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中方寫:“中國方面原則同意!”
美方質問:“原則?原則是幾分之幾?”
“中國方面基本同意!”
“基本同意是同意多少?是十分之九還是十分之八?”
“中國方面將盡最大努力……”
“最大到底是多大?怎樣才稱得上最?”
而我們也在挑他們的,比如“你們這個to be用法不對!”“這個were不妥,要改成was!”
諸如此類。
這項工作由專門的文本校對人員去做,代表們不用再脣槍舌戰,得到了一些休息時間。美方給他們送飯,我們的大使館給我們送飯。
“喲,小籠包啊!”
“伙食不錯哦!”
對面送的是漢堡、披薩、可樂之類,這邊送的也算是快餐,陳奇又打開一個打包盒,皺眉道:“怎麼還有陳皮雞?”
“陳皮雞怎麼了?”同事問。
“這是我發明的,專門給老外吃的。”
“你發明的?!”
“當然!當時這事鬧挺大,上了報紙,還拍成電影了,叫《人在紐約》。”
一個美方代表聽到,忍不住插嘴:“我看過這部片,很棒。我太太已經會做宮保雞丁了。”
“謝謝!美食本來就不分國界的,我們應該慶幸沒有選擇在英國談判,不然只好叫外賣了。”陳奇講了個辱英笑話。
“哈哈!你說得對!”
獲得了一致認同。
“No!No!“
突然間,美方一個傢伙指着文本叫起來,陳奇筷子一抖,一個小籠包沒吃上。美方代表則如臨大敵,以爲發現了什麼大事故。
“第三條第七款!‘這種情況’不對,要改成‘該情況’。”
“這種和該是一個意思。”
“No!在漢語裡,這種的外延比該大。比如這種事件和該事件,後者指單一的具體的事件,前者卻是包括性的。”
嘁!
陳奇撇撇嘴,還挺機靈。
對照文本的過程也是漫長的,眨眼一天又要過去,大家筋疲力盡。
牆上掛着的時鐘滴滴答答走着,距離17日零點越來越近。代表們不時擡頭瞧一眼,眼瞅着要到時間了,還差一點內容沒有完成。
總不能再延後吧?
“……”
陳奇吃了小籠包,喝了最愛的可樂,他年紀最輕,精力也最旺,忽地站起身在屋裡來回溜達,彷彿活動身體。而他停在掛鐘跟前,端詳了一會,手一伸。
把鍾摘下來了。
再一摳,電池取出來了。
所有人瞪大眼睛,尤其是美方代表:你特孃的也太鬆弛了,比我們美國人還鬆弛!
中方代表在驚詫莫名後,開始努力憋笑,女領導咳了兩聲,來了句場面話:“無論怎樣,中方在原則問題上都不會讓步。”
“美方在細節問題上也不會讓步。”
繼續對照文本。
陳奇回到座位,一個同事實在忍不住,小聲道:“你小子好大的膽子,你怎麼敢去摘鐘的?”
“都到這份上了,剩下的就是走形式。我不摘,他們也會摘的。”
陳奇無所謂道,他見得多了,深知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什麼議會、聯合國大會,罵人、打架、扔豬大腸、送龍袍的啥都有。
但他摘鍾這一幕,給現場人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若干年後出現在了各種回憶錄裡。
…………
17號。
早上5點,華盛頓寒風逼人,又有大批記者圍聚在貿易代表處的門口。特別是港臺地區的記者,有人甚至在門外整整坐了一夜。
“出來了!”
“出來了!”
