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李氏朝鮮 二

1270年,3月22日,高麗,西京(平壤)。

高麗全境多山,只在海邊有零星點的平地,這些平地自然也就成了人口聚居之處。在這些聚居地之中,西京平壤可謂同時具備了地理與人文優勢。從地理上來說,這裡地形相對平坦,又有水系縱橫,適宜發展農業,同時羣山環抱有險可守,是個偏安的好地方。從人文上來說,這裡地處中原文明向半島滲透的第一站,能首先體會到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的好處,自然也容易成爲發達的地方。

但正是因此,也使得平壤成爲了高麗與中原大國對抗的最前線。若是半島政權認命臣服於大國,那還好說,比如高麗建國早期的十世紀的時候,邊境和平,平壤一度成爲鶯歌燕舞的好地方。可一旦與大國展開了對抗,那可就慘了,比如隋唐之時高句麗在平壤一帶與王師反覆拉鋸,幾乎把這個好地方打成了白地。

而之前的幾十年,平壤又陷入了浩劫之中。高麗人對蒙古時降時叛,每次蒙古人起兵討伐都要來平壤一趟,那麼把這裡折騰成了什麼樣子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在這個十年,情況好了一些,一來高麗國王王禃對忽必烈表現出了恭訓的態度,二來蒙古人也嫌煩了,有意識地在高麗北部扶植一些忠於他們的高麗領主以牽制反抗勢力,所以局勢就穩定了下來。西京無戰事,也就有了休養生息的空間。

所以,當去年林衍發動兵變,剷除權臣金俊,廢除王禃改立其弟王淐,並且表現出了對元朝敵對的態度之後,平壤一帶的高麗領主們,如李延齡、崔垣、玄元烈等,齊刷刷地表示了反對,轉頭就投到了元朝旗下。

這種情況對林衍自然是極端不利的,元朝甚至不用派多少兵來,只要遣一員大將帶領數百精騎壓陣,靠北高麗僕從軍的兵力,就足以把他碾得灰飛煙滅。歷史上的情況也確實如此,林衍起事之後很快就被元朝鎮壓,一路從開京往南趕下了海,高麗的最後一點反蒙勢力也因此完全消散。呃,不過這個時空有東海人攪局,很不巧地與林衍同時鬧騰了起來,還把遼陽給佔了、進一步威逼瀋陽,使得元軍無心也無法東進,只能放任兩幫高麗人一南一北大眼瞪小眼了。

現在的高麗局勢是,北邊的親元派兵力衆多,林衍無力打過去;但林衍也不是吃素的,他掌握“三別抄”這麼一支精兵,幾年來與東海國貿易又攢下了不少精良武備,論實力不可小覷。而親元派人雖多,派系也多,單獨一個派系不可能對付得了林衍,又不夠齊心,沒法擰起來往南推過去。所以,雙方就只能這麼僵持着,各自尋找外援以求突破了。

在這個背景下,一股外部勢力突然到來,打破了僵持的局面。

……

黃海北部、高麗半島西岸,一支打着“齊”旗的船隊浩浩蕩蕩自西而來,逼近了大同江口。

自古以來,大城皆要依託大河而生,平壤城也不例外。大同江發源於半島中部羣山,向西流經平壤城,又折轉向南,在黃州城附近再次轉向西入海,爲平壤提供了水源和與外界交流的通道。反過來說,也爲外來者提供了入侵的通道。

大河入海口水文複雜,船隊靠近後沒有徑直入河,而是擇地下錨停泊下來,派出小船勘探水文,再作下一步行動。

船隊中前部,一艘掛着華麗大旗的大海船上,李璮站在艉樓上,向東方的大河和兩旁的陸地看過去。

“了無人跡,連漁船都沒幾艘……”

大同江口很荒涼,與富庶的清河流域截然不同,令有志於此地的李璮不怎麼滿意。但這也不出他的預料,而且戰前自亂軍心不是個好主意,於是他立刻改口道:“也沒什麼防禦,我軍自可長驅直入。”

