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結局

第二道旨意,則是冊封王興爲忠王,攝理政務。王興不受,三次上本請辭,帝不許,遂就職。

王興進封王位以後,上本請封申紹儀爲王妃,嫡長子王元紹爲王世子,洪氏爲世子妃,帝許之。

洪氏即爲洪承疇的女兒洪媛。洪媛比王元紹大三歲,因爲兩家通好,和囤兒也算是青梅竹馬,兩人感情很好。洪承疇請魏浣初作媒,把倆人的事一說,王興徵求了囤兒和媛兒的意見之後,當即同意了。

王興當了攝政王,自然全力輔佐皇帝處理政務,皇帝基本是言聽計從。

王興開始組建內閣,洪承疇任建極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魏浣初任文淵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申紹芳爲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崔呈秀爲東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徐光啓爲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孫承宗爲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吳牲爲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楠任國子監祭酒,焦竑因年齡原因不願意入朝爲官,在西安芙蓉院休養。

周延儒、錢謙益、阮大鉞分授侍郎之職。

廢除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成立保密局,局長周至;

成立稅務局,隸屬戶部,局長李逢時;

成立廉政署,隸屬都察院,署長王徵。

張大猷沒有回京,任陝西巡撫。

白玉卒任京城衛戍營指揮使,負責京城外圍保衛;侯國盛任京城內務部隊指揮使,負責京城內部保衛。

李忠任司禮監掌印太監,總理皇宮內務。

另外,曹文詔、潘金、潘樹等王府家丁及布揚古、劉宗敏、張世河、朱元武、李開後、許顯純等皆在軍隊任職。

……

弘光帝入主京城,王興爲攝政王的消息傳出,各省督撫皆上表稱臣,無有不服。

王進賢帶兵打到江南,縱橫江浙,無人能制,所過之處,豪紳皆滅。

王興看差不多了,就令他停止動作,向領兵前去平亂的洪林投降。

洪林的軍隊與王進賢的部隊整合一處,進駐南京。

曹文詔帶兵去山西,進剿張獻忠等農民軍,張獻忠等人知道不是官軍對手,向曹文詔請降。

曹文詔允了,待張獻忠等交出兵權,曹文詔將張獻忠等人送往京城居住,後被周至編織謀反的罪名統統給殺了。

……

至弘光三年,大明朝內亂完全平息下來,唯一沒有解決的,就是長城以北的清兵。

皇臺吉不知道抱着怎樣的心思,既不投降,也不進攻,收縮兵力於瀋陽、遼陽一線,與袁崇煥對峙,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國內安穩了,但要完全恢復民生,沒有五年下不來,畢竟戰爭給中華大地造成的傷害太大了。

在此之前,遼東問題必須解決,一是完成國家統一,二是東北作爲重要的糧食基地,對於大明太重要了。而且,東北雖然寒冷,但同時在機械製造方面,卻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個優勢,就是寒冷。

後世的時候,王興就聽說過,東洋人的機械組裝非常精密,尤其像汽車、摩托車的發動機,根本不可能發生螺絲鬆動或者滲油等現象。之所以如此精密,據說是運用熱脹冷縮原理,在極低氣溫下進行組裝的。

所以,王興準備將來將重工業生產基地設在東北。

據達海傳來的消息,說清兵在遼陽和瀋陽大規模築城,修築了高牆和箭樓,以抵擋火槍的殺傷力。

看來,這哥們還是不甘心束手就擒啊。

也是,努爾哈赤自萬曆十一年起兵,浴血奮戰四十餘年,統一了女真各部,皇臺吉在此基礎上征服了蒙古各部和朝鮮,建立了大清國。這個局面來之不易,任誰也不願輕易放棄。

好吧,那就打一打吧,也好讓皇臺吉死心,讓他好給死去的父親和跟他一起戰鬥的部下一個交待。

王興仍是派了洪承疇爲帥,並讓他帶上飛艇。

洪承疇率新軍與袁崇煥的邊軍匯合一處,直抵遼陽城下,團團圍定後,派出飛艇在遼陽的城牆和箭樓上,簡單地扔了兩顆用手榴彈綁定的地雷,兩聲巨大的爆炸聲,頓時粉碎了清兵的抵抗意志。這尼瑪還怎麼打?這根本就是光捱打了,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啊。

洪承疇寫了勸降書派人送到瀋陽,說明不欲造成大規模殺傷,敦促皇臺吉投降。

三天後,遼陽城樓上就豎起了白旗。皇臺吉親自出城跟洪承疇談判。

王興派洪承疇來的目的,就是代表他和皇臺吉談判的,否則,隨便派個將軍來就是。

皇臺吉提出的降明條件很高,要求保留大清國號,保留清軍編制,他們則奉大明爲宗主國,讓出蒙古和遼、沈、開、鐵,退回長白山。

戰場上打不贏,在談判桌上嘴倒是挺硬。

洪承疇斷然否決了,告訴他,要保住族衆性命,必須無條件投降,取消大清國號,軍隊接受整編,廢除奴隸制,皇臺吉本人及家眷必須去京城居住。

作爲交換,大明可以保證讓滿族聚族而居,享受與漢族同等待遇,而且將來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可以享受政策優惠。

