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沙漠風暴 一 古裡營

1267年,4月15日,印度,古裡,故臨堡。

時間到了四月,正是印度的所謂“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幾乎滴雨不下,溫度奇高,很是難受。若是熬過這個月到了雨季,反而會涼快些,當然那時就要飽受無盡的雨水的困擾了。

古裡南部的中裡河畔的一處高地上,由於地勢稍高又有風,住着要稍微好受些。這裡坐落着一個四角形的小型棱堡,周圍的丘陵地帶散佈着直線分割的大塊耕地,地中有不少黑皮膚的農夫正在耕作着。而在堡中,這裡的主人們卻躲在涼爽的石屋中商議着什麼。

“今天叫兄弟們過來,是爲了商議戰爭保險基金的增值方案的。”

棱堡內部的會議廳中,杜爲先中尉走上講臺,開門見山地講出了主旨。

臺下坐着好幾十個年輕男子,都和他一樣,穿着東海軍的作訓服,說明他們有着共同的軍方背景;但是沒穿統一的紅馬甲,而是各自有着不同的休閒搭配,這說明這次會議不是一次嚴肅的正式軍事會議,而只是一次普通的議事會。

東海商社開闢了途徑古裡的貿易路線後,鑑於這個大商港的重要性,在此留下了一部分人員,在中裡河畔建立了一個據點,也就是這個故臨堡,名字取自古裡的另一個漢譯名。古裡城的南毗王受他們的威勢所迫,裝作無所謂,而東南邊的耳那國派了少量兵力來試探過,結果崩了一嘴牙之後就不再來了。

中裡河畔原先因戰亂而荒廢了不少土地,現在這些土地就被留守的東海人據爲己有,其中大部分用作了公田,但也有相當數量分配給了每個士兵。這些士兵有的是本土來的嫡系軍官和士兵,也有的是宋朝招募來的水手,還有少量是高麗、日本乃至龍牙半島的外來人,但現在他們都有了統一的文化背景。他們從臨近招募來農夫耕種,自己收取租佃,由於價格公道再加上週圍人口密集,吸引不少人過來,算下來每年收到的租子也着實不少,一個個都成了擁地幾百畝的地主。

去年高川過來之後,宣佈故臨堡納入西洋公司管轄,每個人都要盡軍事義務,但同時也確認了這些人員的公民權,並且允許他們組成一個小型的自治體,對當地的民政事務可以自行商議決定。從此,這座小堡及周邊的土地就真正成爲了“他們的城”,這個故臨堡也成了東海控制區內第二個完全由公民構成的自治體(第一個是瀛山島的瀛山縣)。

從短期來看,這可以降低商社對這裡的維護費用,公民們熱情高漲,不但自行練武,承擔了防禦費用,甚至還能向上反哺一點。但從長期來看,在第一代公民的熱情耗盡之後,第二代公民就未必會對上頭的事如此盡心了,甚至可能產生離心傾向。不過商社也顧不了那麼遠的事情,先把眼前的搞好再說吧,故臨和本土既有文化紐帶,又依賴於本土提供的軍備和商品,二十年內都不用考慮什麼獨立問題。

這些公民兵裡面,杜爲先並非故臨公民中軍銜最高的,不過他炮手出身,數學很好,所以被衆人推舉來管賬。他今天所說的,是關於“戰爭保險基金”的議題。故臨的規矩,公民收入要交公兩成,一成是公用的稅賦,另一成就是納入這個基金,單獨儲存覈算,一旦發生了戰爭,損壞了堡外的田地,就用這筆錢來進行賠償,所以叫“保險基金”。這邊收入不低,幾年下來,這筆錢也近千了,公民們跟東海商社打拼,思維是比較活躍的,眼看着這麼多錢躺着發黴也不是個事,於是就想合議一下去搞個投資把它們盤活起來。

“做買賣吧,咱們可以再添條船,跑沒翼一趟就賺回來了。”

“但是風險太大了吧,萬一沉了可就要倒貼貨款了。別的錢賠了也就賠了,這個基金賠了可就壞事了啊。”

“要不放出去吃息?我看古裡城裡有不少婆羅門廟都是對外放貸的,月利怎麼都有個一成,咱們也可以借給商人們賺這個錢。”

“但還是不夠穩妥吧,萬一他們卷錢跑了怎麼辦?”

“只借給有根底的商家唄,而且多散出去幾家,風險就小了。”

“有根底不就是有勢力,萬一他們不還怎麼辦?”

“嘿嘿,有人敢不還?問過老子手裡的‘風暴’了嗎?”

見討論的火候差不多了,杜爲先咳咳兩聲,打斷了他們,說道:“大家說的有理,放貸收息是比較穩妥的。但是那些婆羅門的放貸法子過於原始,不好用。我看啊,最近本土銀行業搞得挺興旺,我們也可以學一下,自己開家銀行,吸儲放貸,豈不美哉?不光可以放給外人,咱們自己人要做事也可以去貸款,不是兩相得益嗎?”

