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秘會安風津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

豫州之地乃是晉國的心腹要地,是拱衛京師洛陽的東南屏障,如果豫州有失,就等於是洛陽的東南門戶大開,其後果的嚴重性不言而喻。

所以確保洛陽東南門戶的不失,對於晉國朝廷而言,一直是重中之重的事,陳騫爲人質樸穩重,頗有才學智謀,但將略卻非所長,在晉國諸將之中,確非赫赫有名之將。

弋陽之戰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吳軍大舉北犯弋陽,陳騫率兵反擊,但卻爲陸抗所敗,晉國痛失弋陽,此後也一直再沒有機會奪回來。

當時朝野一片震動,弋陽的失守,讓東吳的軍隊第一次逼近到了洛陽千里之內的範圍,吳軍兵臨淮河,豫州之地芨芨可危,就連洛陽城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此時便有大臣提議撤換陳騫,但司馬炎沒有同意,認爲陳騫爲人沉穩幹練,並不能因爲弋陽的戰敗就否認他在豫州取得的成績,於是司馬炎堅持己見,並沒有撤換陳騫,仍由他來擔任豫州一地的軍政長官。

由於吳軍兵臨淮河,原本屬於晉國腹地的豫州此刻形勢變得嚴峻起來,陳騫雖然有司馬炎在背後支持,但他也清楚,如果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還是一樣會被人詬病,遲早是會丟官罷職的。

所以陳騫在豫州一直是秣馬厲兵,狠抓豫州的防守,在淮河一線上,一直是佈置重兵進行防禦,並在豫州的腹裡要地汝南、陳郡、穎川、樑國等郡加強戒備,做好梯次防禦,以確保豫州不失,拱衛京師安全。

這幾年在陳騫的經營之下,豫州的局勢一直處於比較平穩的狀態,吳國也沒有再次兵犯,雙方以淮河爲界,一直相安無事。

相比於北方諸州的戰火紛飛,豫州一直維持着穩定安寧的局面,在這天下紛攘之際,這種安定平寧的局面確實也是難能可貴的,豫州這幾年來也自然成爲晉國的賦稅和兵源的重要來源,爲晉國朝廷苦撐危局提供最爲堅實的後勤保障。

陳騫也因爲在豫州的功績坐穩了豫州都督的位子,而無人再質疑陳騫的能力了。經過這麼多年的經營和發展,陳騫也在豫州培養了大量忠實於自己的勢力,逐漸成爲關東三大豪強之一。

隨着北方諸州的淪陷和洛陽的危在旦夕,陳騫在豫州的處境也漸漸尷尬起來,是否進京勤王,讓陳騫是猶豫再三,躊躇不決。

畢竟豫州的兵力有限,就算是全部派出去的話,也是杯水車薪,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得了洛陽的危機,而且,陳騫一旦調走豫州的兵馬,弋陽的陸抗必然會乘虛而入,如果豫州失守的話,那就更會是雪上加霜。

但如果堅守豫州不管洛陽的話,到頭來洛陽失陷,晉國滅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豫州將何去何從,更成爲陳騫所要考慮的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弋陽的陸抗突然派使者前來,求見陳騫。

陳騫本欲拒見,但想了想,還是將吳國使者召有進來。

吳國的使者進來之後,便呈上了陸抗的書信,陸抗在書信中倒是直言不諱,勸降於陳騫,並向陳騫提出了諸多的令其心動的條件,比如說封王,據地,保留軍隊,只要陳騫肯歸降吳國,一切待遇從優。

陳騫既沒有給肯定的答覆,也沒有給否定的答覆,只是很客氣地將使者送了出去。

陳騫的兒子陳輿全程陪同,在吳國使者走後,他立刻向陳騫道:“父親,晉國滅亡已經定局,我們也該爲自己的後路做些打算了。吳國這次提出的條件甚是優厚,父親何不應了,以爲退路。”

陳騫搖搖頭道:“此事事關重大,豈可草率定奪,爲父還需再斟酌斟酌。”

陳輿有些焦急地道:“現在不外乎兩路可選,一是降蜀,二是降吳,現在蜀人滅晉,氣勢正旺,父親若以是豫州之地降蜀,也未必能給什麼好的待遇,充其量給個侯爵虛職,將來寄人籬下,還得仰人鼻息,生殺大權,盡在旁人之手。孩兒認爲,降蜀萬不可選。現在蜀強吳弱,吳國爲了拉攏咱們,自然會不惜一切代價,開出的價碼定然不菲。單單是此次陸抗派人來,便主動地提出封王據地保留軍隊這些條件,如果父親再向其索要些好處的話,吳人勢必也會答應。將來我們陳家,在吳國的地位也是不弱,此乃蔭及子孫之事,父親何不考慮降吳?”

