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

長途跋涉,行舟步騎,跨坐馬上的燕北面若金紙,胸膛每一次喘息都令他感到劇痛不已。x23us.com更新最快但這是他必須要走的路,無法假借旁人之手。

儘管傷痛難堪,燕北的心情倒是極好,若非身受重傷,只怕還要接連催促衛士快步行進……他要面見皇帝了!

燕北是一直想奉迎皇帝的,這從他最開始結實荀悅時便有所思慮,尤其在聽說當朝皇帝過得不好,更堅定了這個想法。即便到後來他真決定挾糧威脅李郭遷都奉迎皇帝時是考慮到幽冀燕氏,但在這其中也有大半是他確實希望皇帝能到鄴城去,掌政。

說來諷刺,他做過好幾次反賊,如今卻希望能幫助漢朝皇帝掌政。但細細思量,他身邊的幕僚們卻又不難理解,不是每個反賊都有遠大的志向,要推翻漢室自己當皇帝。或許張舉、張角是有這樣的想法,但充其量只是馬前卒的燕北,不過是因事態夾裹罷了,讓他殺人、違反律法容易,推翻漢朝?

燕北戎馬倥傯轉眼便已有十年,這十年裡的前半截,他爲旁人的覆漢事業增磚添瓦。但當他長大了,手握權柄,他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爲了治下百姓能回到漢朝紛亂之前的歲月罷了。

別人給他繳納賦稅,他便要想方設法讓別人活下來。

僅此而已。

自劉協登基以來,這天下的反賊大約是對皇帝沒什麼好惡的,正如東遷之事,但凡有機會能來進貢的,各路諸侯反賊也好貴胄也罷,哪個不來湊個熱鬧。

有漢四百年,明君何其多,昏君亦不少,劉氏不算虧待天下。深入人心,也只是應有之義。

這路上還算平安,手裡到底有兩千多燕趙武士可供驅馳,司州的小股盜匪不敢觸及黴頭不說,竟還遇上兩股盜匪望見燕北依仗便遙遙跪拜,希望能被收入麾下。

燕北自然是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收留盜匪,見他們還算精壯,便留下些許糧食,讓他們各自散去不要爲禍關中。所隨行者,也不過是兩千餘燕趙武士與典韋、管亥、華雄、太史慈四人,各個帶傷模樣狼狽。

但精氣神卻是不一樣,照太史慈的話說,帶三尺劍登天子階,是大丈夫才能做的事情!

雖然他們都沒得到劍履上殿的權勢,不過眼下也沒有大殿,就算覲見皇帝要解下刀劍,至少可以穿着鞋履,算是將太史慈的宏願達成了一半。燕北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太史慈的願望,這身旁文武雙全的戰將竟是有大志向,希望自己能立下悍馬功勳,得到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威儀。

只是這些詞,在這個時代,並沒有太多褒義。

這是權臣,不敬皇室的權臣纔有的賞格。

董卓呀,壞了太史慈的宏願啊!

半日行軍,溫縣遙遙在望,隔着十里便有皇帝擺下的依仗,有符節令孫徽牽一匹毛色灰暗的坐騎請燕北換馬而行。燕北看着駿馬皺皺眉頭,在孫徽的解釋下才知曉這是朝廷御馬,不過飢餓才豢養成了這般模樣。燕北看看那坐騎再看自己的駿馬,揮手讓他下去,兀自騎着自己的坐騎領典韋等踱馬而行。

“將軍,這符節令滿口涼州話音,當是董承的親信。”身後華雄暗自搖頭,提着長刀亦步亦趨,刀尖指着符節令讓燕北皺眉不已,“誰還不是陛下的親信了,不要無理。”

典韋擡手推開擋路的孫徽,一把奪過繮繩牽着在燕北身側步行,心裡實在看不上董承使的這個小伎倆。倒是華雄聽了燕北的話,自顧自的笑笑,這燕將軍確實與李郭不同。

若放在從前,稍有不快便劈死當場,什麼皇帝不皇帝的誰在乎?難道燕北的權勢還弱於李郭了?

燕北對董承也感到不快,皺眉望向左右,除了夾道相迎的依仗與軍卒之外,溫縣田野裡到處是隨地宿營的百姓,打着野草充飢還比不上遼東的奴僕。朝廷都到這地步了,堂堂外戚還顧全着爭權奪利,想要落了自己威風,也不看看他董承是什麼東西!

沿途儀仗也算不得威儀,朝廷的羽林、虎賁在紛亂中只剩百餘,都在皇帝身邊,外頭的這些儀仗軍士也是七拼八湊,有白波軍、匈奴人、屠各胡、涼州兵,其中有識得燕北的,挺着胸膛神色緊張激動,生怕燕北瞧不見他。

行至城下,遠遠望見城牆上百官公卿簇擁着皇帝,自有官吏通報高呼,燕北翻身下馬拱手拜倒,道:“外臣燕仲卿,拜見陛下!”

隨着燕北拜倒,其後跟隨的典韋諸人、五百甲士紛紛拜倒,更遠處停駐的燕趙武士亦遙遙拜賀,聲震霄漢。

皇帝不過十六,從前涼州兵無禮,不知多少年都不曾見過這般景象,何況如今燕北之軍卒各個重甲執銳,又是威名在外,立在城門樓上面色潮紅呼吸粗重,頓了片刻才朗聲說道:“前將軍免禮!”

說着,便領百官公卿下城來接。

就在這時,兩側羽林行至燕北左右,將他與身後典韋等人隔開,各持兵戈相脅,典韋等人登時便要暴起,被燕北阻止,問道:“諸君這是何意?”

“將軍勿怪,朝廷舊儀,外臣領兵覲見,要有虎賁左右相挾。”左右羽林尚未開口,城門下便已有一人走出,體態敦實身着罩甲,拱手笑道:“在下董承,見過燕將軍。”

朝廷還有這儀制?燕北是確實不知曉,聽董承這麼說,燕北倒也不願任性而爲,心裡暗自記恨上董承,面上灑然笑着擺手讓典韋等人稍安勿躁,解下刀劍後指着典韋等人說道:“這幾位校尉皆是助陛下東歸有功之士,董將軍,可否讓其與燕某同行?”

別人倒是無所謂,太史慈一直想見到皇帝,如今若因自己受阻於外,反倒不美。

董承看幾人各有傷痕,着實狼狽,撫着鬍鬚笑道:“既然燕將軍有求,那便同去,不過尚需解下兵……華校尉?”

華雄臉頰抽動冷笑一聲,燕北對董承倒是有好臉色,不過也僅僅是臉色而已,看着皇帝緩緩下城便不去管他,只是轉頭看了左右持刀的虎賁,不屑地撇撇嘴。董承是個什麼人物,早年董卓還在時不過是牛輔部下的軍侯,現在倒借女兒嫁給皇帝走了大運,就算身後虎賁是受了他的意,就算身受重傷,燕北也量他不敢對自己動手。

裝裝樣子還行,真讓他動手,還想不想活了?

說殺就殺的了,燕北連怒意都懶得有,見董承不知讓路,正逢皇帝下城與董承立在一線,燕北對着董承便拜了下去。

“臣燕北,拜見陛下!”

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
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零九章 三足鼎立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四章 絕戶鮮卑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十章 鼓瑟齊鳴第三十一章 不見人惡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七十章 洛水之會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六十二章 莫提吾名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