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冤家路窄,虎欲傷人
“是,大人!”
大戰之後月港來了一大批山海會的援軍,單單中三品就有三位。
朝廷自知沒有能力趁亂收回月港這個聚寶盆,又因爲“閩州造反案”和“士紳勾結倭寇案”看透了士紳們的底線到底有多低。
而且,【龍胤】真的存在,汲取龍氣逆天改命也真的存在。
白鱗衛一通調查之後卻沒有找到直接證據,證明到底是哪一個韓家宗室主導了這一切。
這人藏得遠比他們想象中更深。
只能按圖索驥抓捕了一部分跟蒲壽英過從甚密的中下層官員了事。
社稷主卻絕不會就此放下警惕,也絕不允許宗室、地方官和士紳勾結起來的勢力繼續膨脹下去。
這才決定向擁有衆多水班【直歲堂官】的山海會借力,讓他們去管理一部分水班職官,承擔一部分沿海防務。
只要他們在這裡,就能大大減輕海防壓力,並且遏制士紳勢力失控,以免繼續勾結倭寇。
在社稷主看來這是平衡之道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卻引來了士紳派和原衛所將官的嚴重不滿。
這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鎮海衛世襲指揮使邢百川!
也是王澄現在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
手下心腹看着王澄遠去的背影臉上兇光一閃,答應出手之後卻又有些遲疑:
“指揮使大人,王本固王御使可是構陷胡總督和靖海王勾結,致使前者明哲保身,後者無罪被殺的直接推手。
當日您受他之邀,親自出海引靖海王那賊頭入了埋伏圈,在有心人眼中已是一黨。
咱們剛剛纔躲過白鱗衛巡查,就繼續私下裡勾連,抗拒軍制改革,打陸家這等天子近臣的臉面,會不會讓陛下不滿?”
指揮使邢百川卻滿不在乎,喝乾杯中酒,又吃了一口鹹菜滾豆腐:
“怕什麼?國朝與士紳共治天下!
權力這種東西你不主動爭取,就沒人會給你。只要咱們做的不過分,有些事情就算至高無上的社稷主也得忍氣吞聲。
如今王富貴吃裡扒外,陸雲塵不識擡舉。
本指揮使親自來月港拉攏那鬼神妒,他都一點面子也不給,再不敲打敲打,還不蹬鼻子上臉?
我這指揮使的位置乾脆讓予他坐好了。”
皇帝只有一個人,有滿肚子的官將、吏兵也不管用,總得跟一個統治階級合作分享好處,才能順利治理國家。
但顯而易見,在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中,處於權力核心的皇帝與爲他服務的統治階層很多時候利益並不一致。
尤其是隨着中央集權不斷加深,國家漸漸成爲皇帝的私有物,其他統治階級的股份被漸漸剝離殆盡。
以前天子坐着他們坐着,現在天子坐着他們跪着,就是這一轉變的明證。
統治階級和他們的家族自然丟掉了國家存續的責任和擔當,只想從這個統治體系中得到好處,損公肥己。
本來只是作爲皇帝統治工具的統治階級,漸漸成了皇權最大的敵人。
在神州5000年以來的持續鬥爭中,社稷主如同大日凌空亙古不變,但是統治階級卻已經變了很多次。
周朝時,天子曾經和同姓諸侯共治天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秦朝時皇帝和靠着軍功封爵制崛起的軍事貴族共治天下;大漢時期天子和壟斷了學習資源的世家大族共治天下;
晉實行九品中正制和門閥共治天下,一直到巍巍大唐,要不是黃巢天街踏盡公卿骨,難說會不會演變成固化到極致的種姓制度;
直到趙宋之時,天子和科舉取士的士大夫們共治天下;到了現在的大昭,則是國朝和士紳共治天下.
有人說神州王朝三百年一輪迴毫無進步,至少權力一直在向底層開放,讓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爲可能。
當然,後來的統治階級未必比前一個更高尚,甚至文人士大夫們在宋末、雲蒙時就完成了當漢奸的邏輯自洽: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從此文人們相信即使王朝倒了,他們也不過是換一個社稷主,繼續在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罷了。
你說忠誠?我只覺得可笑!
你說韃子不優待文人?試試!試試又何妨?
這幫世襲衛所軍官們在侵佔軍屯成爲土地士紳一員後,跟地方上的貴官大姓、世家豪強沆瀣一氣,兼併土地、對抗中樞、勾結倭寇都有他們的一份。
如今整個月港都清空了他們的利益,這幫人怎麼可能不跳反?
