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四輪馬車

天已亮,由噴火式戰鬥機改裝的高速偵察機頻頻飛近法國海岸,試圖對佈雷斯特進行航拍,然而籠罩小半個歐洲的雨雲嚴重影響了飛行員和航空照相機的視線,高空偵察難以取得成效,中低空偵察又面臨着德國戰鬥力的攔截,英國的將帥們註定要在好天氣來臨之前度過那麼一段心急如焚的日子。

由於此前德國主力艦中僅有“格奈森瑙”號進入聖納澤爾港維修,英國海軍對於比斯開灣的關注僅限於靠北的佈雷斯特以及頻繁進出那裡的德國潛艇,在剩下的大片海域則極少部署潛艇、飛機一類的偵察警戒部隊,所以目前的比斯開灣仍是英軍力量相對真空的區域----儘管在大地理位置上,它兩翼分別受到英國本土艦隊和直布羅陀海峽H艦隊的鉗制,但實際上英國艦隊根本不可能阻止德國艦隊從比斯開灣進出大西洋。

藉着雨雲的掩護,德國艦隊在比斯開灣內不受限制的自由航行着。

先前穿越英吉利海峽時的緊繃情緒已成過往,張海諾和他的艦長們坐在“俾斯麥”號的高級休息室裡悠然品着咖啡。海面上看不到陽光,但也看不到例如英國偵察機之類令人厭煩的東西----這裡是比斯開灣中部靠近波爾多的海域,距離英國本土足有600多公里,理論上雖然處於英國偵察機的活動範圍之內,但英國人壓根沒有力量對如此遙遠的區域進行大範圍的搜索。海面上稀疏的雨點和有限的浪濤不至於阻礙德國艦隊進行海上補給,從波爾多開出的三艘德國油輪正依次爲“沙恩霍斯特”號、“歐根親王”號以及各驅逐艦補充油料,數架從“格拉夫.齊柏林”號起飛的Bf-109T型艦載戰鬥機則擔負着爲整個艦隊警戒地任務。

“英國在戰爭期間的海上航線主要有兩個方向,即北美到英國和從亞歷山大港經直布羅陀到英國!就重要程度而言,英國目前顯然更加依賴從北美進口地原料、機器以及槍炮彈藥,而這個方向又分爲數條相隔上百海里地航線!至於從亞歷山大港出發的船隊,主要以英屬非洲和英屬亞洲的勞動力以及原材料爲主。這條航線行程較爲單一,但每個月運抵英國的物資卻要以十萬噸計算!”

舒伯特鎖闡述的這些情況。在萊茵演習制定之初就早已被前前後後的仔細考慮過了。但在這裡,各艦的艦長和主要參謀官卻由於級別限制和保密原因而未能參與該作戰計劃的制定過程,甚至在穿越英吉利海峽之前,這些軍官所知的也只是限於前往大西洋而已!

“要徹底切斷英國的海上生命線,就得斷絕這兩條海上航線!”作爲艦隊地第一參謀長,舒伯特繼續講解道:“北美至英國的航線比較複雜,我們面對的不止是強大的英國本土艦隊,美國海軍事實上已經參與到部分護航當中,根據元首的訓令,現階段我們必須避免與美國海軍發生正面衝突。因此我們主要活動範圍將在西經50度以東海域!”

上一場戰爭的教訓讓大多數德國人都認同阿道夫.希特勒在美國問題上的謹慎,對於這一點,在座的軍官們同樣是沒有異議的,而西經50度爲限的劃定事實上也較爲符合德國主力艦地活動半徑----在續航力方面,“俾斯麥”號、“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和“格拉夫.齊柏林”號相差不多,普通巡航速度下均在8000至9000海里,“歐根親王”號稍短,但也能達到6500海里,而能夠爲艦隊提供護航的Z級驅逐艦就相形見拙了:即便是噸位最大的1936年a型驅逐艦,最大續航力也僅有2000海里。如若從比斯開灣前出至界定線以外的海域,這些驅逐艦即便在正常情況下也要進行兩次以上的中途補給,這不僅受天氣和敵情的影響很大,緊急時刻也將嚴重拖延艦隊的戰術反應速度!反過來說,如果只是在限定範圍內活動,一到兩次補給就能保證它們全程隨同艦隊作戰。

“原本我們的意大利盟友扼守着英國人從亞洲經由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再繞道本土地航線,即便不能完全阻隔敵人的航運線,也能夠對其構成巨大的威脅。但是經過塔蘭託一役之後,我們就很難指望他們對戰局有重要貢獻了!”

