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

鮮卑東部落,殺聲四起。

烏桓與鮮卑同根同種,俱爲東胡,三百年前是一家。不過時至今日誰還在乎是不是一家?中原那些諸侯各個都是同根同種,還不是爲了些土地權力打得狗腦子滿地,更別說他們這些蠻夷了。

衝殺中的烏桓突騎只知道去年冬天他們父兄死在鮮卑人騎射之下,只知道只要能將鮮卑人從塞上草原滅亡,他們便能像歸附漢家的鮮卑人素利一樣,自己去中原做侯爺、弟弟在遼東統治部落,塞外草原築起一座屬於他們部落的城池來!

這遠比什麼見了鬼的同根同種更重要。

閒着沒事兒的時候人們祭拜先祖也就算了,偶然感念一下過去在匈奴人的鐵蹄踐踏下力爭生存空間的東胡。但等兄弟鬩牆?老子削不死你!

東胡自分居鮮卑山與烏桓山之後便已不復存在,現在剩下的只有鮮卑人與烏桓人,漢家在出現燕北這樣的雄主之後越來越強勢,塞北所有胡人的生存空間都被擠壓到極致,不是烏桓死、就是鮮卑亡。

人性,矇昧的人性非常有趣。當燕北向董卓進軍時,南匈奴是知道燕北對他們的敵意的——天底下沒人不知道燕氏子對外族向來帶着一股子天生不知從何而來的敵意。

這從中原諸侯都忙着東征西討時燕北卻發親信遠赴高句麗給東夷雄國挖坑填土便可見一斑,後來發生的事更是印證這個無端的猜測。高句麗與燕氏起過沖突,說是咎由自取不爲過,可扶餘國一向對中原敬重有加,到底還是被兵馬一舉攻破王城,王子被縛押解鄴都,封了個永遠拿不到食邑的縣侯。

虛爵正是始於此時。

老老實實的南匈奴沒做太大的過錯,就因爲一個左賢王帶着三千騎匈奴兵因勤王駐紮在鄴都外,便被一把火燒死在鄴都裡。接着幷州老家的匈奴人也沒了活路,硬生生被逼反,起兵反抗的當場就被夷滅;臨陣投降的隨後被派到南方戰場,藉着袁紹之手全被殺死。

這就是放在古代都沒有如此殘暴的帝王。

所幸,燕北不是帝王,他就是個將軍……而將軍這個身份,往往讓殘暴變得可以理解。

其實也用不着別人理解,需要理解的人都身在局中,不需要理解的那些人,一來沒人在乎他們發聲;二來發聲了也沒人會聽去。

烏桓人不知道跟隨燕北作戰是與虎謀皮麼?

他們知道,那些部落諸王由上至下都知道,可知道有什麼用?燕北不是還沒對他們大發雷霆麼?就算真大發雷霆了,又有什麼反制手段,並沒有,他們什麼都沒有。

烏桓各部長久以來對燕北敵視外族的政策詬病久已,但那又有什麼關係,燕北派人將兩萬條雙馬鐙及高鞍送到烏桓部是他們還是樂呵呵地起兵了。

說起來都不容易,不就是爲了燕北許下的願麼,讓他們變成漢民,變成漢民就不會死,可誰他媽知道什麼之後纔給他們上漢籍?

這種心態,在一千七百年後被稱作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燕北就是個強大的加害者,而他們,早已忘記以勇武立足邊塞的祖先,成爲弱勢的人質。而在七百年多年後,中原有個著名詞人用更偏向志怪的四字來描繪這種心態,叫爲虎作倀。

大部分烏桓人是沒有能力思慮很遠的,他們的貴族則着眼當下的利益,需要燕氏的錢糧來維持部落生計。很早以前燕北就不讓烏桓人種地了,讓他們專事戰事,這樣起先看來很好的決斷在數年之後露出弊病,亦或本身這就是燕北的目的,烏桓人不種地,糧食便只能從燕北手中獲取。

一旦燕北卡死糧草,只需要圍困他們三個月,龐大的烏桓軍便會同南匈奴一樣消散在天地之間。

不論如何,一個隨時會死掉的漁獵部落殺進另一個馬上就會死的遊牧部落。

兩三千老殘孤寡不足以守備數倍於他們的烏桓突騎,儘管依靠短時間搭建起的木柵、營帳來阻攔敵騎,仍然無法改變他們轉瞬就會被擊敗的劣勢。

率部衝進東鮮卑部落的烏桓王是骨進,早年間便對燕北有極大敵意的年輕烏桓戰士繼承自己的部落,數年之間已發展成極爲烏桓王中其一,去歲他的部落受鮮卑人進攻最爲兇狠,今日與骨進而言正是血債血償的時刻。

彌加按下四千軍騎,傳令其他三千騎分三部在千騎長的率領下繞至敵後突襲,這樣的安排一度令部落中局面非常混亂。骨進腹背遇襲,部下六千烏桓軍在短時間內受到極大損傷。烏桓突騎的優勢在於奮戰兇猛,但他們的劣勢便是在逆風的戰事中士氣極爲低迷,倘若鮮卑人爲他們留出一條通路,現在骨進部下的軍士在受損超五百之後便會立即潰退。

但沒有通路,他們只能在慌亂中奮戰,然後遭到更猛烈打擊。

閻柔沒有派兵,他在等待,等骨進部受損過大……他不瞭解軻比能分鮮卑三部對鮮卑人的改變,但他知道這樣偌大的部落不會僅有這麼幾千戰兵,隱藏在暗處的鮮卑部落首領還沒有全軍壓上,他便不能先將手上所有兵馬亮出去。

一來不能讓他們被驚跑,二來他信不過後面的漢軍。

儘管他是個漢人,但他卻更信任手下的烏桓兵與諸部烏桓王。或者說漢人還是烏桓人甚至鮮卑人並不重要,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弱者依附強者、強者利用弱者讓更多人活下去,便有了族類之分。但顯然弱者對族羣更加看重,強者並不需要族羣來給他們增加更多的安全感。

閻柔更相信自己。

不過太史慈比他來得更快,一騎飛馬奔至閻柔身側,高聲道:“太史將軍有令,請閻校尉發兵救援烏桓王骨進。將軍已探明敵軍主力所在,鮮卑人沒有援軍了!”

閻柔瞪大眼睛,轉頭向西面望去,在沙丘掩蓋的另一端,燕氏鐵騎宛若洪流奔馳而去,震天的喊殺聲驟然充斥耳畔,他捏着馬鞭狠狠地甩了甩,下令道:“進攻,援助骨進!”

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十章 鼓瑟齊鳴
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八十四章 誰敢阻我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二百九十六章 哪個是牛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零九章 始終未變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十章 鼓瑟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