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

尼堪帶着大軍來到了土默特右翼杭高的部落,大軍一直推進到了阿拉善大沙漠邊緣,正逡巡在賀蘭山北麓的虎墩兔與卻圖汗的部隊見了,先是對峙了一段時間,最終還是大舉南下了。

一直等到虎墩兔憨、卻圖汗的軍隊進入到了甘肅境內尼堪才返回青城。

在後世包頭的地方,昆都倫河從大山流出之地,尼堪站在那裡看了許久,半晌纔對孫傳宇說道:“叔叔,我等一路從土默特右翼大草原過來,進入此地後突然收窄,北面是大山,南面是大河,東西兩側出入大草原的地方都很狹窄”

“此地溝通左右土默特大草原,還正好位於中間位置,乃形勝之地,大漢時曾在此地設置九原郡,三國名將呂布便是此地之人,大唐時曾在此地設置中受降城,都是塞外名城”

“自古從大河向北,號稱有四大道,陽道、白道、參天可汗道、豐州道,沿着昆都倫河設置的陽道便是第一大道”

“可惜自從唐末起此地便不復爲漢家朝廷所有,歷代城池也湮沒在荒草古堆裡”

“此地既然回到本汗手裡,就不可再次荒廢了,頭先路過此地前往大沙漠時我已經與杭高、古祿格兩人商議過了”

“左右兩翼的牧地依舊由兩人管轄,不過青城附近的的漢人、耕地,以及此地卻要交到本汗手裡”

“叔叔,此地雖然面積不大,但有大河、昆都倫河之利,大可開墾百萬畝良田”

“我回去之後將孫老道派過來,他熟悉此地,讓其擇一要緊處築城,我看就在這昆都倫河東岸就不錯”

“按照額璘臣、杭高、古祿格三人的反饋,這幾年大明的山西、陝西、寧夏幾地都是大旱,加上流賊作亂,三地的百姓幾乎沒有活路,向蒙古地界逃亡的不在少數”

“你在偏關、殺虎口、張家口等地設置哨所,嗯,以百騎爲佳,密切關注流入蒙古的漢民情形,設置木寨,儲存一些糧食、衣物、藥材等物,悉心接納他們,今後凡是流入的漢民優先遷到此地”

“嗯,還是給此地取一個名字吧,就叫九原,今後城池建好了,陰山以南單獨設置一省,就叫山南省,省城就在九原”

“按照當地漢民的介紹,九原附近煤鐵豐富,正好設置冶坊、鐵坊”

孫傳宇一邊聽着,一邊不停地點頭,尼堪身邊的查克丹也拿着一隻炭筆不停地記着,他如今既是尼堪的親衛隊長,還是貼身“秘書”,按照尼堪的規矩,凡是他吩咐過的事情,他會隔三差五詢問查克丹督辦的情況,若是遺忘了或沒有催辦,必定會遭到他的懲罰。

孫傳宇一邊聽着一邊卻驚駭莫名。

“按說秀榮從小在林中長大,十餘歲才接觸到了老孫頭和孫老道兩個漢人,讀過書的也就是從孫老道那裡得來的,不過估計也沒讀多少,就算他將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教給秀榮了,我看也高明不到哪裡去”

“但秀榮從在海參崴設置大港、佔據濟州島、設伏烏蘭哈達,似乎對當地的情形都十分熟悉似的,這沒有來由啊?他打小最遠也就到過烏爾赫特”

“呵呵”,似乎意識到了孫傳宇的驚駭,尼堪笑道:“孫老道以前便是在山南一帶傳教,對這些地方非常熟悉……”

孫傳宇卻暗自撇撇嘴,“孫老道自然熟悉,不過那四大道、九原郡等孫老道肯定不知曉,你呀,是另有淵源”

“估計明後兩年還有大批漢民出塞逃亡,他們過來後你優先在九原安置一萬戶,剩下的酌情安置在左右兩翼,對了,漢民一定要集中安置,右翼的牧地你也看了,靠近大河的地方河汊縱橫、水草豐美,開闢千萬畝農田也沒問題”

“不過也不能做的太過,否則杭高就會起別樣的心思了”

“這樣,若是有多餘的農戶,就全部遷到大唐時豐州郡城遺址附近,也按照一萬戶來安置”

大唐豐州郡城遺址也就是在後世巴彥淖爾市附近,尼堪回來時曾帶着孫傳宇細細查看過。

“如此一來,陰山南麓東有青城,中有九原城,西有豐州城,三萬戶漢民,假以時日,此地便會牢牢控制在本汗手裡!”

