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無路可退

蕭摩訶的軍隊還不曾靠近江陵,便遇到了被斥候所抓獲的潰兵。

潰兵早已被嚇壞了,對城內的事情也說不出個什麼來,只能說城池已破。

蕭摩訶無法再行軍,只好就地駐紮,又多派斥候前往,過了許久,才抓住了一個軍官,從對方口中得知了城池被內應打開,高延宗入了城的消息。

高延宗動手極爲迅速,從出兵到到達江陵,不過用了八天的時日。

蕭摩訶此刻卻是犯了難,後方一出事,他這裡的糧草直接斷絕,他只好帶着軍隊往本土方向撤退,又送快騎告知此處情況,請求後方帶着糧食來接應。

若是自己這裡斷了糧,高延宗帶着幾百個騎兵都可以將自己給拿下了。

至於此處的潰兵,蕭摩訶也無能爲力了。

江陵城內,此刻卻是燈火通明。

高延宗坐在上位,召開了宴會,搞勞有功的諸多將士們。

淳于量被請到了上位,高延宗坐在左邊,他坐在右邊,其餘將軍們坐在他們之下。

淳于量坐在這裡,臉上帶着笑容,嘴裡卻還是在辭讓。

「敗軍之將,實不該與將軍同列.....」

「勿要如此言語!」

「若是沒有淳于將軍,我安能進這江陵城啊?」

「要說那陳主有眼無珠,淳于將軍一聲令下,軍中豪傑紛紛響應,可見其治軍之能,爲將之威!諸位,且與我起身,敬淳于將軍....茶!」

衆人紛紛起身,拿起了手裡的『茶」,淳于量趕忙起身,與衆人笑着回禮,

再一同吃下。

雖說當下高延宗官職最高,可以偷偷吃點「茶」,但是他也知道城池剛剛拿下,外頭還有潰兵作亂,不能吃多了,便及時收走了茶,換上了肉,衆人大快朵頤。

高延宗跟淳于量聊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高延宗對淳于量是真正佩服。

他自不知道淳于量在過去的安排,只當這是淳于量是通過自己的威望,沿路破城開關。

他拉着淳于量的手,感慨道:「我聽聞韋孝寬歸順大漢之後,在關中各地勸降城池,也不過勸降了五六座城池而已,我看淳于公在陳兵之中的威望,比韋孝寬在周兵之中的更勝,只是一次出面,便讓我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北,就是攻這江陵城,陣亡尚且不到七百!!」

淳于量趕忙說道:「此因將軍之勇也,將軍領數千士卒,便連破陳國八座城池,三道關卡,更是擊破了江陵重鎮,斬殺了章昭達.....」

前頭高延宗還是一直在點頭,可聽着聽着,他卻急忙變色,晃起了腦袋。

「這攻城拔寨我勉強認了,可這章昭達不是我所殺啊,他是病死的!」

「非也,非也,章昭達是得知將軍破城,氣血攻心而死,怎麼能說是病死呢?還是將軍之功啊。」

「我恭賀將軍了。」

聽到這句話,高延宗卻相當的憋屈。

「先前那個宇文直是這樣,如今章昭達又是如此..::

他很是無奈的看向淳于量,「淳于公啊,你說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呢?當年討伐周國,什麼也沒幹,就撿了個殺國公的功勞,如今打荊北,就是帶着軍隊轉了一圈,又撿了個殺上將的功勞,還有你先前的投奔,他們也說是我的功勞,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呢??」

淳于量的嘴脣顫抖了片刻,「這.::::

「遲早我也能時來運轉,立下天大功勞!」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淳于量都有點不想搭理這個胖子了。

高延宗又問道:「淳于公,此番雖奪下了城池,可城外卻尚有諸多潰兵,這些人若是不能及時收拾,往後怕不是要禍害周圍十餘州,您有什麼辦法呢?」

「我想派人追擊,但是我兵力太少,外頭有蕭摩訶的軍隊,我已經分兵不少了,再出兵追擊,我怕被蕭摩訶所擊破。」

「這廝勇猛,我是不怕,可擔心魔下難以敵他。」

淳于量自告奮勇,「這件事可以交予我來操辦....

信陵。

高長恭的行軍速度比起弟弟也是絲毫不多讓,他此時也趕到了戰場,開始進行攻城的準備。

他摩下的將軍們也是擦拳摸掌,準備建功立業。

高長恭戴上了熟悉的面具,眺望着遠處的城池,又低頭看向手裡的輿圖。

此番的大戰裡,高長恭覺得自己或許是能立下最大功勞的人。

雖然自己這邊的道路是最難走的,而且很多關卡都是屬於那種一夫當關類型的關卡,但是問題是這裡的守軍比起北面的要少太多了,有的關卡不過就百餘人,況且,此番大亂的影響還在蔓延,這邊的混亂處於剛剛開始的階段,他認定自己能立下大功。

