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

一晃已經是大明崇禎九年二月下旬了,也就是公元1636年。

渤海、黃海、日本海的部分沿海的區域封凍的冰面開始融化了,等到二月底的時候估計會全部融化完畢。

山東,濟寧州到德州的大運河沿線。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阿巴泰、圖爾格區區五萬滿蒙精銳自從打破永平府冷口的邊牆入關劫掠後便勢如破竹,戰況比上次皇太極親自領軍入關還順利,彼等對於殘破的永平府視而不見,直接南下,抵達天津後纔開始放手劫掠。

於是,從天津一直到山東的濟寧州,在長達千里的運河沿岸,他們幾乎是予取予求、姿意妄爲,端地快活。

奇怪的是,他們並沒有佔據建在大運河、衛河(海河,匯入渤海)交匯處的天津衛城,衛城方圓只有十里路長,城牆也只有兩丈多高,雖然也是一座包磚的城池,不過並不難以攻打。

或許是他們不想攻佔城池後將大明的軍隊全部吸引到這個地方,也或許是有別的目的,他們就是沒有攻打此城,城池堅固的德州也沒攻打,不過由於大運河的緣故已經變得異常富庶的臨清州、東昌府、濟寧州全部被他們拿下了,三地聚集了幾百年的財富被他們席捲一空。

最後他們攻打了兗州,又將魯王的鉅額財富搜刮一空。

大運河沿線,不禁富戶、商家衆多,還是官府儲存、轉運漕糧、兵甲器械、稅銀之重地,也是民間工匠最多的地方,這下建奴發達了,搜刮的金銀、馬騾、糧食、財貨堆積如山,青壯丁口、美貌女子數不勝數。

新任山東總兵劉澤清躲在濟南瑟瑟發抖,對於朝廷三番五次下達的出兵追剿的嚴令根本沒有理會,正在追剿流賊的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總理五省軍務的盧象升被緊急調了回來。

京城方面,被李邦華整飭後的京營新設了六副將,其中最驍勇善戰的周遇吉、黃得功被派了出來,兩人各領步騎八千人南下“相機進剿”,在原本的歷史上,周遇吉還是在阿巴泰入關後立了一些功勳的。

不過這一次似乎並不奏效,連並沒有受到高起潛掣肘的盧象升也是一籌莫展。

建奴這次的戰力太強大了,強大的連尼堪也有些懷疑。

阿巴泰一戰便逼得周遇吉、黃得功兩人從山東退到了河間府,而在兗州城下,緊急救援的盧象升部也遭到了巨大的損失。

由於盧象升部的退出,正在河南、南直隸一帶肆掠的高迎祥、李自成部一舉攻克了了壽州,大軍直指滁州,大有飲馬長江,直搗南京的架勢。

沒有盧象升的逼迫,高迎祥也不會遠走漢中與張獻忠會師了,竟然就在鳳廬、淮泗一帶悠哉樂哉遊走起來。

歷史大變,就算是熟知歷史的尼堪在此也只能是一頭霧水。

形勢萬分危急,此時朝廷又想到了與建奴作戰中屢戰屢勝的寧北候,這一次不是張燾,而是已經升爲大同巡撫的孫傳庭,他親自來到了濟州島。

“都敗了?”

尼堪一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大明朝最能打的三位都出現了,竟然還是一敗塗地,按說有盧象升的統籌,又沒有監軍太監的掣肘,就算不能打敗建奴,也能將他們逼走啊。

“叔父,能具體說一說嗎?”

“唉,由於兗州危急,盧建鬥是匆匆北上的,手底下只帶了他自己的精銳天雄軍,加起來也就萬餘人,剩餘的兵馬還在鳳陽、滁州一帶堵截流賊,而建奴在兗州附近的兵馬就有兩萬精騎,一戰過後,盧建鬥雖然給建奴大量殺傷,不過自身損失也不少,如今只能退守東平州”

“周、黃兩位副將也是相差彷彿,這兩人倒是我大明將領中少見的能迎難而上之人,整飭過後的京營雖比不上邊軍,不過也算是強軍了,況且兩人手下都有三千精騎,建奴南下後,在德州附近留下了一支精銳騎兵,約莫萬人”

“就是這萬人將周、黃兩人的近兩萬精銳打的大敗,兩人收集殘兵敗將後已經退到滄州……”

“那京營其它人馬呢,整飭後至少還有十幾萬精銳吧”

“唉”,孫傳庭嘆了一口氣,“說是有十幾萬,實際上最精銳的兩部便是周、黃兩位副將,餘下的皆……,你可知曉,京營重地,歷來是由勳貴之後統領,李孟暗倒是花了大氣力整飭,但想要動搖其根本……”

李孟暗,李邦華是也。

尼堪還是覺得有些奇怪,一萬騎?竟然逼得周遇吉、黃得功這兩人退避滄州?建奴的戰力難道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抑或歷史上對周、黃兩位還是誇大了?

又想到前不久明軍在登州、黃縣、棲霞一帶屠殺的事情,心裡不禁有些猶豫。

“秀榮”

孫傳庭此時突然站了起來,還向尼堪鞠了一躬,尼堪趕緊將他扶起來,“叔父,萬萬不可如此,可折煞小侄了”

孫傳庭盯着他,一字一頓地說道:“如今大明南有流賊,北有建奴,太半的精銳都被吸引到這兩處,已經沒有餘力抽出更多的兵馬了……”

“叔父”,尼堪毫不客氣打斷了他,“與瀚海國接壤的宣大一帶的兵馬不用佈置那麼多吧,難道你等連我也要提防?”

