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避免悲劇重演

三人重新坐定後,王興問孫承宗:“稚繩兄,可是爲子先兄而來?”

孫承宗答道:“任之,子先昨日找到我,說你想讓我當你印書坊的總編,可是實?”

“當然是實。不知稚繩兄何意?”王興問道。

“我當然是非常願意。”孫承宗高興地說道。

“稚繩兄,你不心疼你的烏紗帽?”王興問道。

“唉,不瞞任之你說,烏紗帽是真不心疼。你可能不瞭解我,我是真想爲朝庭爲百姓做點事情。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民亂此起彼伏,兗兗諸公不思同心協力,卻你爭我搶,黨同伐異,哪是能幹事的?今年我已五十有四,早已經厭倦了,不想再虛度時光。能讓我沉溺於書海,也算了了自己平生所願。所以,我非常樂意接受這個職務。”孫承宗緩緩說出心中所想。

“稚繩兄,你爲國爲民一片赤心令人佩服。請相信我,印書坊總編一職雖然不大,卻並非於國於民無益,相反,將它做好,將於國於民都大有裨益。”王興真摯地說道。

“哦?這,孫某倒是不解了,還請任之教我。”孫承宗聽了王興的話,不禁一愣:一個私人印書坊除了能給王興帶來收益以外,怎麼能與國家與百姓扯到了一起?

“稚繩兄,不是王興不說,實是時機不到,說也無益。所以,先請稚繩兄容我賣個關子。”王興微微一笑,並沒有說出心裡所想。

“好吧,就憑你自己出銀子讓子先去山東堪查水利、培育良種一事,就值得孫某信任。我這回去就寫辭呈,反正皇上也不會批,後日我就上任。”孫承宗說着起身就要告辭。

“稚繩兄,慢來。我還想起一事來。澹園公可是子先兄老師?”王興問道。

王興口中的澹園公,指的是當代傑出的大思想家、文學家、藏書家、古音學家、文獻考據學家焦竑,字弱侯,號澹園。是萬曆十七年狀元,曾任翰林院編修、侍讀、南京司業等職,現寓居南直隸。

此人愛書如命,據說他“藏書二樓,五楹皆滿”;還酷愛自撰、點評、編撰書籍,後世較有影響的《澹園集》、《澹園續集》就有七十六卷。

更重要的,此人的思想非常解放,他承接與發展了晚明“泰州學派”的思想革新運動,打破了程子朱子“理學“死守教條,把聖人看成不可企及的“聖人思想至上“對人們思想的束縛。

焦竑提出:“學道者當掃盡古人芻狗,從自己胸中闢出一片天地。““芻狗“,是古人扎制的用以祭祀的泥、木偶。祭祀時,作爲神聖之物,祭祀完,則棄之不用。焦竑認爲,古人的學說,作用如同芻狗,那是在當時需要下杜撰出來的,隨着事過境遷,而後人將這些無用之物當作寶貝,只能蔽固自己的聰明……

泰州學派是“中國封建制社會後期的第一個啓蒙學派“。它所倡導的“人皆可以爲堯舜““人皆可爲聖人“,把“百姓“和“聖人“放在等同的地位,維護大衆利益(“百姓日用是道“說);尊重、重視人的價值,人人平等(“格物說“)……鴉片戰爭以後的洋務運動、維新運動、改良運動,無不受到“泰州學派“思想的影響。

他的吶喊,爲人們的思想打開了一扇窗戶,走向了這個時代思想與文化的頂峰!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死後,由於生活所迫,他的藏書卻被人所賣,散失於民間。

不能不說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遺憾!

……

“任之,莫非你還想打焦老的主意?”孫承宗笑着問王興。

“我一後生小子,哪敢打他的主意?我是想,焦老的著作和他那些藏書中的孤本,能不能咱給他印出來?如果焦老答應,咱可以在南京另開一家印書坊,專門辦此事。”王興說道。

“那所耗資費?”孫承宗一聽非常興奮,他也是愛書之人,怎能不知王興此舉的意義?爲保險起見,他還是問了一句。

“當然全由我出。另外,可以給焦老一筆潤筆之資,數額多少任焦老開口,我無不答應。”王興爽快地說道。

“任之,這事我跟子先去談,讓子先修書一封先問問焦老的意思。如果焦老答應,任之,我真替天下讀書人感謝你啊。”孫承宗說道。

“稚繩兄,不必如此,我也是讀書人,怎麼不知書的珍貴?你上任以後,可以多方尋找隱居大儒,如能將他們的著作刊印成書,當是我朝仕林一大盛事啊。”王興說道。

王興的話令孫承宗聽得兩眼冒光!他激動地說:“任之,孫某真是太激動了,我真爲今天的選擇感到高興。你別管了,孫某一定能將此事辦好。”

說完,婉拒了王興留飯的邀請,告別王興、洪承疇,匆匆去了。

……

王興之所以將孫承宗挖來當總編,其實是想保護他。

明末風雲激盪,各色人物都粉墨登場。在這些人物當中,最令王興佩服的就是孫承宗。

第一,他的軍事才能非常突出。在他督師薊遼四年間,整軍備、穩民心、激士氣,築城九座,奴兒哈赤雖十分勇悍,也不敢南向一步,給明朝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之機。

然而後世卻有人說他的軍事策略實是愚蠢之極,是拖垮明朝財政、最終導致明亡的罪魁禍首。

但在王興看來,明與後金之戰乃是國戰,打得就是國力,無論防守還是進攻,只要國力雄厚,沒有打不贏。但在天災不斷、內亂不絕、財政崩潰的情況下,換成誰也打不贏。所以,單純從軍事策略角度否定孫承宗是片面的。

第二,大義參天,滿門忠烈。

崇禎十一年,清軍大舉進攻,十一月,進攻高陽。賦閒在家的孫承宗率全城軍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縊而死。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孫承宗時年七十六歲。

這一點也是最讓王興佩服的,同時也爲這樣一個人物竟連個後代都沒有留下而唏噓不已。

自己既然知道這段歷史,當然得想辦法不要讓這個悲劇重演。

現在,孫承宗願意主動放棄仕途而與書籍爲伴,王興相信,一定會改變他的命運軌跡的。

……

求月票、推薦票

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十六章 避免悲劇重演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話(爲明亮照我心的打賞加更)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八十章 和氣生財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一百九十四章 穿越者有了後代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六章 說親第九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七章 “青梅竹馬”的周家女郎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罵你就是挽救你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奉旨出京(二)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
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三十七章 打臉黃景章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一百五十五章 賑饑平亂(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來投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十六章 避免悲劇重演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二十二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一章 穿越源自遭雷劈五十七章 再次驚喜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四十七章 黎明情話(爲明亮照我心的打賞加更)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八十章 和氣生財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一百九十四章 穿越者有了後代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山東道上(十二)第三十八章 北地梟雄(三)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六章 說親第九十六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二十七章 朝堂議戰(四)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七章 “青梅竹馬”的周家女郎第三十九章 北地梟雄(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罵你就是挽救你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奉旨出京(二)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山地火種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十三章 小丫環的心性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