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

張遼這個傢伙真是不讓人省心,看着寺衆郎從各地傳回的信件副本彙總至趙王宮,燕北灑然地搖頭,失笑。

或許在張遼的政治主張中,恪守的尊則就是在其位謀其政,其他的事從不多做考慮。燕北注意到呂布部將中這個雁門人時,是他東征扶餘國,不過在這之前,張遼一直是以一個莽夫、衝陣之將出現在燕北眼中,他似乎除了武藝高強些,與旁人並無什麼不同。在那個時候,張遼與燕北心中並非是特別的。

他變得特別,要從自請降爲趙國偏將開始。

這是個能爲主君分憂的聰明人,這世上能爲主君分憂的人有許多,但未必都是聰明人,一旦掌握不好分寸,便會將全心全意的好事做成壞事。但張遼不是,燕北認爲他聰明,便在於他能掌握好分寸。

當他是燕氏一員戰將時,他立下功勳、自請降爲趙國偏將,明降暗升的事情,爲燕北乃至爲趙國定下趙將比漢將地位更尊崇的標杆。

而現在,張遼的地位再一次變得不同,他爲主君分憂的方式,也再度出現不同。這一次他選擇串聯各地郡守、將領,問詢合時給趙王上表進位……他在提醒別人,別忘了還有這件事。也在提醒別人,該背鍋了。

這是個挺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的人一般招人待見。

糜芳也挺有意思,原本燕北以爲在趙國流寓的這段時間,他會像過去那些投降或被俘的敵軍將領一樣,戰戰兢兢地等上半年。恰恰相反,糜芳倒是完全做到既來之則安之,甚至還……在邯鄲開市的時候拿趙王宮給他花銷的幾十金組起個小商隊,從邯鄲等地買入百姓尋常所需的物事運往長陵販賣。

燕北從沒見過膽子這麼大的降將,短短倆月,百十里長的商路糜芳跑了四次,每次獲利不多,但加在一起給趙國貢獻了足有十金的商稅。

這小子是個人才,讓他作將領真是屈才了。

這片土地上一直以來最糟糕的事便是天底下最有才能的一批人全跑去做官了,這並非壞事,但卻確實是一件糟糕的事。人傑少,做官可教化萬民,是好事;可人傑多了呢?燕北的學宮、太學、州學至今,每年從各地郡學進來學習的人成千上萬,這些人都做官了,還是好事嗎?

官員,本身是不創造東西的,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讓百姓產生超過原本的產出,並在另一方面維持國家安定,讓百姓明白事理,減少相互之間無端的摩擦。

他們做出這樣偉大的事情,回報便是百姓繳納給國家賦稅,國家再從國庫中撥出一部分作爲官吏的俸祿。

天下有才幹的人越來越多,燕北原本是應該生出‘天下英雄盡入我轂’這般豪邁的感受。可當他孃的天下英雄變得太多,這就有幾分難受了。

現有的官僚體系,並不足以容納這麼多官員,如果賦稅都用來養活官吏,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

糜芳給燕北打開了新門路,倒不是說因爲糜芳去組商隊,燕北便讓將來的官吏去從事商賈之事,他們要都去從事商賈,燕北恐怕更生氣。糜芳給燕北的啓示在於,士人,他們可以做文士做武士,可他們做其他事也一樣出色。因爲讀書、因爲明理、因爲上曉天文下曉地理、因爲會算術懂藝術,而且腦子裡還時刻塞滿了關於哲學的思辨。

糜竺是誰?是徐州的大商賈、大豪強,他已經很富有了,但還是做了徐州別駕,還是跟着劉備流亡益州,爲什麼?因爲商賈的地位低啊!

張機是誰?是天下有名的醫道聖手,他已經很有名氣了,還是跑到洛陽來求官,求得南陽太守,可實際上卻並沒有將這個治理千里的官位做得出色,但他還是願意做官,這是爲什麼?因爲醫匠的地位不高啊!

“既然當下問題如此,那該怎麼辦呢?”

燕北對幕府幕僚循循善誘,一干幕僚點頭十分認真地跟着燕北的思路走,道:“是啊大王,那該怎麼辦呢?”

“孤要是知道,還問你們?想啊!”

燕北擺擺手,苛求部下幕僚必須給他想出一個平衡士農工商地位的方法,他的幕府僚臣皆爲士人,當下這個舉動若放在後世,是有一個說法的——史載,興和五年夏末,大將軍幕府、趙王宮中,一羣士人背叛了自己的階級。

燕北現在每天的時間大多數用於查閱寺衆郎送上來的書信,甄堯做輯校寺的活計越來越得心應手了,所查事蹟事無鉅細,且從不拖沓。大約每個統治者都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監察機構,越是開國之主越有這樣的渴望,因爲這能滿足人內心很多陰暗的渴求。

比方說窺視欲,他能監察到天下某個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甚至是旁人藏在陰暗角落裡的腹誹,燕北都能知道。甚至毫不客氣的說,沒有誰能在插着燕氏大旗庇護下的土地上完全躲避燕北的窺視。

讓甄堯治理一方,他未必能表現出多大的才能,可讓他抓着輯校寺,還真把監察這事做出花兒來,這個才能是燕北麾下誰都無法企及的。

如今輯校寺已經有幾個職權司交叉監督,尤其在合併漢朝御史臺之後,與輯校寺互相監督,演化出非常強大的監察機構。而這些事反映在燕北眼前時,便顯得分外有趣。

有人想起兵造反,尚在謀劃階段便被寺衆郎捅到輯校寺裡去,接着當地的駐軍校尉便與其搞好關係,充分滿足其在造反前的膨脹心理,削去對抗燕氏而帶來的不安,接着在起兵之事尚未波及郡縣,便被自己宅院裡一擁而上的婢女健婦用袖口藏着的小刀捅死在馬廄裡。

發生在天下的種種事端,就以前因後果極爲清楚的情況傳送到燕北眼前。

可惜他不是穿越者,否則此時此刻一定會有非常熟悉的感覺,他的疆土像一局放置遊戲,只需要他決定最上層的政策,接着國度中每一個人都有各自指令,逐漸將他的構想達成。

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
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五十五章 夜襲曹營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二百零六章 十七畝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十九章 聞聲見人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八十八章 早去早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二十五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五十章 幽州有變第五十九章 長命百歲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六章 人心思變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一百零一章 英明神武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七章 烏丸平叛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六十八章 南聯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