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

邯鄲城趙王宮乃至整個天下似乎都能感覺到,趙王很着急。

這種急切體現在每一次徵兵、每一次徭役,也自然包括興和五年夏天傳信給各地太守的書信中要求他們必須做到的事……修路、架橋、修渠。

做這種事沮授是行家裡手,三月開春時節,沮授得到代趙王巡行四方的權柄,隨後不單單他自己,自燕趙武士搜尋了包括魏純在內十幾個繪圖算術的好手,自冀州之始在各地繪圖,於六月將冀州第一份新繪輿圖送往趙王宮,接着由沮授在最容易灌溉的土地上修渠,這項事務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月才勉強達成,接着趙王一封手書便送往冀州治下各郡,浩浩蕩蕩地要求各地徵發徭役修渠修路。

不是燕北急,而是他終於在這會意識到天下大亂是他手中最重要的籌碼,越是官僚吏治不夠完善,他的命令才越容易得到貫徹執行。或許在將來,當重新承漢制之後,他的權柄未必能比得上現在。

太史慈部兵馬在五月再度啓程,八月時在故中鮮卑的地域中傳回書信,言明步度根已率部落向東擴張,不過限於時間,遷徙至中鮮卑故地的鮮卑部落勢力分散,各個擊破不算困難。

步度根也是膽大而有野心的,軻比能剛剛被擊潰至瀚海,他便忙着來搶地盤,倘若燕北性情中再多些許溫和,或許漢與鮮卑之間輕而易舉便能得到十年二十年的邊境安定……但顯然這並非是燕北所想得到的。

自有史以來,中原王朝這些種地的與草原上那些放馬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終秦漢兩代數不盡的皇帝都想要終結這個麻煩,但始終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攻伐,人們試過了,不論秦皇以蒙恬修長城擊塞外、還是漢武以衛霍擊敗匈奴、亦或是時至後漢,以大將軍竇憲擊北匈奴遠走西域、收南匈奴於漢家內附。

這個麻煩解決了嗎?

並沒有,匈奴在時有匈奴、匈奴不在了有鮮卑,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

人們用防禦、有守勢與應對,付出小而見效快,可能鮮卑人掠奪十來年,損失都不及趙王燕仲卿下令遠征鮮卑一次的耗費大。

越是如此,越不願去徵去討,越願意用溫和手段來對付他們。

可此消彼長之下,長此以往,漢家哪裡還有與北面爭鋒的能力。

比起一封降書,燕北更希望一勞永逸地解決麻煩。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此刻,大約是二百年來漢家力量最強悍的時期,倘若丟掉這個機會,燕北可不認爲他的後輩能有他這麼好的時機。

這不是空話,此時此刻的趙國,在財力、國力上,要比桓靈之時強大三倍不止。

天下大亂不是好事,但燕北同樣藉着天下大亂這股東風自幽東起摧毀了這片土地上固有的土地兼併,除掉那些藏匿戶口拒繳賦稅的豪強,將賦稅重新收入國庫。過去豪強在地方有強大的話語權,即使行制稍有違背律法,地方也未必能約束住他們,可現在不同了,天下大亂帶來的直接改變就是從文明走向野蠻,諸侯稍有不滿便將其人殺掉,哪裡還有他們騰挪閃躲的餘地。

說來殘忍,十幾年兼併戰爭過去,燕氏治下的百姓數量比照先帝時,居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這並不是說各地戰爭沒有死人,恰恰相反,因爲戰爭、疾病、飢餓而死的人成千上萬,但卻比不上這些人北方繁衍生息的人口。

幽冀二州,早在十年前就安定了。荀悅的田策以戶爲單位限定最多擁有的田產,卻也規定了以口計算最低擁有的田產,這一法度尤其在燕北親自決定實行二次改革,整飭地方分配田地之後潛移默化地鼓勵了百姓生育。

更多的丁口便能得到更多擁有田產的機會,何況由州、郡、縣、鄉、裡五級層層傳下直至由太學諸生擔任的裡令、鄉令直接掌管分與百姓的農具,讓平民黔首所能開墾、耕種的田地再度增多,原先一人耕五十畝,現在一人能耕六十畝甚至七十畝。

田地比先帝時多、人口比先帝時多,最可氣的是燕氏施行十稅一的田稅制度,在燕北心裡拿自己的國庫去與先帝時三十稅一相比較……是不是太欺負人了?

但其實燕氏的賦稅是不重的,先帝時雖然田稅三十稅一,但其他錢稅着實嚴苛,燕北就不收那麼多錢賦,他的錢財進項主要在商稅這一塊。商賈賣出東西多少錢,商市抽取十分之一。

燕氏的賦稅看起來嚴重,但在同時期諸侯施行的賦稅當中卻算是輕的,早年曹操在兗州施行屯田,所有田地都歸兗州所有,種出的糧食與官府分成,用官牛者六四分、用私牛者五五分,那才叫嚴苛。

諸侯爲了養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這也決定了燕氏征服諸州後,幾乎沒有反叛的土壤,造什麼反,老百姓一看,喲!趙王來了收稅比原先低了八成!除了壯丁每月都要操練之外似乎沒什麼不好,再加上有大軍彈壓地方,誰還會造反?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王師吧,民心所向……誰能抵擋?

即便有看燕北不順眼的,他們所能選擇的也並非是起兵造反,而是拖家帶口的找個看順眼的諸侯前往投奔,只不過可惜的是燕氏大軍往往要比他們快上一步,他們還沒走到想要投奔的諸侯治下,那諸侯就已經被平定了。

這種事有輯校寺的寺衆郎送來趙王宮時,燕北通常都當成笑話看的,冀州一戶過去的豪強不滿燕氏統治,合徒衆百十人信通袁氏部將,隨後遷往青州,在青州發現飄揚的旗號是燕氏樓船將軍田豫的,只能再向徐州走,到徐州發現城上旗號變成麴義的了,走着走着聽到麴義被臧霸軍射傷,還來不及高興,緊跟着就聽說袁公在廣陵被燒死了。

你說這心裡多着急啊!

再去投奔曹公吧,一打聽曹公剛受了燕氏封出的五經博士,接着就從兗州敗退到豫州,豫州倒是不遠,走到豫州,發現這是驍騎將軍張遼的地盤,曹公去荊州啦!

再想走,被張遼部下兵馬在州境卡住,一看戶籍是冀州人士,又給送回冀州……長途跋涉好幾年打回原籍,好氣啊!

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
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八十三章 二虎相鬥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波將軍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一百五十章 圖個痛快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四章 一片天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十一章 七百餓狼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四十五章 拉攏鮮卑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五十三章 拔奇繼位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七十九章 長途漫漫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三十一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三百零三章 四面混戰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百三十九章 汝南之戰 七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觀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