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分水嶺

伯坦果德戰役,可以說是這場戰爭的一個分水嶺。

在此之前,巴基斯坦軍隊已經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幾乎壓着印軍打,並且一舉奪取了整個克什米爾地區。

表面上看,巴軍的優勢極爲明顯。

只是,在經過了伯坦果德戰役之後,巴軍的問題也表現了出來。

什麼問題?

後繼乏力。

當然,在本質上,這是受巴基斯坦的國力限制。

雖然打了勝仗,但是跟印度這個龐然大物相比,巴基斯坦依然太過渺小,巴軍的兵力也算不上充足。

打一場滅國戰爭?

顯然是想多了。

哪怕巴基斯坦傾盡國力,也不可能滅亡印度。

當然,這也在根本上限制了巴基斯坦當局的戰略目的,即取得有限的勝利,然後跟印度坐下來談判。

既然總得談,那麼就得見好就收。

關鍵是,巴基斯坦沒有任何理由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佔據了優勢的情況下進行全國範圍的戰爭動員。

其實,巴基斯坦一直就沒有進行戰爭動員。

如果局面不是這麼有利,巴基斯坦肯定會進行全面戰爭動員,也就不會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

只是,這同樣會降低巴軍的作戰能力。

爲啥?

動員兵力不是難事,關鍵是拿什麼去武裝動員起來的部隊?

要知道,巴基斯坦自身的工業實力非常有限,也就只有少數武器能夠自行生產,大部分主戰武器都需要進口。

如果無法武裝動員起來的軍人,那麼動員還有什麼意義呢?

組建步兵部隊?

印軍遭受的慘敗已經證明,純粹的步兵部隊,除了增加己方的傷亡之外,在戰場上幾乎沒有多少用。

此外,還得考慮全面戰爭動員帶來的負面影響。

總而言之,既然戰略目的有限,又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巴基斯坦當局就沒有任何理由擴大動員範圍。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

啥?

戰場環境。

雖然西北地區是印度的核心地區,但是道路交通極爲糟糕,即便是國道,通行能力都非常差。

顯然,這決定了巴軍的作戰效率。

最受影響的,其實就是後勤保障。

在伯坦果德,就是因爲後勤保障跟不上,所以巴軍纔不得不放棄南下的念頭,老老實實的撤了回來。

如果後勤保障能夠跟上,那就絕對不一樣了。

以巴軍的戰鬥力,還有投入的兵力,完全可以避開阿姆利則,直接進軍賈朗達爾,對印軍實施戰略包圍。

真要如此,印度當局恐怕會立即坐下來談判。

當然,如果道路交通條件良好,印軍也不會敗得如此之慘,至少在伯坦果德附近能夠投入更多的兵力。

可見,糟糕交通環境,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要知道,裝甲部隊對後勤保障的要求比步兵高得多,因此在很多時候,決定一支裝甲部隊戰鬥力的,其實就是後勤保障能否跟上,以及後勤保障的力度到底有多大,而不是說能夠投入多少兵力。

事實上,巴軍一直沒有投入足夠多的兵力。

爲啥?

就是後勤保障跟不上。

受此限制,巴軍也不可能在印度境內取得多大的成功。

其實,真要比起來的話,印度境內的交通條件還不如巴基斯坦。

受到這麼多的限制,還怎麼打?

由此,帶來了一個非常顯示的問題。

這就是,只要印度不肯談判,戰爭就能一直拖下去。

在伯坦果德戰役結束之後,巴基斯坦當局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其實,在此之前,巴基斯坦當局就有所警覺。

如果不考慮其他的問題,印度當局可以一直把戰爭拖下去,而巴基斯坦顯然不能一直拖下去。

爲啥?

這並不是巴基斯坦想要的戰爭。

如果由巴基斯坦做主,這場戰爭根本就不會爆發。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打?

對此,巴基斯坦當局也沒有想明白,或者說一時還沒有找到可行的辦法。

在當時,巴基斯坦當局唯一能夠做的,其實就是儘快掃蕩印控克什米爾,完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爲此,在伯坦果德戰役期間,巴軍一直把重點放在北面的克什米爾地區。

即便在伯坦果德戰役結束之後,巴軍也在加強邊境地區的防禦部署,動用了足夠多的兵力與物資。

說白了,巴基斯坦加強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就是在爲長遠考慮。

爲啥?

如果印度不肯進行停戰談判,巴基斯坦就把佔領克什米爾地區變成既成事實,讓印度根本沒得談。

到時候,哪怕拖上幾年,對巴基斯坦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別忘了,除了查謨附近是平原之外,整個克什米爾都是山地,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形。

只要巴軍站穩了腳跟,那麼印軍想要奪回失地,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無法通過小規模軍事行動達到目的。

發起大規模進攻?

顯然,首先得問印軍有沒有那個實力。

如果沒有,那就只能接受既成事實。

只不過,關鍵依然是讓印度坐下來談判。

那麼,如何才能讓印度坐下來談判?

