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郭太后的遺詔

司馬亮突然地跪倒在了鍾會的面前,癱軟如泥,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道:“鍾將軍,饒命啊,你大人大量,就饒了小人一命吧,荊州的地盤我全部可以送給你,你送我回洛陽好不好?”

看到司馬亮全無氣節地匍匐在鍾會的腳下,那些跟隨司馬亮前來的荊州官員差愧地簡直是無地自容,司馬亮好歹也是晉國的郡王,如此作派,簡直是丟盡了司馬氏的臉。

衛瓘在心底之中默然暗歎一聲,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攤上這麼一個紈絝子弟,也難怪會一敗塗地,如果此刻還是羊祜或者杜預在做荊州都督,恐怕鍾會就不會有半點機會了。

鍾會冷冷地瞥了司馬亮一眼,對他的求饒無動於衷,只是冷笑道:“司馬懿若在九泉之下看到有這個一個窩囊廢的兒子,也不知他該做怎麼想?”

說罷,也不理會司馬亮,手按劍柄向前、邁了一步,對着他身邊擔任行軍主薄的侄子鍾邕微微地點了一下頭。

鍾邕立刻取出一幅黃絹,雙手高舉,高聲地道:“郭太后遺詔在此,諸公聽旨。”

衆皆愕然,郭太后是魏景元五年去世的,距今已經過了三年,鍾會此時取出一封太后的遺詔來,怎不令人深感莫名。

鍾邕很快地將遺詔宣讀完畢,郭太后在遺詔稱司馬昭南闕弒君,大逆不道,篡位之心,昭然若揭,特命鍾會爲討逆大將軍,奉詔討逆,重振魏室。鍾邕宣讀完畢之後,將遺詔捲了起來,交到了鍾會的手中。

鍾會看着面面相覷的衆人,單手託着遺詔,朗聲地道:“諸位,鍾某受太后遺詔以來,一直欲思報國,怎奈身陷蜀地,糧草短缺,一直不敢輕舉妄動,但報國討賊之心,卻矢志未移,今日回到中原,纔敢高舉義旗,興復魏室。司馬炎欺君罔上,篡位奪權,是爲****,鍾某身爲魏臣,世代忠良,與****誓不兩立,諸位有願隨我討賊者,便是大魏中興之臣。”

夏侯鹹、句安、王買等人立刻擁護道:“誓死追隨鍾大將軍,興復魏室,討伐****司馬炎!”

衛瓘氣憤地道:“假的!假的!”

鍾會衝着他微微一笑道:“衛監軍,你如何知道這遺詔是假的?”

衛瓘重重地哼了一聲道:“郭太后去世之時,你根本就不在洛陽,又如何能得到這份遺詔?分明是假借郭太后的名義,招搖撞騙,蠱惑人心,你縱然瞞得了旁人,休想瞞我。”

鍾會冷笑道:“衛瓘,你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斷定這份遺詔是假的,可見你司馬家的走狗做長了,連自己本來的出身都忘記了,好歹令尊也是魏國的重臣,追隨太祖皇帝南征北討,立下過赫赫戰功,真不知道他在九泉之下,看到你這麼一個背信棄主的謀逆之子,能不能含笑九瞑目。實話告訴你,這份遺詔正是郭太后親筆手書,她被司馬昭下毒謀害,彌留之下寫下遺詔,派遣心腹之人不遠千山萬水來到益州,希望我可以擔起討逆興國之大事。衛瓘,你口口聲聲說我是謀逆之臣,有郭太后的遺詔在,你且看看誰纔是真正的謀逆篡國之賊!”

衛瓘是啞口無言,雖然說司馬炎只是在兩年前篡位奪權的,但司馬氏掌握魏國朝政,卻是二十八年前的事了,從高平陵事變開始,司馬氏便成爲了這個國家的主宰,在許多的大臣的眼中,司馬氏就是他們的主子,曾經的鐘會,也不就是司馬昭手下的一條走狗嗎?至於魏國的這個旗號,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所以即使改朝換代,也被許多人視爲天經地義,也就不存在什麼廉恥之心了。

但話說回來了,司馬炎廢魏立晉,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篡國叛逆,不管擁立新朝的支持者怎麼辨解,都無法洗白司馬炎的****形象。

