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倭國滅亡

倭王自稱天皇,坐居飛鳥地區的大和國,這裡是倭國的發源地,一百年前慢慢的打敗周圍的大小國家,統治倭國全境,也就是後世除去北海道的日本。不過倭國的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統治並不徹底,國內大小豪族林立,這些豪族統治的區域仿唐制,也稱爲州,被各個豪族所掌握,擁有極大的自由權,地位和中國歷史上的那些諸侯國差不多,只不過實力一般都不強,無法與中央王朝相抗衡。

飛鳥地區是個統稱,若是細分起來,這裡又可以分爲五州,分別是山州、和州、河州、泉州、攝州,其中和州就是原來的大和國,也是倭國中央王朝的發源地,歷代天皇的天皇宮都坐落在這裡,整個州受天皇直接管轄,而和州西北方向的山州也是分封皇族的所在地,被天皇間接掌握。

而剩下三州之中的河州,則是蘇我氏的發源地,也是蘇我氏控制力最強的地方,後來又經過蘇我蝦夷的經營,使得蘇我氏的勢力慢慢的從河州伸了出來,將泉州、攝州也掌握在自己手中,倭國政治中心的五州中有三個被蘇我氏控制,這也是蘇我氏權傾天下的根本之一。

蘇我蝦夷在政變中被殺,蘇我氏的部曲反叛,擁立蘇我入鹿的幼子蘇我日向爲家督,佔據三州之地,與中央王朝相抗衡。

蘇我氏的兩萬部曲提前反叛,將其實豪族組織起來的四萬大軍殺的大敗。不過天皇一系畢竟控制着倭國的大部分地區,而且國內的其它豪族也都不希望看到蘇我氏戰勝,所以之前保實力的豪族再也顧不得其它,開始將手中的精銳集合起來,短時間就再次紀念了五萬大軍,然後開始圍攻蘇我氏。

面對兩倍於已的大敵,蘇我氏只得連連敗退,最後丟掉了泉州和攝州,只能死死的守着河州這一塊地方,讓天皇一系的豪族聯軍再也無法寸進。而到了此時,豪族聯軍也是傷亡慘重,不得不停下來休整一翻。

經過此次大戰,蘇我氏和天皇派都是元氣大傷,暫時都沒有滅掉對方的實力,所以一時間僵持下來,不過這倒是給了李愔一個絕佳的機會。本來按照之前李愔與中大山皇后的約定,倭國割地賠款,以此來換取李愔的支持,而且在此期間,李愔不能再進攻倭國,不過做爲一個後世人,在李愔眼裡,所謂的合約本來就是用來撕毀的,所以他若是做出撕毀合約,接着進攻倭國的舉動,絲毫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

不過王安卻出言阻止李愔的這一舉動,畢竟在他看來,上位者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哪怕是撕毀合約,也不能做的如此明顯。而對於王安的話,李愔身邊的武媚娘也持肯定態度,而且她還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那就是將那個石上守我利用起來,打着他的祖先物部氏的旗號,開始向飛鳥地區發動攻擊。

當年的物部氏雖然權傾倭國,但早已經被滅,石上氏只是逃出來的一支,以前只是石見城的一個小豪族,根本沒有太大的實力,手中的士卒甚至還不到兩百人。以這種實力自然無力攻打倭國,不過只要有李愔的支持,那一切都不一樣了。

首先,李愔將後方一萬多新羅軍隊全都調上來,編到石上守我的部隊之中,這些新羅軍隊做爲石上守我名義上的嫡系部隊,除了這些之外,崑崙奴、家將部曲以及草原人也做爲客軍,被石上守我‘僱傭’,幫着對方打仗。

一切準備完畢後,石上守我立刻打着爲祖先報仇的名義,從降霜城出發,一路上攻城拔寨,很快就打到了倭國的核心區域。物部氏的滅亡的纔過去五十多年,而且當初滅亡物部氏,就是現在的蘇我氏與天皇一系聯手造成的,只可惜山不轉水轉,當初的兩個盟友卻起了內訌,而被他們滅掉的物部氏後人卻起兵來犯,而兩個盟友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聯合起來了。

石上守我雖然是受李愔控制的傀儡,但卻也有一定的自由性,比如李愔允許他招募軍隊,而且在軍事上也有一定的建議權。而石上守我也的確是個人材,很快就召集起來一支兩萬人的雜牌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卻總算是有了自己的一點聲勢。

打着物部氏名義的大軍在打到倭中中心地區後,擋在他們面前的分別是受天皇一系控制的山州和蘇我氏控制的河州。對於這兩個世仇,石上守我自然希望全都滅了纔好,不過出於某種考慮,李愔卻命石上守我先攻擊天皇一系。

這主要是有一主一次兩個原因,其中次要原因是當初李愔和中大兄皇子有過約定,雖然現在他打着物部氏的名義,但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乾脆先把他們滅掉算了。而主要原因則是因爲天皇一系畢竟是倭國真正的統治者,留下他們的話,可能會有什麼不可預知的變化,而且蘇我氏也已經被逼着困守一州,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所以根本不足爲慮。