他命人取出一份地圖來,參照着眼前的實景在地圖上尋找着自己的位置。

這份地圖是東海國提供的,也不怎麼精確,就是在簡易的地形圖基礎上標註了一些城池的位置。李璮先找到了上面的大同江口,然後又循着河道向上遊看過去。

大同江的下游地區歸屬高麗黃州管轄,黃州下轄五縣和若干鎮,其中沿江的有江口南岸的長命鎮和內陸的江西縣,除此以外,並沒有特別的江防城塞之類的東西。

江防雖鬆弛,但大同江本身就是一個艱難的阻礙,江水湍急,江中水文不明,外來的海船難以直接闖入,齊軍想直搗西京還是不太容易。

但李璮敢率軍跨海遠征,自然不會毫無準備。待到小船在江口轉了幾圈,船隊之中便旗鼓大作,三艘中等體型的戰船便開始加速起來,向江口之中試探着行進過去。

這三艘戰船是李璮去年向東海國訂購的淺水炮艦,長約35米,體型修長,分上下兩層船艙。下層底艙中有人力螺旋槳動力,也可搭載一些人員物資,能夠推動整艘船在江水中自如行動。上層炮艙中裝備了一系列火炮,主要以成熟的龍吟炮爲主,也有一些便於近戰的小口徑後裝炮。

當年東海國接到這個訂單的時候,還以爲李璮是要加強清河上的防禦。這筆訂單利潤豐厚,技術上也已經對新式蒸汽船不構成威脅,對大戰略有利無害,因此管委會便很痛快地批准了。沒想到李璮將它們拿到手中後並不是用在清河上防禦元軍,而是用來進攻高麗了。倒也不壞。

三艘炮艦吃水淺,又有螺旋槳動力,在複雜的江水中依然行進自如。隨它們之後,船隊中吃水淺的沙船也掛帆向江中航去,剩下的大海船也沒有閒着,跟着小船一步一探地綴在後面,緩慢而堅定地溯江而上。

高麗人在大同江上沒有戰船守備,但卻有些小漁船和小商船出入,它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齊軍船團驚到,東躲西逃。其中相當一部分便溯着江水往東邊的長命鎮逃去,齊軍便也正好追着他們省去了探路的功夫。

大約兩個時辰後,時間到了午後,三艘炮艦便抵達了長命鎮附近。

長命鎮位於大同江南岸,周邊有不少農田耕種,有漁民定期出海捕撈,還有過往商船停靠。對於商業不興的西京一帶,這個小鎮算是相當不錯一個港口了,也正是因此才被齊軍選擇爲首要目標。

北高麗地區由衆多軍閥分治,長命鎮所在的江南岸一帶由大將玄元烈統治,這個鎮子也就分包給他的一個親戚玄青駐守。玄青手下兵不多,但守着這個港口要收稅,總會置辦幾條戰船。之前他接到消息,說海上有大船來襲,便把戰船派了出去,去看看是什麼情形,這一看就驚到了——

“乖乖,竟有如此大船!”

齊軍炮艦身長三十多米,雖說因爲吃水淺排水量不大,但水上部分的體型看上去可不小,在這大同江上甚至可算“巨舶”了。跟這巨舶一比,玄青的所謂“戰船”不過是小舟而已,見到如此強敵來臨,根本沒有一戰的勇氣,直接調頭往鎮上逃去。

不過他們欲逃,齊軍卻不打算放過他們——這幾艘小破船,不正是拿來立威的好祭品?

很快,船上的工況提高到了四級,底艙中的腳伕們拼盡全力踩踏着,三艘炮艦以與體型絕不相配的高速衝上前去,對着逃亡中的高麗戰船打開了側面的炮窗……

“轟轟……轟!”