顯然,打到這個程度,要進行停戰談判,難度非常大。

關鍵就是,印度當局並不願意承認戰敗,而且仍然認爲有扭轉戰局的希望,甚至仍然覺得能夠反敗爲勝。

要不然,印度當局也不會一直拖着不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

從這個角度出發,要讓印度坐下來談判,唯一的辦法,就是打掉印度當局的希望,甚至是讓印度當局垮臺。

那麼,該怎麼打?

其實,這就是雲龍建議巴軍在阿姆利則方向發動進攻的關鍵所在。

印度當局還在堅持,無非有兩個條件。

一是擁有足夠多的兵力,而且在西北方向上的主力部隊依然存在,即部署在阿姆利則附近的幾十萬大軍。

二是對美國與日本抱有幻想,認爲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援助。

美國與日本是否援助印度,其實是由印軍的表現決定。

如果印度註定會戰敗,美國與日本憑什麼援助印度?

那麼,打掉印軍的主力部隊,讓印度喪失最後的希望,就成爲了最佳選擇。

第399章 各打各的第576章 緊急採購第552章 槍第379章 穩步推進第161章 根源第313章 放眼未來第387章 引火燒身第422章 懇求第六十九章 縮頭烏龜第497章 忠言逆耳第481章 強攻第579章 進攻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484章 再接再厲第477章 開打第621章 備戰第606章 兵敗如山倒第202章 神秘人物第166章 身臨其境第134章 耿直人第634章 舉棋不定第359章 外援第127章 對比測試第528章 奢侈品第442章 第二戰線第436章 不成器第751章 警告第三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610章 兩難第357章 有價的友誼第382章 猛將第293章 金主第744章 失控第716章 尋找突破口第326章 總理遇刺第327章 兇手第684章 醒悟第237章 錯綜複雜第567章 內線作戰第270章 代言人第七十一章 絲刃第191章 突圍第320章 聽證會第379章 穩步推進第三十一章 面首第569章 截擊第384章 進攻準備第六十章 一槍一命第625章 突破第230章 爵士的承諾第324章 巧合第491章 借刀殺人第469章 壞消息第302章 大勢所趨第216章 推波助瀾第492章 捅了馬蜂窩第710章 深入第五十一章 默契第685章 拖延第191章 突圍第664章 日夜兼程第485章 失控第545章 油價之戰第367章 請纓第735章 擊殺第295章 集團公司第140章 臥薪嚐膽第168章 水太深第475章 風塵僕僕第645章 停戰協議第396章 偃旗息鼓第318章 牛鼻繩第623章 自知之明第517章 重型戰車第二十章 追殺而至第682章 不可思議第411章 告一段落第267章 着眼未來第560章 迎頭痛擊第241章 遭到襲擊第497章 忠言逆耳第248章 風雲突變第522章 滄海桑田第708章 一路向北第671章 逃跑第一百零九章 態度堅決(加更)第440章 攔路虎第396章 偃旗息鼓第550章 體系的力量第147章 送死隊(加更)第493章 災難第328章 好戲開幕第491章 借刀殺人第424章 強行搶奪第147章 送死隊(加更)第480章 遠程打擊第579章 進攻第192章 援軍到達第412章 風雲突變第143章 大仇得報
第399章 各打各的第576章 緊急採購第552章 槍第379章 穩步推進第161章 根源第313章 放眼未來第387章 引火燒身第422章 懇求第六十九章 縮頭烏龜第497章 忠言逆耳第481章 強攻第579章 進攻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484章 再接再厲第477章 開打第621章 備戰第606章 兵敗如山倒第202章 神秘人物第166章 身臨其境第134章 耿直人第634章 舉棋不定第359章 外援第127章 對比測試第528章 奢侈品第442章 第二戰線第436章 不成器第751章 警告第三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610章 兩難第357章 有價的友誼第382章 猛將第293章 金主第744章 失控第716章 尋找突破口第326章 總理遇刺第327章 兇手第684章 醒悟第237章 錯綜複雜第567章 內線作戰第270章 代言人第七十一章 絲刃第191章 突圍第320章 聽證會第379章 穩步推進第三十一章 面首第569章 截擊第384章 進攻準備第六十章 一槍一命第625章 突破第230章 爵士的承諾第324章 巧合第491章 借刀殺人第469章 壞消息第302章 大勢所趨第216章 推波助瀾第492章 捅了馬蜂窩第710章 深入第五十一章 默契第685章 拖延第191章 突圍第664章 日夜兼程第485章 失控第545章 油價之戰第367章 請纓第735章 擊殺第295章 集團公司第140章 臥薪嚐膽第168章 水太深第475章 風塵僕僕第645章 停戰協議第396章 偃旗息鼓第318章 牛鼻繩第623章 自知之明第517章 重型戰車第二十章 追殺而至第682章 不可思議第411章 告一段落第267章 着眼未來第560章 迎頭痛擊第241章 遭到襲擊第497章 忠言逆耳第248章 風雲突變第522章 滄海桑田第708章 一路向北第671章 逃跑第一百零九章 態度堅決(加更)第440章 攔路虎第396章 偃旗息鼓第550章 體系的力量第147章 送死隊(加更)第493章 災難第328章 好戲開幕第491章 借刀殺人第424章 強行搶奪第147章 送死隊(加更)第480章 遠程打擊第579章 進攻第192章 援軍到達第412章 風雲突變第143章 大仇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