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

這不是指揮官第一次看到他的新戰艦,可它的強大仍讓他發自內心底的感到驕傲。

整體灰白色的塗裝似乎不利於在浩瀚大洋上隱藏自己,但卻帶給人一種複雜的感覺——一件危險的殺人武器,竟也可以成爲一件近乎完美的藝術品。在這日漸寒冷的波羅的海,它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塊異形的浮冰,即便是浮冰,也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

登艦之後,張海諾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這艘新戰艦的新艦長庫爾特.霍夫曼親切的打招呼。這位年富力強的海軍少將在德國海軍已經有超過20年的服役經歷,先後指揮過魚雷艇、驅逐艦、輕巡洋艦以及德意志級裝甲艦“舍爾海軍上將”號,在接手“俾斯麥”號之前已經累計了12。8萬噸的個人總戰績——全部是指揮“舍爾海軍上將”號在過去12個月中取得的,在整個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中僅次於張海諾和朗斯多夫,可謂是名符其實的王牌艦長。

張海諾對於這位艦長的瞭解並不僅僅限於“舍爾海軍上將”號的出色戰績,兩人多年前還曾是基爾海軍基地軍官住宅區裡的鄰居,那是安娜長住丹麥,張海諾過着和單身漢無異的生活,那時候住在隔壁的霍夫曼夫婦經常邀請他一同進餐,時至今日張海諾依然清楚記得霍夫曼夫人親手做的燻肉捲心菜。

即便拋開兩人不錯的私交,張海諾對於庫爾特樸實地性格、淵博的知識以及沉穩的指揮風格感到放心。他對待屬下的嚴謹與寬厚也足以作爲德國海軍將官中的典範。因此不管是於公還是於私,張海諾都有足夠的理由期待兩人之間的這次合作——如無意外地話,他們的上下級關係將至少維持到幾個月後的萊茵演習,並再度光榮的踏上戰場。至於這之後的發展,也許一同戰死沙場,也許一同凱旋而歸,亦或是另外的結果。但那些拿到現在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俾斯麥”號高大的艦橋顯然很符合張海諾這位早已習慣大型水面艦艇地指揮官地胃口,而站在相當於五層樓高的指揮台上縱覽全局確實是一件非常快意的事情。從上往下看,這艘龐大戰艦的身軀相當寬厚,4座雙聯裝的主炮塔甚至比沙恩霍斯特級的三聯裝主炮塔還要敦厚,380毫米重炮十足的霸氣更是不用多說!站在這裡,張海諾不僅完完全全找回了當年在“塞德利茨”號上英氣勃發的感覺,更對前方地道路充滿了憧憬——畢竟當場的小小魚雷指揮官已經換成了如今的艦隊指揮官,對於戰場的影響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放眼這片風急浪高地海面。張海諾能夠找到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超過一半的精英。經過幾個月的修理和調整。德國海軍目前唯一的一艘正規航母,同時也是現階段整個歐洲最強大的航母“格拉夫.齊柏林”號已經完全恢復到了戰時狀態,在對艦內結構進行了相應改造之後,它現在最多可以搭載52架作戰飛機,這大大彌補了它在挪威戰役期間所表現出來地載機量不足地問題。艦載機的機型倒還是老樣子,即梅塞施密特109+容克斯87+費爾澤勒167。考慮到阿道夫.希特勒集德國之力欲夷平不列顛地戰略舉措,海軍能夠保留這些艦載機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哪敢在這個當口向元首要求更多更新的作戰飛機?

與“格拉夫.齊柏林”號航行在同一側的。是僅比“俾斯麥”號早一個月服役的“歐根親王”號。通常來說,噸位更小、艦員更少的戰艦從服役到完全形成戰鬥力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少,不過這種常規思維在大量配備先進設備儀器的“歐根親王”號似乎就難以落套了。在這艘配備了1500多名艦員的重型巡洋艦上,不僅各種設備都是嶄新嶄新的。從軍官到水兵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是在戰爭爆發後才加入德國海軍的,幾個月的軍校生活和見習生涯還沒有把他們徹底錘鍊成爲合格的軍人,他們仍需要長時間的海上訓練和日常磨練,方能和這艘相當精銳的快速戰艦融合並形成良好戰鬥力。

