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

荀諶在薊縣最亂的時期離開,袁氏的威名就連塞外討生活的閻柔都知曉,甚至專程派出一隊烏桓騎兵護送其返回渤海。

不過即便是在天下享譽上百年的烏桓突騎,見到姜晉一路追趕而來的騎兵隊時,也要讓出幾分薄面。

護送荀諶的使者車仗是出於對袁氏的尊重,將荀諶的車隊交給姜晉更是對燕北的尊敬。

一字之差,意義不同。

閻柔是在塞外鮮卑、國內烏桓都吃得開的漢人,正因如此他才更清楚燕北有今日之威靠的是什麼,這不單單是掌中兵刃或是麾下有些兵馬就能簡單達到的事情。

膽量、勇氣、胸襟、氣度、心性,缺了哪一個,在幽州這片土地上又能成事呢?

即便姜晉是個渾人,帶騎兵押荀諶車隊回還薊縣時也未有任何不敬之舉……荀諶表現出士人的氣度,問明姜晉情況後心安理得地讓車隊回還薊縣,言行之間不卑不亢,讓姜晉都挑不出絲毫毛病。

姜晉在州府落了一衆從事的臉面,這纔將荀諶帶回來的消息告知荀悅,平日裡聞聲好語的荀悅寒着面孔,讓姜晉感到些許尷尬,摸摸鼻子只好說道:“荀君,人姜某帶來了,後面的事,就由荀君做主……姜某去巡城。”

走出州府,姜晉環顧薊縣長街,面上帶着不耐煩的愁苦臉色,撓了撓自己的耳朵,嘟囔着帶一行軍士牢騷道:“你說這荀氏弟兄,都投一處多好……讓他們自己琢磨吧,走,老子知道薊縣有處酒壚,賣酒的胡娘身段無雙,去飲上幾大碗!”

姜晉卸下了一身的擔子,可對荀悅來說,責問荀諶,纔是遠勝謀國的難事。

“大兄將諶尋回,所爲何事?”荀諶在州府中等了很久,也沒露出絲毫不耐神色,只是讓從人自行李中取出書籍,於坐案上讀着,擡眼見到荀悅入室,這才收起書簡,正色說道:“幽州牧爲賊人所害,弟還需返回冀州向袁公告知,不宜久留。”

荀悅看向二弟,眉宇間有複雜情緒縈繞,也不說話只是坐在一旁思襯着如何開口,半晌才問道:“你在薊縣都做了什麼?”

“兄長,你我各爲其主,有些事諶不能說,還望兄長不要見怪。何況這些日子的事都在兄長眼皮底下,難道還非要諶親口說出不成?”荀諶面上輕鬆至極,心中估計是教唆齊周殺死公孫紀的事爲州府所知,但這又算不上什麼大事,因而對荀悅也沒有太多畏懼,不過笑道:“兄長若有他事,便盡情來問,不過若事關幽冀,恐怕諶便不能從命了。”

“從命?幽州人打算要你的命你可知道?”荀悅見荀諶到現在還如此輕鬆作態,不禁惱怒地重錘案几,斥責道:“袁本初何其無恥,竟讓荀氏出手害死劉公,難不成你也瘋了不成?”

害死劉虞?

“兄長此言何意?即便各爲其主兄長也不該你我手足相殘,因何誣陷於我?”聽到害死劉虞,荀諶的臉上淡定不在,猛地拋下書簡起身怒道:“劉伯安之死與你幽州有脫不開的干係,此事明明爲你身後燕仲卿最爲得利,怎能怪罪到袁公與我的身上!”

荀諶的反應如此之大,超出了荀悅的想象,不禁皺眉不語,眼神死死地盯着荀諶,寄望在堂弟臉上看到些許倪端……可是沒有,荀諶的慌亂並非作假。

害死劉虞這樣的罪名,太大了,大到任何人都不敢去承擔。

“兄長莫要如此看我,荀友若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會使荀氏揹負如此罪責!”義正言辭地說完,荀諶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劉伯安,這不是死於燕仲卿之手?”

蒼天!荀諶一直以爲這是那燕北的手筆,此等膽量與殘忍,大約只有那遼東馬匪能做出此種惡事!

“不會,仲卿將軍興兵爲其弟復仇進攻遼西,又籌謀東征高句麗,還寄望於以劉公之聲望震懾公孫瓚,如何能在此時刺殺劉公?”荀悅長長地吸入口氣,坐在榻上久久不語,這才問道:“此事若非你所爲,友若又爲何唆使齊周攻殺公孫紀?”

“無非是見機行事罷了,罪責推到公孫伯圭身上,便能引幽州軍南下,於袁公有利。”荀諶沒好氣地說出一句,儘管面上好似驚慌失措,實際心中卻飛速思慮着此事的來龍去脈,“此事倒是蹊蹺了。”

荀悅方纔那句說出燕北近期部署到也不算告密,正如燕北對冀州發生的局勢瞭若指掌一般,袁紹對遼東近來之事亦洞若觀火,燕北與遼西相攻、交惡高句麗這都是他們知道的事,正像荀悅所說……別說燕北想不想,就是單看現今局勢,燕北也不會殺死劉虞。

至於說公孫瓚,其實也不可能,那只是所有人都希望能把罪責推給白馬將軍罷了。

“難道……”

荀諶心中突然想到前些日子郭圖帶人來過薊縣,告知他些許戰事局勢,詢問了劉虞的態度後,便告訴他若幽州有變要及時回到冀州……郭圖走後不久,劉虞便遇刺身亡。

難道此事真與袁氏有關?

