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

軻比能被打進瀚海沒多久天氣便陡然轉寒,趁着雪還未下,太史慈發兵還塞。在遠征軍回還塞內的途中,步度根派往塞內的使者也到了。

步度根派到漢地的使者很有意思,或許不是使者有意思,應當是使者背後的步度根有意思纔對。這個當下塞外草原上勢力最強的鮮卑部落首領似乎對燕氏討伐鮮卑毫不見怪,派來使者開門見山地在趙王宮向燕北闡明現今塞外草原的時局,甚至就連他部下總共有多少勇士都說得清清楚楚。

五萬四千餘,有零有整。

使者看起來是個精於漢學的鮮卑人,洋洋灑灑引據經典說了一大堆燕北都聽不太懂的話,還特意申明鮮卑西部落不曾像東部落那樣抄掠漢地,到最後才說出步度根的要求。

“我西部落大人沒有別的意思,歷經此戰,深感鮮卑三部大人對我大鮮卑管理不力,致使釀成邊釁。故而在此多事之秋,請趙國大王冊封我部落大人爲鮮卑王,同修共好共御外敵,此後年年進貢以爲臣下之國。”

這套路不對。

燕北都被使者弄蒙了,本以爲步度根派人來會是議和或停戰之類的事,卻沒想到步度根派使者千里迢迢跑來,是想求獲封。而且……還是讓他冊封。

有一個王冊封出另外一個王的麼?

鮮卑西部落確實不曾像彌加或軻比能那樣連年抄掠漢地,但這並不是他不想,而是另有原因。中原之所以叫中原,因爲是天下中心,而對西域而言,中原是中原,塞北也是中原。如今西域諸國有不少都是年年向東面進貢,既向中原進貢,也向塞北進貢,而塞北……自然就是向鮮卑進貢。

燕北可不相信那些貢禮步度根還能交給軻比能。

鮮卑西部落比鄰的是漢家涼州,中間隔着武威大漠不說,前些年涼州亂成什麼樣所有人都心裡有數,漢家朝廷在廟堂上過去崔烈都發出放棄涼州的聲音了。那是真正的硬釘子,可不像三不管的幷州一樣好欺負,別說步度根不抄掠,讓他去抄掠試試?涼州的部落大人們窮得都快當褲子了,鮮卑人再去抄掠?

自己跟自己打了上百年仗的羌人不組團越過大幕去搶鮮卑人就不錯了!

現在步度根反倒拿他不搶掠涼州來邀功,這着實令燕北想要發笑,何況冊封王位這種事,燕北怎麼可能冊封別人……無關法理,真自己冊封出去了,將來還怎麼揍他?

“明年四月之前,你們部落大人如果來朝廷,孤可視其作態再議此事。”燕北擺擺手,道:“此時無需多言,你歇息歇息便上路吧。”

至少要敢來拜見我,那纔算忠臣,冊封個西鮮卑歸義王倒也不是不行。

倘若不敢來,明來四月接着打,一路直接把他們攆到西域更西的地方找貴霜玩去!權當是驅虎吞狼了,貴霜和宋建沒打起來,但未必和鮮卑人還打不起來……如果燕北沒記錯的話,好像貴霜在古書上也是有幾萬弱兵,讓他們虎狼相爭無疑對趙國是件大好事情。

別管誰和誰爭鬥,只要不在漢家土地上,那都是好事。

至於他們兩相聯合,倒不是燕北沒有顧慮,實在是沒有可能。貴霜總共就那麼大,西鮮卑數萬勇士幾十萬人西遷,天底下除了中原王朝沒有誰敢讓臥榻之側有如此猛虎酣睡,更別說貴霜了,就算短時間議和結盟,早晚也要打起來。

這本來就是燕北對鮮卑人的計劃,誰知道怎麼回事軻比能自己跑偏流竄到北邊去了。

不過對塞北,現在燕北已經不感到擔心了。驅除鮮卑之後,塞外便再沒有能威脅漢家的部族,接下來的事就看南邊兒的幾個諸侯了。

荊州勢力已分崩離析,所慮者不過曹孫劉而已。

不過他們仨,也就全靠強撐了。如今劉備依靠益州地形、曹操依靠武陵地利,都成了難啃的骨頭,短時間內兵馬很難取勝,最有可能在今年之內出結果的便是江東的孫氏了。

東南之地幾乎不會受到寒冬的影響,而孫氏所依憑的最大仰仗不過是長江天險,如今也盡數爲徐晃所渡,戰事進入揚州本土開戰,燕北沒什麼好擔憂的。

現在燕北所做的便是爲他們籌備輜重,督促押送,並藉由遍及天下的寺衆郎在各地收集到各種事務消息中選擇應當讓領軍在外的將領知道的部分送出去。

其實也只有在這個時候,燕北才能感受到過去漢朝在洛陽定都的緣由。其他都是空話,在燕北看來定都洛陽最便捷的方面便是時間。因爲關中道路四通八達,距離天下各處的距離都差不多,而且道路都是最接近的……反觀邯鄲,就不一樣了。

邯鄲地處中部偏東,雖說距離洛陽也不遠,但它離其他地方確實遠了些。除了青、幽、兗三地距離接近之外,想要前往幷州要翻過太行山,想要去司州要渡過黃河逆流西走,至於遠處的涼、益、豫、荊等諸州便更不必說了。

在洛陽,可以保證無論天下何處發生變故,一旬之內騎手便能將書信送至關中,而在邯鄲,這個時間要擴大兩到三倍,至少現在交州的書信演變收到的還是三個月之前的消息。

沒錯,燕北剛剛收到來自士燮在七月下旬送來的書信,信中提到他知曉了燕氏正在益州自北向南與劉備作戰,他將率交州軍士五千自交州西面的大道進入益州南部,朝成都發起進攻。

燕北覺得士燮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他並沒有將士燮向益州進攻與曹操向南擴張的消息放在一處思慮,否則他便能發現在南面兵略中他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一環,交州兵馬由士燮率領西出州中之後,他心中所想的交州、荊州同時對曹操形成夾擊之勢,還存在嗎?

如果不存在,南郡爲燕氏所佔,揚州西部眼下又都是徐晃的兵馬與孫策交戰,那麼曹操還能往哪裡走?

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
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六章 人心易變第八十六章 三利三害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七章 四海爲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九十一章 幽州震動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二百一十五章 勞軍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三十七章 劍指黑山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五十一章 遼東往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