張海諾登艦後半個小時,艦隊中的其他幾位指揮官也陸續搭乘交通艇前來謁見自己的頂頭上司。在法國戰役結束到不列顛空襲開始這段時間裡。因爲策略上的調整。海軍中高層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格拉夫.齊柏林”號前任艦長被調去擔任海軍航空兵總監。並且很快遇上了海軍航空兵的黑色星期三——參加不列顛空襲的海軍戰機在那一天損失相當慘重,阿道夫.希特勒震怒之下決定從此不再讓海軍航空部隊參加空襲不列顛的行動,不過這對於德國海軍而言看起來倒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好事。話說回來,“格拉夫.齊柏林”號在9月間完成大修並重新回到海上,海軍司令部斟酌再三之後任命張海諾從前在海軍航空部門擔任總監時的副手路易斯.裡切羅上校爲新艦長,湊巧的是,張海諾從前在海軍進修班的另一名同窗利奧波德.斯托恩有幸成爲“歐根親王”號的首任艦長,再加上還在法國聖納澤爾監督施工並將很快重新歸位的艦隊參謀長舒伯特,當初因爲機緣巧合而在“格森”號訓練艦上擔任見習軍官的四人在時隔8年後夢幻般的在這支德國主力艦隊中再次聚首,雖說他們三人的仕途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張海諾火箭般的升遷,但這也和他們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除了庫爾特.霍夫曼、路易斯.裡切羅和奧波德.斯托恩,護航艦隊的幾名艦長也一一到場,相比之下,張海諾和他們之間幾乎沒有過私下的交流,平常也鮮有因爲公務而接觸的機會,好在本特這次也將順理成章的接過護航艦隊的指揮職務,這樣一來,整個艦隊指揮人員之間將不存在溝通問題。

“非常高興在這裡見到大家,希望在今後的時間裡我們之間能夠有非常愉快的合作!”

在“俾斯麥”號寬敞且鋪着紅底萬字巨型標識符的後甲板上,張海諾和艦長們一同在觀禮式的白色遮陽篷下落座,秋日的陽光是暖洋洋的,一望無垠的天際沒有任何不詳的徵兆。戰爭仍在進行當中,英國人無時不刻不在關注並且想方設法想要搞掉這艘重型戰列艦,而蘇俄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盟友,但至少在這個時候,在這近乎封閉的波羅的海深處,航行中的德國艦隊可以像是一羣悠閒的散步者懶懶的曬着太陽。

樸實無華的開場白之後,張海諾就艦隊下一階段的任務向艦長們交了個底,“各艦除積極開展操炮、雷擊、防空和修護演練之外,應該着重加強艦隊配合!根據我們以往和英國艦隊交手的經驗,只要天氣良好,我們就必須做好和英國艦載機搏鬥的準備,所以格拉夫.齊柏林號也會在日常訓練中扮演這個角色。在艦隊炮戰方面,精準的炮術一直是我們的優勢,但我仍然迫切的希望各位真正重視起雷達火控系統來,它們並不是要取代我們優秀的槍炮指揮官,而是作爲一種非常有效的輔助,尤其是在夜戰和惡劣天氣下交戰,它們將做到人眼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此外,加強損管演練也是提高海上生存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千萬別以爲我們在之前的作戰中沒有損失任何主力艦就意味着今後也不會,戰爭的殘酷性早在上一場戰爭中就已經得到充分證明。我作爲塞德利茨號的一員經歷了1916年的日德蘭大海戰,我希望如今每一艘德國戰艦都能像它一樣成爲戰鬥中永不屈服的不沉之艦!”

相熟的,或是不相熟的,應該都不會爲“新官”上任後的這番講話感到太過驚訝,畢竟德國軍隊中不乏這樣恪盡職守的實用主義者,但他們用不了太久便會了解到這些舉措對於一支艦隊提升戰鬥力的顯著效果——唯有貼近實戰的訓練才能讓官兵們在敵人炮彈砸落的一剎那不至於驚慌失措。

第一次軍事例會結束之後,張海諾認真的巡視了全艦,作爲德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一艘軍艦,“俾斯麥”號不僅噸位大、尺寸大,人員和武器配備也是相當的充裕。超過2000名經過精挑細選的海軍官兵隨時嚴陣以待,除了衆所皆知的8門15英寸重炮,艦長還裝配了多達88門各型口徑的副炮和防空炮——這幾乎是俾斯麥號最初設計數量的一倍半,火炮數量的增加帶來的最顯著變化就是防空實力的巨大提升,在之前的海空攻防演練中,得到雷達輔助的俾斯麥號單挑24架Ju7和Fi167仍顯得遊刃有餘。

