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

國基爾海軍基地之所以被譽爲德國海軍第一軍港,和地理位置等等有着很大的關係。它位於日德蘭半島根部的基爾灣內,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港外有諸多島嶼作掩護,又能通過基爾運河與北海相連,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在基爾海軍基地附屬的軍用機場上,張海諾目睹一整個編隊的梅塞施密特Bf9T(T的意思是Trger)在短短5鍾之內相繼起飛,它們在港區上空編隊,然後呼嘯着略過海面,以極快的速度向着東面飛去。

人們可以用一連串的“最”來形容梅塞施密特9中最著名的戰鬥機,生產數量最大的戰鬥機、型號最多的戰鬥機等等。從35.飛到67的使命,不管是截擊,支援,夜間戰鬥,或是偵察,護航,地面攻擊,可以毫不誇張的說,Bf9

“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梅塞施密特公司加快了交付新式艦載戰鬥機的速度,但由於空軍交給他們的任務同樣很重,所以估計到年底之前我們還只能得到用以編組兩個飛行中隊的這種飛機!”

張海諾眼前這位海軍上校個子不算高,五官精緻,且長着一頭茂密地金髮。身上穿着的是傳統的深藍色軍服,目前負責海軍航空兵地組織和訓練工作。米爾希、格賴姆以及施佩勒等空軍強人之名雖然如雷貫耳,張海諾卻沒有從德國空軍那裡橫刀奪愛。究其原因,海軍航空兵的規模和作用畢竟不如空軍來得大,何況就目前而言,這位艾莫里.齊柏林——著名的飛艇設計師費迪南.馮.齊柏林伯爵之侄孫,將這支僅爲德國空軍五分之一大的海軍航空兵部隊組織得井井有條。至於海軍航空兵該採用何種機型,那是航空兵司令官羅爾夫.卡爾斯將軍以及海軍總參謀部的技術專家們評定、海軍高層拍板的事情。

“這批戰鬥機看起來足以供‘格拉夫.齊柏林’號艦載機之用,可一旦戰事爆發,我們將有許多地方需要戰鬥機以及熟練飛行員。時間真是太急迫了!”張海諾之所以這麼說,很大程度上是因德國近來對奧地利的態度而發——希特勒的強硬與審時度勢、意大利地默許、英國的綏靖以及法國人的孤掌難鳴,都決定了這一歷史事件地走向。如無意外的話。一切將在1938年地春天見分曉。

至於這批Bf9T(T的意思是Trger)的艦.-1爲藍本設計的。它們主要的改進是增加機翼面機以提高升力。機翼加長60釐米,在中段航炮外側安裝鏈,可以向上折起,收起有4,:u.|在尾輪前方地機腹上加裝了着陸鉤。在前輪附近安裝彈射器接點。並加強了相應結構。起落架仍爲向外收回式,加強了起落架強度以適應航空母艦上較快地着陸速度。武器裝備爲位於發動機上方的雙聯裝機槍和位於機翼地兩挺MG機槍。動機爲戴姆勒-奔馳DB1型發動機。

艾莫里.齊柏林說道:“是的,將軍!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我們已經將海軍所有熟練飛行員集中起來,一對一的教導新招募近來的飛行人員,如果這些新人能達到2月單飛、4個月合格的標準,那我們將擁有800飛行員,可如果各飛機公司交付新機的速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那麼我們的大部分飛行員就只能使用那些舊式飛機!”

“將軍”一詞,張海諾來到這個時代之後說的機會不少,但當這一稱呼戴在自己頭上時,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儘管這位艾莫里比自己還要大上兩歲,他還是以上級的口吻說道:“這一點我會寫在報告裡的,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建梅塞施密特等幾家公司能夠爲海軍撥出專門的生產力量和擴建飛機生產線,或者在基爾建立與海軍聯營的飛機工廠。到秋天的時候,情況應該會比現在樂觀一些!”

“但願如此!”艾莫里將目光投向不遠處的港灣,在那裡,兩架雙翼的阿拉多Arado;o螺旋槳的驅動下緩緩靠近碼頭。德國海軍航空兵目前仍以這種舊式的水上飛機居多,它們的優點就是能夠從各個港口和裝有飛機彈射器的軍艦上起飛,執行偵察和有限的攻擊任務,例如這種Arado700斤的魚雷攻擊大約1000公里以外的目標,但它們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受海況影響較大,且在性能方面對新式飛機不具備優勢,遠距離飛行時並不十分牢靠。

“我們的新式阿拉多偵察機怎麼樣了?”張海諾所指的,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阿拉多Ar196水上偵察機,這種漂亮的下單翼飛機從1936開始設計,系德國海軍航空部隊裝備更新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歷史上的這款輕型偵察機作爲近海飛機在偵察和攻擊小型艦船方面表現出色,飛行性能非常可靠,也是張海諾頗爲期待的新裝備之一。

艾莫里簡單扼要的回答道:“樣機正在進行各種測試,就目前的表現來看完全符合海軍技術部先前提出的要求,阿拉多公司估計A-1型年底即可投入量產。一切順利地話,明年初開始替換目前海軍目前使用的He60!”

