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

1263年,7月13日,立秋20日,萊陽縣城。

萊陽縣是東海人早就控制的縣城之一,在當地經營得頗深入,交通處的驛站就設置在縣城內部。不僅有驛站,還有旅館、儲蓄所、食堂和商站等設施,都聚集在了一起設點,也是城中比較繁華的所在了。

張信趕在天黑前進了城,在東海招待所的通鋪睡了一晚,今天一早去驛站交了回執換到郵費,便準備繼續上路,前往蓬萊。

他剛要出站,就見到了昨天去過萊西堡的那輛豪華的雲中牌馬車。它和東風速遞的郵車一起,在幾名近衛騎兵和交通警察的護衛下,出了站之後直奔東門而去,看方向應該也是往蓬萊方向去的。

張信跟着他們出了東城門,又轉向東北踏上了去棲霞的道路。當他確定他們確實是同行去蓬萊之後,就策馬跟了上去,遠遠地在馬上舉起了右手以示無敵意,對着落在後面的兩名穿着幹練的紅黑色制服的交警喊道:“嗨,同志,我是去年從炮二營退伍的張信,現在也往北邊蓬萊去,能不能同行一陣子?”

與之前平坦安全的路段不同,萊陽以北一直到蓬萊這段,新修道路尚未完工,大部分路段只是將既有路線清理了出來,沒有硬化路面;而且沿途多山林,雖說大股的賊匪山寨已經被東海軍清理掉了,但零散的猛獸和強人卻搜刮不盡,所以走起來並不安全,最好還是結伴通行。所以獨身的張信就想着借他們的東風,順路走上一程。這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東風速遞和交警經常順路護送商旅一程,甚至還提供收費護送服務。不過這事也不好計費,若是隻是遠遠跟着郵車隊伍吊着,雖說客觀上受到了庇護,但他非要說只是同路能有什麼辦法?所以一般只會對拉車的商旅收些小費,像張信這樣的路人就隨便了。

兩名交警都是退伍騎兵出身,雖說當時在軍中總是看低別的兵種一眼,但現在退伍後見了有相同經歷的戰友還是很開心的。兩人與張信聊了幾句,確定他確實是退伍兵而不是裝出來的之後,一人正要點頭同意,另一人卻止住了他,對張信說道:“張兄弟稍等,這次車上有東家在,我得先去通報一聲,省得他不樂意。”

這也是應有之理,前面那雲中車如此扎眼,顯然上面是有大人物的,不可怠慢。於是張信放慢馬速,抱拳道:“那便有勞這位錢兄弟了。”

這位姓錢的交警策馬向前,與雲中車旁一個近衛兵說了幾句,近衛兵便貼到車窗邊,低頭與裡面的人彙報了一下,稍後便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又一級級傳了回去。於是張信就加入了車隊,與兩個交警有一句沒一句地聊着。

車隊行動迅速,在中間的楊礎站稍作休息後,便繼續趕路,在當天到達了棲霞縣。棲霞地域狹小、人口不多,不過卻是關隘之地,又是長春真人丘處機的出生地,也是全真教的聖地,所以頗有些風光可看。於是張信便改了主意,決定多在此地逗留幾日,便告辭了車隊,留在了這裡。

而車隊則不改計劃,於次日出發,又是一日急行兩站,當晚便到了蓬萊。

……

立秋22日,蓬萊造船廠。

蓬萊造船廠位於蓬萊城北部的水城區域,水城前身可上溯到北宋時期修建的“刀魚寨”,是利用蓬萊此地天然存在的一處狹窄海灣修建成的,是一處著名的軍港。不過近百年來這裡幾乎沒發揮什麼作用,直到落入東海人手中才開始修建完善,先是把這裡建成了第二艦隊的重要母港,後來又籌建了一個修船廠,再後來發展成了正式的“蓬萊造船廠”,在補充入了一部分來自北清河船場的移民之後,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了。

海洋部長樑恩昨天乘車到達蓬萊之後,今天一早便帶人來了蓬萊造船廠“視察工作”,給了船廠工作人員一個突然襲擊。

蓬萊造船廠的廠長叫吳大慶,是最早加入東海商社的勞工之一,原先是龍王寨的船匠,後來一路升遷,現在已經能獨掌一面了。不過蓬萊這地方廟小神仙多,張正義和海軍的許嵩濤等人都就近坐鎮,一隻眼就盯着造船廠呢,他這個廠長其實也做得並不自在。現在他戰戰兢兢地陪着樑恩在廠內到處走動,一邊主動介紹着廠裡的成就,生怕哪裡又出了紕漏。

