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

(近三章涉及三個皇帝,雖是不同的分卷,今日一遍放出)

新年開春以後,尼堪將自己控制的領地命名爲“瀚海”,雖沒有明目張膽自稱“瀚海國”,不過其麾下實際上都這樣自稱了。

比如,軍隊多半以瀚海軍、瀚海騎兵、瀚海步兵、瀚海水師自稱,地方也多以“瀚海國××省××州××縣”自稱。

到了大明崇禎六年(1633年),瀚海國轄內從西至東已經有這些省份了:

烏蘭烏德

赤塔

尼布楚

呼倫貝爾

黑龍江

伯力

其中黑龍江與伯力的分界處便是小興安嶺,後世屬於黑龍江省的佳木斯、雞西一帶劃給了伯力省。

到了秋天的時候,遷到伯力省的近四萬戶遼東漢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豐收,而新近遷到黑龍江齊齊哈爾、哈爾濱一帶的三萬戶遼東漢民還要靠烏蘭烏德、赤塔一帶農戶的糧食才能過活。

還有兩萬戶漢民遷到了從呼倫到烏蘭烏德的廣袤地帶。

另外近萬戶漢民或是原本就是手藝人,或者遷到朝鮮後學到了手藝,分別被安置到了赤塔、呼倫、伯力三座大城以及新建的諸民、海參崴、雙城、廟街等城池,分別作爲礦工和各類工匠在各城生活。

如此一來,兩年的時間,近十萬戶漢民完全從朝鮮遷過來了,近四十萬丁口的加入幾乎將尼堪積存多年的糧食、布匹、食鹽、鐵器、牛羊揮灑一空,尼堪想要在最近一兩年進行大的戰事或工程完全不可得了。

饒是如此,由於以前的步軍基本上都被抽調到水師裡面,尼堪還是在新加入的漢民裡抽調了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男丁一萬人,新組建了步軍,分別駐守在林口(防備寧古塔)、綏芬河(防備寧古塔)、海參崴、白城、哈爾濱等地,一萬步軍,看似很多,這麼一分下去,每一地也最多兩千人。

包括呼倫城在內的以西城池就只能由由龍騎兵以及部族騎兵駐守了。

有了這麼多工匠,尼堪便將自己的作坊集中到了赤塔、呼倫、伯力三城,三城附近都有大量的銅鐵煤礦,還有便於煮鹽、熬硝的鹽湖,又深處瀚海國國境的內地,正是大力發展工坊的時候,此三處,每一處都有兩千戶工匠。

墨爾迪勒、黑城、海參崴是船坊所在,隨着黑城、海參崴的崛起,特別是小興安嶺、長白山以東以及興凱湖以東的山上有大量的柞木、水曲柳等硬木,墨爾迪勒的地位一下下降了許多。

不過考慮到今後攻略勒拿河、葉尼塞河流域的需要,尼堪依舊在墨爾迪勒保留了一部分工匠。

到了此時,尼堪麾下有半牧半獵的丁口近三萬戶,農戶近十二萬戶,加起來有近十五萬戶、六十萬丁口。

六十萬人,看起來不少,不過卻要散佈在西起貝加爾湖,東到大海的近三百萬平方公里廣袤的土地上,用地廣人稀來說一點也不爲過。

就是這六十萬丁口,卻是壓在漠南的虎墩兔憨、博格達汗(皇太極新上的尊號,此時皇太極已經提前將國號改爲大清,自己也稱大清皇帝,本民族改爲滿洲了,也被諸部蒙古尊稱爲博格達汗)頭頂上一柄隨時可能掉落下來的利刃。

隨着尼堪的介入,原本隸屬於察哈爾萬戶的烏珠穆沁、蘇尼特、浩齊特、阿巴嘎、阿巴嘎納爾五部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在滿清時代遷回到原本的牧地,而是留在了車臣汗的東喀爾喀。

如此一來,後世錫林郭勒盟、察哈爾盟兩盟偌大的土地就空下來了。

不對,也不能說空下來,尼堪已經捷足先登了,那柄利刃的落腳點便在元上都的遺址、後世正藍旗所在。

自開春以後,一座大城就在元上都的遺址上興起了,由於有原本的基礎,城池恢復得很快,到冬季來臨之前,框架已經完全搭起來了,等冬天來臨之時,框架裡的一些個設施便能在室內進行了。

元上都可是一座外城城牆超過十里、內城城牆超過兩裡的大城,此城能有這麼快的建造速度,自然與尼堪在濟州島“發明”的水泥有關,此時在瀚海國的國境裡面又發現了多處富含火山灰的地方,緊鄰察哈爾的烏拉哈達火山羣便是其中之一。

此城建成之後,尼堪麾下的牧民便能在北至呼倫城,南到察哈爾長達千里的地帶進行遊牧了。

尼堪原本在烏珠穆沁的牧地放置了五千戶阿斯蘭本部牧戶、三千戶萬里迢迢遷過來的雅庫特人、兩千戶原本屬於死神蕭阿林的部落,這些部落在冬季可以轉場到察哈爾一帶。

五千戶阿斯蘭部的牧民多半是以前屬於伊爾根、霍林、巴爾古津三部布里亞特蒙古人的部落,加上一部分克烈、杭戈多爾的牧民,原本都在高寒地帶,遷到此處後自然是大喜過望。

經過多次戰事後,尼堪認爲蕭阿林值得信任了,便讓他帶領三千騎常備軍、兩千步軍在上都駐守,三千騎都是在這一萬戶牧民裡抽調出來的,兩千步軍則是在新遷過來的漢人、朝鮮人抽調出來的。