陳騫道:“非爲父不想降吳,只是方今天下之勢,蜀強吳弱,爲父料定將來蜀能吞吳,吳不能吞蜀也。此時降吳,就算待遇優厚,但將來吳國或爲蜀國所滅,豈不是二受其辱也。”

“父親多慮了,吳國現在擁有長江之險,將來若得關東之土,亦是天下半壁江山盡在其握,完全有能力和蜀國分庭抗禮,父親何須會擔憂吳國爲蜀國所滅。”陳輿勸道。

陳騫沉吟片刻,道:“如今關東之地,除了豫州還有青兗徐揚,青州都督馬隆,揚州都督石苞俱是一方諸侯,此次陸抗有心招降爲父,想來也不會不考慮馬隆和石苞,定然出派出使者前往青州和淮南,爲父想聽聽他們的看法,畢竟此事事關重大,斷不敢魯莽從事。”

陳輿道:“父親所言極是,若是如此,我們倒是不妨再等上幾日,看看馬隆石苞二人的態度如何,再做定奪也不遲。”

陳騫道:“看他們的態度,倒不如主動地來邀他們到豫州來,共商大計。“

陳輿點頭稱諾,立刻下去安排,派出了兩路的信使,分別前往臨淄和壽春,去拜會馬隆和石苞。

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793章 混入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1323章 這太守還是由你來做第490章 設計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159章 逆轉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431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中)第688章 郭太后的遺詔第11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0章 跨越雪峰(五)第43章 第三工坊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37章 新官上任第806章 戰火燒遍整個上黨第716章 自疑者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1127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1072章 秘會安風津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489章 窩藏第649章 大沙暴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1180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235章 涪城之戰(一)第583章 黯然而別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1051章 參軍曹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177章 求援江東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139章 下馬威第1009章 羊腸阪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1271章 風水輪流轉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1278章 倭國第326章 豪取隴上五郡第1204章 三王殞落(七)第67章 要煉丹?第633章 巷戰(五)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1133章 察言觀色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320章 圍而不打第159章 逆轉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909章 迎頭痛擊(上)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948章 再起波瀾的晉陽城第489章 窩藏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421章 三天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722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1295章 大遷徙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316章 赤梟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322章 狠辣第932章 選擇打司馬駿的理由第725章 反擊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92章 贗品第1021章 新的防禦體系第1289章 和談破裂第290章 人定勝天第39章 找!沒找到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843章 羊祜的考慮第4章 手足之誼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89章 應允第154章 賣官鬻爵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222章 偷襲涪城
第792章 進入上黨第793章 混入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1323章 這太守還是由你來做第490章 設計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159章 逆轉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431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中)第688章 郭太后的遺詔第11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0章 跨越雪峰(五)第43章 第三工坊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37章 新官上任第806章 戰火燒遍整個上黨第716章 自疑者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1127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1072章 秘會安風津第744章 夜奪五寨(二)第489章 窩藏第649章 大沙暴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1180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235章 涪城之戰(一)第583章 黯然而別第654章 遠遁烏孫第1051章 參軍曹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177章 求援江東第526章 三個條件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上)第139章 下馬威第1009章 羊腸阪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1271章 風水輪流轉第1129章 枉費心機第1278章 倭國第326章 豪取隴上五郡第1204章 三王殞落(七)第67章 要煉丹?第633章 巷戰(五)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1133章 察言觀色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320章 圍而不打第159章 逆轉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909章 迎頭痛擊(上)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948章 再起波瀾的晉陽城第489章 窩藏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421章 三天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722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1295章 大遷徙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316章 赤梟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322章 狠辣第932章 選擇打司馬駿的理由第725章 反擊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655章 禿髮授首第92章 贗品第1021章 新的防禦體系第1289章 和談破裂第290章 人定勝天第39章 找!沒找到第355章 沒那個膽量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843章 羊祜的考慮第4章 手足之誼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89章 應允第154章 賣官鬻爵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222章 偷襲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