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

燕北攥着戰報立於戰車,只想仰天長笑。

現在可算有點真正做將軍的感覺了,告訴手下校尉哪裡有敵人,一票猛將出馬咔咔就把事兒平了。他這領着大隊人馬還在後頭殿後呢,大股的軍糧、輜重還在路上,前面太史慈和孫輕已經率弓騎衝陣,傳信回來告訴他奪回涿郡七萬百姓,攻至禹水東岸。

戰後收斂屍首,敵軍白馬義從傷一百三十七,死八百五十三;冀州軍卒俘虜一千三百六十五,死一千六百餘。另有跳入禹水中被淹死的敵軍不計其數,滾滾屍首順禹水而南下,大約會隨波逐流至易水一代。

此戰公孫瓚麾下大將嚴綱陷於陣中,死在亂軍中,屍首已經不像樣子,兵馬勉強將首級傳送回來。

“傳信子義,勇武可嘉,命其伺機而動,燕某爲他殿後!”

這封戰報就像一劑強心散,讓燕北堅定了要奪取五阮關,甚至在關下與冀州公孫瓚硬碰硬打一場的心思。當然,也令他更畏懼民心……到他這般地位,大約天下任何敵手都很難令他感到畏懼了,他最大的敵人反倒成爲自己。

“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燕北扶轅而立,搖頭說出這句荀子在五百年前說過的話,只令他感到徹骨生寒,轉頭望向身旁的郭嘉,緩緩搖頭長嘆道:“仲豫先生的理念與其祖又幾多相似,今後我要多聽從他的教導……來人!”

公孫續麾下上萬名武士,其中有兩千餘名白馬義從,是多可怕的戰力?這幾乎是現在燕北所能調集軍隊的一半,燕北曾經用這樣的兵力打得東夷強國高句麗割地求和!但就這樣的一支軍隊,在與太史慈爲敵的過程中被其麾下夾裹的百姓一舉擊破,太史慈在戰報中寫的清楚,超過一半的敵軍是死在怒火滔天的百姓手上。

這種感覺令他回憶起早年間那場波及天下的黃巾之亂。

“將軍,當下尚需妥善引導百姓,有意從軍者應整編入伍,尤其重建涿縣……否則數以萬計的百姓,恐生禍亂。”

郭嘉當然知道燕北想到了什麼,這樣一場大勝卻令他面上是這般晦澀難明的表情便說明了一切。

“你也想到了。”燕北緩緩點頭,見傳信騎從在車駕之下拱手,燕北說道:“去命高校尉過來;奉孝爲我修書一封傳信州府,將此地情況告知荀君,調派遼東沮宗前來涿郡擔任太守,讓州郡給我推舉一個德操高尚,行爲不急躁的年輕人來主政涿縣,重建城池。”

郭嘉拱手應諾,不消片刻便將書信封好,此時一旁將兵的高覽也收到燕北傳喚他的消息,策馬而至,拱手問道:“將軍,前線勝了?”

“勝了,一場大勝!恐怕這場仗輪不到你我將兵與敵對陣了。阿秀,你選派得力人手從麾下調集一千士卒,再調派三千民夫,自禹水以南向易水河畔逆流而上,調集民船打撈屍首,尋無人山谷拋屍焚燒,不要在大災之後釀成大疫……子義在前面殺了三四千敵軍,屍首順着河流飄下來,是要出亂子的。”

高覽聞言連忙應諾,瘟疫這東西在這個時代足矣令膽識最過人的猛士心生畏懼。

緊跟着又聽燕北說道:“派人去做這件事,你統帥剩下的所有漢人士卒,沿途搭建食棚,接引百姓返鄉告訴他們每一個人,家中若爲公孫軍所禍,燕某會派人給他們越冬所需的錢財和糧食,一切都會像從前一樣。總之就是安撫民心,這個你鎮守遼東久矣,不必燕某多說吧?”

“屬下知曉,主公無慮!”

“讓州府給我往涿郡調糧食,夠十萬人兩月所用,算上路耗先調二十五萬石粟米和夠用的鹽,誰要是敢在這上頭動心思就讓姜晉立馬給我斬了!”燕北聲色俱厲,這種事若不讓姜晉管,他肯定是第一個出問題的。“傳信遼東太守燕東與汶縣田豫,讓他自遼東糧草調七十萬石糧草走水路送至漁陽泉州,再由泉州送往涿郡。讓馬安的商隊在各地採買冬衣……七萬百姓來投燕某,燕某便不能叫他們今年冬天挨餓受凍!”

一條條將令飛快地傳達下去,就連燕北自己都察覺到從將軍到州牧的身份變化,這給他最大的感觸便是戰爭的本質已經變得不同。從前他只管戰爭,殺死敵人保全甚至壯大自己,至於戰爭之後的事情幾乎沒有讓他操心的。可現在一切變得截然不同,戰爭反倒成了需要他操心的最次要的一件事。

水路運送糧食的路耗至多一成,而陸路的路耗則有四到六成,一月路程便要多調二倍的糧草,若是三到五個月的運輸,則運十萬只能達三萬,遠遠比不上由船隊從遼東郡調集糧草來的合算。但遼東郡畢竟太遠了,來回運轉一趟便要有兩旬之久……一趟運送亦纔不過十萬石糧草。

就是從現在一直運到冬天海水上凍,怕也只才堪堪運完。可書信傳回去就要一旬呢,一來一往,到冬月是什麼情況還難說。

唯一的好處就是從前燕北在遼東大力屯田,遼東郡的糧食總是夠用。

如今這麼一分兵,燕北便需重新籌算部下的戰力了,揮手說道:“將張頜、賀渾鹿招來,命高句麗軍前驅,張儁義併入燕某本部。”

眼下燕北本部還有五千餘部,賀渾鹿的高句麗王軍兩千餘、張頜的別部千餘,再有便是典韋所率領的親衛軍。只是如今留下的這兩個將領卻都是老大難……賀渾鹿就不說了,本是高句麗禁軍統帥,與燕北是有國仇家恨在身的,只是如今大王安危皆在燕北一言而決才勉強投效;張頜呢,自玄菟郡事發後,燕北便一直不願將他獨任,可此時此刻,接下來一旦前線戰局不利,恐怕就必須倚重這兩個人了。

偏偏,這兩個人的能力又都是如此出色,若非有忌憚在身,多多少少都不會比燕北麾下的大半校尉差。

所幸還有典韋麾下親衛軍彈壓,應當不會出亂子。

“傳令全軍,繼續西進,越過禹水!”

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六章 鎮關中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
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四十四章 沮授求援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七章 天下蒼生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下座城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二百一十六章 可有頭緒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三章 增兵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六章 鎮關中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二十八章 天運有常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二百二十八章 廣陵太守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九十八章 探望燕東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五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