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天下震動

1262年,1月21日,立春14日,膠西縣。

“號外,號外!《江南新聞》號外,益都歸正,官家大喜,朝廷振奮,天下震動!”

“冊封!朝廷冊封了李鬆壽爲齊國公、保信寧武軍節度使,都督京東西路兵馬!”

“號外,特刊!五十文一份,欲購從速!”

隨着一班加開的定期船,最新一期的《江南新聞》特刊也隨船送達了膠州,很快就引發了搶購熱潮。

這其實已經是這個月的第二份特刊了。第一份刊發於正月初五,京東商城的江南報社收到淮河口加急送來的消息之後,連夜編撰排字,終於在第一時間推出了一期特刊。特刊上報道了李璮請求歸正這個爆炸性新聞,新聞後還專門敘述了李璮及其父李全起家的歷史。最後還裝模做樣地分析了一下此事的影響,爲迎合讀者的期待,自然是喜大於憂。

這份特刊只有半幅兩版,卻仍然敢按常價三十文出售,事實也證明了這種爆炸性消息確實值這個價。臨安城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立刻全城震動,爭相搶購,印刷速度遠遠趕不上銷售的速度,甚至再次出現了溢價的情況,一時間臨安紙貴。

其實朝廷收到這個消息也沒比《江南新聞》快多少,帶來的震驚和驚喜也不比民間更少,賈似道連夜召集兩院大員會議,人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北方除一大患矣!

趙昀聽說這事之後,更是欣喜異常。他就是再昏庸,也知道李璮反正的意義啊!

從三十年前的李全開始,李家就一直是江淮防線的大患,屢屢發動對南的攻勢,讓朝廷和他坐立不安。如今這個大患,居然投過來了!以後李璮就不再是自己的麻煩,反而是忽必烈的麻煩了,簡直是天降之喜啊!

狂喜之下,他甚至提筆親自作詩一首:

九扶漢鼎賴元動,泰道宏開萬象新。

聲堲南郊方慕義,恩漸東海悉來臣。

凱書已奏三邊捷,廟算全消萬里塵。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興寶運喜環循。

回顧這幾年來的大事,先是東海國來投,又打贏了蒙古人,現在連李璮也感恩歸正……我皇宋,在我的治下,這是終於要中興了啊!

被這樣的天降大禮砸中了之後,趙昀和朝廷也大方了起來,一舉封了李璮爲齊國公、保信寧武軍節度使、都督京東西路及河北兵馬的榮譽,並且恢復了他父親李全的官職。這個待遇,比之前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東海國都高了,“王立憲”到現在還只是個郡公呢。

不過其實李璮是吃了東海人的暗虧的,要知道,歷史上他造反之後,南宋可是直接封了他一個郡王呢。但現在有了一個東海國,相比之下李璮的重要性就降低了,所以只給了個國公。

李璮本人對此倒沒什麼意見,畢竟他現在對東海人的實力也很清楚了,能比“王國主”高上一頭,他就已經很滿意了。當然,這也有很大原因是他根本不在乎南宋的封賞,畢竟他是要認李唐爲祖宗的人,造反山東只是第一步,將來是要北搗燕雲西入關中的,什麼國公、郡王之類的,跟九五至尊比起來都不算什麼嘛。

冊封的消息下來之後,《江南新聞》緊接着又推出了這份特刊。這個月已經有了一份特刊和一份正刊,這是第三刊,讀者們可真是有福了。

但是,出於封鎖消息的考慮,東海商社雖然在江南大肆炒作這個熱點,卻並未在北方宣傳這個新聞。前一份特刊運來之後一直壓着沒發售,直到前天才解禁,然後果不其然一下子就引發了巨大的搶購熱潮。

到了今天,這第二份特刊中的一部分也飄洋過海,到達了膠州。如同上一份特刊一樣,同樣在膠州引起了搶購熱潮,銷售速度遠遠超過了尋常的正刊。

畢竟,對於江南民衆來說,李璮歸正這事,只是千里外的一個大新聞,茶餘飯後談談也就完了。而對於膠州民衆來說,這可真的是關係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啊!

在新聞發售之前,當地已經有了些風雨欲來的苗頭。

大約十五天之前,膠西城突然戒嚴起來,數不清的紅衣兵調到了城外,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然後一個巨大的船隊從南泛海而來,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平底小船,但架不住數量多啊!浩浩蕩蕩,幾乎佈滿了海岸線。

船隊在東海海軍的“護衛”下,分批進入大沽河口,然後在中央西站登陸,人和武器分離,又在陸軍的監視下,一路向西回益都去了。整個隊伍連片成線,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直走了好幾天才走完。

事後,那些平底船有的在膠州採購了些北貨就南下了,而剩下的船則就地廉價拋售掉了,倒是讓膠西商人趁機撿了個漏。

聽說,著名的益都李相公,哦,現在是大宋齊國公了,就在當時那支隊伍裡,還抽空去嶗山參拜了一下。畢竟他是李耳之後嘛,當然得尊崇道教。

膠州民衆對此自然是極度震驚的,但是由於沒有官方口徑,所以他們並不真正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各種小道消息漫天亂飛,整個膠州人心惶惶。直到前幾天新聞解禁,他們才確認了這個驚天消息,然後更是人心惶惶了。

……

膠西城中。

“來了來了,”一個商人模樣的富態男子,揮舞着一張剛搶到的《江南新聞(特刊)》,跑進了街邊一個茶館中,“這下是真的了,肯定得大打了!”