到這時候,荀諶自己心中也開始懷疑,難道袁紹是做了兩個準備,劉虞若不願相助,便殺死劉虞迫使幽州軍入局?

“難道什麼?”

荀悅見荀諶好似想到什麼,連忙開口發問……他可不希望劉虞的死與荀氏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沒什麼,只是想到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罷了。”

荀諶搖頭,還想再說些什麼卻被荀悅打斷道:“你別再想着什麼各爲其主,燕將軍已下令,如果你不能將自己從此事當中摘乾淨,就別想離開薊縣了。難道爲兄還會害你不成?”

“呵,這自然是不會的。既然事情說不清楚,那在下也只能先客居薊縣了。”即便如此,荀諶也沒打算將自己捕捉到的些許蛛絲馬跡告知荀悅,只是攤手錶示叨擾,這才伏過身子對荀悅問道:“兄長,你真要爲燕仲卿效力了?其人不過馬匪叛黨,就算效力也應是那燕仲卿爲兄長效力……依我看倒不如兄長隨我一同投奔袁氏吧,最不濟兗州牧曹孟德,也算是有些才能,何須投奔燕仲卿?”

“今天下亂世,各方諸侯蜂起畫地而治,皇權旁落……兄長莫要瞪我,你也知曉這是實情。自董卓起,禍亂不休,兄長又何須抱着輔佐漢室的心思不放?”即便被荀悅告知會被軟禁在幽州,荀諶仍舊極爲樂觀,甚至開始策反荀悅道:“我觀袁氏纔是能成事的真英豪!至於燕北之輩,雖可雄名一時,然其固守遼東之地,區區東夷北胡便可牽制其不得西進南下,逐鹿中原……又如何能達成兄長心中宏願?”

儘管荀氏大龍二龍早已分家,但荀諶對這個一心爲漢室效力的兄長十分了解,說道:“依我看,眼下正是兄長的好機會,以我之才智,兄長政力,藉此時機收幽州諸從事,傳書各郡,便可若那鮑允誠迎曹孟德般迎兄長入主幽州。東有燕北固守門戶,兄長只需南下與袁公合力平定公孫瓚之亂,北方便可免於戰亂,休養生息幾年之間,依幽冀兗之力,平定天下須臾之事爾!”

“友若,你說的不錯。”

荀悅對荀諶的誇讚是真心實意,他相信荀諶有將幽州一干從事玩弄鼓掌之間的本領……教唆齊周殺死公孫紀便已顯露出他的能耐。袁氏如今佔有渤海、河間,曹操以兄事其而掌兗州大政,若再得幽州,的確整個北方無人能擋;而袁術據南陽虎視荊揚,橫掃八方也僅得一敗。

本初公路,都是能成事的大人物。

“可是友若,你唯獨看錯一件事,袁本初非是英雄豪傑,所謂袁氏,亦不過是背主之奴爾!”荀悅襝衽跪坐,對荀諶道:“在我看來,度遼燕將軍纔是英豪,至於你說的將軍出身低微……先朝衛將軍亦不過爲馬奴,出身低微者現今領朝廷印號爲將軍,袁本初卻不過仰仗宗族聲望自封將軍,孰強孰弱,一望便知。何況以出身識人,友若未免太過膚淺。”

荀諶被兄長的話噎住,爭辯道:“即便不說出身,燕仲卿又能算得上什麼英豪?”

“關東聯軍翹首西望,將軍領兵先驅,此強過袁紹,爲英豪;諸侯畫地而治,兵鋒相爭,將軍北服烏桓、鮮卑,東拒高句麗,此強過袁紹,爲英豪。諸侯本弱而恃強,將軍以強而恃德,更強過袁紹,爲英豪!袁紹妄自廢立,爲劉公所拒,此次又與劉公之死脫不了干係,袁氏深受漢家恩德,卻畫地而治,謀奪冀州而與公孫氏興起戰端,使冀州生靈塗炭蒼生蒙難……此等小人齷齪行徑,竟被友若奉做英豪?”

“依我之見,袁氏必敗無疑,友若倒不如早投燕將軍,你我兄弟同效帳下,尊漢室,攘夷狄,誅亂臣賊子!”荀悅說罷,抿着鬍鬚微微昂首,俾睨荀諶,道:“以正天下之道!”

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
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調兵西南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二十六章 僭越之象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四十四章 麻桿打狼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死而已 新年快樂!第十二章 徐徐圖之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二百五十六章 響鼻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戰 一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一百一十八章 飲若鳩酒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一百三十五章 優柔寡斷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七十一章 南下受阻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