最後,洪承疇說:“皇臺吉,忠王千歲讓我轉告你,說我太瞭解你了,你要是能打贏,是絕不會投降的。之前跟你說過,在強大的火器面前,冷兵器時代那種天下無敵的騎射功夫,已經無用了。天下大亂已久,民心思定,和平安定的生活不僅漢族需要,滿族同樣需要,這是大勢所趨,你還是別再做無用功了,乖乖來京城,咱哥倆喝茶下棋吧。”

“哈哈哈,還是忠王千歲瞭解我。好,跟明白人打交道真是痛快,洪大人,我答應你,無條件投降,不過,我還有一個小小的要求。”皇臺吉聽了洪承疇轉述的王興話,哈哈大笑。

“你請講。”洪承疇道。

“我要跟忠王千歲比鄰而居。”皇臺吉道。

“行,這一條我替忠王答應你了。”洪承疇微笑着說道。

……

十日後,弘光帝聖旨下,封皇臺吉爲順安公赴京居住,滿族回赫圖阿拉居住,設縣。清兵去留則按個人意願,願意解甲歸田的,官府可以給予土地,願意繼續從軍的,可以擇優編入新軍。

聖旨下,皇臺吉在新軍的保護下,攜家眷進京,進入跟忠王府相鄰的順安公府居住,實現了與王興比鄰而居的願望。

確如王興所言,清兵也都厭倦了戰爭,人心思定,五萬人中,有四萬人願意回鄉種田,而約有一萬人願意加入新軍。

葉赫族人從滿族中剝離出來,返回四平聚居——布揚古和東歌當初投奔王興時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

弘光十年,王興的新政在全國推行已經七年了,經過這七年的不懈努力,大明朝終於恢復了勃勃生機,人民生活安康,國力大爲增強,忠王的威望達到了最高。

弘光十一年,洪承疇、魏浣初、皇臺吉、吳牲、曹文詔、田有良等朝庭大員上表請弘光帝禪位於忠王,錢謙益、阮大鋮等措詞非常激烈,大有不禪讓就會血濺當場之勢。

弘光帝無奈之下,只得下詔禪位於忠王。王興虛情假意地辭了三次,滿朝文武堅請,弘光帝連續下了三次詔書,王興才非常勉強地接受了。

王興爲帝后,改國號爲中華,年號爲東盛。

封申紹儀爲皇后,李青爲皇貴妃,秋韻、楊素雲、客印月、布爾布泰.雪兒、姚迪、東歌、琴兒和棋兒分別爲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

王元紹爲太子,王仲青爲秦王,王韻芯爲端柔公主,王月影爲端靜公主。

……

王興在登基前,辦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解決無影。

王興將無影喚出,問道:“無影,如今滿朝文武都在上表請皇上禪位於我,你怎麼看?”

問完這句話,王興死死地盯着無影,心想,如果她稍有反對之意,就立即把她收進魔盒。

無影沒有絲毫猶豫,答道:“老爺,無影的妹妹就是秋韻!”

啊?尼瑪,弄了半天無影竟然是大姨子啊,早說不行嗎?讓老子白擔了十好幾年心。

有這麼個大姨子保護,老子還有什麼可怕的?

“這麼說,你是我大姨子?”

無影笑了笑,瞬間不見了。

第二件事則是薛義以及衆鬼們的安置問題

“主人,我已經完成上天賦予的使命,可以重回地獄當閻王了,洪林他們因助你不致於使人漢族衣冠被外族異服替代,上天準其進入輪迴,重新投胎爲人。”薛義答道。

“唉,真捨不得你們走……。”王興從懷裡掏出魔盒,留戀地摸了又摸。

他說的是真心話,這麼些年來,這些人全心全意地幫助自己,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感情也是越來越深。

“主人,你登基大典之日,便是我等離去之時,還請保重……。”薛義道。

王興聽了,心中一酸,魔盒骨碌一聲掉到地上,翻了幾個滾……。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六十六章 面紗的誘惑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三十章 從《六月裡的小雨》到《夢醒時分》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饑平亂(八)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十二章 天下第一美女?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第一百二十七章 漂亮女人招人疼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五十三章 殿試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罵你就是挽救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十六章 爲政基調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個釘子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個釘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十五章 書房旖旎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奉旨出京(八)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九章 他的話何時落空過?
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四十三章 回民之亂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二章 坐懷就亂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六十六章 面紗的誘惑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四十一章老太爺竟然破了例?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三十章 從《六月裡的小雨》到《夢醒時分》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饑平亂(八)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十二章 天下第一美女?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八十八章 翰林院,我來過第一百二十七章 漂亮女人招人疼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三十章 丫環也有上進心五十三章 殿試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第四十三章 建軍新思路(一)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罵你就是挽救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十六章 爲政基調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個釘子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八十一章 面子裡子算計忙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三十七章 校場點兵(四)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個釘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三十二章 金子和土坷垃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十三章女人心思你不懂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十五章 書房旖旎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三十九章 奉旨出京(八)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九章 他的話何時落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