原本守在原地的察哈爾部落在譚泰的精騎滅亡之後也歸屬了尼堪,這樣一來,實際上在兩盟的牧戶是一萬三千餘戶。

除了這五千常備軍,還隨時可以動員至少五千部族騎兵。

有這五千人,加上部族騎兵,以及在親衛隊歷練過的死神蕭阿林鎮守,尼堪認爲足以應付任何一方的進攻,除非林丹和皇太極聯合起來夾攻,但那是不可能的。

但皇太極卻不這麼想,在與朝鮮人聯合進攻濟州島失敗之後他立即派出了聯絡林丹汗的使者——濟爾哈朗。

由於尼堪已經佔據了察哈爾,與大明接壤了,濟爾哈朗只能化妝成漢人,藏在範家的商隊裡去土默川了——尼堪對於漢商倒是沒有絲毫的限制,不禁不收取稅收,還任其在自己的領地裡往來,這不,範家、孫家的的商館已經開到了呼倫城、白城、齊齊哈爾、哈爾濱一帶。

當然了,這裡面自然有利弊的權衡,再三思索過後,尼堪還是放任了他們的往來。

等上都新城完全建成後,兩家還會有商館進駐。

濟爾哈朗跟着商隊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上都新城。

他將帽子戴得嚴嚴實實的,生怕沒有鬢角的髮型暴露了他的身份——實際上他是多慮了,時至今日,尼堪下面一些個索倫部落還是像女真人那樣有剃頭、留辮子的習慣,尼堪並沒有強求他們像自己一樣蓄髮。

統一的服飾、統一的髮型、統一的語言,那一天自然會到來,但不是現在。

城池的規模、正在緊張勞作的工匠,城牆上的駐守的步軍,已經架設好的火炮,城裡來回巡邏的騎兵都讓濟爾哈朗感慨萬千。

“這才幾年,這索倫小子竟然膨脹到如此程度,假以時日,豈不是……”

不過他又有些釋然了,在尼堪在鴨綠江口並沒有對孔有德一行窮追猛打後,皇太極便立即召集大小貝勒商議了此事,最後一致認爲尼堪不會唯明國之命是從,而是會左右逢源、上下其手。

得出這個結論後,皇太極頓時鬆了一口氣,在無法力敵尼堪的情形下,他將自己的重點放到了明國和朝鮮身上——那兩處將是他增強大清實力的主要來源,而聯絡林丹,成與不成,他並沒放在心上,成了自然是好,沒成也不要緊,無非是遠交近攻,給索倫蠻子找麻煩而已。

故此,皇太極對濟爾哈朗之行並沒有報很大的希望。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濟爾哈朗竟然成功了!

……

遼東,瀋陽,大政殿(皇太極稱帝后,將老奴時代的大衙門改成了大政殿)。

殿內,放着一大盆炭火,皇太極正在聽濟爾哈朗敘說。

“……”

“皇上,就是這樣,不過這條件……”

“哈哈哈”,皇太極仰天大笑,“約爲兄弟之國?準了,爲何不準,如今反正被索倫蠻子隔着,無非是一紙文書而已,何況朕與虎墩兔憨雖然是同年出生,朕卻比他大一個月,就是這一個月朕就能以弟稱之”

話說女真人本來稱林丹爲呼圖克圖汗的,不過或許是爲了貶低他,或許是受了大明的影響,後來乾脆也稱他爲“虎墩兔憨”。

“至於一同攻擊上都的事暫時算了,你回去與他分說,就說如今的上都只有區區五千步騎,怎是蒙古人的共主、呼圖克圖汗的對手?何況城池尚未修成,糧草未備,蠻子一向又沒有防備他,勝算很大”

“那我等?”

“蓄積力量,密切關注明國、朝鮮的形勢,時機成熟時,或打明國,或打朝鮮,繼續擄掠一些丁口和財貨過來!”

“那索倫蠻子?”

“呵呵,等明國、朝鮮自顧不暇,我等力量也蓄積得差不多時再以雷霆之勢擊之!”

“皇上深謀遠慮,非我等能及!”

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九章 亞速(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章 川藏風雲(2)禍起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三十八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下)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六章 上師東行漫記(下)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
第七章 直搗臨潢府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劍河省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九章 亞速(下)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五十章 川藏風雲(2)禍起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約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七十八章最後一戰(3):阿勒泰薩爾大汗後裔第三十八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下)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③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四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三:風吹過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六章 上師東行漫記(下)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十五章 東邊的消息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六十六章 月亮女神聯盟(2)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二章 荒傳說Ⅱ之二:灰衣少年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五十一章 尾聲(上)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四十八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十一章 西行漫記(十)閃擊伊爾根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