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討戰犯檄

華夏元年,5月2日,長安。

去年以來戰事緊張,元國殘存的國土上無不充滿了刀槍劍戟之聲,都城長安自然也不例外。

不過,此時的長安市面非但沒有冷清下來,反倒比往日熱鬧了些。這是因爲元國自南方抽調了不少精兵回長安協防,爲安軍心又發了不少賞下去,兵將們有了錢自然就進城喝點小酒聽個小曲,連帶着各坊商家們的生意也好了不少。

在這熱鬧的市面上,平章政事張易輕車簡行,沒有乘他那輛進口的豪華馬車,而是坐着一頂樸實無華的小轎,七拐八拐,入了工部侍郎孫拱宅邸的後門。

孫拱是神川郡公孫威之後,有家傳的制甲手藝,善工匠活,曾製造過一種摺疊盾,爲忽必烈所讚賞。除此之外,他平日在朝中存在感不高,少有交際。但近年來,他在長安官場的地位卻水漲船高,不少高官顯貴平日都願與他賣個好,結個善緣——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們孫家現在是少見的橫跨元夏兩國官場的家族之一!

孫氏一族居於順天府,也就是現在夏國的保定郡,當年在東海軍攻入順天之前就主動帶路了。如果僅是這樣,那沒什麼用,投降過去的顯貴家族多了,不判你流放海外就算好了,幾乎沒有重用的可能。但孫家偏偏就成了例外。

當年孫威起家就是以卓越的制械手藝受成吉思汗器重,此後孫家也一直注重收集工匠,建立了一系列採礦、冶鐵、鍛造等產業。東海國崛起後,他家主動在膠東建立了人脈和商業網絡,引入新技術,壯大自家產業。按現代觀點,這叫“實業家”,是華夏國最欣賞的新勢力之一。因此,孫家就作爲難得的馬骨被華夏重用了起來——也沒怎麼重用,就是吸收了幾個孫家子弟進入了公務員系統,還是異地上任,但這釋放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使得孫家爲世人所矚目。

按理說這是“通敵”ꓹ 孫拱應該被元國處理掉纔對。但消息傳回長安,忽必烈對此裝作沒看見ꓹ 繼續讓他做他的工部侍郎,畢竟像他家這樣跟外國勾搭的元朝官員還有不少,眼下還指望他們做事ꓹ 要是當即發難的話誰都不好看。其餘官員就更不敢爲難他了,反而還要多加恭維ꓹ 說不定以後就能多條出路呢?

今天張易來找他,就是爲了尋一條出路的。

張易的小轎入了院ꓹ 在侍從的引領下ꓹ 停入了後院的車庫之中——然後也正巧了,孫拱正在車庫旁邊的工坊裡雕琢一柄手槍,張易一下轎,就見到了他。

孫拱見了他一愣,笑道:“張平章,蒞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然後又舉了一下手中的銼刀和手槍ꓹ “幹些粗活污了手,恕不能出迎了。環兒ꓹ 給平章大人搬張椅子過來ꓹ 要軟椅!”

“哦不ꓹ 軟椅就不用了ꓹ 現在天熱,藤椅便可。”張易尷尬地擺擺手ꓹ 也沒擺平章政事的架子ꓹ 不等椅子過來就走進了工坊裡。

他也看不懂孫拱是在擺弄些什麼ꓹ 只下意識地恭維道:“啊,好俊的手藝!”

孫拱掰了一下手槍側面的燧發機ꓹ 聽到裡面傳來的脆響,露出喜色,但很快又搖頭道:“雕蟲小技而已,跟機械製造的差遠了……不談這個了,張平章今日找小底,是有什麼事麼?”

這時侍女搬了一把藤椅過來,張易坐到了孫拱對面,想了想,還是露出一副悽慘的表情,說道:“孫兄弟,你可要幫幫在下啊!”

孫拱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平章,何出此言!”

張易從袖中掏出一張皺皺巴巴的紙,放到孫拱面前,問道:“孫侍郎,這檄文你沒看過麼?”

孫拱瞥了一眼過去,不禁笑了出來。這檄文是昨天才出現在長安的,據說是夏國發布的《討戰犯檄》,先是很不客氣且很自大地指責元國全體文武官員及軍人“事虜”“助紂爲虐,戰後必將清算”。然後又重點點出張易、安童等人,指稱他們爲製造黃河大決的戰犯,懲罰格外嚴厲。又稱若有義士誅殺戰犯,可抵消自己的罪責,甚至獲得獎勵。

此檄一出,長安城中頓時人心惶惶,張易作爲其中的首惡更是驚慌失措,這就找上孫拱的門了。

“平章,你真信這份檄文麼?他們要審你也得先打到長安再說。夏人自大,號稱元人皆有罪,這不更激起軍民義憤麼?上下同仇敵愾,他們想打過來更不容易了。況且,夏人將你稱作戰犯,不更證明你對大元的忠心了麼,皇帝定然要保你。只要大元仍在,你不就無虞了?”

張易苦笑着搖搖頭。大元有幾斤幾兩,孫拱這個埋頭幹活的可能不清楚,但他這個整天處置軍務糧草的還能不清楚?地圖上看着仍是偌大一片,但如今能實控的也就山西、陝西、四川、湖北四地,其中的湖北四川還有一半被軍頭把控,近乎聽調不聽宣,其餘邊邊角角還有不少土地,如雲南、烏斯藏,但也對中樞起不到什麼幫助。

別看現在賬面上還有二十萬大軍,但其中有多少空額不說,以當下朝廷這捉襟見肘的財政也供養不起。現在中書省焦頭爛額,只能用些飲鴆止渴的辦法去養軍了,比如準各軍就地徵集糧草、發鈔充餉、鬻官募資……

這樣下去,不出兩年,不待夏軍打過來,這大元國自己就得崩潰了。等到那時候,自己能逃到哪裡去呢?

