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

1264年,1月27日,古裡。

“998,999,1000,1001……咦,這箱怎麼多了一個?算了,應該是數錯了,就這麼過吧!”

古裡城中最高處,南毗王的宮殿中,遠洋艦隊中的幾名儲蓄員正在兩列海軍陸戰隊員的護衛下,歡天喜地地清點着從南毗王地窖中擡出來的一箱箱塔爾銀幣。

這種銀幣就是古裡城鑄造的,雖然形制粗糙了點,但是分量夠足,在鄰近地區是通用貨幣。如果把它們帶回中國,一枚就能換到兩貫錢,是一個初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足見其珍貴。

而在南毗王的窖藏中,這些銀幣怕不是得有幾十萬枚,都整整齊齊地一千枚一組裝在精緻的小箱子裡。這種箱子紅木爲殼、軟木爲內襯,光是箱子也值不少錢,銀幣用絲綢紮成二十枚一包的小包裝入裡面——如此精緻而有序的包裝方式,暗示着這些銀幣在南毗王手裡基本不會動用,完全起不到活躍經濟的作用,只是作爲提供心理滿足的物件躺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中——這簡直是經濟犯罪!還好,它們現在有更好的主人了。

這些儲蓄員是東海儲蓄銀行的員工,在艦隊中爲船員們提供儲蓄服務,雖然不給利息,但仍然受到了歡迎,畢竟一路下來他們都賺了不少錢,隨身帶着可不安全。在前三階級中,儲蓄所的信用已經根深蒂固,根本不需要懷疑,只有新來的第四階級纔會擔心他們會不會把錢給黑掉,但幾個月耳聞目染下來,基本也放鬆了警惕心,只有最頑固的人才會抵抗這套先進的金融系統。

他們粗暴地將絲綢小包打開,一個個地清點箱中的銀幣,不時從中檢出一個成色不足的,然後就有一個南毗王的吠舍侍從陪着笑遞過來一個新的,最後也不重新包裝,就直接堆在箱子裡鎖上,便擡到了旁邊的幾輛大車上。

“四十九……好,這就是第五十箱了。”狄柳蔭看着最後一箱銀幣搬上車,臉上都笑開了花,轉身對旁邊的通譯說道:“好,我們先把這批運回去,你告訴他們,說他們做的不錯,讓他們趕緊把下一批准備好,我們今天就麻利地把事情辦完!”

一個箱子幾乎有三十千克重,這種本地用的雙輪大車裝個十五箱就比較吃力了,而總共足有150箱需要搬運,所以只能分批取貨。通譯把狄柳蔭的話傳達給宮裡人之後,狄柳蔭就在海軍陸戰隊的護衛下,帶着五十箱銀幣往碼頭去了。

四個班的海軍陸戰隊員們護送着車隊前行,警惕地注視着沿路過往的路人,看哪個都是一副賊眉鼠目的樣子,不由得緊緊地握住了手中上了子彈的火槍,手心都滲出了汗——他們就是在戰場上都沒這麼緊張過,但現在沒辦法,後面可是足足有五萬枚銀幣啊,想想就嚇人!

這些銀幣,自然就是南毗王付給東海人的報酬,總共有十五萬枚之多。當初他隨口許諾下這個數字,本打算找藉口黑掉的,但是當前線的戰況傳回來之後,不但烏大王嚇傻了,他也被嚇傻了——這些唐人既然能幹淨利落地打退耳那軍,那回頭攻進古裡城不也是易如反掌?因此不但不敢反悔,還額外送了一批禮物和女奴去了碼頭上給他們,生怕觸怒了這些大爺。

所以,狄柳蔭只要帶着陸戰隊員們氣勢洶洶地闖進來,就輕易地拿到了他們的報酬啦!

