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重炮聲威

在列車炮運抵前線之前,唯有轟炸機才能夠攻擊進出船隻!”

當這話從陸軍參謀長哈爾德口中說出來時,人們可以感受到來自於德國陸軍的無奈。在敦刻爾克外圍,英法聯軍的抵抗異常強烈,德國軍隊不惜代價的進攻卻只能換取少得可憐的進展,戰線的推進速度簡直能以“龜速”來形容,直到現在,德國士兵們手裡的火炮——105毫米和15毫米榴彈炮,因爲射程有限的緣故仍不能威脅到敦刻爾克港口。阿道夫.希特勒已經批准陸軍緊急動用作爲“秘密武器”的列車炮,但在鐵路線修復之前,這些笨重的大傢伙根本不可能從德國運抵敦刻爾克前線。

站在海軍將領的角度,張海諾也曾考慮過將“沙恩霍斯特”號先前拆卸下來的9門280毫米艦炮運抵前線進|=運輸問題,而且火炮在射擊時的穩定性在短時間內也難以得到妥善解決,更何況陸軍相同口徑的列車炮多達十數門,並不獨缺這9門艦炮。

施佩勒顯然不像戈林那樣狂妄和自負,他接過話來說道:“德國空軍無畏於任何挑戰,只要天氣允許,我們的飛機就會出現在敦刻爾克上空!”

“天氣?天氣不應該成爲影響我們作戰的因素,壞天氣也得繼續作戰,”希特勒喃喃自語道:“我們要徹底擊敗法國人,讓他們在失去所有希望的情況下坐下來同我們和談。我們會讓他們交還多年來從德國人民手中搶走地東西!至於英國,英國,得將他們通過上一場戰爭奪走的殖民地歸還我們,並保證永遠不再同德國爲敵!”

將領們顯然對這種政治戰略不太感興趣,他們更加關注的是如何殲滅當前之敵,一個不漏的全部殲滅纔是他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德國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善意的看着雷德爾說道:“海軍的艦隻也許能夠趁夜駛近敦刻爾克並炮擊那裡,可以預見的是,那些炮彈將沉重打擊英國人和法國人地士氣。並極大地阻礙他們通過海上撤退!”

希特勒擡頭看着雷德爾。似乎也像從海軍總司令那裡得到積極地迴應——畢竟。他和他的陸軍將領都不具備專業的海軍知識,對於海戰的戰略眼光也顯得較爲短淺,否則也不會在開始時忽略英法軍隊能夠從海上撤退這一可能。

雷德爾坦然說道:“這並非完全沒有機會,但我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這樣的行動極有可能讓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隻陷入絕境——我們面對地敵人是以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爲首的英國本土艦隊!”

“胡德”號是何許角色,這裡的陸空軍將領就算沒有深入研究過也至少是久聞其大名,那是英國海軍自一戰結束以來強大海權的象徵之一。4.3噸的鉅艦竟擁有32節的航速以及815寸重炮的強悍火力,在俾斯麥級服役之前,德國海軍任何一艘戰艦都無法與之匹敵。

聽了雷德爾的意見,希特勒又失望地將目光移回到他所熱衷地作戰地圖上,然而在敦刻爾克這樣一個面積有限的地域內,數十萬英、法、比軍隊構成了一道幾乎密不透風的防線,想找出對方地破綻實在有些勉強。

