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勱偏不上她的當。
“你們一起走。這裡不適合女人呆。”他固執地堅持己見。
“我就不走。”
喬若初紅了眼眶,哪有這樣的丈夫,昨晚才服侍完他,早上就趕人。
可能覺得自己過分了,林君勱趕緊把她拉到懷裡安慰,“若初,只有你在安全的地方,我纔會一往無畏,哪怕將來有一天犧牲了,我也不會有遺憾。你在這裡,我不敢有任何的差池,怕保護不了你。”
日軍的可怕讓他有種種不好的預感。
每失陷一處陣地,他這種不好的預感就加深一些。
倘若武漢周邊這大片的國土淪陷,他可以預見,要麼亡國,要麼華夏將陷入持久的兵戈之中。
“讓我多陪你幾天。”
喬若初最終還是妥協了。
宋嫣琦被強制送往重慶和宋家的家眷團聚。
走之前,林君勱給了她一封解除關係書,他說當時納她本就不是他的本意,與其佔着名分耽誤她的終身,不如給她自由,倘若哪天遇到有緣人,儘量不要錯過。
並兄長般告訴她,南京陷落的時候,彭裕成了漢奸,彭浩才自然也在僞國民政府裡混了個職位,不可能再打她的主意,她此去重慶,十分安全,完全不必有任何的顧慮。
“我既然許你,此生,不管你怎麼想,我都是你的人……”宋嫣琦當着林君勱和喬若初的面撕掉了他的文書,性情之烈,竟至於此。
喬若初被她的癡情感動,有些不忍心,想勸林君勱收回決定,欲說未說就被他擋了回去,“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要我含糊這種事。”
林君勱責備她。
萬映茹死活不肯離開武漢戰區,她在周邊的教會醫院裡做幫工,幫醫務人員跑東跑西,忙的不亦樂乎。
到了九月,日軍的氣焰越來越無法抵擋,國軍已經投入將近百萬的兵力,仍然節節退敗。
經歷過淞滬戰爭大潰敗的林君勱日夜懸心,唯恐慘劇重演,縱使他個人能力不弱,有些事怕無力迴天。
從戰場上下來,他馬上安排人收拾東西,不能再等了,無論如何,都要把喬若初送走。
“若初,你今天就走,馬上。”
喬若初知道他會來這麼一手,死死抱着他的腰耍賴,“我不走,黨國這麼多的軍隊在這裡死守陣地,我又不上前線,怕什麼。”
“夫人,這事任性不得。”林君勱反手把門關上,在她耳邊小聲說:“據我的判斷,武漢地區失守的可能性很大,你不走,我勢必會下令將士們,包括我自己都要拼死守住每一寸陣地。我死在戰場上的可能性更大。”
她不能不走。
沒有時間給她兒女情長,喬若初將心一橫,咬着嘴脣上了送她去重慶的副官的車。車開出武漢,她才發現自己的嘴裡全是腥甜,她的心太痛,牙齒陷進肉裡都沒發覺。
抵達重慶。
山城的天氣太熱,她剛下車就中了暑氣。
魏同生和周玉成的夫人帶着孩子,頂着烈日把她接到歌樂山腳下的林公館。
“林軍長原本沒打算在這裡安家的,你從法國回來後他交代我們置辦的。他沒想到你肯回來,以前總是和下屬說,如果這場戰爭結束了,他還活着,就追隨着你去法國,每天就看着你,什麼也不幹了。”
已經和周玉成完婚的夢娘話比以前多了,見着喬若初就竹筒倒豆子似的灑下一籮筐的話。
當初,她在方平山手下爲調查科做事,身上紋了很多他們內部人士纔看得懂的代碼和名字,後來,方平山把她身上局部的皮颳了下來,兩人的恩怨就此了結。
她本以爲自己沒有生的希望,不意被魏同生及時救下,她向他們坦白了過去的一切。
周玉成是個開明的人,在林君勱的鼓勵下,很快和夢娘結爲夫婦。
喬若初看着別人可愛嬌憨的兒子,思子的情愫跟着狂涌過來,當天晚上就發起了高燒,一度迷迷糊糊的人事不省。
病了一週,幸好魏含梅日夜悉心照顧,才把她從死神的手裡拉回來。
在法國的時候難過,回來了,見了面,再離開,比不見的更加難過。
子離夫散,一家人零散四方,世間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斷腸的。
唯一欣慰的是,馮燕爾寫信回來說,林安在法國很好,儼然已經成了他們夫婦二人的小兒子,每天爸爸媽媽姐姐的叫個不停。
她還在信裡開玩笑說,冒世卿正好想要個兒子,不如讓喬若初再生一個,林安就算他們的兒子了。
喬若初看着信,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好像多少的動作都表達不盡她的情緒。
病好後她才發現,重慶的軍官太太們每日的消遣就是打麻將和跳舞,好像從不擔心身在前線的丈夫的安危一樣。
“您丈夫已經榮升軍長了,仗打得再激烈,他也不可能去衝鋒陷陣的。我說若初,你就放心好了。”
“是啊,是啊,不用這麼愁眉苦臉的,咱們享樂咱們的,別等男人打完仗了,白白熬成黃臉婆,他再娶個年輕的,更堵心……”
……
喬若初被董耀彥的太太拉出去玩了一次,其他軍官的太太們都“好意”勸她。
醉生夢死。
喬若初再不肯跟她們一起出去耗費時光。
她在西遷的中央大學裡謀了一份教書的工作,每日除了讀書就是伏案寫教案,她的課講的很精彩,時常旁徵博引,引經據典,講了幾節課吸引來不同年級慕名而來的學生,整個教室座無虛席,牆角都站滿了旁聽的人。
外在美貌,內在的才華,她一時成爲大學裡的傳奇。
不少傾慕者蜂擁而來,在勇氣的驅動下,不計世俗的約束,偷偷給她寫情書。
收到年少輕狂的男學生的情書,喬若初也不惱,只要是不太過分的,她都認真的回覆,表達拒絕之意。
她的表達很高明,不會用林君勱的身份去壓人,更不會說什麼家國大義,只是告訴那人,她不會接受仰視者的愛慕,想要讓她接受,就要在每個方面讓她仰視。
男學生一般看到她的信都會愧疚無比,放下些許兒女情長,收斂心思認真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