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人口 上

1266年,7月18日,連雲郡。

“*的!就這麼潰了!今晚統統只能吃草!”寧惟俞發了真火,把馬鞭狠狠往地上一摔,破口大罵了起來。

也難怪他這麼生氣,前面的原野上正在進行一場步騎對抗演習,來自日照軍分區的第26普通步兵營結出空心方陣,對抗剛剛從日本撤回來的第一快速反應營的一個騎兵連。結果騎兵一做出衝擊的架勢,方陣裡面就有新兵忍不住扣響了扳機——槍膛裡並沒有裝子彈,只有少量火藥——然後其餘人被他引動,一連串槍聲響起,騎兵衝擊的勢頭卻依然不爲所動,再然後步兵們就一下子潰散了,實在是丟前輩們的臉。

“嘛,對面畢竟是經過了實戰檢驗的部隊麼,這邊都是沒見過血的小夥子,也沒法強求。”陪着來看演習的連雲郡守陳龍安慰起他來,但其實他自己心裡也有些窩火,畢竟這日照軍分區可是要兼着保衛連雲郡的,就這水平怎麼夠用?

寧惟俞依然罵罵咧咧的:“***,當年我在掖縣,帶的不也是新兵,不照樣頂住了?他們這樣連箭都沒見着就潰了,也好意思當兵?得,那趙孫我非得給他擼了不行,這營兵也不能這麼就罷了,就發去日本,讓範龍城拿去打治安戰!不光這營,別的營也得一個個出去輪戰才成,不然都得養廢了!”

陳龍一攤手:“好哇,不過你們有那麼多地方練兵麼,而且這麼大的調動計劃可耗費不少吧?我看有功夫還是多練練對抗算了。呃,再說了,這營兵不是有不少都是從南方招募的麼?說不定跟這個也有關係呢。”

日照軍分區包括日照縣和整個連雲郡,地盤不小,但人口卻沒多少。爲了湊齊三個營的兵額,只能從外界募兵。去別的地方要跟其他軍分區爭搶兵員,但好在這裡靠近南宋,稍往南走走就有不少人口,用頃田、馬匹、包吃住和津貼爲價碼吸引來一些兵員並不困難,因此日照兵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宋兵”。

不過寧惟俞倒沒什麼地域歧視,搖了搖頭,說道:“跟這個沒關係,宋人又如何,朱元璋北伐用的不都是南方兵?主要是上面無能,下面的可都是好漢。出這問題,主要還是訓練度不足,我們這是鬆懈了啊!得,我看,還是得縮減給建設部做白工的時間,多加強點訓練啊。”

陳龍一皺眉頭:“但是現在建設部正要大幹快上,可正缺人呢。”

寧惟俞啐了一口,說道:“要人他們自己找去,大不了再組幾個鐵道營。但這關鍵的國防不確保好,到時候韃子打過來,這路不都給他們修了?”

陳龍聳聳肩,說道:“那行吧,不過真沒想到,看着也有二百多萬人口,但用起來這麼不經使,這麼快就見底了。”

根據統計組的最新(估計)數據加權計算,整個東海國約有236萬的總人口,比預想的二百萬要多一些。多出來的部分,一部分來自於逃亡山林的百姓返鄉,一部分是從周邊地區吸引來的移民,一部分是從海外遷回來的人口,還有一部分是人口的自然增長。

這點人口自然是少的,還不如後世一個城市的人多,即使與同時代相比也不多。但以一個小勢力的標準來衡量,尤其是與東海股東二百人的初始數量相比,也不算少了。當初股東們本以爲這麼多人足夠折騰一陣子了,但沒想到,經過幾年的快速擴張,這就出現了人力不足的徵兆——無論是兵員、勞工還是小學生的募集,都遇到了瓶頸。

呃,這不是說問題已經焦頭爛額了,只是說招募起來不如前幾年容易了。在之前,只要把銅錢撒出去,很容易就能招募到數千人爲商社所用,但在現在,就需要提高價碼,還要花些心思宣傳,才能招到夠用的人。從數據上來看,人力成本有快速走高的趨勢,如果未來幾年一直保持這樣的趨勢下去,不免會對管委會和商社的政策造成一些影響。

這一方面是因爲人力市場得到了相對充分的競爭,國泰民安,人民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不願意輕易出去折騰了;另一方面也是東海商社和管委會組成的這一體系已經擴張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胃口越來越大了。

據一份更爲詳細的統計,到目前爲止,東海體制已經產生了1.38萬退伍頃田戶,2.42萬社屬勞工和公務員,0.65萬各類院校畢業生。這些人天然具有公民身份,再加上0.21萬從其他渠道入籍的東海公民,總計4.66萬,就是東海國的最核心人口了。

這麼多人,如果每人影響四個直系親屬,那麼應該有20萬以上的總人口,是相當不少了。但是很可惜,由於上面這幾類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重複的或有親屬關係的,影響力並沒有成比例地擴張出去。比如一個機械廠的資深技工,可能他的妻子同時也在紡織廠工作,他的女兒讀了小學,他的兒子上過小學又當過兵,這一家總共提供了四個核心人口,佔據了五個統計名額,但總人口也就只有四個。當然,不一定所有情況都這麼極端,但比例還是相當不小的,因此最後折算下來,東海國的核心人口也就12萬左右。