“樑總請看,這裡是我廠的四號工位,由三級工程師林中旻負責……”

蓬萊廠的生產模式沿用了闊馬廠成熟的固定工位+流動工組的模式:多個工位同時開工,但進度不同,而一個工組只負責造船流程中的特定工序,輪流去各個工位上工作;同時,每個工位都有一部分工程師和工人固定在此工作,負責把控造船的整體進度和質量控制。

樑恩看過去,這個工位上正在建造的是一艘星火級,採用成熟的標準化雙桅和圓底設計,看着體型屬於偏小的那一等,現在船殼已經大部鋪好、接近完工了。他上去看了一圈,做工用料都還算紮實,沒挑出什麼問題,便表揚了一下本工位的負責人、年近五十的濟南籍“工程師”林中旻,繼續往東邊的木料廠走去,一邊走一邊對吳大慶問道:“現在你們的木料都是從哪個渠道來的?”

吳大慶見樑恩沒挑刺,鬆了一口氣,答道:“大部分還是從南邊山上採的,不過這蓬萊附近的早就被砍過一茬了,現存的大都是些松木,沒什麼好料;做骨、脅的料都是從周邊,比如黃縣、福山那邊收來的,那邊山多,還有些柞木、櫸木之類的好料,不過也不便宜;這段時間,還有些從遼東、高麗過來的大木,那些倒真是不錯,不過我們這邊也沒留下幾根,就都給本土送過去了……”

樑恩對他的抱怨笑了一下,說道:“又不是白拿你的,不是還給你撥了些陰乾過的柞木來嗎?不然你這龍骨怎麼做?行了,我去看看烘乾車間。”

說着,幾人就穿過整齊堆放着木料的倉庫,來到了東邊的烘乾車間。

蓬萊廠歷史不長,自然沒法乖乖等待木材陰乾,從一開始就是用烘乾法上馬的。好在現在的烘乾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經過嚴格工藝控制烘乾出來的木材經過了實戰檢驗,並不就比陰乾木材差多少(當然,這點仍然存疑,畢竟東海造船史也沒幾年)。

不過“烘乾”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因爲木材實際上並不是用火烤乾的,而是用水蒸氣將木材細胞結構內的吸着水“解吸”出來。這個過程中需要鍋爐來產生蒸汽,也正是因此,木工組纔會對鍋爐的研發頗有心得。

烘乾車間內,三臺“火山-0”式鍋爐排列開來。這是木工組早先開發的一種型號,結構很簡單,沒有熱回收裝置,當初並沒有給定型號,直到更先進的“火山-1”出現後,人們纔回頭把這種原始鍋爐叫做“火山-0”。車間內沒有多少傻大粗黑的鋼鐵氣息,反而到處都是磚塊——鍋爐外面包裹了厚厚的一層磚塊進行保溫,而產生的蒸汽,也是通向磚塊砌成的乾燥室中,對裡面堆放的木材進行解吸。

乾燥室是長長的隧道形狀,裡面大致分了三段:蒸薰段、釋放段、穩定段。其中,蒸薰段自然就是用蒸汽加熱木料的工段;當壓力和時間達到一定標準後,就將蒸汽和木料運輸至釋放段,在這裡,蒸汽會逐漸排放出去,同時也帶走木材中的水分;最後再進入穩定段,將含水量與形狀調整到最合適的程度。之後,木材再放去倉庫靜置幾十天,便可以使用了。這個烘乾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副產物木焦油,此物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會仔細地收集起來,然後高價賣給工業部,工業部也會將從中提煉的一部分瀝青返賣回來。

樑恩頂着熱氣在車間裡仔細地巡視了一遍,也沒發現什麼紕漏,還算滿意。“這煤煙味……你們燒的是煤吧?”