想到這裡,他不禁又唏噓感嘆,當年蒙古人在中原大地上狼奔豬突,從無敵手,怎麼自建起了這大元國,就每況愈下呢?

呃,這個念頭太大不敬,他搖搖頭,趕緊壓了下去,然後又說道:“皇帝聖明,文成武德,大元當然不會完。只是,我家人尚在太原,而夏軍已臨雁門,太原岌岌可危,若是家人落入夏人之手,恐怕落不了好。然則我施政定策是善是惡,都是我一人之所爲,與家人何干?我不指望夏人能放過我本人,但一人做事一人當,禍及家人就太不該了。所以,不知孫侍郎能否有策教我,如何能保住我一家老小?至少也要留一條血脈啊!”

孫拱嘆了一口氣,將手上的活計放了下來,對張易一拱手,道:“平章掛念族人之心,令人佩服。”然後又搖搖頭:“不過平章也不用過於擔心,華夏也沒有禍及家人的說法,多半是將張家老小流放海外罷了。”

張易又露出了苦笑:“流放海外,能活下來幾人,這還只是‘罷了’?”

孫拱擡頭看了看他:“真沒那麼兇險,無非是疫病多了些,但做好衛生也不用太怕。平章,想開點,即便使了些手段,勉強留在故鄉,張家在夏人眼中也始終是‘敵民’,處處掣肘,沒個幾十年緩不過來。但若出了海,那比起海外的土著,我等卻與夏國國民一般都是‘華人’,海外省一以視之,不但不打壓反而會有所扶持。這比起困在本土,不反倒是虎入深山、龍歸大海?自此之後海闊天空再也無拘無束了。”

張易驚訝道:“竟是這般?倒也不無道理……”

孫拱又把工具拿了起來:“所以,我建議,平章也不要費心想什麼脫罪了。不如趁現在的機會寫信回去,讓家人處理田產換成浮財,日後也好有個準備……”

張易一愣:“換成浮財,那不是更被夏人收繳去了麼?”

孫拱笑道:“田產之類怎麼也保不住的,但浮財你可以事前主動捐出去。雖說最後都是兩手空空,但夏人看在你恭順的面子上,總會多優待些的,說不定還能單獨給你家備條船呢。”

這時,正好侍女也把茶端上來了,張易臉色青白,接過茶喝了一口,最後站起身來,苦笑道:“也只能如此了。”

第570章 火車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172章 馬耕隊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765章 圍剿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4章 整裝出發開地圖後2章 兩個世界第272章 出賣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490章 惡黨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526章 戰列艦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535章 農貿市場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232章 奪城第622章 南印度第288章 認捐第133章 傀儡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718章 天誅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657章 戰列巡洋艦後11章 新年第307章 北伐後5章 榮光不再第20章 鋼鐵工業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510章 進城去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32章 戰後發展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83章 新的建設 一 造紙廠(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割肉加更)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508章 投資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144章 驚蟄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309章 清空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653章 事變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8章 圓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281章 營救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後3章 干涉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66章 李璮(第三更)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172章 馬耕隊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11章 闊馬戰役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370章 騎炮兵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後19章 大海第899章 疾風暴雨 三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805章 背叛第732章 陷盧龍第696章 親善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48章 開拓隊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8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
第570章 火車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172章 馬耕隊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765章 圍剿第210章 期貨(累計打賞加更)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34章 整裝出發開地圖後2章 兩個世界第272章 出賣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455章 另一個世界:威尼斯商人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490章 惡黨第36章 金州與“遼人”第526章 戰列艦第417章 東進:瀛山島第535章 農貿市場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232章 奪城第622章 南印度第288章 認捐第133章 傀儡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718章 天誅第297章 徐州危急(今日四更)第199章 真·全取膠東第657章 戰列巡洋艦後11章 新年第307章 北伐後5章 榮光不再第20章 鋼鐵工業第606章 李氏朝鮮 三第510章 進城去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32章 戰後發展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83章 新的建設 一 造紙廠(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割肉加更)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508章 投資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144章 驚蟄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309章 清空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593章 四面漢歌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653章 事變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858章 鑿空 十四 三千漢甲可滅國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748章 黃河大決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674章 亂臣賊子與新的大義名分第8章 圓第877章 水城,火城第281章 營救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後3章 干涉第369章 角色反了第66章 李璮(第三更)第68章 陸軍海戰(第五更)第172章 馬耕隊第597章 擴張吧,東海關稅同盟!第11章 闊馬戰役第729章 四野要入關了!第116章 山河防線 五 第二艦隊北上第370章 騎炮兵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747章 啊,東京開封第599章 進擊的滕國 一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後19章 大海第899章 疾風暴雨 三第86章 這是要反啊第805章 背叛第732章 陷盧龍第696章 親善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454章 另一個世界:軍事介入第48章 開拓隊第574章 黑龍江上 一 骨嵬島第865章 既非拜占庭,也不是什麼東方帝國,它就是羅馬!第573章 大哉乾元 下 (2/4)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8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第294章 無邊無際第380章 阿里不哥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