說實話,他們自己對此也有些意外,沒想到南毗王居然這麼有錢。

他們並不是懷疑他的資產,守着這麼個大港,豬都能搜刮下一筆鉅額財富來,只是沒想到他會有這麼多現金,還以爲會需要用貨物或者特權抵債呢。結果,南毗王不但拿出來了,而且還是純銀幣,連用其它貴金屬替代都不需要——本地還有一種金幣,金銀比價大約是1:10,但東海人考慮到一來本土現在的貨幣改革更需要銀,二來由於匯率差異,帶金不如帶銀回去更划算,所以沒要金幣。

這麼看來,南毗王擁有的財產遠超他們的想象,怪不得烏大王處心積慮要打過來呢,就連他們自己也動了搶上一筆的念頭……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再在這裡駐守,爲防止動手之後出現權力真空被別人乘虛而入,還是從長計議吧。

另一邊,東海人帶來的東方貨物在古裡也賣出了一個好價錢。兩邊加起來,他們這次在古裡國獲取的收益,輕鬆突破了二十萬塔爾,直逼三十萬——如果把收購來的貨物再變現的話,超過三十萬也不是不可能。這筆錢若是回到本土,足足相當於六十萬元(貫),還沒走到大食就有這樣的收益,這次遠航真是值了!

當然,做軍事承包這樣輕鬆的外快不一定每次都能賺到,但貿易收入可是實打實的。這也是他們相比於後來的西方殖民者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爲掌握了重要的貨源,可以通過貿易這樣一種合作共贏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打開市場、落地生根。

而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卻拿不出什麼有競爭力的商品,只能用武力開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掠奪來獲取財富……這種方式雖然比較對某些東海人的胃口,但成本其實是相當高的。建立殖民地看上去威武霸氣,但這要派多少戰船、死多少人、花多少時間和銀幣才能獲得一個穩固的據點?而現在隨便一個大點的唐商,就能在看中的外國港口設立商棧,簡直高下立判。

當然,從某些方面來說,軍事擴張的行爲確實也促進了航海和軍事技術的進步,建立穩固據點之後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這事情不能鑽牛角尖,手段要靈活,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嘛!

說到歐洲,當東海人在古裡引發了轟動之後,還真吸引了一些歐洲人過來。

……

“尼科洛,馬泰奧?”韓鬆驚奇地看着面前兩個黑色捲髮的拉丁面孔,“威尼斯人?”

他們幾人現在是在租住的那間貨棧的會客室中,韓鬆是主人,兩個找上門來的威尼斯人是客人。除此之外,房間裡還有一個大食語通譯、兩名衛兵和一名扇扇子的小丫鬟,最後那個是南毗王送來的……呃,韓鬆是正人君子,自然不會做出對不起史若雲的事情,不過古裡這鬼天氣實在是太熱了,所以還是需要個人隨時扇着風,所以就把她留下了。當然,艦隊中人都心照不宣地做好了保密的準備。

兩個威尼斯人中爲首那個“尼科洛”聽到韓鬆嘴中說出了熟悉的他們家鄉之名的音節,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不需要經過通譯確認,就連忙說道:“是,是,威尼斯,我們來自於最尊貴的威尼斯共和國!來自於遙遠塞里斯國的將軍啊,我們代表威尼斯向您表示敬意!”

他倆當然不會說漢語,現在說的是大食語。威尼斯和中東地區長期有商貿往來,學會這種語言並不罕見,而古裡本地也有一些會大食語的唐人,所以溝通的橋樑就架起來了。

在當前的十三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在誘導東征的十字軍毀滅了自己的宗主國羅馬帝國後,開始進入了它的全盛時期。這個面積不大的商業城邦既有精明的商人,又有一支小而強大的海陸軍,同時還有着能夠協調這兩者的共和制度,因此取得了政治和經濟上的雙成功,一直到大航海時代,都是歐洲經濟和貿易最發達的政權之一。

威尼斯的貿易網絡遍佈整個地中海、大半個歐洲,並且深入了中東、東非和印度地區,他們運用精明的經濟手段和狡猾的權術以及適當的武力作爲後盾,將這些貿易網絡經營得根深蒂固,並且爲他們賺取了大量的利潤。

後來,達伽馬開闢新航路後,最紅眼的不是印度人,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同種族同信仰的歐洲老鄉威尼斯人……

當然,現在的威尼斯剛開始起飛,尚未達到那樣的巔峰時刻。他們的貿易網雖然已經觸及古裡,但在當地仍然只是個小角色,自然也不敢給東海人使什麼絆子。(等等,後者纔是新來的吧?)