說着,他又掏出一本《銀行學》放在桌上:“上次隨船送來不少書報,我看這本書就寫得相當有道理,誰有興趣可以拿去看一下,學知識總是好的嘛。”

看到這本大部頭,絕大部分公民兵都發怵起來,很快就有一個黑瘦子用生疏的普通話喊道:“杜大,我們信你,你說開銀行,就開吧!”

杜爲先輕輕一笑,說道:“那好,不過咱這銀行總得有個章程,有人監督賬目,還得起個名字……”

“咚——咚——”

正在這時,窗外傳來幾聲鐘響,打斷了他的話。故臨堡中經常響鐘,比如晨起、有商船到達時都會敲響,但這幾聲鐘聲則不尋常,這是東海海軍到達時纔會敲響的歡迎聲!

杜爲先一愣,緊接着就下意識地立正,朝窗外河口的方向行了個禮,然後對堂下說道:“我們的船來了,先出去迎接,銀行的事過後再說!”

……

自由貿易號緩緩駛入中裡河,等到停泊進故臨堡碼頭的時候,已經近兩個小時過去了。在這段時間內,散佈各處的公民兵早已集結在堡外,帶領他們訓練好的四百餘名“古裡營”士兵,等候在碼頭上了。

“同志們辛苦了!”高川從舷梯上走下來,看到整齊的軍陣,心生豪情,裝模作樣地打起了招呼。

而古裡營的土著士兵們則在軍官的帶領下,用生疏的漢語喊出了迴應:“爲東海而戰!”

東海商社建立故臨堡這麼個據點,還下放了自治權,自然不可能僅僅爲了在古裡打下一個釘子這麼簡單,更多的是爲了利用這裡充沛的人力資源——當前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域,幾乎有用不完青年男子,相比千里迢迢從中國移民過來,還是就地募兵要更爲方便快捷。同時也要更廉價,只要開出一年十塔爾的餉銀(相當於二十東海銀元),就有蜂擁而至的應募者,幾年下來,已經攢到四百多人了。故臨堡的公民兵們在這裡的主要工作,就是爲商社訓練這種廉價的兵員,以滿足開拓的需要。同時,他們也可以“借用”這些士兵爲自己開疆拓土,不然你以爲堡周圍這麼大片土地難道真的是白撿的嗎?

這些印度士兵大多皮膚黝黑,身材矮小,是典型的“達羅毗荼人”。他們穿着本地商人生產的髒髒的白色作訓服和靛藍色馬甲,精氣神自然不能跟正牌的東海兵相比,但以當地的標準來看,他們都面色紅潤、補足了營養,動作“整齊劃一”,很有精銳氣象。實際上,高川就是爲他們而來。

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章愷他們終於從大不里士返回了,也帶回來了好消息:外交任務圓滿成功,阿八哈汗大手一揮,不但把忽魯模思(霍爾木茲島)及周邊島嶼包給了西洋公司,還稀裡糊塗地把附近一直到印度的海岸線都劃給了他們。當然,這段海岸線基本都是無人區,本來也不在他的治理之下,也真的就是隨手一劃,並沒什麼實際意義。說不定,阿八哈還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看似讓東海人佔了便宜,實際上卻是誘導他們去與那一帶的殘餘部族勢力乃至印度的德里蘇丹國對抗呢。

但這並不要緊,這個時代的人對王權看得超乎想象的重要,只要有可汗命令這張虎皮在,很多事情就好辦多了。土地入手再加上阿曼地區的風起雲涌,一個龐大而獲利甚厚的計劃在西洋公司的參謀室中成型,而這個計劃就需要足夠的武力做後盾,再從本土調兵已經來不及了,因此高川就決定把古裡營給調過去。

等到高川走到場地前,營長徐民大尉先是朝他敬了個禮,然後就轉向隊伍一側,喊道:“報數!”

緊接着,士兵們就從右到左,操着生疏的漢語,開始報數起來。

“一,兩,三……滿伍!”“一排到齊!”“二排到齊!”……

最後,徐民將數字彙總起來,小跑到高川面前,報告道:“報告首長,古裡營應有五百一十七人,實到四百六十五人,另有五十二人執勤。請您檢閱!”

高川揮揮手,說道:“很好,稍息吧!”

說實話,他來之前對這支軍隊的訓練情況並不太放心。畢竟古裡堡只有不到百名公民,相互之間都熟識,沒法形成完善的監督體系,他們要是貪污點經費、訓練時不上心,那幾乎沒人可制約。但現在來看,訓練度還算不錯,或許是因爲現在時日尚短,他們尚未到動那些心思的地步。但不管怎麼說,未來還得想個辦法才行。

說完,他又對徐民問道:“這些兵怎麼樣?”

徐民猶豫了一下,說道:“跟漢兵沒法比,但也能用。不瞞您說,印度這邊的人是分四等的,和尚和神婆一等,兵將一等,普通民人一等,奴婢又是一等。邦國之間打仗,通常只有第二等的兵將去打,他們一般有家傳的武藝和甲衣,力氣也大些,確實是好戰士。我們募不來那樣的兵,只能從貧民裡募,雖說如此,倒也不差。他們就是有些笨,但好歹聽話能吃苦,只要有口飽飯,五十公里拉練都能挺着走下來。不客氣的說,我們這些兵,論單打獨鬥肯定趕不上一般的印度兵將,但列陣而戰,就是一千個兵將過來也照樣把他們打趴下!”

