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象微微一笑,低調地道:“哎,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若不是濟南侯洪翔大人距離咱們太近,咱們日夜都籠罩在洪翔大人強橫無比的兵威之下,我又如何非要主公如此着急地搶先拿下揚州以圖發展呢?”
他自然不會知道,袁術其實乃是洪翔的手下之事。但即便如此又如何呢,反正對於洪翔而言,袁術替他搶佔揚州也是一件好事,不是麼?
很快,袁術入主揚州的事情傳揚開來,傳到了長安城。
洪翔讚道:“沒想到,袁公路還是有點本事的嘛,這個時機掌握的不錯。好。既然如此,那就讓朝廷正式委任他總督豫州與揚州二地吧。”
於是,洪翔通過特殊渠道通知董卓,讓董卓安排委任之事。
就這樣,袁術在攻佔揚州後不久,便得到了朝廷的委任,在名義上成爲了堂堂正正的揚州之主。只不過,這個揚州之主的背後,老大其實乃是洪翔,這一點可就沒有什麼其他人知道了,就連洪翔手下的幾個軍師也不知。
“主公,袁術眼下已經搶佔了揚州,再加上豫州原本就在他的手中,以及四世三公的袁家的巨大影響力,恐怕日後會成爲咱們的大麻煩啊。”軍師之一的郭嘉進言道。
洪翔哈哈一笑,滿不在乎地道:“奉孝,不必着急。我與那袁公路打過幾次交道,就憑他的本事,即便是佔據了大半個天下,到最後也只有吃了穀子吐小米的份。”
郭嘉見洪翔說話幽默,莞爾道:“主公所言極是,袁術確實遠不及那袁紹。”
現在的袁紹,雖然在袁家家主袁隗被董卓殘害之後,沒有爭過袁術,遺憾地錯失了繼承袁家家主的機會,但是憑藉其個人魅力,以及藉助袁家的影響力,倒也成功取得了富饒的冀州爲根據地,眼下已經與秣兵歷馬的公孫瓚對峙起來,想必用不了多久,二人之間就會有人被淘汰出局。
這些消息自然早就傳到了洪翔這邊來,郭嘉也是清楚的。
在歷史上,其實郭嘉在投靠曹操之前,據說乃是先投奔袁紹的,只是後來發現袁紹並非成大事之人,郭嘉才黯然離開,轉投曹操,後來成爲了曹操麾下的超級謀士。
當然,眼下不管郭嘉欣賞誰,他都是洪翔的軍師,這肯定是跑不了了的。
即便是日後洪翔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但郭嘉也加入了洪翔武堂,接受了洪翔武堂的入堂儀式,所以在郭嘉的心中,已經堅定不移地奉洪翔爲主,無論如何也是不會背叛的了。
“袁紹那傢伙眼下佔據了冀州,手下的人馬又擴展了不少,再加上冀州乃是天下有數的糧倉,如此一來,日後兵多將廣、錢糧充足的袁紹,倒也是可以翻騰出點浪花了。只可惜,他的對手是我洪翔,他最終的結果只會有一個:要麼死,要麼降。不會有其他的可能。”洪翔語氣平淡地道。
郭嘉見洪翔如此自信,對於洪翔的崇拜之意更盛。點頭道:“沒錯。比起主公的雄才偉略來,這天下英雄實在是不足道也。”
他說的話雖然看起來頗有幾分拍馬屁的味道,但其實確實是他的腓胕之言,毫無誇大之處。
試想,這天下英雄之中,論文采武略,誰能及得上洪翔呢?
論文采,洪翔的詩詞雙絕,還在這兩年中與喬公一起完成了一部名作《爆三國》的小說,並將之連載在了《大漢國民報》上。
ωωω★ t t k a n★ Сo
這部小說的主線內容與人物設置、情節設計等關鍵處,都是由洪翔完成,具體執筆成書則是由喬公完成。二人配合的天衣無縫,彼此間的關係也由此而變得十分親近。
就連喬公的兩個小女兒大喬、小喬,也沒事就喜歡聽前來討論小說之事的洪翔給她們兩個小娃娃講故事,而且每次總拉着洪翔,哭着鬧着不讓洪翔離開。
後來好不容易完成了小說《爆三國》,並將之連載在了報紙之上,洪翔這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此小說一經連載,很快便引起了無數讀書人的驚歎,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居然還能有如此引人入勝的消遣類書籍。
讀書人如果說只是驚歎的話,那麼商賈、軍將乃至尋常百姓們,則是拍手叫好,爲洪翔與喬公一起完成的小說《爆三國》大加稱讚。
如此一來,《大漢國民報》的銷售量節節攀升,連續創出新高,喜得擔任報紙總編的喬公每天都樂呵呵的,彷彿沉浸在蜜糖之中。
除此之外,洪翔還抽空出了一本詩集,裡面記載着大量記憶中的《唐詩三百首》中的內容,故而命名爲《唐詩三百首》,並以此作爲教材,供洪翔領地下的書院學生們研讀。
這只是洪翔文采過人的一個方面而已,其他的更是不一而足。
郭嘉引以爲傲的文采,在洪翔的面前,都只得自愧不如,更別說其他那些只知道打仗的所謂諸侯們了。
而要說起打仗,那些諸侯雄主們更是沒法和洪翔比。
就說當初平定西北叛軍之事吧,朝廷勞心勞力打了那麼多年,也不見成效,反倒是引得中原百姓暴亂,將大漢朝廷的根基幾乎摧毀,直接導致了眼下這般亂世的形成。
而洪翔幾乎是單槍匹馬,就將西北叛軍徹底消滅,可謂是挽狂瀾於既倒,若論英雄,天下諸侯之中誰人可比?
除此之外,後來的黃巾餘孽召集百萬大軍侵襲青州,看起來青州局勢如此危急,大有第二次黃巾之亂的樣子。但是洪翔一出,短短時間內就將超過百萬規模的黃巾餘孽徹底消滅,還收編了無數青壯補充軍隊以及勞動力,安定了民生,真可謂曠古絕今之大將也。
而且,洪翔不但是文才武略強悍無人可比,就連民生方面,洪翔也是令郭嘉讚賞不已。
單單普及教育這一條,就讓郭嘉爲止側目了。
要知道,就連大漢朝廷都不敢玩這一出,畢竟其投入之大,幾乎難以想象。雖然對於整個國家而言此舉乃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是對於推行此舉的人而言,卻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得到什麼好處。
畢竟,教育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巨大,遠非尋常人可以想象。
然而即便如此,洪翔卻以一己之力力排衆議推行此策,實在是令郭嘉這個年輕的軍師心下佩服不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郭嘉就是洪翔的粉絲之一,而且還是最鐵的那種。
在郭嘉看來,跟着如此雄才偉略、爲國爲民的雄主一起爲天下蒼生的福祉努力,日後即便是自己死了,又何足道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