今天這兩個威尼斯商人過來拜訪,只是爲了正常的商貿合作。尼科洛嘰裡呱啦地說了一通之後,又讓兄弟馬泰奧送上了一份禮物。

韓鬆的衛兵將禮物接了過去,打開檢查了一下,略微有些吃驚,然後就把它放到了韓鬆的桌上。

韓鬆看了一下,果然不出他所預料。這是一個精緻的小盒子,盒蓋內側鑲嵌着一枚一指長的橢圓形小玻璃鏡,盒中臥着四隻精緻的小玻璃杯。獨特的是,玻璃鏡是可將人影清晰映照出來的銀鏡,玻璃杯是完全透明的優等品而不是東海產的綠色玻璃。

他收到這份禮物的感覺有些古怪。這些東西在現在非常珍貴,如果拿回南宋一定能賣個天價,但他又知道它們其實並沒有那麼值錢,因此想高興也高興不起來……

不過,客觀地說,玻璃雖然是砂子燒出來的,但現在沒有後世那樣成熟的玻璃工業,配方和工藝需要工匠一點點摸索,費盡千辛萬苦才能燒出這樣的透明玻璃。君不見,東海人就算知道原理,不也到現在都搞不定嗎?所以,即使不是天價,這仍然是一件珍貴的禮物。

韓鬆想了想,又把箱子合上,說道:“謝謝二位的禮物,這很珍貴,我很喜歡。不知二位貴客過來,有何……對了,我能先問一句,二位是怎麼從威尼斯來到這裡的嗎?”

尼科洛見韓鬆神情和藹,又打聽起他們的來歷,感受到了激勵。有興趣就好,有興趣就能往下談下去啊!

“我們的家鄉在歐羅巴,也就是亞細亞的西邊,阿非利加的北邊……”說到這裡,尼科洛突然有些尷尬,這個賽里斯將軍真的聽得懂嗎?但見韓鬆沒有提出疑問的意思,便繼續講解道:“我們乘船,在敘利亞登陸,那裡現在被偉大的路易九世帶領的十字軍所光復。之後,我們又往東走,那邊的土地已經被韃靼人所佔據,他們對基督徒很友好,我們可以暢通無阻……感謝韃靼人,他們該一直佔着那裡!然後我們到了巴士拉,在那裡,上了我的同鄉阿昂佐的船,一路來到了這個古裡……”

尼科洛硬着頭皮講完了這一切,已經是滿頭大汗。就算是給一個意大利人講這段路程,他也沒有信心能讓對方聽明白,更別說現在是隔着一個翻譯講給一個賽里斯人聽了……他不會以爲我是在愚弄他吧?

不過出乎他的預料,韓鬆倒是做出了一副瞭然的表情。雖然那個唐人翻譯對尼科洛所說的幾個名詞一概不知,只能胡亂翻譯,但從發音上,韓鬆也能大概聽出是什麼地方,不就是走敘利亞到兩河這段傳統商路嘛,簡單得很!

嗯,看來,蒙古人的入侵,反而意外地幫助威尼斯人打通了這段商路,世界可真是奇妙。不過即使如此,通過這段漫長的陸路轉運,成本肯定低不了,看來他們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想到這裡,他又開口問道:“那你們爲什麼不走埃……”說到一半,他就意識到了與尼科洛同樣的問題,這隔了一個地理盲通譯,沒法溝通啊!

於是,他乾脆取出紙筆,簡單勾勒出了亞歐非三地的輪廓,又把尼科洛兩人和通譯喊過來,在他們眼前畫出了剛纔所說的商路,又指着埃及那段狹窄處問道:“爲什麼不走這裡?是因爲馬穆魯克的阻礙嗎?”

尼科洛這下子被韓鬆驚人的地理和人文知識嚇到了,半天才結結巴巴地說道:“對……對!埃及的馬穆魯克都是邪惡的異教徒,他們阻礙了地中海和紅海的商路,可惡之極!”