到了晚上8,德國元首終於同意海軍再次進行大規模的夜間佈雷。但僅僅過了兩個小時。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從前方傳來:前往敦刻爾克外圍進行佈雷的海軍航空部隊遭到英國水面艦艇猛烈的防空炮火,英國戰鬥機部隊也在月色下出動攔截,雖然海軍只損失了10架轟炸佈雷行動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很多轟炸機爲了躲避敵人攻擊匆匆拋下水雷,只有一小部分水雷投在了計劃區域。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希特勒果然大發雷霆,白晝和夜間佈雷的失利讓他對原本就持保留意見的空中佈雷戰術大加指責,甚至要求海軍將大部分陸基轟炸機的指揮權移交給空軍,而只保留近海巡邏警戒用的部分飛機。不過他還不至於昏庸到強令海軍艦隊出擊,一個小時後,比利時國王宣佈接受德國開出的條件以投降的方式推出戰爭,撤退至法國北部的比利時軍隊將立即脫離英法聯軍撤回國內。敦刻爾克外圍看似密不透風的防線剎那間出現了一個破洞,對此德國元首欣喜若狂,他一面對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的“英明”大加讚賞,一面下令德軍地面部隊迅速向比利時軍隊撤退後留下的缺口發動猛攻。統帥部的作戰指揮室內一下子又充滿了樂觀積極的氣氛,希特勒也全身心的忙碌起來,德國海軍顯然被他忘到了腦後。在三位海軍將領告辭之時,他甚至沒有像往常那樣給予勉勵的語言。

比利時一如歷史那樣迅速投降,張海諾卻不認爲英法聯軍的防線會就此崩潰,畢竟聯軍司令部採取的是層層設防、堅決死守的策略,加上地形對裝甲部隊的行動極爲不利,德軍恐怕很難在幾天之內攻陷敦刻爾克,而如果德國海軍無法繼續強化海上的雷場,英國人很有可能再一次成功進行海上大撤退——如同19年的.

和雷德爾、海耶告別之後,張海諾在回住處的陸上恰巧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那高大魁梧的身軀此刻卻顯得有些沒落。一想到歷史上那次充滿爭議的事件,張海諾便主動走了過去。

“好久不見,副元首閣下!很高興在這裡見到您!”

來者正是國社黨的副元首兼德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魯道夫.赫斯,他停住腳步,那雙充滿憂鬱之色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友善,“馮.芬肯施泰因將軍。好久不見!”

雖是老友,但這樣客套地稱呼無形之間拉大了兩者的距離,張海諾對此也很是無奈,不過現在並不是多愁善感的時候,見赫斯親自帶着一個黑色的公文包,張海諾猜想他應該是爲重要事情而來,便試探性的問道:“閣下從柏林來?不知首都民衆對於近期戰局的看法如何?”

赫斯看來無暇閒談,“是的。我想民衆都

吧!抱歉。我急着面見元首。有時間再聊!”

張海諾也不便多說什麼,側過身看着赫斯大步流星的走進統帥部。衆所皆知,在戰爭爆發前赫斯在大多數場合都扮演着重要覺得,但隨着戰爭地爆發,希特勒身邊整天圍繞着地成了統帥部地將領們,而這位爲國社黨崛起貢獻巨大的人物顯得有些無足輕重了。不少人認爲赫斯是爲了重新獲得認可而冒險飛英談判的,但也有人認爲這是希特勒和赫斯共同商量的結果。此外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觀點,但真正的答案早已隨着當事人的離世而掩埋在歷史地長河中。在融入這段歷史之後,張海諾自然有了揭開謎底的機會,但他現在更加關心的顯然是這場戰爭以及這個國家的命運,那也關係到他自己的命運。

27日這一晚,由於成功遏制了德國海軍空布水雷的行動.=成功從敦刻爾克撤出了6200多名英軍士c。發電機行動的前36個小時撤退總人數達到8000。但這仍遠遠低於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地期望。爲了儘可能挽救被困英國遠征軍部隊地命運,英國政府發出呼籲,號召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隻參加撤退行動。短短一天之內,一支罕見的奇怪船隊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地海峽中,水手、漁民和船主駕駛着各式各樣的船隻——駁船、貨輪、汽艇、漁船甚至花花綠綠的遊艇和內河船隻駛向敦刻爾克,缺乏護航艦船、時刻面臨着德國飛機的轟炸和掃射,但這些平民表現出來的頑強品質甚至不遜於軍人。