這些話原本該引來一些唏噓,但剛剛成功穿越了大英帝國“後花園的水渠”的德國海軍軍官們還是給不成器地盟友留了一絲情面,德國海軍如今地強盛態勢似乎也給了這些人一力解決問題的膨脹信心。不過擺在人們眼前地事實是,德國海軍作戰艦艇的數量和總噸位仍不足英國海軍的三分之一。即便齊集精銳於一處。戰鬥力在數據上仍低於英國本土艦隊,戰術上的發揮成了德國艦隊擊敗對手的唯一選擇。

張海諾朝自己的副手微微點了點頭。在衆人注視之下,他背對大幅世界海圖說道:“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我們有三點原則是大家必須堅守的:其一,非發現敵情和戰鬥狀態下保持絕對的無線電管制;其二,戰鬥中嚴格遵循旗艦指揮,不得以失去聯絡爲由違反旗艦命令;其三,大家並肩作戰,絕不輕易拋棄任何一個同伴!”

“是!”衆人齊聲應諾。

“從這一階段開始,我們的潛艇部隊將從以攻擊敵方船艇爲主轉入以偵察攻擊爲主,他們將嚴密監視英軍的北大西洋航線和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水域,發現英國船隊即會立即向我們通報!結束補給之後,我們的艦隊將分成兩個部分,俾斯麥號、歐根親王號和格拉夫.施佩海軍上將號攜4艘驅逐艦組成第一戰鬥編隊,由我親自指揮;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和格拉夫.齊柏林號帶領5艘驅逐艦組成第二戰鬥編隊,由齊裡格將軍擔任指揮!”

命令下達之後,如預料中那樣,張海諾看到軍官們對於這種分編隊的作戰意圖有所疑惑,爲了消除誤解,他進一步說道:“諸位,我們分成兩個戰鬥編隊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分頭行動,這僅僅是戰術上的一種佈置,爲的只是擴大我們的攻擊和機動範圍!第一戰術編隊將佈署在更加靠近英國本土的水域,而第二戰術編隊將更加靠近直布羅陀,一旦我們發現英國船隊,兩個編隊將採取一致的對敵行動,即首先由更加靠近目標的編隊進行偵察搜索和遲滯騷擾,待另一編隊趕來會合後才能發起進攻!”

散會之後,張海諾將自己的老部下、曾在挪威戰役中光榮負傷的齊裡格單獨留下來好好囑咐了一番,又令參謀長舒伯特從旁協助,這才放心的送艦長們各自返艦。這時的海況雖然利於進行海上補給,但由於各艦均要在新一輪行動前補齊油料,一直到當天夜裡9點整個艦隊才結束補給。在這之後,兩支戰術編隊各自調整隊形朝着相反的方向駛去,隨艦隊而來的S級魚雷艇和掃雷艇則就此返航。

麾下戰艦少了一半,得力助手也暫時離開,張海諾起初還有那麼一點不適,好在“俾斯麥”號的威武、“歐根親王”號的敏捷以及“格拉夫.齊柏林”號的不屈讓他用着十分稱心,而老友朗斯多夫也時而搭乘交通艇過來交流感情。鑑於“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均是新成軍之艦,張海諾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仍讓官兵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接近實戰的演習,以增加人員和艦艇的磨合程度。爲了儘可能擴大偵察警戒範圍,只要天氣允許,他必然派遣艦隊中的艦載偵察機進行全方位的警戒活動,就偵察效率而言,這三艘戰艦上總計10架ar196顯然比不上擁有“格拉夫.齊柏林”號的另一支戰術編隊,但只要達到充分利用還是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短短兩天時間裡張海諾的艦載機飛行員們就先後在艦隊附近發現了3艘潛艇----好在都是在大西洋和比斯開灣之間活動的德國潛艇。儘管在德國廣播、電臺的大肆渲染下,德國主力艦隊突破英吉利海峽早已是世人皆知的勝利,但能夠目睹艦隊真容,艇員們仍然興奮不已的揮舞着自己的帽子,而事實上他們不僅仰慕自己的主力艦隊,同時也在通過自己的行動協助艦隊作戰,因爲此時活動在浩瀚大西洋上的德國潛艇足有八十多艘,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裝配了各種型號的雷達,而當點狀偵察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能產生面狀偵察的效果!

