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閆溝破曉伏

半夜白甲軍兵卒們被低沉的號角聲喚醒,他們不顧白天行軍的疲累,在最短的時間內穿上衣甲,帶上兵器奔出營帳,一隊隊的集結在營中。都頭們大聲呼喝着,讓兵卒們只帶一天的乾糧和水,其餘的隨身物品都放在營中。老兵們都知道今夜又要連夜趕到奔襲什麼地方去了,這種時候儘量減輕身上的負重會輕鬆許多。

整好隊的兵卒們藉着月色一隊隊的開拔出了營地,出營前都頭們一再交代一路上不許說話。月色之下,白甲軍的行軍隊伍好像一片片的白色霧氣,在黑暗的大地上時隱時現,直往東北方向而去。而騎兵們給馬蹄包上布,又給馬匹上了嚼環,騎上馬匹卻往正北方向疾馳而去,月下只聽道沉悶的聲響消失在遠處。

行出營地之後,整個隊伍開始急行軍起來,後面的兵卒倒也簡單,只消看着前面的白影跟着跑就是了,有時候跑着跑着,周圍會變得漆黑,眼前就只有那道白影了,這說明你已經快睡着了,不過身體卻還在跑。不過當你快要睡着的時候,身體是會慢下來,後面的兵卒會推你一把,然後又清醒過來接着跑。

幾個時辰之後,明月落了下去,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到來,這個時候就算眼力再好,也看不到東西,隊伍的行軍速度慢了下來,人人都將手搭在前面的人肩頭,抹黑前行。好在很快前面的人停了下來,低聲傳來的命令是原地休息、吃飽喝足。

白甲軍兵卒馬上一屁股坐了下去,有人坐到尖石或是什麼硬物之上,忍不住哎喲一聲,立刻引來將官們的低聲喝罵,跟着馬上又陷於安靜之中,原野上充滿了咀嚼食物和喝水的聲音。

吃喝完之後,東面天邊泛起了昏昏的白亮,白甲軍兵卒才發現自己居然是身在一處山脊之上,山脊下卻是一條很窄的溝壑。將領們低聲吆喝着,將命令下達下去,一隊隊的白甲軍兵卒埋伏在山脊之上,眼力好的兵卒發現對面山脊也有白色的身影出現。老兵們知道待會兒一定是要在此處伏擊敵軍了,對於打這種伏擊戰,老兵們是最開心的,可以舒舒服服的殺敵,而不用拼命廝殺。

天色大亮,溝壑之中的古道上,遠遠的就可以看到塵煙烈烈而來,看樣子是有大隊的騎兵前來,山中滿是鐵蹄奔騰的迴響之聲。

都頭們壓低聲音喝命兵卒們不要慌張,不許動彈,更不許說話,其實就算說話,溝中的遼軍也聽不到,因爲山谷中的馬蹄聲、馬嘶聲還有遼軍呼喝之聲實在是太大了。

山中溝壑寬度不足百步,甚是狹窄,又多有亂石在道路兩邊,溝中除了一些荒草連一棵小樹也沒有,遼軍的騎兵似乎在趕路,便連散騎哨探也沒有派出,就這樣疾馳而過。

這山溝也很長,延綿十餘里,眼看遼軍騎兵涌進溝中,前鋒都已經出谷了,山谷出口處纔有一聲尖銳的響箭沖天而起,各營的號角沉悶的吹響起來,白甲軍弓矢兵卒們紛紛大喝着站起身來,手中的弓箭勁弩朝着谷中的遼軍激射而去,其餘兵卒們則是將山脊上的亂石如雨點般的砸向山谷中去。

谷中的遼軍遭到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登時陣勢大亂,騎兵們紛紛想要駕馭胯下驚慌不已的馬匹,但山頭上不斷飛下的箭雨瞬間將他們連人帶馬射到在地。

遼軍大亂之下,一些將領們呼喝着讓遼軍兵卒下馬,帶着兵卒想要衝上山脊殺散伏兵,有的將領呼喝着讓遼軍兵卒快馬衝出谷去,又有些將領想讓兵卒退回去,幾方兵卒相互擁擠,場面混亂至極。