茶館內,他的幾個同伴連忙圍了上來,對着那張報紙讀了起來。周邊的幾個食客也豎起了耳朵,關注着這最新的消息。

“天哪!”一個身着深藍色棉袍商人的草草看完頭版,一陣頭暈目眩,差點坐倒在地,還好被同伴扶住了。

“訓仁兄,鎮定啊!”同伴關切地說道。

藍袍商人懊惱的跺着腳,說道:“如何鎮定!臨淄正當益都之西,戰事一起,勿論誰勝誰負,家鄉都得遭殃啊!”

原來,這幾人是臨淄來的商人,來膠州販賣瓷器、收購些南貨回去,沒想到竟然在此見到了一個驚天大新聞。這下可就大大不妙了,不管是李璮打出去,還是濟南張公打進來,夾在中間的臨淄諸地可都得倒大黴了。他們的妻兒老小可都在家鄉,還對此事懵懂無知呢,這可如何是好?

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了一會兒,爲首那個高大的商人說道:“也罷,事已至此,我們在這乾着急也沒用。臨淄必遭兵災,家鄉是不能久留了,須得遷往他處才行,不過我看周邊也沒多少地方能逃過這一劫,反倒這東海國偏居膠東,又與李益都和南朝勾連,應是處避風之所,不如就遷來此處如何?”

他這麼一說,剩下幾人立刻紛紛點頭,剛纔那個藍袍商人也連連附和:“甚好,甚好。只是李益都若能直搗燕京,那便罷了,反而若是一敗塗地,蒙軍攜大勝之威攻來,恐怕這東海國也不能倖免。不如,接引到家人後,也不在這東海國久留,便搭船出海,遷去南朝,如何?”

藍袍提出了這麼個方案,餘人也低頭沉思,開始評估起可行性來。

不過旁邊的聽衆就有些不滿了。一個坐在窗邊、剛剛吞下兩個大包子的白衣年輕人不滿地喊道:“如此膽小,有甚好怕的?我東海軍威之盛,遠非蒙韃可比,若是他們膽敢攻來,必教他們剝皮抽筋,後悔爹媽讓他們來這世上走了一遭!”

幾人轉頭一看,發現是個未及弱冠的臭小子,一人當場就惱怒了起來,叫道:“你這乳臭未乾的小子,懂個什麼……”然而他沒說完,就被那個大高個攔住了。

大高個見這個小子年紀雖小,身板卻孔武有力,目光有神,感覺來路不簡單,便抱拳一禮,問道:“在下臨淄紀成春,不知小兄弟姓甚名誰,是哪家的子弟?”

嗯……這小兄弟也是第一次被人這麼問話,有些不太習慣,扭捏着說道:“嗬,我叫李佳兒!膠……中央市建設公社子弟!別看我小,我可是剛從海軍陸戰隊退伍呢,那長江崇明,我也是去過的!”

這李佳兒就是這個立春正式退伍的第一批義務兵之一,當初因爲會水,所以被挑選去了海軍陸戰隊服役。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和填鴨式的文化課學習,其間還去東海縣和崇明島走了一遭,他這人生經驗也算豐富了,最後終於熬完了二十七個月無病無災地功成身退,拿到了屬於自己家的一百畝地。

他家的頃田安置在中央市的建設公社,位於大道之南鄰近南邊一片沼澤的地方。李家父親也是有想法的,見自家田附近水多,便動起了開一塊水田種稻的念頭。這也並非異想天開,膠東地區本來就有種稻的,畝產相比南方並不算低,只是北地冬天寒冷,一塊田只能種一季稻,總體利用率不高罷了。不過他家現在有一百畝地可以隨意揮霍,所以這不算什麼問題,就當冬天閒着養田了!

說幹就幹,不過建設公社的供銷社並未預料到有人會在這裡種稻,所以未曾備置稻種,於是他爹就將李佳兒差遣到了膠西城來,看能不能尋到稻種。

結果稻種倒是買到了,不過李佳兒畢竟年輕愛玩,當兵的時候又攢下了不少津貼,還在儲蓄所存了一筆私房錢沒上交家裡,到了膠西當即就可以取些出來,所以在城裡流連忘返,遲遲沒有回家,這不,就遇上這幾個臨淄商人了?

本來他只是路過在此吃個午飯,沒想到他們竟然對東海國的軍力沒有信心,於是忍不住出聲嗆了起來。

“哦?原來是李兄弟,失敬失敬,不知這海軍陸戰隊是何等所在?”紀成春自來熟地坐到李佳兒對面,跟店家要了一碟炸面片兒,和李佳兒攀談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驚呼道:“一百畝地?!竟只需服役兩年多即可?”