埃及現在由著名的馬穆魯克統治……#¥@@

簡單來說,之前統治埃及的是阿尤布王朝,它由著名的英雄薩拉丁所建立,是對抗基督教十字軍的絕對主力。爲了培養足以對抗歐洲精銳騎士的戰士,阿尤布王朝強化了在天方教世界由來已久的奴隸戰士制度,也就是買來幼年奴隸,從小培養戰鬥技能,並進行殘酷的淘汰,長大後就成了精銳的戰士,也就是“馬穆魯克”(本義奴隸)。之後,發生了典型的機僕逆主劇情,馬穆魯克們取代了墮落的阿拉伯統治者,成爲了埃及這片土地的實際主人,此後興盛一時,直到幾百年後被奧斯曼帝國所收服。

馬穆魯克是封建騎兵的巔峰之一,同時精通騎術、箭術和多種冷兵器搏鬥技藝,能夠根據不同的條件做出騎射、騎馬衝擊、下馬射箭、列陣步戰等多種戰術動作。一支馬穆魯克組成的軍隊就等於一支精煉的多兵種合成軍隊,是令所有人膽寒的精銳力量。在他們的英勇作戰下,埃及接連擊敗了蒙古人、十字軍,粉碎了伊爾汗國的西征,也徹底結束了十字軍的東征,使得歷史進入了下一階段。

第703章 失守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1章 嶗山學宮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275章 滿萬了後8章 戰場 二第425章 後勤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422章 西拓:連雲郡 下第334章 泰山之戰 九 兵對兵,滑膛槍的極致,疾風暴雨般的一分鐘!第822章 村寨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後17章 圩陽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347章 郭守敬第91章 就緒第782章 出山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281章 營救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883章 驚弓之鳥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551章 同行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360章 私掠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343章 蕭條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393章 派系第739章 大潰敗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第63章 金口新區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889章 洶涌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289章 城市化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765章 圍剿後18章 搶冬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221章 合謀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218章 賣官 下第541章 覺醒第504章 此岸第219章 新泰縣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98章 關原第365章 利刃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564章 贖金第705章 巷戰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37章 渤海沿岸第660章 臨安事變 二 江口遭遇 (加更)第625章 中途城第205章 出賣 三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861章 外部勢力第275章 滿萬了第186章 情報工作(感謝破布麻衣的打賞)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122章 夜襲第393章 派系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320章 間章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757章 內亂第844章 安西省
第703章 失守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1章 嶗山學宮第638章 紅海行動(祝大家雙節快樂,求月票)第275章 滿萬了後8章 戰場 二第425章 後勤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686章 都好起來了 四第326章 泰山之戰 一 入場第563章 沙漠風暴 完 沙漠風暴第422章 西拓:連雲郡 下第334章 泰山之戰 九 兵對兵,滑膛槍的極致,疾風暴雨般的一分鐘!第822章 村寨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後17章 圩陽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347章 郭守敬第91章 就緒第782章 出山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281章 營救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896章 與你何干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883章 驚弓之鳥第190章 雙桅星火級 上第101章 全面動員 一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第800章 第五方面軍第551章 同行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431章 北上:北方伐木第849章 鑿空 五 怛邏斯第360章 私掠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248章 大巡禮 一 學宮谷第70章 對日貿易 二 謝國明(第七更)第343章 蕭條第493章 倒幕軍越過了水無瀨川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393章 派系第739章 大潰敗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302章 反擊(感謝淮中爲了晚明注高v的打賞,加更1/2)第63章 金口新區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887章 成都會戰 下第889章 洶涌第150章 黎明之戰 三第742章 現代軍隊第289章 城市化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579章 黑龍江上 六 奪城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765章 圍剿後18章 搶冬第71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01章 縱隊突擊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65章 星火級(第二更)第221章 合謀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218章 賣官 下第541章 覺醒第504章 此岸第219章 新泰縣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98章 關原第365章 利刃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564章 贖金第705章 巷戰第731章 血色軍令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37章 渤海沿岸第660章 臨安事變 二 江口遭遇 (加更)第625章 中途城第205章 出賣 三第229章 何處是故鄉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613章 共克時堅 二 糧食缺口第861章 外部勢力第275章 滿萬了第186章 情報工作(感謝破布麻衣的打賞)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484章 江湖令與德政令第122章 夜襲第393章 派系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320章 間章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757章 內亂第844章 安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