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滅薛延陀之戰(下)

夷男是一位雄主,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身爲鐵勒人一支的薛延陀部接替東突厥人,成爲漠北草原的霸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夷男還是一個十分清醒的君王,他知道自己部族與大唐的差別,所以他在位時,一直儘量避免與大唐的衝突。

當年李世民親率大軍征伐高句麗時,曾用一種挑釁的語氣對薛延陀派來的使者說:我和我的六兒子要對高句麗用兵,若是夷男認爲這是個機會的話,那我歡迎他來!可是夷男聽後卻十分恐懼,不但又派出使者向李世民表示自己絕無南下的意思,甚至還希望能派兵協助大唐攻打高句麗,不過卻被李世民拒絕了。

也正是夷男的這種性格,他纔會對大唐蠶食東北草原的行動中,一再的忍讓,可惜最後在退無可退之下,纔不得不集結大軍,爲了生存與大唐開戰,可惜三十萬大軍一去不回,大部分都成爲了大唐的俘虜,國內更是被張儉以牙還牙,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結果夷男無法接受這種打擊,最後氣病交加而亡。

夷男死後,薛延陀大亂,兩個兒子因爲汗位的繼承問題起了爭執,而這時回紇、僕骨、同羅等依附於薛延陀的鐵勒諸部,也開始對薛延陀失去信心,其中回紇部的首領吐迷度率先起兵,趁着薛延陀內亂,又暗中聯絡到了張儉,兩人合兵一片,突然襲擊土拉河上的薛延陀王庭,結果夷男的兩個兒子被殺,而且所有王族成員也被吐迷度屠戮一空,薛延陀正式滅亡。

強盛一時的薛延陀被大唐一戰而滅,這個戰果極大的震懾了西域各國,特別是混亂中的西突厥,更是震動不已。其中正在相互攻伐的乙毗咄陸可汗與乙毗沙鉢羅葉護可汗紛紛上書,向大唐表示了臣服之意,並且保證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再也不敢在暗中有什麼小動作。

薛延陀被滅,大唐北方草原的最大威脅終於被消滅了,本來按照原來的歷史上,薛延陀被滅之後,是回紇人接管了薛延陀人的大部分勢力,而回紇雖然一向與唐朝交好,但中間也發生過不少摩擦,後來更是被黠戛斯所滅。而北方草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勢力更替,後來更是崛起了強大的蒙古人,給中原王朝帶來無盡的災難。

不過現在的大唐早已經制定了吞併漠北的計劃,準備一舉解決北方這個最大的威脅。所以在薛延陀滅亡後,李績以及各路大軍齊頭並進,一舉控制住了薛延陀的大部分地區,所有敢於反抗的部落,全都遭到他們的血腥鎮壓,甚至爲了達到震懾的目的,再加上也沒有多餘的糧食。所以他們鎮壓時根本不留俘虜,所有反抗者全都被滅族。

在這種鐵血手段下。薛延陀人人自危,再也無人敢於反抗,而這也恰巧印證了那句話,草原人畏威而不懷德,你的手段越是血腥,他們就越是懼怕,只有將他們打怕了、殺怕了。這些草原人日後纔會更加的老實。

李績等人的血腥手段,也讓回紇等薛延陀的附屬部落感到敬畏,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們對於大唐接下來的動作,都一致表示擁護,生怕一不小心惹來滅族之禍。

而李世民在接到薛延陀已經初步平定的消息後,立刻派駐官員,並將薛延陀分爲十一個州,並設立安北都護府,總管十一州的軍政,暫以李績爲都護。畢竟那裡現在還只是初定,需要一個有份量的武將鎮守,而這次滅掉薛延陀的李績無疑是最佳的人選。

安北都護府設立之後,大量薛延陀的族人被貶爲奴隸,另外回紇等部落因爲受到雪災的影響,各個部落都十分貧困,因此紛紛向大唐求助。不過受到李愔的影響,李世民也不會再做虧本的買賣,他答應爲各個部落提供糧食,但卻需要這些部落每年出一定的青壯男子,這些男子需要爲大唐服務十年,或從軍或進入內陸做工,反正一切都要聽大唐的安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薛延陀一戰爲大唐提供了大量的戰俘,除了在戰爭中俘虜的二十多萬戰俘外,唐軍進入到薛延陀汗國後,將一些薛延陀貴族及附屬部落全都貶爲奴隸,這些奴隸數量巨大,一時間充斥着大唐的奴隸市場,甚至有些奴隸還被運到臺灣、呂宋等地。

薛延陀之戰讓大唐的奴隸商人們歡心鼓舞,同時也讓一些毛紡織廠主和羊毛商人十分興奮,因爲這幾年隨着毛紡織業的發展,羊毛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漠北的草原卻被薛延陀把持,他們想要從那裡進口羊毛,就要對薛延陀繳納大量的稅金,現在漠北收復,他們就可以像在國內一樣,只需要向政府繳納稅收就行了。

不過相比那些商人,大唐國內卻還有兩個人比任何人都高興,這兩人就是一心招募兵馬的李貞和李惲,他們兩個雖然招攬了一批軍校的學生,但這些學生都是他們日後軍隊的中高級軍官,但至於軍隊中最普通的士卒卻是個很大的麻煩。