臨淄位於富裕的西三府,人口更稠密,一百畝地在那裡算是相當大的一塊了。要是當軍戶的話,待遇倒也不差,不過軍戶是要終身爲兵,即使老子戰死也得讓兒子頂上,不然田就收回去了的,相比之下也不合算。

李佳兒不好意思地摸摸頭:“我們這人少,一百畝其實不算多,你想要,自己去圈一塊也可以,只是稅就高了。我們當兵掙的,其實不是這一頃田,是軍戶的低稅。嗨,不過你說的也對,這條件確實不錯,大把人願意去當兵呢。就我們這批剛退役的,很多人也願意留下來繼續當兵,只不過志願兵的名額有限,想當也當不了啊。”

這個立春,東海軍隊進行了第一次義務役交接,兩千五百名義務兵服役期滿,從中按照自願原則擇優提拔了五百人升爲士官繼續服役,不過李佳兒很不幸沒有被選中,和其餘兩千戰友一起退役了。其實李佳兒自己不知道,軍方已經把他們這些退伍兵都作爲潛在兵員看待了,只是戰事尚未迫在眉睫,把他們放到公社裡穩定家業並且建立民兵體系比即刻擴軍更重要,所以還不到徵召的時候。

此外,即使面對迫在眉睫的軍事壓力,各軍種也堅決清退了二百名不合格的志願役,以淨化士官隊伍。當然,他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商社自然不會薄待了他們,願意要田的可以領雙份頃田,願意進城的也儘可能安排工作,不會讓任何一個士兵寒心——至少正月的《東海新聞》是這麼報道的。

對這套兵役制,紀成春聽得有些迷糊,李佳兒又耐着性子給他講解了一下。

聽着聽着,紀成春突然眼前一亮,拉着李佳兒的手說道:“李兄弟,如此說來,與你一同退役的軍還有兩千人?我等欲回臨淄接引家人,正缺好手護衛,李兄弟可否爲我引薦幾人?我等願出一月十貫的工酬!”

第623章 蒲甘第308章 攻取利津第314章 北清河船場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244章 新財政 一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24章 嶗山道士第709章 龜船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825章 麻煩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364章 商業船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697章 沿江擊節第691章 兩廣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193章 過江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81章 嶗山學宮第805章 背叛第22章 武裝力量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276章 重火力第766章 勸進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508章 投資第497章 院政第231章 城破第348章 剃髮易服第8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98章 濟南之圍(2/4)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11章 闊馬戰役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43章 慶元府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363章 儲蓄第256章 大巡禮 九 鐵路第269章 天下震動第81章 嶗山學宮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897章 疾風暴雨 一第93章 彈如雨下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838章 江南第364章 商業船第145章 亮劍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732章 陷盧龍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31章 起點號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324章 漸熱第287章 賞賜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868章 黑海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333章 泰山之戰 八 山動第799章 長安!第40章 火槍實驗 上第897章 疾風暴雨 一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11章 闊馬戰役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736章 步兵炮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319章 轉進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59章 食品工業第510章 進城去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66章 通商 一第227章 揚州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217章 賣官 上
第623章 蒲甘第308章 攻取利津第314章 北清河船場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244章 新財政 一第403章 不落人後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24章 嶗山道士第709章 龜船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643章 安條克復仇軍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825章 麻煩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364章 商業船第681章 輿論洪流第697章 沿江擊節第691章 兩廣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193章 過江第607章 李氏朝鮮 四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809章 告一段落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81章 嶗山學宮第805章 背叛第22章 武裝力量第141章 漫長的等待過後是宿命的相遇第276章 重火力第766章 勸進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508章 投資第497章 院政第231章 城破第348章 剃髮易服第8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98章 濟南之圍(2/4)第127章 人生如夢第11章 闊馬戰役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878章 吊死威尼斯總督第43章 慶元府第351章 是我們這邊的第576章 黑龍江上 三 真·隕星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363章 儲蓄第256章 大巡禮 九 鐵路第269章 天下震動第81章 嶗山學宮第808章 從東海到西海第609章 李氏朝鮮 六第897章 疾風暴雨 一第93章 彈如雨下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838章 江南第364章 商業船第145章 亮劍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156章 朝賀 二(感謝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732章 陷盧龍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151章 黎明之戰 四(第二更)第31章 起點號第132章 攻取乳山 下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427章 西南駐屯軍第324章 漸熱第287章 賞賜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868章 黑海第859章 鑿空 完 功成第333章 泰山之戰 八 山動第799章 長安!第40章 火槍實驗 上第897章 疾風暴雨 一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188章 什麼,東海國?這下玩大了啊!第11章 闊馬戰役第596章 寧陽模式 下第405章 真正的進步 下第736章 步兵炮第744章 多鉚蒸剛第319章 轉進第649章 後方緊吃(加更2/2)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59章 食品工業第510章 進城去第55章 自造艦與新型帆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566章 通商 一第227章 揚州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217章 賣官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