北面山脊稍微平緩,數百名遼軍兵卒下了馬順着山坡衝了上去,但立刻被一陣箭雨和石雨劈頭蓋臉的招呼過來,數百名遼兵死了一半,剩下的又退了回去。

衝出谷口的千餘名遼軍想要轉回頭來接應,但卻被谷口的白甲軍弩陣截住,一陣亂射之後,也是潰不成軍,四散逃去再也不敢回頭。

矢石如雨而下,谷中遼兵死傷大半,剩下的進退不得,只得下馬在山谷中的亂石中藏身,以躲避箭矢和落石。谷中不時有遼軍兵卒被射中或砸中,慘叫聲連綿不絕於耳。

眼見谷中已經沒有多少遼軍能夠站着的了,這時候兩邊山脊之上響起了疾快的號角聲,聽到這號角聲,白甲軍兵卒們紛紛嘶聲大吼着,各舉長槍大刀衝殺下去,將谷中的殘餘遼軍截成數段,兩軍絞殺在一起。

血腥的山谷之中,遼軍已經潰不成軍,失去戰馬施展的空間和地利之後,遼軍的騎兵沒有了威風,但契丹人的勇武還是體現了出來,遼軍兵卒雖然被分割包圍,但依舊死戰不降,直到被白甲軍團團圍住,四周長槍長刀亂刺亂剁之下,身中十數創倒地身死纔算消停。

山谷中的遼軍越來越少,山谷後面的一部遼軍死戰不退,好像是要阻住谷中的敵軍,給身後的同伴爭取逃命的時間。

廝殺片刻,白甲軍漸漸將最後一部遼軍逼出了山谷,只見遠處的原野上也是喊殺聲大震,塵煙滾滾而來,看到衝過來的都是白衣白甲的騎兵之時,谷中的白甲軍一起歡呼起來,老兵們知道一定是騎兵往北而去截斷了遼軍的後路,將逃出谷中的遼軍殺散之後,又返身殺了回來。

隨後這一部遼軍沒有頑抗多長時間,白甲軍步騎前後夾擊之下,瞬間就崩潰了。再強的戰士當看不到出路,陷入絕境之後,一樣會害怕,但他們四散奔逃卻沒有逃出多遠,白甲軍騎兵們追上前,練了一次騎射,將遼軍殘兵一一射殺在原野之上。

一場廝殺一直持續到了午後,當徐皓月的帥旗和白幡旗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各營已經開始打掃戰場了。見到徐皓月的帥旗,各營將領紛紛聚攏過來。

曹彬和潘美也上前來,徐皓月見到曹彬便大聲笑道:“曹將軍真是好謀算,遼軍果然從這閆溝經過,在此處伏兵果然大勝了。”

曹彬謙遜道:“在下只是看過晉國的一些戰史,昔年唐國大將趙德均鎮守幽州之時,契丹人時常就是在閆溝設伏截擊唐軍運糧隊,阻斷幽州糧道。在下便想遼軍要偷過涿州掩襲東路軍背後,一定會走這條他們熟悉的閆溝古道。”

潘美接着說道:“加上涿州遼軍北逃,一定將涿州被我軍攻陷的事告訴這支遼軍,遼軍統帥只道我軍新下涿州,一定會在涿州休整幾日,卻萬萬想不到我軍一夜奔襲四十餘里到這裡來伏擊他們。而且他們定然想要搶在我們發現他們從後掩襲的計策之前,偷過閆溝,所以一定是長驅兵馬前進的,以致中伏大敗。”

徐皓月心中大感安慰,此戰也是贏得兇險,當得知北面的桑乾河又大批遼軍騎兵南渡,徐皓月便猜到這是耶律奚底的計策,他讓白達達、斡亦剌特、巴爾渾、奚等部五萬兵馬繼續在北面的北古口轉悠,而他卻率領三萬遼軍精銳騎兵偷偷南下,想要從涿州繞到東路軍背後截斷糧道,然後四處襲擊東路軍側後,疲憊周軍,再會同五萬部族兵馬大敗周軍於幽州城下。

只可惜他們南下之後想不到涿州如此快的丟失,當從涿州出逃的遼軍將涿州失守的消息帶到這支南下遼軍之後,遼軍一定會不顧一切的搶在涿州白甲軍北上之前偷過涿州北面,殺到東路軍側後去,只是想不到白甲軍會在閆溝,這個從前他們喜歡打伏擊的地方伏擊自己。