本來在李貞的設想中,他想招募一支完全由漢人組成的軍隊,畢竟在天竺那種全都是外族的地方作戰,自然還是本族人最受信任,但是很快他發現這很困難,一來是因爲他們要遠離故土作戰,這就讓絕大部分人望而卻步,二來因爲大唐這幾年擴張很快,同樣需要大量的軍隊,當初李愔組建軍隊時,還是用捕奴隊組建成的軍隊,李世民根本沒有給過他一兵一卒,更別說他們了。

李貞和李惲爲了這個兵源的問題,可是傷透了腦筋,甚至李貞還提出向李愔借兵,但卻被李惲否定了,因爲李惲知道,六哥李愔現在也從大唐大量移民,這說明他手中也極其缺少人口,另外李愔又新打下呂宋,恐怕自己手中的軍隊都還不夠,根本借無可借。

不過這次薛延陀滅亡之戰後,腦子比較好使的李惲忽然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效仿李愔對草原人的作法,從草原上招攬一些部落,然後通過李愔將這些草原人轉移到海外,到時他們再從這些草原人中招攬戰士,再以他們手中的漢人做爲這支軍隊的軍官,以此來控制整個軍隊。

另外之所以用這些草原人,李貞和李惲還有第二個理由,那就是天竺大陸地勢平坦,十分適合騎兵作戰,而且李愔提供的情報也說過,那裡盛行車兵、騎兵和象兵,車兵不足爲慮,象兵他們已經準備用火器來剋制,剩下的騎兵只能用更加精銳的騎兵來對敵,而說到精銳的騎兵,還有什麼騎兵能比的上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草原人?

李惲想通了全盤的細節後,立刻將這個想法與李貞分享,結果李貞也是大喜過望,現在他們手中的兵將都已經有了,而且他們也都已經算是成年人了,那麼接下來,他們就可以真正實施整個計劃了。不過在這之前,他們還有最後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先徵得父親李世民的同意。

李貞和李惲需要組建一支軍隊,而且也不是用來造反,只是想效仿李愔,靠自己的雙手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世界。所以這件事根本沒必要瞞着李世民,甚至他們還要主動告訴對方,以期能得到父親的大力支持。

太極宮兩儀殿內,李世民負手而立,眼神平靜的打量着站在下面的李貞和李惲。身爲他們的父親,同時也是大唐的皇帝,他自然知道這兩個兒子在這段時間的動作,甚至他也知道李貞和李惲拉攏軍校學員,準備組建軍隊的事。

“你們兩個真的想好了?”李世民聲音平靜的問道。當知道兩個兒子上面的小動作後,他開始時還以爲這兩個兒子準備造反,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其中的隱情,對此他在感覺欣慰的同時,也有一些不捨。

“啓稟父皇,兒臣都已經想好了,六哥已經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那麼身爲大唐的皇子,同時也是父皇的兒子,我們不能就這麼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只有建立不世之功,纔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李貞和李惲同時大聲說道。

李世民在心中嘆息一聲,看來這兩個兒子也要遠離自己了,不過既然他們有此志向,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不能攔着。想到這裡,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比讚許的微笑道:“好,爲父同意你們的要求,過段時間會派人送你們到安北都護府那邊,至於能招收到多少草原部落,那一切就要看你們的了。”

“謝父皇!”李貞和李惲一聽,全都是欣喜的答道。現在安北都護府那邊的災荒還沒有過去,只要他們拿出足夠的糧食,還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

看着兩個兒子高興的樣子,李世民又交待了他們幾句,然後忽然又道:“你們都已經成年了,其它的爲父也就不多說了,不過你們這一去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所以這幾天多去宮裡陪陪你們的母親,儘量讓她們放寬心!”

“是,兒臣告退!”李貞和李惲同時苦笑着說道,若是兩人的母親知道他們的事,估計少得不一頓嘮叨,這下他們的耳朵又要受苦了。

不過就在李貞和李惲轉身剛要離開時,李世民忽然想到一件事,當下立刻開口道:“等等,你們先別走!”

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60章 南山村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42章 捕鯨船第141章 土地券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180章 傻丫頭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345章 種植園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745章 遷都?第15章 “神棍”西來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15章 “神棍”西來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429章 藍寶石?第241章 二堂叔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316章 逃跑了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13章 新式捕撈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
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692章 恐怖分子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524章 解剖研究第279章 羊毛清洗第532章 佛牙滅國記第460章 南山村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42章 捕鯨船第141章 土地券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526章 漢化的成果第691章 皇宮的改革第180章 傻丫頭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152章 道學院與化工產業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268章 擁堵的路上第345章 種植園第239章 港口外等死的船隊第6章 殿下,該吃藥了!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409章 塵埃落定第76章 最後一戰(上)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56章 斥候小隊(上)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500章 風浪中的海船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281章 說服楊暕第19章 開宴前的小插曲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745章 遷都?第15章 “神棍”西來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15章 “神棍”西來第100章 文兒的禮物第276章 相見不相認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77章 最後一戰(下)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236章 大上海計劃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382章 又要起名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733章 救你長孫家的性命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429章 藍寶石?第241章 二堂叔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334章 細雨中的櫻花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316章 逃跑了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13章 新式捕撈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65章 李世民要去礦場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