28日,天氣突變,敦刻爾克上空陰雲彌補,惡劣的氣候空軍的出動,英國海軍則從德軍的水雷封鎖線中開闢出更多的航道,並安排專門的小艇在航道中負責指引,隨着越來越多民船的加入,從敦刻爾克港撤退英軍士兵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吃水深的小船甚至可以直接從海灘撤離人員。

眼看着越來越多的英國士兵從敦刻爾克登船撤走,德軍最高統帥部裡整天都可以聽到阿道夫.希特勒標誌性的吼叫聲,元首的憤怒首先指向空軍,迫於無奈,施佩勒只好派出一個大隊的轟炸機在戰鬥機護送下強行出擊,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一顆炸彈落在敦刻爾克港口,德國空軍反倒在機羣返航降落時因爲事故損失了兩架ju87,轟炸行動難以爲繼。接下來,陸軍的進展緩慢也遭到德國元首的強烈抨擊,他甚至指責國防軍缺乏進取心和犧牲精神,遠不如德皇時期的那支德國陸軍,在如此尖酸刻薄的言語面前,就連一貫容忍的布勞希奇也以辭職作爲迴應,但希特勒沒有接受他的辭職,而是在大罵一通後責令陸軍儘快推進到中程火炮能夠威脅敦刻爾克港的戰線上。

到這天晚些時候,德軍最大射程達到24公里的150毫米加農炮開始從新的陣地炮擊敦刻爾克,隨着重磅炮彈開始落在敦刻爾克的城區和碼頭,撤退至敦刻爾克的聯軍頓時陷入恐慌之中,士兵們爭先恐後的涌向海灘,爲了登上撤退船隻,一些地方出現了摩擦,但英國人仍不允許法軍士兵上他們的船。在撤退的頭兩天時間裡,法國軍隊僅通過少量法國運輸船和驅逐艦撤走了區區兩千人,這引起了法軍高層的強烈不滿。經過緊急協商,英軍同意每天撥4運輸船撤退法軍,但這對於10餘萬法軍士兵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陸軍重炮開始發威,德國海軍臨時組織的第12潛艇羣也爾克附近海域,從而使活動在英吉利海峽的德國潛艇增加到了們面對的是數以百計毫無武裝的英國船隻,但裝備有反潛武器的數十艘英軍驅逐艦和輕型獵潛艦阻止了血腥殺戮的發生,德國潛艇仍必須小心翼翼的活動。這些潛艇中僅有6是專門的佈雷潛艇,但它們趁夜佈設的水雷卻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兩天之內連續擊沉英軍驅逐艦2、運輸船4,:|.|陸軍陣地的英國巡洋艦在連續被兩枚魚雷命中後也宣告沉沒。

第二天雲開霧散,德國空軍的龐大機羣迫不及待的壓向敦刻爾克,一場西線戰役爆發以來僅次於馬斯河之戰的空戰就此爆發,白熱化的戰鬥甚至讓雙方飛行員都感到深深的震撼。在飛行了幾乎相同的距離之後,雙方主力戰鬥機的表現旗鼓相當,英軍損失了14架颶風5架噴火,德國人則損失了9架bf9和17架各型轟炸機,英法軍隊的:.有所斬獲,他們擊落了6架德國轟炸機,並迫使德軍水平轟炸機在較高的空域投彈,儘管如此,德國空軍仍對港內的船隻造成了不小的破壞,正在進出港口和裝運人員的12艘英國艦船被擊沉,已經登船士兵因此而喪命,部分沉船還阻礙了後續船隻的進出,撤退行動再一次陷入低潮。

到了29日晚間,2最新型的5(e)型列車炮運抵德軍陣地,這種280米口徑的遠程火炮相比於舊的“布魯諾系列”列車炮,運輸和彈藥裝填都更爲簡便,而且射程超過50公里,使得它們可以從更|=戰地上發射炮彈,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列車炮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小時8,它既可以停在鐵道上發射,也可以固定在專門的鐵道轉盤上使用。同一天抵達德軍前線陣地的還有2210毫米:{:~口徑的“重布魯諾”和1:本用來對付法軍馬奇諾防線的重炮如今在敦刻爾克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除了陸軍司令部的果斷決策之外,這還得益於比利時人的“慷慨”和德軍攻城部隊的努力,若是沒有一條暢通的鐵路線,這些數百噸重的大傢伙根本無法運抵前線!(