第3章 融合計劃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30章 再入絕境第34章 蘇臺德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7章 魔術第25章 變幻莫測的時局第12章 塞翁失馬第20章 獵人行動第26章 危機來臨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40章 艱難回航第42章 大戰將近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42章 施耐德的疑惑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29章 我的潛艇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35章 彩虹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31章 宣傳片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35章 披星戴月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8章 口舌之爭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55章 戰魂(3)第14章 炸了?炸了!第20章 肺腑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18章 硬碰硬第22章 齊柏林的攻擊第8章 未雨綢繆第9章 澳海追逐第30章 時代最強音(3)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3章 磐涅之旅第30章 撞擊!第14章 回家第9章 雙面陷阱第37章 戰前部署第27章 淘寶計劃第28章 海軍紅人第10章 戰鼓激盪第27章 瞭望者第9章 澳海追逐第53章 戰魂(1)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17章 多管齊下第24章 意外的援手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8章 口舌之爭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4章 大膽的穿越第32章 巨人的軟肋第53章 因禍得福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6章 窒息的間歇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13章 “新手”上路第24章 角鬥場第9章 歡迎參觀第29章 折翼的雄鷹(2)第16章 回家之路第55章 飛行時代第32章 幸福時光第35章 披星戴月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5章 戰場先鋒第4章 患難“真情”第17章 鷹日(4)第33章 歸航第9章 猶太聯盟(3)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36章 推心置腹第11章 亡羊補牢第26章 擴大戰果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28章 折翼的雄鷹(1)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2章 路在何方第11章 再度交鋒第60章 歷史的分叉點第8章 未雨綢繆第28章 雀巢不加咖啡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53章 因禍得福第29章 我的潛艇第18章 羅馬假日第34章 鐵道炮第20章 獵人行動第19章 失意的越洋飛行第8章 未雨綢繆
第3章 融合計劃第51章 拯救埃德文第30章 再入絕境第34章 蘇臺德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7章 魔術第25章 變幻莫測的時局第12章 塞翁失馬第20章 獵人行動第26章 危機來臨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40章 艱難回航第42章 大戰將近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42章 施耐德的疑惑第20章 長劍出鞘(4)第16章 艱難的拉鋸第29章 我的潛艇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35章 彩虹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31章 宣傳片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35章 披星戴月第31章 意外的收穫第8章 口舌之爭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55章 戰魂(3)第14章 炸了?炸了!第20章 肺腑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18章 硬碰硬第22章 齊柏林的攻擊第8章 未雨綢繆第9章 澳海追逐第30章 時代最強音(3)第11章 攻心爲上(4)第3章 磐涅之旅第30章 撞擊!第14章 回家第9章 雙面陷阱第37章 戰前部署第27章 淘寶計劃第28章 海軍紅人第10章 戰鼓激盪第27章 瞭望者第9章 澳海追逐第53章 戰魂(1)第37章 斯圖卡之日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17章 多管齊下第24章 意外的援手第2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8章 口舌之爭第37章 與時間賽跑(4)第12章 大規模轟炸的前奏第4章 大膽的穿越第32章 巨人的軟肋第53章 因禍得福第37章 王子復仇記(2)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6章 窒息的間歇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13章 “新手”上路第24章 角鬥場第9章 歡迎參觀第29章 折翼的雄鷹(2)第16章 回家之路第55章 飛行時代第32章 幸福時光第35章 披星戴月第50章 搏戰北角(6)第5章 戰場先鋒第4章 患難“真情”第17章 鷹日(4)第33章 歸航第9章 猶太聯盟(3)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36章 推心置腹第11章 亡羊補牢第26章 擴大戰果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28章 折翼的雄鷹(1)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2章 路在何方第11章 再度交鋒第60章 歷史的分叉點第8章 未雨綢繆第28章 雀巢不加咖啡第35章 黑色流冰(4)第29章 革命,革誰的命第34章 與時間賽跑(1)第53章 因禍得福第29章 我的潛艇第18章 羅馬假日第34章 鐵道炮第20章 獵人行動第19章 失意的越洋飛行第8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