對中樞下來的那些代表皇帝的上官天然就帶有強烈敵意。
對“王富貴”這種出身衛所軍戶,卻投入山海會和中樞上官麾下的叛徒自然更是如此,新仇舊恨一起算!
“連那位胡總督都被咱們聯手搞得灰頭土臉,要不是他有內閣首輔撐腰,早就灰溜溜地滾回去,甚至鋃鐺入獄了。
整治一個小小的百戶官又算的了什麼?
既然這王富貴入了我鎮海衛麾下,收拾他的機會要多少有多少。”
心腹被邢百川說服,心想自己堂堂一個世襲千戶、六品職官,竟然在這次軍制改革中什麼都沒有撈到。
若是抓不住這次機會,可就真的與平民無異了,狠狠咬牙保證道:
“屬下定然不會讓指揮使失望!”
王澄回到鳳麟齋的時候,發現借住在這裡的陸雲塵把差事交給親信家僕,自己一直在刻苦學習。 既要學弗朗機語,又要學航海知識,那乾脆拿着幾本航海著作當語言教材。
“富貴兄弟,你回來了?辛苦,辛苦。
快來喝口茶歇一歇,御賜的母樹大紅袍,清心開智,學習必備。”
親自給王澄倒上一杯茶之後,又把自己遇到的生詞、生字還有看不懂的航海知識放到王澄面前向他請教,學習態度完全可以打滿分。
“你看,這本書說高海況的時候需要封閉炮門,絕不可去搶佔上風,這是爲什麼?”
“這一段好像是宗教經文,泰西諸國所有國家真的都只供奉一個神?”
“這個詞我不認識”
王澄一一解答,聊天時也已經從這位陸家大少口中得知。
其實,隨着泰西諸國的殖民者到達香料羣島和東海,也有很多西洋傳教士進入玉京城,試圖遊說大昭上層,傳播教義。
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現實條件,全都撞得頭破血流。
畢竟一個大昭權貴到底是信三官還是信舶來的“神”可是關乎道統根本,乃至是神道職官存亡的大事!
而社稷主又是一個大一統國家的主人,也是神州道統的最高捍衛者。
那些教士誰要是敢公開傳教,蠱惑大臣,立刻就會被誅殺!
一些西洋的器物,比如千里鏡、火繩槍、懷錶、藥物可以流行,但是傳播信仰絕對不行。
上層就只有一個堅定至極的態度:“趕盡殺絕!”
正像陸繹所說的,異域的鬼神不是第一次降臨,但基本上有來無回。
勳貴、官員們爲了避免引火燒身,就連學習那些紅毛傳教士的語言都變成了見不得光的事情。
掌握話語權的士大夫們對之更是不屑一顧。
但鬼神妒不愧是鬼神妒,這才大半個月過去,幾千個常用單詞就已經基本掌握,已經開始學習更專業的航海術語。
很快,指導完了今天的作業,王澄提議道:
“陸兄,準備上艦吧,咱們邊學邊練。”
陸雲塵一下子來了興致。
“上艦實習?這就是你說的泰西諸國海軍候補生制度吧?”
王澄點頭:
“我們是農耕文明,想要縱橫大海,就是一個字:練!往死裡練!
泰西諸國的水手、海軍軍官都得經過這一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貴族12歲就要上艦當候補生,你現在才上艦已經很晚了。
就這麼說定了,後天上艦實習,你就從候補生開始。”
王澄正要去洗澡換衣服,卻被陸雲塵一把拉住,急切追問:
“明天呢?我已經晚了別人一大截,怎麼又耽誤一天?”
對明天的安排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王澄乾脆告訴了他:
“明天我要舉行科儀,可沒時間陪你上艦。”
陸雲塵一聽這話,眼睛頓時亮起,上下打量他一陣:
“我看你七品基礎打的極爲牢靠,這次應該能晉升六品吧?”
王澄搖頭:
“不,這次不是晉升,而是要兼職第二個職官法位。”
聞言,陸雲塵更是大喜,稱呼更是親暱:
“老王!原來你跟哥哥我一樣也是天才啊。
這次是要兼天官還是地班?”
說着還從一隻乾坤袋裡掏出一塊黑漆漆的門板,獻寶一樣送到王澄面前。
“門板?”
後者一怔。
陸雲塵卻神神秘秘地糾正道: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這塊門板就是傳說中的求道至寶——推敲!
我的兩個法位天班【神霄道士】和地班【劍俠】科儀都是‘懲惡揚善’。
兼職完成的時候,正是靠着這寶貝相助雙雙破了六品。
我覺得你也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