徐皓月雖然猜到耶律奚底用兵的策略,但卻想不出在何處截擊這支遼軍最好,好在曹彬知道有閆溝這麼個地方,便讓投降的漢軍帶路,果然一舉伏擊成功。

雖然徐皓月不清楚遼軍此次這麼狠的計策,是不是耶律奚底想出來的,這也給徐皓月提了個醒,遼軍的戰術就是通過騎兵大範圍的奔襲、襲擾,切斷糧道或是四處出擊,讓你疲於奔命,最後在給予致命一擊,戰勝敵人。這和他們打獵的習慣很像,四處驅逐、追趕獵物,到獵物筋疲力盡之時,在給予最後一擊。

就在徐皓月和衆將說話之時,有月字營騎兵來報,說是發現幾具遼軍大將的屍首,都是穿着魚鱗鋼甲這等上好盔甲的,想來定是遼軍首腦。

徐皓月當下便策馬帶着衆將前去查看,到了山谷中,一處亂世之中,果然見到幾具遼軍大將的屍體,身上都是穿了精緻層疊的魚鱗鋼甲,胸前的護心鏡足有餐盤那麼大,他們身旁倒閉的戰馬上也是金玉鑲就,馬身上還披着馬甲,內裡還有一層皮甲,馬頭上還有鋼製的面具。但饒是這樣,他們還是被山脊上的勁弩和亂石殺死在山谷中,有的屍身頭面血肉模糊,看來是被大石砸死的。

徐皓月命人找來幾名擒獲的遼軍傷兵辨認,那幾名遼軍傷兵看了屍體,放聲大哭,認出遼軍北院大王耶律奚底便在其中,其餘的都是耶律奚底的從將,跟隨耶律奚底應援的耶律敵祿和耶律沙卻不在其中。

聞言衆將都是大喜,遼軍應援大軍的統帥已經被擊殺,看來遼軍的敗局已定了。但徐皓月卻皺眉深思起來,耶律奚底既然是應援主將,爲何要冒這麼大的風險親自帶領兵馬突襲東路軍側後?或許耶律奚底根本就不是統帥,最多就是個統軍大將而已,若真是這樣,統帥遼軍的又會是誰呢?

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於彼錯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十一章 巍峨武王莊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五十九章 鐵騎巨劍寒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一百零一章 初春料峭寒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於彼錯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
第二百九十章 其勢在必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豈無義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監下軍令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五十八章 深處若往昔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死作相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稚氣未脫時第三百章 單獨分勝負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宸龍馭天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三百一十六章 師出方有名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山王從義第二十八章 殘夢遺馨香第一百八十七章 枉自做小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噥語第十章 惡虎嘯山崗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梁英霸氣第一百八十四章 湖岸據追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治國六綱言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體也相同第三百二十九章 失信於人前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三百一十章 冷風吹涼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三百三十四章 龍亭賞諸將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子正軍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於彼錯第五十六章 初見周英主第三百一十三章 取其而代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十一章 巍峨武王莊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五十九章 鐵騎巨劍寒第七十七章 正陽敗神武第八章 官軍若強盜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二百六十章 軍中流言急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約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聞第二百二十八章 相見敘別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築京觀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二章 驛路靜如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客英山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陳橋柳葉飛第五十八章 浮光夢泡影第二百二十五章 樹洞話心語第四章 莫欺少年貧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夜賺岳丈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一百五十五章 今後爲何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將軍夜引歸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鼓動方悔遲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一百八十章 不敗之名號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園定策第一章 與君相訣絕第九十八章 桑林故人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一百零一章 初春料峭寒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謂己錯第二百零二章 契丹女雲述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三十六章 威猛鬼頭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二百六十八章 攻城與攻心第六十一章 暗月殺人夜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零七章 周主御輕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七十六章 民心能守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三十五章 比武潛規則第二百九十九章 白甲折將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稅五十萬第九十六章 千斤獄閘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於彼錯第三百三十三章 當局者亦迷第三百三十六章 鳥盡良弓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舊地重又遊第二百一十七章 赴援得勝口第三百零五章 歸降之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