除了兩支戰術編隊以及潛艇部隊,在大西洋海域搜索敵情的還包括海空軍的遠程偵察機部隊,相當數量的Do17、He111、Ju8以及特別爲遠程偵察和攻擊設計製造的He115、FW200愈來愈頻繁的活躍在大西洋海域,使得德國海軍的戰鬥視野進一步向遠海擴展了。

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6章 審判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2章 新對手第4章 患難“真情”第60章 末日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27章 情報陷阱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49章 交鋒第43章 空穴來風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37章 幸運日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12章 敦刻爾克第20章 亦幻亦真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17章 鷹日(4)第25章 海空大戰第39章 千年要塞第19章 厄運纏身第8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23章 遙遙相望第1章 再度出擊第26章 另類王牌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28章 海軍紅人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20章 北海怒濤第26章 危機來臨第20章 空潛戰第1章 “沉沒”的U148第40章 艱難回航第23章 噩號第4章 回波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39章 針尖對麥芒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6章 東線戰事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14章 欲擒故縱第36章 爲海而戰(4)第35章 重炮危機第20章 亦幻亦真第22章 一線之間第31章 遭遇強敵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29章 我的潛艇第40章 夢迴日德蘭(3)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40章 難過寒冬第41章 合夥人第31章 調兵遣將第8章 明槍暗箭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34章 蘇臺德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36章 推心置腹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6章 審判第28章 馳援柏林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第1章 再度出擊第23章 誘餌第32章 巨人的軟肋第12章 塞翁失馬第4章 秘密援軍第6章 如期而至的反擊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32章 險象環生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24章 角鬥場第10章 漸變第12章 以變應變第2章 生命之重第5章 爭論第4章 英法船團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8章 偷天陷阱(7)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34章 蘇臺德第26章 擴大戰果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24章 大暗器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30章 撞擊!
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6章 審判第27章 意志的對決(2)第7章 海諾的日記第2章 新對手第4章 患難“真情”第60章 末日第3章 固執的領袖第27章 情報陷阱第50章 重回潛艇部隊第28章 赫森的秘密第49章 交鋒第43章 空穴來風第58章 紙上的獵鯊第51章 轉角命運線第37章 幸運日第12章 重量級對抗第12章 敦刻爾克第20章 亦幻亦真第9章 利刃與發電機第17章 駕馭姊妹花第17章 鷹日(4)第25章 海空大戰第39章 千年要塞第19章 厄運纏身第8章 未雨綢繆第53章 皇家制鐵廠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7章 力挽狂瀾者第32章 誰纔是領袖第23章 遙遙相望第1章 再度出擊第26章 另類王牌第46章 大航母之戰(2)第1章 憂憤的任命第28章 海軍紅人第11章 你沒那個命第20章 北海怒濤第26章 危機來臨第20章 空潛戰第1章 “沉沒”的U148第40章 艱難回航第23章 噩號第4章 回波第12章 土耳其烤肉第39章 針尖對麥芒第20章 難以逾越的障礙第4章 前線.骷髏師第6章 東線戰事第60章 展翅的雄鷹第14章 欲擒故縱第36章 爲海而戰(4)第35章 重炮危機第20章 亦幻亦真第22章 一線之間第31章 遭遇強敵第25章 聖納澤爾堡壘第29章 我的潛艇第40章 夢迴日德蘭(3)第29章 海航總監的大型寵物第40章 難過寒冬第41章 合夥人第31章 調兵遣將第8章 明槍暗箭第41章 難以跨越的距離第48章 搏戰北角(4)第10章 攻心爲上(3)第34章 蘇臺德第18章 長劍出鞘(2)第36章 推心置腹第30章 離開者與加入者第6章 審判第28章 馳援柏林第38章 王子復仇記(3)第30章 被封印的力量第1章 再度出擊第23章 誘餌第32章 巨人的軟肋第12章 塞翁失馬第4章 秘密援軍第6章 如期而至的反擊第34章 爲海而戰(2)第32章 險象環生第16章 隨風而來的艦隊第24章 角鬥場第10章 漸變第12章 以變應變第2章 生命之重第5章 爭論第4章 英法船團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8章 偷天陷阱(7)第45章 搏戰北角(1)第34章 蘇臺德第26章 擴大戰果第28章 挑戰馬耳他(2)第24章 失去的戰鬥夥伴第24章 大暗器第4章 意料中的訪客第30章 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