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自治領

當天,巴基斯坦當局就宣佈,將在24小時之內開始從阿姆利則撤軍,並且逐步將治安工作移交給私營安保公司。

同一天,聯合國向“安固”公司支付了6億美元。

按照合同,在未來的半年之內,“安固”公司將承擔阿姆利則的治安工作,並且負責向難民分發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接受聯合國相關機構的監督。

至於之後是否延長合同,得由實際情況決定。

半年就夠了?

顯然,問題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沒有辦法做出準確的統計,但是以當時的情況,阿姆利則的難民肯定遠遠超過了戰前的居住人口。

哪怕按照最保守的估計都有1000萬,也許都達1500萬。

半年時間,能夠安頓這麼多的難民?

別說印度,換成任何一個國家都辦不到。

顯然,只要這些難民在,那麼在阿姆利則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就不會結束,印度軍事政府就不會接管。

當然,也沒辦法接管。

爲啥?

在大量***涌入之後,阿姆利則已經成了***的地盤,而逃到這裡的***肯定不相信印度軍事政府。

此後,聯合國劃撥的救援款項一再增加,最終高達180億美元。

顯然,在阿姆利則的“維和”行動也一再延長。

問題是,聯合國可以根據相關的規定,爲當地的戰爭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卻沒辦法繼續爲僱用私人安保公司而提供更多的款項,也很難通過正常的渠道,籌集到每年高達十多億元的維持費用。

要知道,如果真的有維和需要,就應該派遣維和部隊。

那麼,該怎麼辦?

其實,這就是雙方第二階段談判的關鍵問題。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包括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在內,都認爲印巴雙方應該看得更長遠一點,不要糾結小問題,但是從維持印巴雙方的關係來看,阿姆利則問題必須得到妥善的解決。

爲啥?

現在的阿姆利則,已經不是戰前的阿姆利則了。

數百萬***,改變了阿姆利則的人口結構,也就成爲了印巴矛盾的新焦點,甚至可以說是死穴。

因爲阿姆利則本來就是印度的城市,所以跟克什米爾相比,矛盾更加突出。

如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必將成爲印巴下一場衝突的爆發點。

那該怎麼辦?

在最初的時候,印度軍事政府寸步不讓,一直堅持在跟巴基斯坦簽署停戰條約之後,就要出兵收復阿姆利則,並且接管整座城市,讓阿姆利則回到印度的懷抱,由印度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可能嗎?

巴基斯坦當局根本不可能答應。

爲什麼?

在阿姆利則有近千萬***!

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印度的一億多***一直遭到壓迫,因此在巴基斯坦軍隊包圍了阿姆利則之後,各地的***紛紛涌向阿姆利則,其中很多試圖通過阿姆利則去巴基斯坦,即逃離印度。

只是,巴基斯坦顯然無法接受數百萬難民。

可是,巴基斯坦也不會放棄這些***。

讓印度中央政府直接控制阿姆利則,等於給這些***宣判死刑。

等到局勢平靜下來,印度肯定會清算。

爲此,巴基斯坦當局明確提出,如果***的利益得不到保證,巴基斯坦就不會跟印度簽署任何協議。

當然,這也是在暗示,巴基斯坦隨時可能出兵控制阿姆利則。

別忘了,阿姆利則就挨着拉合爾。

顯然,唯一能夠讓雙方接受的結果,就是讓阿姆利則進行自治。

說得直接一點,阿姆利則在名義上依然屬於印度,而且由印度中央政府安排官員負責當地的行政事務,不過只是象徵性的,而阿姆利則的實際管理工作由自治委員會負責,治安則由私人安保公司承擔。

此外,阿姆利則必須是非軍事區。

針對最後這個問題,在印度軍事政府表明立場之後,巴基斯坦當局也做出讓步,即承諾讓軍隊後撤20千米,即在邊境後方20千米內不再部署正規部隊,而印度則保證讓軍隊留在賈朗達爾。

對於讓阿姆利則自治,印度軍事政府沒有提出替代方案。

其實,也沒有替代方案。

關鍵,仍然是費用。

顯然,印度軍事政府無力承擔每年高達十多億美元的費用,也不願意承擔。

至於巴基斯坦,更沒有理由承擔了。

所幸,有了前面的條件,也就是讓阿姆利則自治,這個問題反而簡單了。

爲啥?

獲得自治權之後,阿姆利則當局就能自行支配稅收。

顯然,就算沒有找“安固”公司,也需要組建一支警察部隊,同樣得花錢。

簡單的說,就是用稅收來支付安保費用。

當然,爲了獲得足夠多的稅收,阿姆利則就得有足夠發達的經濟,也就需要在建設方面做一些努力。

在印度與巴基斯坦簽署了停戰協議,也就是阿姆利則自治被確定下來之後,“安固”公司與阿姆利則當局簽署了一份爲期20年的長效合同,由“安固”公司負責暗牧麗澤的治安工作,並且逐步爲阿姆利則培養治安力量,而阿姆利則自治當局則把戰後重建,以及未來發展全部委託給“安固”公司。

由此,阿姆利則成爲了印度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

當然,只是在名義上屬於印度。

這是壞事嗎?