側舷的龍吟炮好整以暇地接連發射,把炮彈往眼皮子底下的目標打過去,幾乎彈無虛發。這種著名火炮雖然相比最新的東海巨炮已經差上許多,但仍是一種威力卓著的火炮,即便對付一般的海船也很輕鬆,更別說這種跟漁船差不多大的所謂“戰船”了。

很快,高麗戰船就千瘡百孔,在江上變成了漂浮垃圾,然後慢慢沉沒了下去。

此時雙方船隻已經離長命鎮不遠,交戰的過程被鎮上的居民和士兵看在眼裡,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震撼——那如雷巨響到底是什麼聲音?戰船怎麼就沉了?這是什麼神鬼作祟?

高麗將領玄青倉促披掛上陣,在手下背後大聲呼喝着,試圖維持住士氣。然而隨着黑船上的人不斷動作着,恐懼還是在軍中快速傳播開來。而很快,事實就證明他們的恐懼並非虛妄。

三艘炮艦在港口附近下錨停泊,炮口從側舷上的炮窗齊刷刷地伸了出去,然後隨着一聲號炮,幾十門大小艦炮一齊打響——

幾乎就在同時,岸上歪歪扭扭的高麗軍陣中出現了一大片血花!

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550章 謀國第645章 香港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525章 運馬船第545章 占城沙漠第534章 人口 下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173章 田頃法(補上加更)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624章 使者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557章 沙漠風暴 五 沒翼公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135章 封凍!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755章 西進第811章 丁香島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392章 銀行業第698章 陷阱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270章 護衛 上第12章 事後第692章 樊城之圍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82章 換屆第804章 哈密力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587章 乃顏第817章 天涯彼岸,星光璀璨之地,新漢水第130章 行軍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5章 燒炭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903章 終局第839章 前浪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532章 黑箱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533章 人口 上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204章 出賣 二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622章 南印度第651章 騎兵爸爸還是你爸爸第30章 善後事宜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782章 出山第322章 開幕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820章 貪婪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一點感言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736章 步兵炮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30章 善後事宜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869章 會師第193章 過江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437章 南下:真臘後26章 回到羅馬第303章 遭遇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
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550章 謀國第645章 香港第509章 天塹變通途第525章 運馬船第545章 占城沙漠第534章 人口 下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313章 大殺四方第487章 烏合對烏合,大保原合戰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330章 泰山之戰 五 衝陣第173章 田頃法(補上加更)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624章 使者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557章 沙漠風暴 五 沒翼公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135章 封凍!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第560章 沙漠風暴 八 一艦當千第755章 西進第811章 丁香島第26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392章 銀行業第698章 陷阱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270章 護衛 上第12章 事後第692章 樊城之圍第54章 東海儲蓄所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500章 第一重火力營“落日”,幕府毀滅者第788章 改土歸流 下第153章 天下一角(第四更)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82章 換屆第804章 哈密力第580章 黑龍江上 七 哈州第740章 山河變色第587章 乃顏第817章 天涯彼岸,星光璀璨之地,新漢水第130章 行軍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315章 恩威並施第5章 燒炭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903章 終局第839章 前浪第578章 黑龍江上 五 奴兒干第532章 黑箱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786章 西宋現狀第533章 人口 上第654章 禮崩樂壞第204章 出賣 二第836章 熱那亞的崛起 八 血與火的海洋第622章 南印度第651章 騎兵爸爸還是你爸爸第30章 善後事宜第119章 山河防線 八 圈馬第782章 出山第322章 開幕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820章 貪婪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513章 辛記絲綢廠(求月票)一點感言第727章 窮則戰術突破第191章 雙桅星火級 下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736章 步兵炮第895章 天日昭昭第684章 都好起來了 二 (加更)第30章 善後事宜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443章 另一個世界:羅衛第438章 南下:猛虎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104章 戰時經濟 二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169章 走進歷史 上第453章 另一個世界:古裡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869章 會師第193章 過江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437章 南下:真臘後26章 回到羅馬第303章 遭遇第60章 北地貿易 一第807章 引夏軍出關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