“是嗎?那好啊!”高川打了個哈哈,又將信將疑地看了看這些低種姓的印度士兵。

出於歷史原因,他對印度人的戰鬥力相當懷疑,總覺得中看不中用,一上戰場就該露餡了。但實際上,普通的印度平民吃苦耐勞又有服從性,在線列步兵時代是非常優秀的士兵,只要有合適的指揮,就是一支強大的力量。歷史上,英國在印度殖民地募集的部隊相當好用,參與過大量的戰爭,歷次殖民地衝突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在後來的一戰二戰也有不錯的表現。到後來62年一觸即潰,與其說是兵的問題,不如說是上層軍官無能——將熊熊一窩啊!

這幾年裡,公民們帶古裡營出去大大小小也打了好幾場了,大勝說不上,但總的來說可以稱得上“臨危不懼,進退有度”:在敵軍發起進攻的時候能保持住方陣,在對方被火炮轟散之後又能統一隊形前進不爭搶人頭,能做到這一點,就稱得上一支強軍了。

“很好。”高川聽了徐民講解的幾個戰例,終於放下心來,一揮手招來西洋公司的幾個僱員,擡下了兩個大木箱,打開之後露出裡面白花花的現大洋,哦不對,是東海銀元,對着士兵們喊道:“放賞!一人一元,等到了華羅城之後,再賞兩元;此後每戰得勝,都必有獎勵!”

士兵們莫名其妙拿了賞銀,歡喜無比,效忠的口號喊得更響亮了。稍後,他們就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回去收拾東西,準備出發了。

高川本來計劃當月就出發,結果不巧撞上了恐怖的西洋夏季風暴,因此只能縮在古裡堡裡,等到下個月風暴過去,才乘舒適的西南季風北上到了華羅城。

第79章 試炮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704章 開門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46章 縱橫號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474章 國使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106章 全取膠東!後8章 戰場 二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497章 院政第435章 南下:離島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189章 五九軍制第77章 即墨商路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346章 出山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353章 關門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781章 維新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221章 合謀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497章 院政第733章 清理(加更)第698章 陷阱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138章 敵情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908章   逃生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246章 新財政 三第244章 新財政 一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822章 村寨第85章 私訪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93章 彈如雨下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811章 丁香島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364章 商業船第345章 千里路第592章 彈幕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82章 換屆第364章 商業船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287章 賞賜第290章 亳州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爲……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363章 儲蓄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253章 大巡禮 六 青島牧場第753章 會盟 二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108章 義勇旅第735章 敵後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548章 華羅城第876章 威尼斯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698章 陷阱第383章 勝利之後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410章 向東望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672章 天無二日
第79章 試炮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704章 開門第503章 1266日本鎖國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491章 混世魔王在難波登陸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406章 盛世隱憂第46章 縱橫號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474章 國使第764章 禮樂(加更)第174章 土地與人第690章 轉進西南第106章 全取膠東!後8章 戰場 二第4章 臨時穿越大會第497章 院政第435章 南下:離島第612章 共克時堅 一 大烤大考第589章 當獵人變成獵物第358章 忽必烈的憂鬱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189章 五九軍制第77章 即墨商路第154章 開慶元年(第五更)第346章 出山第382章 清河之盟第353章 關門第113章 山河防線 二 攻而不佔第159章 曆法(感謝衆書友的打賞,第五次加更)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84章 新的建設 er….等等,有麻煩了?第781章 維新第283章 萊蕪,萊蕪!第221章 合謀第428章 北上:郵遞業第341章 逼反嚴忠範第181章 兵役制度 三第745章 一鍵通關第497章 院政第733章 清理(加更)第698章 陷阱第19章 北風起,南下季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138章 敵情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395章 貨幣戰爭(加更)第908章   逃生第361章 冒險者協會第246章 新財政 三第244章 新財政 一第617章 共克時堅 六 清理枯枝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822章 村寨第85章 私訪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93章 彈如雨下第779章 討戰犯檄第811章 丁香島第706章 團練使文天祥第364章 商業船第345章 千里路第592章 彈幕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156章 朝賀(感謝書友林宇的打賞,第二次加更)第82章 換屆第364章 商業船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287章 賞賜第290章 亳州第33章 山東的世侯們第14章 隱藏自己,做好清理第770章 二、主流文化爲……第758章 征服大漠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363章 儲蓄第72章 對日貿易 完 石見國(第九更)第253章 大巡禮 六 青島牧場第753章 會盟 二第331章 泰山之戰 六 騎對騎,鐵浮屠重現江湖!第42章 再次南下(加更)第473章 日本病了,其名爲錢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108章 義勇旅第735章 敵後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630章 鐵血強宋 三 馬政(加更)第548章 華羅城第876章 威尼斯第760章 以星辰爲刃第698章 陷阱第383章 勝利之後後23章 英格蘭的隕落第410章 向東望第794章 八路齊發第672章 天無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