所以當鍾會質問衛瓘誰纔是真正的謀逆篡國之賊的時候,衛瓘無可作答,現在鍾會拿着所謂的“遺詔”,站到了輿論道德的制高點上,反倒是讓衛瓘先前的言語顯得蒼白無力。

不管是鍾會的父親鍾繇還是衛瓘的父親衛覬,都是曹魏的肱股之臣,也就是說他們世代沐浴皇恩,不管遺詔是否屬實,鍾會立起討賊興魏的大旗,還是站在了道義之上。

其時魏亡不久,追思魏國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數,鍾會的這杆大旗如果立起來,也肯定會得到不少的擁護,最起碼象夏侯鹹這樣擁有宗室血脈的人便會首先站出來給予支持。

當然,這份遺詔肯定是鍾會作假的,郭太后雖然是曹魏政權最後的歲月之中比皇帝更擁有權威的人物,但在司馬氏篡權奪位的大勢之下,再精明強悍的郭太后也只能是淪爲陪襯,準確地來講,郭太后甚至淪爲了司馬氏篡位的幫兇,儘管她本意上也是爲了維護曹氏的統治,但僅憑她一個女人,又如何能鬥得過司馬氏這個龐然大物。

郭太后死的時候,正是魏蜀激戰正酣的時候,司馬昭早已封閉了宮禁,恐怕連一隻蒼蠅也飛不出來,列遑論送出什麼遺詔了。鍾會當時還在幾千裡之外的益州,就算真的有什麼遺詔,也斷然不會落在他的手中。

不過這也正是鍾會的聰明之處,利用死人來做做文章,讓自己從一個謀逆者一躍變成討賊興魏的顧命大臣,讓自己的形象瞬間高大上起來,這無疑是鍾會走出的一步好棋。

畢竟自己的這支軍隊帶出去的時候還是打着大魏的旗號,心向魏國的人還不在少數,除了象衛瓘這樣的“死忠”分子之外,大多數的人對晉國篡位都很茫然,好端端的國家,說沒就沒了,此時鐘會重新豎起魏國的大旗,會讓許多的士兵產生歸宿感和認同感。

鍾會衝着胡烈等人道:“現在該是你們做出選擇的時候了,是忠於大魏還是逆晉,由你們自行決定,不過機會也只有一次!”(。)

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221章 陸抗的決擇第469章 登高臨下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407章 遊擊校尉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96章 火藥第81章 阻截第10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508章 浮華公子石崇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1295章 大遷徙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48章 亡命的黃魚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178章 吳主孫休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684章 反意已決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799章 囚牢戰法第1184章 孫秀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1198章 三王殞落(一)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1068章 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第559章 秘不發喪第1042章 賈充的末路(中)第640章 **********第368章 佈防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27章 後主劉禪(上)第575章 陳騫進城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333章 隴右四大士家第1307章 弒君(上)第1187章 偷襲轘轅關(上)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1155章 機會第254章 密議第941章 雙雄戰文鴦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1266章 逃往樂浪郡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74章 漢中司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130章 動手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690章 投名狀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924章 圍魏救趙第1250章 東進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188章 永安之變(下)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982章 所向披靡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634章 撤退的難題第3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90章 驚人消息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850章 求援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168章 重整漢軍第152章 師纂之死第209章 地震?第727章 銅牆鐵壁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957章 行將末路第842章 推心置腹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982章 所向披靡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100章 驚人一幕第784章 破偏廂車陣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917章 抗旨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503章 身世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848章 借道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198章 應敵之策
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221章 陸抗的決擇第469章 登高臨下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407章 遊擊校尉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96章 火藥第81章 阻截第10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508章 浮華公子石崇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1295章 大遷徙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48章 亡命的黃魚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178章 吳主孫休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684章 反意已決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799章 囚牢戰法第1184章 孫秀第789章 第三條道路第701章 軍團重組第1246章 封狼居胥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1198章 三王殞落(一)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1068章 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第559章 秘不發喪第1042章 賈充的末路(中)第640章 **********第368章 佈防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27章 後主劉禪(上)第575章 陳騫進城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333章 隴右四大士家第1307章 弒君(上)第1187章 偷襲轘轅關(上)第464章 佯攻上庸第1155章 機會第254章 密議第941章 雙雄戰文鴦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1266章 逃往樂浪郡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74章 漢中司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130章 動手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690章 投名狀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924章 圍魏救趙第1250章 東進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188章 永安之變(下)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982章 所向披靡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634章 撤退的難題第3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90章 驚人消息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1147章 意圖復辟第850章 求援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168章 重整漢軍第152章 師纂之死第209章 地震?第727章 銅牆鐵壁第215章 做個交易如何第957章 行將末路第842章 推心置腹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982章 所向披靡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100章 驚人一幕第784章 破偏廂車陣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917章 抗旨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503章 身世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848章 借道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198章 應敵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