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0章 預謀飛行第42章 大戰將近第3章 融合計劃第47章 大航母之戰(3)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4章 欲擒故縱第18章 羅馬假日第44章 名揚內外第13章 攻心爲上(6)第23章 潛在威脅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3章 意外事件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41章 合夥人第24章 大暗器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31章 孰高孰低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9章 沉船ABC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40章 前程幾何第1章 大洋之局第25章 塞翁失馬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32章 時代最強音(5)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35章 與時間賽跑(2)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29章 我的潛艇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8章 動員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18章 土耳其人的寶藏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6章 會合點第31章 宣傳片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3章 融合計劃第8章 第一次約會第7章 海軍未來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18章 羅馬假日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57章 佈雷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2章 水面襲擊戰之序幕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5章 不沉之艦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27章 寒夜驚雷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29章 我的潛艇第8章 明槍暗箭第4章 時過境遷第10章 歸隊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18章 巧緣第19章 厄運纏身第40章 聲音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20章 北海怒濤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19章 何去何從第19章 何去何從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55章 戰魂(3)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8章 新編隊第16章 回家之路第7章 偷天陷阱(6)第5章 啓航,北方女王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49章 交鋒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1章 愛琴海的財富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22章 識破?第5章 前行之路
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19章 威悉演習之前傳第39章 夢迴日德蘭(2)第10章 預謀飛行第42章 大戰將近第3章 融合計劃第47章 大航母之戰(3)第3章 血火日德蘭第50章 後第三帝國時代第23章 潛在威脅第14章 欲擒故縱第18章 羅馬假日第44章 名揚內外第13章 攻心爲上(6)第23章 潛在威脅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36章 最後的平安夜第26章 希姆萊的反擊第3章 意外事件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44章 不可能之可能第41章 合夥人第24章 大暗器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33章 爲海而戰(1)第38章 夢迴日德蘭(1)第31章 孰高孰低第40章 移民與國籍第9章 沉船ABC第16章 養雞場主與金髮惡魔第40章 前程幾何第1章 大洋之局第25章 塞翁失馬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32章 時代最強音(5)第56章 國社黨的打手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35章 與時間賽跑(2)第13章 戰爭劇場(1)第29章 我的潛艇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29章 時代最強音(2)第8章 動員第11章 第一個支持者第21章 落單的襲擊艦第18章 土耳其人的寶藏第30章 挑戰馬耳他(4)第6章 會合點第31章 宣傳片第36章 王子復仇記(1)第3章 融合計劃第8章 第一次約會第7章 海軍未來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1章 魔鬼的邀約第18章 羅馬假日第57章 艱難的重逢第57章 佈雷第38章 波羅的海之王(2)第2章 水面襲擊戰之序幕第18章 戰爭劇場(6)第5章 不沉之艦第28章 意志的對決(3)第27章 寒夜驚雷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29章 我的潛艇第8章 明槍暗箭第4章 時過境遷第10章 歸隊第33章 黑色流冰(2)第18章 巧緣第19章 厄運纏身第40章 聲音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9章 天才的戰爭第20章 北海怒濤第25章 德意志號的新任參謀官第19章 何去何從第19章 何去何從第42章 殘酷的抉擇第2章 海軍突擊隊第12章 中年雷德爾第55章 戰魂(3)第47章 搏戰北角(3)第14章 戰爭劇場(2)第18章 新編隊第16章 回家之路第7章 偷天陷阱(6)第5章 啓航,北方女王第21章 在逃的聲望號第50章 便宜有好貨第47章 慕尼黑1919第49章 交鋒第16章 戰爭劇場(4)第23章 鏖戰納爾維克第1章 愛琴海的財富第13章 地中海曙光第22章 識破?第5章 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