“一切順利……”對於這個詞,張海諾心中忽然涌起一陣複雜的感慨。雖然德國正在沿着歷史地大軌跡朝着一場無可避免的戰爭前進。沒有了戈林,海軍航空部隊發展勢頭令人良好,但這對德國空軍又會有什麼樣的不利影響呢?

這個問題,張海諾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已知的是禿鷹軍團在西班牙內戰大出風頭,連同BF-

Ju87一,種軍用飛機表現出來的良好性能所打動——至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它們在世界各國軍備領域處於第一流的水平。

阿拉多地水上偵察機負責近海偵察。爲了完成遠程偵察和轟炸任務,德國海軍還從亨克爾公司訂購了一批雙發的大型水上飛機——He115,這種飛機樣機已經完成。它理論上能夠搭載1250斤的炸彈或者魚雷攻擊3350公里外地目標。

不一會兒,兩架外形叫張海諾看着頗爲眼熟的飛機一前一後地略過機場上空。盤旋一週並作出調整之後以相隔不到半分鐘的空餘降落在跑道上。儘管它們身下沒有掛載炸彈,也沒有發出那種刺耳的怪叫聲,張海諾還是輕而易舉的認出了它們:斯圖卡。

在德國空軍中有很多人反對製造俯衝轟炸機,理由和一戰時英國空軍提出的“低空武器威脅論”一樣。所幸俯衝轟炸機最大的支持者——一戰航空隊英雄恩斯特-烏德特將軍於36了這些指責,使斯圖卡得以順利試製。1937年初。Ju產。並在西班牙內戰中得到了很好地實戰檢驗;1937年末。Ju世,次年投產地Ju1增強了引擎功率並在左翼加裝MG17型機槍。

海軍型斯圖卡即:型爲基礎改裝了摺疊翼。加裝了彈射器接點、着艦鉤和用於緊急迫降在水面上時使用地氣囊以及起落架。和很多艦載機一樣,JuC被削平所以機寬比80).|槽。不過張海諾剛剛看到地那兩架,卻還是陸軍使用的Ju因很簡單,在JuC正式投產之前,海軍航空兵只能先以這種空軍型斯圖卡訓練自己的飛行員——他們可以進行除甲板起降訓練之外其他內容,包括對水面標靶進行轟炸。

“由於樣機在測試階段碰到不少問題,所以配屬給海軍的JuC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天才能批量生產!”不等張海諾發問,艾莫里主動彙報了海軍斯圖卡裝備進展情況。

“上校,我們有不少新型裝備都將在明年入役,包括我們最期待的‘格拉夫.齊柏林’號,你覺得這單單只是一種巧合嗎?”張海諾回過頭,平靜的看着這位金髮的海軍軍官。

“將軍,這應該和海軍近年來的策略有關吧!您說的這些裝備基本上都是從1936年開始進行理論設計的,~|生產耗時是很正常的,不是嗎?”艾莫里並沒有往更深層次的含意揣摩。

張海諾不便明說德國將在短時間內發動戰爭,所以隱諱的說道:“劍剛剛磨好的時候,也是它最鋒利的時候!再過若干年,它們就比不上別人手裡的新劍了!”

結束對海軍航空兵裝備和訓練情況的視察之後,張海諾的心態總體來說是樂觀的,但在一些細節上卻免不了有些擔憂。隨後,他在艾莫里和另一位海軍官員——“格拉夫.齊柏林”號航母工程副總監迪爾特.博格斯的陪同下視察了這艘正在緊張施工當中的重型航空母艦。由於這是德國首次設計航空母艦,而且一上來就選用2.45噸的標準排水量,因而施工進度較英美兩國航母慢。工程師們主要參考的是同在北海和大西洋東部海區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航母設計風格,但結合德國的實際情況加強了武器和裝甲情況——這些是張海諾早就知道的,而他作爲當時的海外項目部負責人,對這艘航母設計過程施加的最大影響,就是讓工程師們取消了既佔空間又沒有太多實際用途的雙聯裝150米炮,機庫因此改爲雙層,並強化了防空火力:新的設計中高平兩用的雙聯裝105米炮削減爲4,;,原本以單管模式安裝的20毫米炮則被大量雙聯裝20毫米機關炮和四聯裝高射機槍取代,載機量預動力和裝甲基本與原方案相同,航母建成後還將安裝Seetakt-G型雷達者更新型的H型雷達。

當張海諾來到船臺時,這艘重型航母的船體已經基本成型,動力系統完工度達到百分之八十,12臺鍋爐共輸出200(排水量超過3噸的航母以34的最高航速執行各種作戰任務——航速度下的巡航力爲8000海里,這在各|||平,卻足以和德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展開聯合行動。

