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

汶縣海岸,寒冷的天氣讓海上飄着一層濃濃的霧氣,空氣中都帶着鹹味。

靠近海岸的汶縣城,很潮。

水寨在汶縣西南三十里岸邊,依靠兩處間隔數十里的海崖絕壁而建,納鹽池、船港、水寨於一處。水寨正東七裡地勢較高,被修成出一條堤道,連接由汶縣至此的官道。

燕北跨馬立於堤道之上,揚鞭望着西面寬廣而一覽無餘好似海城的水寨,不由得對孫輕讚歎道:“這座水寨修得好,這堤道亦修得好,這難道能說你孫輕沒有才能嗎!”

遼東這個地方窮困,窮困的原因就是沒有道路,先朝最能修路的時代大約便是嚴苛暴政的老秦,可秦人的的馳道連接天下,卻並未連接到遼東來。

而到有漢一朝,真正能在遼東郡修出的道路,基本都是調集本地民夫,修出那麼個僅能容兩馬並行的小路,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是靠百姓自己踩出來的道路,一兩年時間不經修繕便長出人高的野草。整個遼東,稱得上寬廣大路的只有三條,皆由襄平而發。一條西向通遼西的青石橋,一條北通玄菟高句麗城,再一條便是南通沓氐再東至西安平縣的沿海道。

只不過如今遼東南的道路已經荒廢,長了荒草不說,有些地段甚至生出巨木阻塞道路。

是以在遼東南打仗時,大軍穿行林間,莫要說是輜重運輸,就連軍隊行走都要穿越林地屢犯兵家大忌。

而這條汶縣至水寨的堤道,全長九里,可容四騎並行寬闊無阻,自汶縣官道一轉彎便直通海岸,燕北怎能不誇讚孫輕的好本事!

卻見得了燕北讚許的孫輕有些不好意思地垂頭,看了沮授一眼纔對燕北拱手道:“這倒是將軍錯愛,實不相瞞汶縣設水寨之時屬下對運送物資至此束手無策,多虧了沮君爲屬下相處辦法,徵發民夫先將地上清乾淨,隨後便每日派遣兩曲騎兵在這條路跑上兩趟,如此四月有餘,纔將這堤道踏平。”

當時孫輕可是被遼東郡的破路愁得險些花白了頭髮,冀州生人的他見慣了四通八達的道路,在冀州就算是山上都能開出寬闊的道路,哪裡像遼東這個鬼地方,就是平地上都能爲林木所阻。落成水寨非一朝一夕之功,海岸邊上生長的樹木又都不適合造船與搭築營寨,將他急的像火上螞蟻。

全賴有沮授想出辦法,徵發民夫再輔以各地調來的田卒一奮力,這纔在這窮鄉僻壤開出一條長達九里的道路連接官道,使得遼東南的巨木能夠運送過來,搭成水寨之餘亦可讓調集來的船匠製作船隻。

燕北對沮授點了點頭,沮授能想出這辦法燕北一點都不奇怪,隨後纔對孫輕說道:“公與想出辦法,你能做好事情便是。水寨如今有兵幾何,又有多少船隻?”

“將軍且隨屬下入寨一看便知,屬下自當一一爲諸君介紹,水寨、船港、鹽場,咱們先去哪個?”

燕北兵革出身,對水寨極爲看重,自然要先去探查水寨,孫輕當即領路,衆人向水寨走去。

“將軍請看,遠處一左一右兩座大寨便是遼東的汶縣水寨,一南一北合稱二營,各駐一曲水軍每日操練。不過屬下不精水戰,水上二營亦不曾與人作戰,如今的操練也僅僅是出海行些漁獵,往來於青州東萊接引難民倒是他們的水練。”孫輕笑笑,對這種操練看上去極爲不屑,旋即指着營寨以東的大片屋舍說道:“那是水卒與船匠、鹽工的家眷住地,有民兩千餘戶,亦有商市。不過最多的還是依靠汶縣向這邊輸送,有兩個鄉,水營鄉、船匠鄉。”

燕北點頭,看着營寨以東分出兩個鄉,往來婦女孩童人丁倒是興旺,只是屋舍皆以蘆草或細木搭建,看上去不夠穩固。苦於這邊一切草創,卻也沒什麼辦法。他只是驚訝地對沮授說道:“我倒是沒想過水寨中竟有如此多的事務,想來他即管汶縣數千戶,再管這邊自是有力不逮只是田國讓一個人卻要管轄水寨、鄉民、船匠、鹽工這繁雜事務,行得通嗎?”

“正因這事務繁雜,在下才推舉國讓。國讓雖然年少,卻曾歷兵事亦任萬戶大縣襄平令,將縣中事務處理地井井有條,是確有本事的。不單單他,甄三郎的友人牽子經,亦有本事,其實有兵略亦通政事,無論是參軍事還是任縣令,都可做好。”

“牽子經麼?嗯,他曾在大將軍幕僚大儒門下學習,自然是要有幾分真才實學的。”燕北點點頭,旋即對沮授問道:“公與只提牽子經與田國讓,怎麼,甄三郎的本事,不行嗎?”