吳大慶連忙答道:“是煤,光靠木粉和下腳料可不夠燒,木炭又太貴,所以從黃縣買了煤來燒。不過這火山-0還是耗煤了些,下次擴產就全上火山-1。”

樑恩想了一下,這黃縣確實是產煤的,產量還不小,據說工業部有計劃在那邊也新設一家鋼鐵廠,就地利用煤炭和從臨淄、遼東、高麗、平灤等地運過來的鐵礦。這樣的話,有金口、黃縣、萊蕪三個鋼鐵基地,就足以對全國進行覆蓋了。這對於船廠也有好處,因爲鋼產量上去了,船中就可以應用更多的鋼結構了,只是……

樑恩突然想起一事,對吳大慶問道:“你這邊經手的閃光級比較多,我聽海軍的人抱怨,說鐵骨的閃光級不如木骨的耐用,你這邊有這情況嗎?”

吳大慶一愣,回想了一下,說道:“好像還真是……鐵龍骨自己倒沒什麼事,就是周邊的木料爛的快了些,來這邊修的基本都是這個原因。”

最初的一批閃光級用的都是鐵龍骨,強度高、重心低、更穩定,但是後來隨着生產量的加大和生產廠家的下放,也出現了木龍骨的版本。沒想到一兩年後,鐵龍骨的版本紛紛出了問題,主要是龍骨周邊的木材腐蝕嚴重。這一方面是因爲鐵和木的膨脹率不同,在長期的使用中不斷收縮膨脹,導致了疲勞損傷;另一方面是因爲損傷之後,水滲入木材之中,與金屬接觸,便使得木材的腐蝕進一步加速了。閃光級本身成本低,這點問題還不算大,也就換幾塊木板罷了,但這對造船部門將鐵骨放到更大級別船上的計劃無疑是一記迎頭重擊。

樑恩嘆了口氣,說道:“還真是啊,當時覺得鐵龍骨性能好,沒想到這麼快就暴露出問題了,果然新技術還是得長期驗證才行啊。算了,還是一步步來吧。吳廠,你這邊做得不錯,也不用緊張,我就是路過看看。過幾天我還要去北邊遼東郡一趟,現在我們最頭疼的就是木料了,得趕緊去那邊給我們搞個穩定的木材來源才行啊!”

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508章 投資第239章 分贓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後18章 搶冬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475章 逐客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後16章 至暗時刻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9章 龍王寨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698章 陷阱第133章 傀儡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238章 登陸第228章 火炮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703章 失守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784章 大冶第700章 散兵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282章 震怒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387章 露天甲板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506章 入境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121章 東海縣第142章 不動如山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516章 文化場所第756章 大定府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143章 血肉磨坊第899章 疾風暴雨 三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514章 東海式炫富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698章 陷阱第192章 尖刀第682章 臨時約法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522章 光明 下後13章 空地一體化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708章 中游防線第739章 大潰敗第869章 會師第541章 覺醒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第397章 巨獸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821章 征戰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387章 露天甲板後26章 回到羅馬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843章 星星峽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765章 圍剿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891章 轉移第530章 驅逐艦 中
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458章 另一個世界:買馬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508章 投資第239章 分贓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後18章 搶冬第830章 熱那亞的崛起 二 吉伯林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629章 鐵血強宋 二 新軍第475章 逐客關於穿越者國度的遠景規劃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後16章 至暗時刻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9章 龍王寨第216章 昂貴的正義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698章 陷阱第133章 傀儡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160章 新風(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六次加更)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238章 登陸第228章 火炮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703章 失守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784章 大冶第700章 散兵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282章 震怒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387章 露天甲板第111章 外交攻勢 下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506章 入境第812章 新航路 一 啓航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121章 東海縣第142章 不動如山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516章 文化場所第756章 大定府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710章 急轉直下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143章 血肉磨坊第899章 疾風暴雨 三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514章 東海式炫富第774章 第一把火:鐵路網第698章 陷阱第192章 尖刀第682章 臨時約法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89章 光榮與夢想第522章 光明 下後13章 空地一體化第97章 奪取膠州 上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68章 神槍 下(加更)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708章 中游防線第739章 大潰敗第869章 會師第541章 覺醒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第397章 巨獸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821章 征戰第890章 匡扶社稷第387章 露天甲板後26章 回到羅馬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843章 星星峽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765章 圍剿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第549章 火油貿易第414章 東進:林衍第891章 轉移第530章 驅逐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