對於李愔,不,確切的說是物部氏大軍的攻擊,以皇極天皇和中大兄皇子爲首的天皇一系雖然拼命抵擋,但奈何手中的豪族聯軍攻打蘇我氏還行,可是對上李愔帶來的軍隊時,卻只有捱打的份,而且以往在他們看來堅固無比的城池在唐軍的攻擊下,卻根本不堪一擊,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唐軍前進的腳步。

大唐貞觀十三年臘月二十一,石上守我引着大批的唐軍殺入天皇宮中,皇極天皇與一衆皇族自焚而死,同日聖德太子的斑鳩宮也被攻陷,山背大兄王帶着上宮王族投降,可是聖德太子卻是當初滅亡物部氏的兇手之一,所以被石上守我暗中屠盡,甚至連聖德太子的陵墓都被他挖開,屍骨拉出來放在太陽下面暴曬,倭國的天皇一脈就此滅絕。

不過就在石上守我帶着大軍滅掉天皇的過程中,一直困守在河州的蘇我氏卻繞過石上守我,直接派使者與李愔接觸,表達了自己願意投降的意願,而且爲此他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只求能夠苟活!

石見城李愔的書房內,王安和武媚娘都在,只見李愔擡起頭對兩人說道:“蘇我氏願意投降,而且沒有任何的條件,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置?”

聽到李愔的問話,王安卻是笑呵呵的道:“殿下,想必你心中早已經有了定計,就不用再讓老臣說一遍了吧!”

聽到王安的話,李愔和武媚娘對視一眼,也是失笑道:“王傅果然瞭解本王,倭國的大局已定,接下來就是要考慮該如何統治這裡的問題了,不過相比新羅和百濟,倭國這裡孤懸海外,而且與臺灣不同的是,這裡的倭人衆多,管理起來實在有些麻煩,所以我覺得在初期時,可以在倭人中找到一些願意服從本王的人,幫着我們一起管理,不過若只有一個石上守我的話,我又不太放心,而這個蘇我氏倒是可以利用起來。”

聽到李愔的話,王安立刻開口讚道:“殿下所慮極是,我們雖然征服了倭國的政治中心地區,倭王一脈也已經滅絕,但是本州島中部和北部地區卻還在各大豪族的掌握之中,再加上筑紫和伊予二島,想要完全平定的話,估計也要付出極大的傷亡,倒不如以倭治倭,扶植石上氏和蘇我氏,讓他們替我們先將倭國平定下來,不過在這其中卻一定要抓住幾點!”

聽到王安的最後一句,李愔立刻正色道:“王傅請講!”

只見王安撫着鬍鬚說道:“殿下,我們雖然可以扶持石上氏和蘇我氏,但對倭國也不是撒手不管,一定要派駐官員進來,將倭國的財政全部掌握在手中。第二是禁止倭國製造武器,所需要的武器全都要向齊王府購買,若是沒錢的話,可以用人來抵債,畢竟咱們的各個方面都缺少奴隸。第三是在倭國全面推行漢化,而且必須強制執行,若是有人敢鬧事,立刻派石上氏和蘇我氏帶人鎮壓,這件事北韓和中韓那裡也要開始推行。”

說到這裡之時,王安的臉上忽然露出一絲陰險的笑容道:“最後一點則是要在倭國的百姓中挑起對兩大氏族的不滿,儘量讓他們兩族在國內的百姓中聲名狼藉,使得他們除了依靠我們外,再無其它的選擇,如此才能讓殿下對他們有着強大的控制力,也能讓他們更加忠心的辦事!”

聽到王安提出的這四點,李愔是連連點頭,特別是最後一點,更是讓他十分滿意,而旁邊的武媚娘雖然一直沒有說話,不過聽到王安提到這幾點後,看向對方的目光中也帶上一絲敬佩之色,同時心中暗道:平時看這位王傅一副讀書人的模樣,沒想到卻也是一肚子壞水,如此道貌岸然之輩,果然不愧是殿下的老師!

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42章 捕鯨船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11章 工商論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348章 蒸汽船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350章 試槍(上)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506章 陷阱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36章 巧遇牛人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712章 回長安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142章 搶銀行?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23章 長安態勢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704章 政變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41章 土地券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6章 文心發火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34章 殺鯨懾敵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36章 巧遇牛人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
第159章 死纏爛打加謊話連篇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7章 殿下,你是不是喜歡媚娘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42章 捕鯨船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32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第371章 倭國形勢第111章 工商論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348章 蒸汽船第478章 矮黑聯盟第668章 什麼叫羣毆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225章 說服夢雪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86章 老子偷情,兒子放哨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350章 試槍(上)第108章 李愔的新婚之夜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300章 指點薛仁貴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682章 長孫無忌的私心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174章 天下可不止盧氏會玩刺殺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00章 爪哇局勢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456章 女王變小秘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506章 陷阱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413章 受限制的蒸汽船第256章 行政與司法第612章 海上互助第36章 巧遇牛人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53章 李永也想上戰場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712章 回長安第52章 朕將皇位傳給他如何?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469章 異地駐軍第142章 搶銀行?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23章 長安態勢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704章 政變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141章 土地券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6章 文心發火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292章 西郊亂葬崗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479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73章 煙花絢爛第466章 參觀與安置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34章 殺鯨懾敵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18章 另立王妃?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616章 入侵中天竺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36章 巧遇牛人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