沮授停頓了一下,提起甄堯臉上含笑,完全不似說起田豫、牽招時的平輩之態,倒像是長輩在提攜後輩般說道:“甄三郎生性跳脫,但歷經宗族大變後性情穩妥堅毅,只是爲人悟性稍低,喜好交友智則稍遲不過擔當本郡計吏足矣。”

計吏是專事與州中甚至朝廷打交道的官職,是郡中極爲重要的官吏。

只是沮授這麼一說,燕北便知曉沮授這是拐彎抹角地說甄堯不堪大用。

計吏重要,那是別郡的計吏都重要,可遼東的計吏,那不就是個吉祥物麼?遼東郡與州中有約在先,州中財物皆不下發,全靠自給,計吏還有什麼用?

每三月象徵性地往薊縣跑一趟,聽聽別的郡如何彙報情況,自己這邊是好是壞其實都與郡中待遇沒太大關係。

反正本來就什麼都沒有。

燕北嘆了口氣,他能說什麼?就算他是沮授的主公,但到底沮公與纔是遼東太守,郡中如何用人難道他還要指手畫腳嗎?

他只能對沮授說道:“他不會可以學嘛,畢竟從前甄氏仲兄尚在,家中一切也不必他過問,到底讀過許多年書,公與你便多教教他,燕某相信將來三郎是可堪大用的。”

沮授自是點頭,張頜在旁笑道:“將軍就放心吧,你要做他的姐夫,郡中誰敢虧待他?”

此言引得衆人大笑,燕北卻只是扯着嘴角笑了一下,旋即說道:“甄氏兄長與我有恩,我曾許諾燕某在一日,便保甄氏周全。我能興兵鬧得幽冀雞犬不寧,能區區三月便解了黑山叛亂,卻無能護得甄兄周全甄氏就剩這麼一個男丁,我若還不能讓他將來有治州郡之才,百年之後得見甄兄,是要捱罵的。”

燕北會這麼說,沮授並不意外,實際上如果不是在意燕北的想法,依甄堯的本領根本無法在郡中任職,就算任縣吏都已是擡舉了。

“我與甄兄俱爲家中仲子,又都有一個送去讀書的三郎。我視三郎遠勝己命,長兄過世我便要如父親一般待他。甄兄若還活着,料想應如是。”燕北的神色有些深沉,緩緩說道:“我視甄兄如兄長,甄兄不在,我便是甄三郎的兄長諸君皆爲我手足,若有一日燕某命喪黃泉,留下三郎一人,也願諸君能代我看護他,不求富貴,但求無災無厄。”

孫輕本對甄堯無甚好感,百無聊賴地望向水寨,此時聽到燕北這麼說,連忙轉身拱手道:“將軍這是哪裡的話,只要我等還有命在,便絕不會讓將軍身陷險境的,否則要吾等何用?”

“眼下天下越來越混亂,何人不是朝不保夕呢?”燕北見衆人都想說什麼,連忙搶先走進水寨,看着營房與正在訓練弓弩的水卒對孫輕問道:“那些弩卒,手裡拿的是什麼?”

聞言諸將都不禁望向弩手們,卻見他們在弩臂上竟還撐着一根小棍,皆將疑惑的目光看向孫輕,便聽他說道:“哦,將軍說的那個木棒啊,那是壓箭用的,在船上不比地上,弓手因顛簸難以瞄準,弩手容易瞄準箭矢卻也會因顛簸抖落弩矢,便用木棍壓着箭矢,這就是讓弩手熟悉木棒,再上船練習,否則他們無法把箭矢壓住不說,反倒會因爲木棍而端不穩弩弓抖落箭矢。”

燕北聽孫輕這麼一說便來了精神,笑着自一旁的弩卒手中取過弩弓,用弩矢壓着箭試射,卻因沒掌握好木棍而卡住弩弦,箭矢僅僅蹦出兩步便落在地上引得衆將紛紛大笑。

孫輕接過弩弓對燕北示範木棍如何使用,只見他將弩弓拉開負矢其上,以木棍壓着弩矢向下射去,‘哚’地一聲弩箭釘進土地三寸有餘,對燕北笑着說道:“這中方法熟悉後不但能在水戰中壓穩箭矢,更能在高地以弩射擊地低的敵人,這是弓弩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

燕北嘖嘖稱奇,對着弓弩與木棍看了又看,說道:“我剛學弩時便總無法放穩箭矢,以至於發三矢也只能射出一矢,若當時有這東西便不必受那般罪了,誒,等等這樣雖然能壓穩箭矢,爲何我們不直接在弩臂上便做出能夠壓箭的東西,如此一來無論何時何地,不論高射低射,哪怕是豎射都能達成,上弦之後便不必再多操心弩矢穩定,豈不快哉!”

想到這裡,燕北不禁大悅,對孫輕說道:“誰想出的壓箭之法,當賞啊!明日,你帶着幾個熟悉弓弩的士卒與想出此法之人與我一道回襄平,我們去鐵鄔與匠人商議這件事!改良弓弩!”

b

奪鹿侯的野望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
奪鹿侯的野望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四十四章 韓馥立功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二百零三章 浪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十七章 汴水之難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四十九章 俘虜一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二十章 田豫國讓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七十四章 守其必攻第九十五章 馳北道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四十五章 滔天巨浪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