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曹操要進洛陽。

與袁紹在對燕北的敵對態度上不同,曹操對燕北更多的是忌憚,而非敵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曹操也不願與燕北敵對。畢竟二人算是故友的交情,曾一同討伐董卓,當時還有燕北八千兵馬資其聲勢的恩義。

只是生逢此亂世,哪怕旁人眼中掌控萬衆生死的諸侯也只能活在刀尖上,苟全性命而已,誰又能將友情看得太重呢?

亂世諸侯間的友誼,本就是悖論罷了。想活下去到平定天下,那就要先平定了這些故友。彷彿所有的故友都被關進去一間大宅院,院子裡只有一把刀……人該怎麼選?

沒有人能保證故友不會在有一天用這把刀殺死自己,那便只能把刀奪到自己手中。

如此一來,哪怕開始是故友,也會因爲爭奪這口刀而互相傷害,招致仇恨。

河南河北,如此接近,曹操並不覺得他會與燕北永遠都沒有衝突,而他現在想做的,就是將可能出現的衝突稍稍推移,所以他必須要進洛陽!

曹操最先做的,便是調集兗州精兵屯駐河南,與河內郡隔黃河相望,接着親自領兵向西進擊虎牢,以摧灰之勢擊破在虎牢以東的各部兵馬,陳兵虎牢之下,接着派人向關內送去一個小匣子。

他要徐晃將木匣送給燕北。

屯兵渡口南望函谷的燕北收到木匣時極爲好奇,他以爲曹操會直接強攻虎牢關,卻不想居然圍而不攻,還派人送來這麼個木匣……當他打開木匣,只見匣中書信上靜靜躺着一片藥材。

當歸。

“孟德是個妙人。”燕北合上書信,把玩着掌心那一味藥材,半晌才放回匣中,對侍從道:“把這木匣送還鄴城庫府,好生收着。”

曹操這傢伙,書信裡都是些老朋友敘舊的話,諸如正妻丁氏脾性厲害讓他難以招架、納與小舅子卞秉兩情相悅的侍女環氏爲妾、又生了兩個兒子之類的事情。除此之外,即沒問他爲何要派兵封鎖虎牢也沒問他進京是爲了什麼,只是邀請他到虎牢一敘。至於曹操真正想說的心裡話,用一味藥材全說盡了。

他想讓燕北迴冀州。

這對燕北而言像個玩笑,爲了奉迎皇帝這件事前後動員算上冀州民夫十幾萬人,裡裡外外的準備不知做了多少……他可不是爲了收一味當歸回去的。

不過去虎牢關見見曹操,倒是很有必要。和曹操一樣,燕北也不願現在就和曹操開戰,他也打算去虎牢勸勸曹操。

其實他們都知道戰爭已無法避免,所做的多半隻是徒勞,但仍舊願意一試。

酸棗的情誼,總要有個了斷。

“將軍若現在趕去虎牢,還來得及。”從鄴城到洛陽的郭嘉拱手說道:“李傕沒幾日,出不了函谷關。只是在下覺得,沒什麼意義,已經停不下來了。”

誰都已經停不下來了。

但郭嘉更清楚的是,虎牢有充足的糧草供給和可靠的兵員守備,曹操也許能肅清關外所有駐紮的白波軍,但虎牢關……沒一年半載,他打不下來!

燕北只是笑笑,對郭嘉道:“我去看看,與孟德見上一面便回來。我走之後,務必督促楊奉修補好洛陽的城牆,劉豹的匈奴兵封鎖西南的陸渾關,若有機可乘便搶下函谷,把他們所有人都變成甕中之鱉!”

洛陽的城牆不可謂不高,亦不可說不堅。只是當時爲大火所毀,需要耗費人手修繕各處裂開的地方,再一個便是休整城內四門與邊角,至少要有兩座大營才行。畢竟洛陽城太大,東門到西門的遙遠不說,單單被洛水隔開的內城與外城便將洛陽分成兩部,如果戰事一起,城外的敵人很難從一處城門轉至另一處,但城內的守軍要想轉移同樣不易。

既然燕北已經下定決心要去虎牢見曹操一面,郭嘉也不便多說,欣然領受督促楊奉修繕洛陽城牆的任務。

就在燕北帶着典韋部東去虎牢不久,派往函谷關李傕處的說客孫綜回還,帶回李傕繼續向東的條件。

“他要將軍讓出洛陽城?”郭嘉笑了,這對他乃至燕北而言都是無稽之談,“李傕倒是不傻,但他是把將軍當作傻子了吧?這不可能,見過郭汜段煨等人了嗎?”

孫綜十分輕鬆地笑了,接着滿面急切的喜意道:“在下左右試探,涼州諸將除段煨之外皆不知曉將軍欲入主朝廷之心,還以爲將軍只是想來洛陽給皇帝送糧食。儘管他們忌憚將軍,郭汜等人還是願意帶着皇帝向東的。至於段煨……他與董承等人打算將皇駕從李傕大營救出,希望將軍能給予接應,抵禦李傕的兵馬!”

這倒是有點兒意思了。

郭嘉聞言也不說話,伏案思慮着朝中董承與外將段煨裡應外合,能有幾成把握。只是目下他所掌握的信息還是太少,難以估計,隨之撫掌道:“接應易如反掌,只是需要稍加謀劃……一切待將軍從虎牢回還吧,到時再有定計。”

這樣一來,郭嘉心裡似乎浮現出一個關於調虎離山的計策,對孫綜道:“等上兩日,待我先傳信將軍。”

念及此處,郭嘉提筆寫就書信,派人飛馬追趕燕北的軍隊。

與此同時,遠在天下的另一端,青州出動近半戰船襲擊渤海沿線海港,緊接着將軍蔣奇揮師北進,進犯渤海。渤海郡守將麴義早已備戰多時,雖略有懈怠,但仍舊能夠將局勢穩定在臨大河之畔的幾座城池間相互攻伐。

只是這個時候誰都沒有料到袁紹的目的並非是攻佔渤海,而是借管氏海寇北上、燕北離冀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進攻東萊郡。

韓猛、呂曠、呂翔諸將率部南進,分擊東萊諸縣各地守軍,麾下缺兵短將的幽州偏將田豫難以獨自抵擋,自東萊郡北部節節敗退,以極快的速度丟掉數座城池,一路且戰且退聚各縣郡國兵四千餘至黃縣,背靠海港與敵相持。

田豫很清楚,他的部下不是管氏兄弟那些習慣劫掠的海寇,他們真正的優勢在海上!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
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七十二章 先怒後怕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五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二章 開疆闢土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