當然不是。

至少,對阿姆利則的人來說,獲得自制地位,成爲自由貿易區之後,得到了更爲光明的未來。

由此,阿姆利則也成爲了印度的一扇窗戶。

只是,從長遠來看,這也未必是好事。

爲啥?

阿姆利則只是一座城市,也只是一塊自治區,在名義上依然屬於印度,也就必然會對印度產生影響。

當絕大部分印度人都在忍飢挨餓的時候,阿姆利則的印度人卻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對此,印度當局能夠容忍嗎?

或者說,在戰爭的創傷癒合之後,印度還會允許阿姆利則自由發展下去,不聽從中央政府的號令嗎?

第223章 找對方向第347章 恢復秩序第204章 王子上位第八十章 死硬第374章 空中打擊第596章 重頭開始第540章 鉅額訂單第343章 動亂第364章 動心第650章 隱患第490章 絕對信任第229章 四分五裂第558章 定策第185章 炸彈卡車第428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章 狠角色第150章 賽前準備(加更)第542章 艦隊第256章 慎重考慮第719章 深入虎穴第239章 兄弟情第696章 越境第731章 動亂前夜第642章 導火索第647章 困境第178章 大敵當前第316章 顛覆傳統第231章 開工第129章 內幕第七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443章 誰是內鬼第664章 日夜兼程第719章 深入虎穴第262章 做好準備第五十二章 值得信任的朋友第544章 均衡外交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648章 錢的問題第二十六章 軍火家族第133章 炸彈狂魔第146章 橫刀奪愛第419章 防務承包商第640章 騷亂第575章 庫存告急第639章 核威脅第694章 逃跑第576章 緊急採購第561章 還擊第686章 出發第三十章 離開巴黎第294章 利己利人第579章 進攻第244章 騎虎難下第十六章 政府軍殺到第707章 新的線索第253章 看笑話第399章 各打各的第六十四章 勇闖美軍基地第四十七章 對射第147章 送死隊(加更)第183章 退卻第180章 炮火打擊第460章 各有打算第399章 各打各的第210章 大勢所趨第616章 開赴前線第728章 積重難返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518章 捉襟見肘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七十九章 狂暴鐵錘第七十一章 絲刃第506章 和平的力量第377章 總攻在即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513章 購物團第182章 駱駝騎兵第479章 聲東擊西第265章 趟槍第375章 防空系統第703章 半夜突襲第十九章 修身養性第359章 外援第268章 微妙之處第415章 細水長流第九十六章 死得乾淨點第477章 開打第517章 重型戰車第345章 集思廣益第471章 可能的結局第239章 兄弟情第258章 困鬥第九十三章 吃裡爬外第371章 再接再厲第329章 王儲召見第489章 謀劃第九章 諷刺的死法第541章 王儲的野心第123章 大買賣第679章 局面反轉
第223章 找對方向第347章 恢復秩序第204章 王子上位第八十章 死硬第374章 空中打擊第596章 重頭開始第540章 鉅額訂單第343章 動亂第364章 動心第650章 隱患第490章 絕對信任第229章 四分五裂第558章 定策第185章 炸彈卡車第428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章 狠角色第150章 賽前準備(加更)第542章 艦隊第256章 慎重考慮第719章 深入虎穴第239章 兄弟情第696章 越境第731章 動亂前夜第642章 導火索第647章 困境第178章 大敵當前第316章 顛覆傳統第231章 開工第129章 內幕第七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443章 誰是內鬼第664章 日夜兼程第719章 深入虎穴第262章 做好準備第五十二章 值得信任的朋友第544章 均衡外交第452章 首席皇家軍事顧問第648章 錢的問題第二十六章 軍火家族第133章 炸彈狂魔第146章 橫刀奪愛第419章 防務承包商第640章 騷亂第575章 庫存告急第639章 核威脅第694章 逃跑第576章 緊急採購第561章 還擊第686章 出發第三十章 離開巴黎第294章 利己利人第579章 進攻第244章 騎虎難下第十六章 政府軍殺到第707章 新的線索第253章 看笑話第399章 各打各的第六十四章 勇闖美軍基地第四十七章 對射第147章 送死隊(加更)第183章 退卻第180章 炮火打擊第460章 各有打算第399章 各打各的第210章 大勢所趨第616章 開赴前線第728章 積重難返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518章 捉襟見肘第228章 技術專家第七十九章 狂暴鐵錘第七十一章 絲刃第506章 和平的力量第377章 總攻在即第592章 戰略目的第513章 購物團第182章 駱駝騎兵第479章 聲東擊西第265章 趟槍第375章 防空系統第703章 半夜突襲第十九章 修身養性第359章 外援第268章 微妙之處第415章 細水長流第九十六章 死得乾淨點第477章 開打第517章 重型戰車第345章 集思廣益第471章 可能的結局第239章 兄弟情第258章 困鬥第九十三章 吃裡爬外第371章 再接再厲第329章 王儲召見第489章 謀劃第九章 諷刺的死法第541章 王儲的野心第123章 大買賣第679章 局面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