陳奇穿着那件呢子大衣,像個人似的走出來,立時被團團圍住。此刻還沒讓往外透露消息,他看着大家期待的面孔,也只能用外交辭令:“無可奉告!” 他後面是個美方代表,同樣避而不答。
陳奇和幾個同事暫回大使館整頓,向京城彙報結果:基本搞定了,只等着簽字儀式。
他心態好,還小憩了一會,臨近中午又返回貿易代表處。此時消息才公開,新聞廳內,參加談判的雙方代表都聚齊了,分三排站在簽字桌的後面。
記者們擠滿了新聞廳,鎂光燈在大廳裡閃閃爍爍。
雙方都非常疲憊,又非常興奮,用幾天來剩下的最後一點精力對協議的簽訂表示祝賀。女領導和希爾斯分別在各自的文本上籤了字。
而後,交換文本、握手、擁抱……
“嘩嘩譁!”
“嘩嘩譁!”
全體熱烈鼓掌,上次沒喝到的香檳酒也端出來了。
“乾杯!”
氣氛終於歡快,大家推杯換盞,女領導、希爾斯、梅西等核心人物自然是全場焦點。陳奇也不差,美方不少人過來搭話。
“陳!你真是個難纏的對手!”
“謝謝,我更希望我是個難纏的朋友!”陳奇說着客套話。
“哈!對對!”
“不過你吵架的水平真厲害,我是不想碰到第二次了,我更想看到你的新片上映。”
“新片啊……”
陳奇聳聳肩:“那得看你們某些人的態度了。”
……
《中美知識產權諒解備忘錄》簽訂!
大概內容包括:中方承諾保護藥品、化學品、軟件、著作權、商標等等前文提過的,此外將加入《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
還承諾了一條:政府部門以後要採購正版軟件!
而我們將開展6個月的專項打擊盜版活動。
美方做出的承諾有:停止301調查,把中國從黑名單裡撤掉,承認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做出的進步,給予一定的技術設備支持等……
另外,在談判結束後,老布什否決了國會有條件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決議案,即是說:1992年度,美國對華最惠國待遇無條件延長。
這裡說一下,1979年中美建交後,美國給予了中國最惠國待遇,但需每年審議。直到2000年後纔不用每年審了。
新聞發向了全世界,籠罩在人們心頭的貿易大戰陰影頓時消散。
華盛頓灰色的天空都變藍了,我國駐美大使館接連接到電話,是波音、IBM、美國各協會負責人等等打來的,表示祝賀云云。
同一時刻,港股的恆生指數從本週最低的 4325.91點,漲到了4454.89點。
“這是一個舉世視爲‘好消息’的消息。中美互惠貿易已邁進一大步!”
“本港的工商界對中美達成協議,相信喜不自勝。香港處於中美之間的夾縫,貿易談判一直感受到池魚之殃的威脅。如今威脅解除,談判結果顯然會對香港貿易產生正面影響。”
“談判的和氣收場,除了標誌着兩國在經貿方面進一步合作交流外,在政治層面上,中美關係亦穩步朝正常化發展,尤其對延長美與中國最惠國待遇關稅地位國有很大幫助。”
輿論熱議時,代表團已經返程。
飛機上,領導和陳奇坐在一塊,顯得有些憂慮,小聲道:“小陳,我們在談判中的讓步是不是太多?會不會對國家民族工業的發展造成影響?”
“我覺得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的任務,局勢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在關鍵的時刻、關鍵的問題上做出了關鍵的談判,時間會證明一切。”
陳奇頓了頓,道:“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讓步是沒辦法的事,不用糾結太多。關鍵自己要爭氣,把實力搞上去!”
“唉,你說得對,我倒是有點鑽牛角尖了。”
領導嘆了口氣,又目光炯炯的看向他,笑道:“你這次表現真不錯,面子上沒落下風,裡子上也有些保留,希望日後還有並肩作戰的機會。”
“以美國佬的德行,肯定有的。”陳奇笑道。
“是啊!中國想重回世界舞臺,想復關,想發展,永遠避免不了與美國打交道。”
“而且我說句烏鴉嘴的話,在國內整治盜版太難了,美國會針對這個問題再次發難。”
領導點點頭:“嗯,你在各種場合強調好多次了,下一步他們就要……”
“闖進來!”
…………
就在中美達成協議的時候。
一列專列從京城出發,往南方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