏林和柏林周圍地區;伯爵埃裡希.馮勃洛克道夫阿爾菲爾德將軍,他是波茨坦駐軍司令。該駐軍由第二十三步兵師組成;埃裡希.霍普納將軍,他指揮駐在圖林吉亞的一個裝甲師,在必要時,這個師能擊退任何企圖從慕尼黑來解救柏林的黨衛隊。此外,國家間諜和反間諜機構領導人卡納里斯海軍上將、前陸軍總司令庫特.馮.哈麥施坦因將軍,以及代替貝克總參謀長職務的弗朗茲.哈爾德也是這羣反對者中的重要力量。

除了軍隊將領之外,這項政變還牽涉到帝國銀行總裁赫加爾瑪.沙希特和另外一些政府文職人員。如此多地文官武將一同加入密謀推翻納粹政權的陣營。這在歷史上是極爲罕見的。陸軍參謀長哈爾德還先後秘密地派出兩個談判者前往倫敦。希望藉助英法的力量阻止希特勒的侵略計劃,但由於英國首相張伯倫一意姑息納粹在蘇臺德問題的立場而告流產。蘇臺德危機最後通過非暴力的方式得到解決。這也讓反對派地政變計劃落空了。

9底,德、意、英、法四國總理齊集慕尼黑就蘇臺德問題展開會談,最終簽訂了一份旨在將日耳曼人聚居地蘇臺德地區從捷克斯洛伐克剝離出來交還德國地協定。就這樣,在沒有捷克代表參加的情況下,這個國家地命運便被政客們爲了各自的政治目的而犧牲了。

蘇臺德危機一矣結束,阿道夫.希特勒再次成爲德國民衆心目中的英雄,而喪失蘇臺德地區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則失去了最有利的高山屏障和他們的“馬奇諾防線”,國家防務形同虛設,英法期待德國滿足於蘇臺德地區的期望註定只是姑息養奸的愚蠢行爲。

張海諾不是政客,因而也沒有捲入到這種政治事件中去的打算。蘇臺德危機期間,海軍將領們的舉動,再一次顯示了德國海軍置身於政治事務之外的傳統,但至少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前海軍諜報處負責人、國家間諜和反間諜機構領導人卡納里斯海軍上將。

10月初,隨着蘇臺德地區按照四國《慕尼黑協議》逐步制,整個夏天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危機感終於宣告解除,但整個歐洲和戰爭的距離卻更近一步……

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19章 何去何從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4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60章 歷史的分叉點第23章 轉機?第6章 大開殺戒第6章 會合點第6章 年輕一代第31章 折翼之鷹(4)第15章 四輪馬車第27章 瞭望者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27章 拐點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39章 波羅的海之王(3)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33章 勝利者第5章 危險的盟約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10章 激戰第22章 關鍵位置第35章 披星戴月第54章 心有所屬第3章 偷天陷阱(2)第6章 審判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6章 意外相逢第37章 戰前部署第18章 四十日奇蹟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6章 大開殺戒第24章 海戮第4章 英法船團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13章 “新手”上路第57章 戰魂(5)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23章 轉機?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44章 聖.施奈德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19章 戰爭與情報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21章 大戰略(3)第26章 另類王牌第39章 暗色晨曦第30章 臨陣磨槍第38章 成功的獵殺戰第17章 以卵擊石第27章 寒夜驚雷第30章 撞擊!第23章 轉機?第2章 偷天陷阱(1)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20章 肺腑第19章 厄運纏身第23章 誘餌第4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勝利者第15章 重炮聲威第26章 擴大戰果第7章 海軍未來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12章 堅實步伐第31章 折翼之鷹(4)第3章 磐涅之旅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58章 戰魂(6)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13章 攻心爲上(6)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34章 鐵道炮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10章 激戰第13章 海軍之父第36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3章 厄運?幸運?第22章 識破?第20章 “殺威棒”第25章 獵手本色第40章 夢迴日德蘭(3)第2章 敵手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18章 巧緣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3章 意外事件
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19章 何去何從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4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一枚金幣的代價第60章 歷史的分叉點第23章 轉機?第6章 大開殺戒第6章 會合點第6章 年輕一代第31章 折翼之鷹(4)第15章 四輪馬車第27章 瞭望者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37章 爲海而戰(5)第35章 全能指揮官第27章 拐點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39章 波羅的海之王(3)第14章 天生冒險家第33章 勝利者第5章 危險的盟約第1章 窮則變,變則通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10章 激戰第22章 關鍵位置第35章 披星戴月第54章 心有所屬第3章 偷天陷阱(2)第6章 審判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6章 意外相逢第37章 戰前部署第18章 四十日奇蹟第5章 阿拉斯之惑第6章 大開殺戒第24章 海戮第4章 英法船團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13章 “新手”上路第57章 戰魂(5)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23章 轉機?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44章 聖.施奈德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19章 戰爭與情報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21章 大戰略(3)第26章 另類王牌第39章 暗色晨曦第30章 臨陣磨槍第38章 成功的獵殺戰第17章 以卵擊石第27章 寒夜驚雷第30章 撞擊!第23章 轉機?第2章 偷天陷阱(1)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20章 肺腑第19章 厄運纏身第23章 誘餌第4章 時過境遷第33章 勝利者第15章 重炮聲威第26章 擴大戰果第7章 海軍未來第29章 赤色怒濤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2章 來自海洋的召喚第12章 堅實步伐第31章 折翼之鷹(4)第3章 磐涅之旅第27章 挑戰馬耳他(1)第58章 戰魂(6)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13章 攻心爲上(6)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34章 鐵道炮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10章 激戰第13章 海軍之父第36章 推心置腹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3章 厄運?幸運?第22章 識破?第20章 “殺威棒”第25章 獵手本色第40章 夢迴日德蘭(3)第2章 敵手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18章 巧緣第52章 沉重的抉擇第3章 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