此時朱克圖、孫傳宇在漠南打敗固始汗的消息尚沒有傳到大明,故此孫傳庭說道:“自然不會,不過聽說那瓦剌部已經打過來了,朝廷也不得不防啊”

說到瓦剌部,尼堪也是憂心忡忡,由於海參崴、朝鮮東海岸如今都在封凍期,他也沒有接到進一步的戰報,也不知曉孫傳宇他們打得如何。

“叔父”,想到這裡,尼堪也是滿臉憂色,“您也知道瓦剌人侵入了我的領地,小侄正在爲此事發愁呢,前幾日還估摸着等到三月份,便即可趁着初起的南風北上……”

“秀榮”,孫傳庭卻搖搖頭,“來不及了,何況我在大同時並沒有看到漠南的牧民或漢民南下的跡象,估計你的手下已經將韃奴驅走了,抑或正在對峙之中,情形尚沒有敗壞”

“這一節,我來時已經同朝廷商議過了,你這邊只要出兵便可從大明的邊境回到漠南……”

尼堪一聽眼睛便亮了,孫傳庭接下來的話更讓他隱隱有些興奮。

“秀榮,此次建奴南下劫掠,禍害了好幾個朝廷轉運漕糧、甲械、稅銀的城池,擄走的青壯、匠戶不計其數,你如果能前往救援,別的不說,若是能擊退建奴,糧食、稅銀可取走一半,匠戶亦可帶走一半”

其實,阿巴泰的這一次肆掠的成果不僅遠遠大於真實歷史上他南下的那一次,還大於皇太極安排的其它幾次,孫傳庭所說的一半真要兌現的話,糧食、銀兩恐怕都能以“百萬”計,而匠戶則可以“萬”計。

爲何會造成如此的局面,此中自有玄妙,後面自有分解。

“好吧……”

尼堪有些勉爲其難地答應了。

孫傳庭大喜,他一把抓住尼堪,“你這邊能出動多少人馬?”

尼堪想了想,“騎兵兩千、步軍三千”

孫傳庭一聽不禁有些失望,尼堪說道:“叔父,區區一個小島,我以前只配了五千步騎,將東江鎮的降卒納入後也只多了兩千步軍,加上我的親衛,也就八千人馬,這一下抽走五千,整座島嶼只有三千步騎護衛”

“島嶼北面是朝鮮、建奴,南面是倭人,還要情勢不明的鄭芝龍……”

“鄭芝龍?”,孫傳庭時常查看邸報,自然知曉此人的來龍去脈,“你如何又與他有瓜葛?”

尼堪將濟州島的貿易、平戶的貿易以及自己前不久“失手”殺了鄭芝龍的侄子鄭聯一事說了,孫傳庭聽了卻滿不在乎,“秀榮無須煩憂,我回去之後與兵部商議後給鄭芝龍下一道文書去福建也就是了”

尼堪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不過又想了想,這鄭芝龍剛剛接受招安不久,應該不會被豬油蒙了心,大舉向自己興兵吧。

“叔父,您若是嫌兵少那就算了”

“不不不”,孫傳庭趕緊搖搖頭,看什麼玩笑,朝廷就指着索倫人退敵呢,別看他兵少,沒準建奴見了嚇走也說不準。

“若是這樣,那我還有幾個問題”

“你說”

“周、黃兩位麾下還有多少兵馬?”

“步軍殘破,不過馬軍尚存,兩部加起來還有五千騎左右”

“很好,那盧大人呢?”

“也是相差彷彿,原本其有馬步軍各一半,兗州一戰損失各半,尚有五千步騎”

“嗯,除此之外尚有另外的援軍嗎?”

聽到這裡,孫傳庭不禁捋了一下頜下的三縷長鬚,“秀榮,不瞞你說,我從大同出發時便接到了朝廷的命令,一來是乘坐登州水師的船隻到你這裡搬救兵,二來嘛,便是接替賀世壽賀大人的天津巡撫一職,而賀大人則調往大同”

“跟着我一同出發的還有大同總兵王樸,也是五千步騎,我出發上船時,王樸的兵馬應該到了天津”

尼堪點點頭,多半是考慮到他這個可能出現的援軍,朝廷便下令讓孫傳庭擔任天津巡撫,還多半讓他接替盧象升統一指揮各路人馬,各路人馬加上天津本部的,加起來也有兩三萬,殲滅建奴自然力有未逮,不過儘快將他們驅走,留下一些糧草、銀兩及丁口還是可以做到的。

“好吧”

又想到可以經大明回到漠南,尼堪最終還是同意了。

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六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3)訓練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七十章 猶他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
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六十二章 明斯克大公國(4)第十三章 土爾扈特(中)第五十三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下)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國(5)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五十二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中)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八章 龍戰於野(一)五大渠魁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二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二:庫爾幹第二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一:沈姑娘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二章 大夏監國(2)生與死第六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3)訓練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十二章 大漠雄心之三:九原阻擊戰(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六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三)傻韃子的秘密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八十二章 落基山(4) 寧波四友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線:暖流與西北風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七十章 猶他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五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8)連鎖反應下的條約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三:第二手(下)第九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九:交易大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