除此之外,還有直轄城市居民、直接與社屬企業發生交易的外圍供應商、因東海體系而顯著收益的工商界人士、各自治地區的議員們、納稅大戶等等,他們雖非核心,但也與東海商社的利益休慼相關,可以算作是重要支持者,這個羣體含家屬大約又有20萬。

剩餘的二百萬人裡面,也不能說就不支持東海商社了,但是一個個劃分成分太過麻煩,我們可以用一個“支持率”的指標來衡量,也就是在感情上支持並能直接爲東海體系做出一定程度貢獻的人口比例。這個比例各地區不同,綜合看來大約有個10%,也就是20萬。

這總計五十餘萬人,就是東海國的基本盤了,說實話,實在是少得可憐。但真算起來,那些動輒數千萬人口的大國,就真的有很大的基本盤嗎?比如說某寶蓋頭大國,只要能充分調動5%的人口,也不至於屢屢被只有數十萬人口的北方民族欺辱啊。所以,有五十萬,實在是不少了,更何況這些人的平均生產率要遠超同時代的一般水平呢?

而且這個基本盤還在快速增長中。其中增長最快的是支持率的提升,未來隨着交通網絡的擴展,將有越來越多的人自發納入東海體系之中,而東海體系也將改造他們,使得他們的生產率也隨之提升。

除此之外,最顯著的就是頃田戶的增長了。從今年開始,“1%計劃”擴軍之後的第一批義務兵就開始退伍了,他們將獲得公民身份,領取一塊屬於自己的低稅份地,並且從此開始爲這個體系添磚加瓦。今年,新增數量是4250人,此後會逐年遞增,預計十年後會達到年增萬戶、累計八萬戶的規模。

受過義務教育的學生也有類似的增長趨勢。62年,文化部開始了一個大幅度的擴招計劃,這第一批擴招的數量約三千的學生明年就畢業了。這意味着小學畢業生的存量將一下子增長一半還多,而這個畢業數還會逐漸增長。今年入學數已經接近七千,想想,五年後會有多少人才!

由此來看,形式不是一片小好,是大好!

呃,但這也反過來導致對於人口的需求量是越來越大了。畢竟,五千人的時候,只要再招一千就能擴張20%,可基數增長到五萬的時候,想達到同樣的增長就需要一萬了。

別的部門還好說,大不了加錢就是了。但對於以土地來募兵的陸軍來說,就有些尷尬了。

第92章 騎兵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906章 戡亂第526章 戰列艦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694章 一日城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736章 步兵炮第348章 剃髮易服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270章 護衛 上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80章 第一艦隊歸來第653章 事變第123章 李庭芝第43章 慶元府第338章 解甲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282章 震怒第213章 鍊鋼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488章 後方後8章 戰場 二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590章 炮戰第656章 大變局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534章 人口 下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347章 郭守敬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704章 開門第631章 鐵血強宋 四 進攻態勢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339章 末路第411章 馬政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620章 共克時堅 九 產業升級 (加更)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213章 鍊鋼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13章 改制會議後22章  追擊英格蘭號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226章 蜀人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488章 後方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爲……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7章 即墨商路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756章 大定府第271章 護衛 下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56章 四輪馬車第276章 重火力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520章 神劍(加更2/2)後5章 榮光不再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15章 海洋事業第400章 推恩第459章 另一個世界:青花瓷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832章 熱那亞的崛起 四 國人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
第92章 騎兵第874章 被偷家了第467章 回家:又撿了一寶第906章 戡亂第526章 戰列艦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694章 一日城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第736章 步兵炮第348章 剃髮易服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909章 一路向南(大結局)第35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上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460章 另一個世界:霍爾木茲第270章 護衛 上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80章 第一艦隊歸來第653章 事變第123章 李庭芝第43章 慶元府第338章 解甲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98章 奪取膠州 中第420章 西拓:運河第282章 震怒第213章 鍊鋼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488章 後方後8章 戰場 二第255章 大巡禮 八 公共交通第590章 炮戰第656章 大變局第429章 北上:韶窯第110章 外交攻勢 上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376章 三蹶名王第633章 鐵血強宋 六 水陸並進第534章 人口 下第377章 空心方陣第867章 米哈伊爾八世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772章 四、政體爲……第618章 共克時堅 七 自力更生第347章 郭守敬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704章 開門第631章 鐵血強宋 四 進攻態勢第614章 共克時堅 三 得道多助第339章 末路第411章 馬政第512章 東海之子第620章 共克時堅 九 產業升級 (加更)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213章 鍊鋼第118章 山河防線 七 膠水縣第13章 改制會議後22章  追擊英格蘭號第129章 十字路口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529章 驅逐艦 上第226章 蜀人第518章 東海科舉第488章 後方第873章 逆十字軍 二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爲……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547章 奪取蘇洛鬲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77章 即墨商路第751章 科爾沁大草原第756章 大定府第271章 護衛 下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511章 城市交通第56章 四輪馬車第276章 重火力第591章 排隊槍斃第520章 神劍(加更2/2)後5章 榮光不再第608章 李氏朝鮮 五第15章 海洋事業第400章 推恩第459章 另一個世界:青花瓷第741章 雙城(加更)第236章 朝野震撼第832章 熱那亞的崛起 四 國人第124章 蝴蝶翅膀扇起來了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447章 另一個世界:血色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