裝甲方面,由於兩艘沙恩霍斯特級和兩艘俾斯麥級也在同期建造當中,且德國陸軍各項裝備設施對鋼材的耗用也相當大,根據迪爾特.博格斯介紹,“格拉夫.齊柏林”的船體裝甲安裝工程已經落後於施工計劃,而在德國總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這通常需要在海軍內部進行調整,但海軍高層將領們顯然更加重視他們一直以來所親睞的傳統戰列艦。

爲了保證這艘航母不至於像歷史上那樣不斷推遲工程最終流產——當然,那和戈林不同意撥給海軍相應艦載機有很大的關係,張海諾不斷遊走於海軍總司令的辦公室和海軍後勤部門之間,甚至在帝國總理府加強硬通貨儲備的命令之下“頂風作案”,利用自己的關係從巴西皇家制鐵廠運入一批適合建造潛艇的鋼材,再從潛艇部門那裡換來強度更好的德國鋼用來加快航母建設。這樣有“拆牆補牆”嫌疑的做法顯然是非常時期的非常選擇,僅僅一個月之後,德國就冒着與英法等國交惡的風險吞併了奧地利,而這一次,希特勒顯然賭對了。

第22章 一線之間第28章 馳援柏林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4章 回波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44章 戰爭氣息第31章 調兵遣將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11章 再度交鋒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2章 新對手第15章 戰爭劇場(3)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42章 施耐德的疑惑第1章 兩軍相向第32章 發現第8章 夜戰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7章 猶太聯盟(1)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8章 明槍暗箭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28章 冒險者的遊戲第28章 折翼的雄鷹(1)第7章 海軍未來第11章 爭鋒相對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17章 意外託孤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18章 禮物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26章 鳥槍換炮第33章 歸航第24章 赫式戰術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22章 順手牽牛第19章 大戰略(1)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第30章 折翼的雄鷹(3)第56章 戰魂(4)第33章 鋼鐵聯盟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2章 神之暗語(1)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1章 “沉沒”的U148第6章 解謎第12章 以變應變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4章 英法船團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17章 長劍出鞘(1)第24章 突變之舉第15章 芬克莊園第22章 懸崖勒馬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27章 日落之前第3章 危險旅程第55章 飛行時代第2章 陸軍將帥第41章 紅鷹勳章第3章 海盜的招術第42章 大戰將近第27章 淘寶計劃第15章 鷹日(2)第10章 不死之身第24章 大暗器第25章 冷箭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39章 暗色晨曦第13章 酒鬼船長第14章 與羊同壕第34章 頑強阻擊第41章 合夥人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9章 沉船ABC第43章 空穴來風第19章 上帝的抉擇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3章 意外事件第18章 羅馬假日第34章 猶太古董商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13章 厄運?幸運?第20章 世界風暴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23章 噩號第29章 是去是留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39章 戰俘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17章 冬季演習
第22章 一線之間第28章 馳援柏林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4章 回波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44章 戰爭氣息第31章 調兵遣將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11章 再度交鋒第32章 黑色流冰(1)第2章 新對手第15章 戰爭劇場(3)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42章 施耐德的疑惑第1章 兩軍相向第32章 發現第8章 夜戰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7章 猶太聯盟(1)第48章 冰山美人的追隨者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8章 明槍暗箭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17章 戰爭劇場(5)第28章 冒險者的遊戲第28章 折翼的雄鷹(1)第7章 海軍未來第11章 爭鋒相對第5章 傳奇的開始第43章 意外的槍聲第17章 意外託孤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18章 禮物第7章 恐怖散播者第26章 鳥槍換炮第33章 歸航第24章 赫式戰術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22章 順手牽牛第19章 大戰略(1)第5章 直布羅陀危機第30章 折翼的雄鷹(3)第56章 戰魂(4)第33章 鋼鐵聯盟第13章 整裝以待第12章 神之暗語(1)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1章 “沉沒”的U148第6章 解謎第12章 以變應變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4章 英法船團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17章 長劍出鞘(1)第24章 突變之舉第15章 芬克莊園第22章 懸崖勒馬第29章 意志的對決(4)第27章 日落之前第3章 危險旅程第55章 飛行時代第2章 陸軍將帥第41章 紅鷹勳章第3章 海盜的招術第42章 大戰將近第27章 淘寶計劃第15章 鷹日(2)第10章 不死之身第24章 大暗器第25章 冷箭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39章 暗色晨曦第13章 酒鬼船長第14章 與羊同壕第34章 頑強阻擊第41章 合夥人第33章 找尋最後的稻草第9章 沉船ABC第43章 空穴來風第19章 上帝的抉擇第38章 漢斯.朗斯多夫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3章 意外事件第18章 羅馬假日第34章 猶太古董商第59章 在災難降臨之前第14章 值得尊敬的對手第29章 挑戰馬耳他(3)第13章 厄運?幸運?第20章 世界風暴第38章 薩爾瓦多風情第23章 噩號第29章 是去是留第1章 啤酒館羣像第30章 意志的對決(5)第39章 戰俘第10章 華爾街教父第17章 冬季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