尼堪一行此時已經騎馬來到了了大河邊上,他下了馬,站在高處眺望大河南北,不禁有些意氣風發,揹着手就想吟詩一首,不過腹中空空,連剽竊也不可得,只得悻悻作罷。

遠處的孫傳宇、查克丹、蕭阿林等人卻是一臉崇敬地看着他。

其實尼堪也不是吹牛,從巴彥淖爾到呼和浩特一帶,後世滿清放開了漢人移民後,沒多久便在山南站穩了腳跟,幾十年便成了當地丁口最多的族羣,原本是康熙皇帝西征葛爾丹臨時設置的驛站包頭也生生被漢人發展成了偌大的水陸碼頭。

漢民的勤苦耐勞以及創造力都是一流的,只要給他一丁點空間他就會利用到極致。

“大汗,若是要守護這麼廣袤的地方,僅僅五千人馬恐怕不夠”

看到尼堪意氣風發的樣子,孫傳宇原本不想打擾他,不過最後一想,此地西邊有虎墩兔憨和瓦剌部,既然讓自己來鎮守就必須將一些個情況掰扯清楚。

“不妨”,沒想到尼堪卻渾不在意,他笑着看着衆人,“據本汗瞭解到的情況,瓦剌部正在與更西的部落,一個叫哈薩克汗國的大國糾纏不休,那可是突厥人的後裔,疆域遼闊,控弦之士不下三十萬,我想瓦剌部是沒有餘力來攻打山南的”

熟知歷史的尼堪當然知曉,一直到十七世紀中葉(1650年左右),瓦剌部在與哈薩克的戰事中都處於下風,還被其攻佔了好多地方,其根本沒有餘力東顧。

“虎墩兔憨、卻圖汗不足爲慮”

到了今日,尼堪終於領教了塞外各部的真正實力。

塞外諸部,由於多是遊牧、漁獵的部族,又主要以肉食爲主,身體強壯程度自然遠高於漢民。

遊牧諸部,尋常在草原上要對付狼羣,遷徙時肯定會深入到其它部落的牧地,勢必會起衝突,故此,部落之間的戰鬥都是常事,久而久之,就算沒有專門的訓練,也養成了一股剽悍之氣。

而林中之人,打獵時常常遇到猛虎、野豬、黑熊、狼羣之類的,久而久之,在與猛獸的搏鬥中也養成了一股悍勇之氣。

故此,林中之人很多取名都與猛獸有關,比如努爾哈赤,他的名字意思就是:“像野豬一樣兇猛的人”。

而漠北以北的林中人爲了貂場、馴鹿的遷徙地也會與其它部族經常開戰。

以達斡爾人的文明程度,黑龍江邊此時爲何有那麼多木城?

還不是爲了抵禦其它部落的侵擾。

已經進入以農耕爲主,漁獵爲輔的達斡爾人(這裡特指黑龍江流域的達斡爾人,因果達河流域的除外)就是如此,遑論文明程度遠不如他們的林中部落?

於是,一開始努爾哈赤的後金勢不可擋,建立八旗制度後,旗丁還時常湊在一起操練,又有甲冑,就更不是蒙古騎兵可以抵禦的了。

得到遼東的瀋陽、遼陽、撫順等地以及廣大的農地後,後金軍隊的裝備、操練、機動力就更上一層樓了,此時,他們不需要趕着羊羣出戰了,隨身攜帶十日的乾糧便可外出打一次中小規模的戰事,加上劫掠,外出一個月也不在話下。

於是,他們在與蒙古人的戰事中,期初努爾哈赤還很重視,經常集結上萬騎兵出擊,久而久之,在意識到自己的戰力之後,就很少出動出動超過一萬規模的騎兵了,在與林丹汗的戰事中,只要出動五千騎,林丹汗便會“倉皇遠遁”。

而尼堪如今麾下的騎兵,自從有了糧食的加成後,這戰力、機動力還在滿洲之上。

同時林中人出身,還是經常聚在一起的常備軍模式的騎兵,便不是滿洲那樣戰事才徵召各牛錄旗丁可以比擬的了,當然了,從金國到清國,滿洲人肯定也設置了常備軍,但肯定不多,主要是護衛各大城市。

兇狠的騎兵,還有火器加成,時時操練。

尼堪的軍隊在這東北亞一帶,除了丁口偏少,萬人的戰力應該首屈一指了。

歷史上嶽託征伐虎墩兔,妥妥的滅國之戰,總共也纔出動了萬騎,其中還有不少蒙古騎兵,至於卻圖汗,他欺負青海的土默特、烏斯藏牧民尚可,戰力還不如林丹汗。

歷史上,衛拉特部的固始汗萬里迢迢從新疆出征青海,以區區萬騎、疲憊之師便大破卻圖汗的四萬騎,卻圖汗的戰力就可想而知了。

久歷戰事、熟悉火器的衛拉特部纔是尼堪今後的大敵,可如今的他們又被強大的哈薩克汗國纏上了。

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至少還有十多年時間衛拉特部纔會東進。

十多年,夠幹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了。

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四十二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二:史可法的定計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二十八章 木.野狐.禪之六:死亡阿拉善(上)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七十章 猶他
第三十一章 遠洋艦隊(中)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九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1)人字第一號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六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①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四十二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二:史可法的定計第十三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Ⅱ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五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下)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五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新阿帕奇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十一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一)孫德茂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二十八章 木.野狐.禪之六:死亡阿拉善(上)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十九章 兩個景教部落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問誰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七章 霜狼騎兵(3)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十八章 魅夜(下)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七十章 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