就在他準備好攻城方略的時候,來自後方的書信到達。

高延宗派人回信,告知兄長再也不必爲後頭的陳兵擔憂,爲了防止江陵的守軍襲擾進攻,他已經將江陵給佔了。

看到書信,高長恭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傢伙還真的是有福之人。

高長恭不再擔憂後方,直接選擇進攻。

高長恭這個主將還是非常生猛的,他作戰的時候,還是運用過去鮮卑人的戰術,挑選一支最精銳的甲士,給他們披上重甲,先破一處,其餘大軍直接壓上,

若不是他現在擔任主將,只怕就要親自去爬城牆了,不過,以他如今的位置,親自爬城牆肯定是不行了,只能是看着別人爬城牆。

在高長恭的狂轟濫炸之下,信陵的千餘守軍根本沒能擋住高長恭太久,迅速崩潰。

高長恭不作停頓,一路朝着永安的方向殺了過去。

此時,三路大軍同時跟周軍接觸,總攻也算是正式開啓。

主力大軍連着攻破了數道關卡,包圍了漢中,好在,宇文憲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提前將皇帝運往後方,自己也一併退往劍閣方向,由尉遲迥坐鎮漢中,堅守不出。

劉桃子以大軍猛攻漢中,尉遲迥死戰,戰事相當的激烈。

解律羨這邊的進度最慢,他在恆香就被擋住了,無法前進。

而高長恭那邊還在突進之中。

劉桃子的數萬大軍將漢中團團包圍,大軍分成了數支,輪流攻城,日日不輟。

劉桃子終於也能借着兵力上的優勢來欺負人了。 蕭摩訶的軍隊還不曾靠近江陵,便遇到了被斥候所抓獲的潰兵。

潰兵早已被嚇壞了,對城內的事情也說不出個什麼來,只能說城池已破。

蕭摩訶無法再行軍,只好就地駐紮,又多派斥候前往,過了許久,才抓住了一個軍官,從對方口中得知了城池被內應打開,高延宗入了城的消息。

高延宗動手極爲迅速,從出兵到到達江陵,不過用了八天的時日。

蕭摩訶此刻卻是犯了難,後方一出事,他這裡的糧草直接斷絕,他只好帶着軍隊往本土方向撤退,又送快騎告知此處情況,請求後方帶着糧食來接應。

若是自己這裡斷了糧,高延宗帶着幾百個騎兵都可以將自己給拿下了。

至於此處的潰兵,蕭摩訶也無能爲力了。

江陵城內,此刻卻是燈火通明。

高延宗坐在上位,召開了宴會,搞勞有功的諸多將士們。

淳于量被請到了上位,高延宗坐在左邊,他坐在右邊,其餘將軍們坐在他們之下。

淳于量坐在這裡,臉上帶着笑容,嘴裡卻還是在辭讓。

「敗軍之將,實不該與將軍同列.....」

「勿要如此言語!」

「若是沒有淳于將軍,我安能進這江陵城啊?」

「要說那陳主有眼無珠,淳于將軍一聲令下,軍中豪傑紛紛響應,可見其治軍之能,爲將之威!諸位,且與我起身,敬淳于將軍....茶!」

衆人紛紛起身,拿起了手裡的『茶」,淳于量趕忙起身,與衆人笑着回禮,

再一同吃下。

雖說當下高延宗官職最高,可以偷偷吃點「茶」,但是他也知道城池剛剛拿下,外頭還有潰兵作亂,不能吃多了,便及時收走了茶,換上了肉,衆人大快朵頤。

高延宗跟淳于量聊起了接下來的事情。

高延宗對淳于量是真正佩服。

他自不知道淳于量在過去的安排,只當這是淳于量是通過自己的威望,沿路破城開關。

他拉着淳于量的手,感慨道:「我聽聞韋孝寬歸順大漢之後,在關中各地勸降城池,也不過勸降了五六座城池而已,我看淳于公在陳兵之中的威望,比韋孝寬在周兵之中的更勝,只是一次出面,便讓我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荊北,就是攻這江陵城,陣亡尚且不到七百!!」

淳于量趕忙說道:「此因將軍之勇也,將軍領數千士卒,便連破陳國八座城池,三道關卡,更是擊破了江陵重鎮,斬殺了章昭達.....」

前頭高延宗還是一直在點頭,可聽着聽着,他卻急忙變色,晃起了腦袋。

「這攻城拔寨我勉強認了,可這章昭達不是我所殺啊,他是病死的!」

「非也,非也,章昭達是得知將軍破城,氣血攻心而死,怎麼能說是病死呢?還是將軍之功啊。」

「我恭賀將軍了。」

聽到這句話,高延宗卻相當的憋屈。

「先前那個宇文直是這樣,如今章昭達又是如此......

他很是無奈的看向淳于量,「淳于公啊,你說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呢?當年討伐周國,什麼也沒幹,就撿了個殺國公的功勞,如今打荊北,就是帶着軍隊轉了一圈,又撿了個殺上將的功勞,還有你先前的投奔,他們也說是我的功勞,我怎麼就這麼倒黴呢??」

淳于量的嘴脣顫抖了片刻,「這......

「遲早我也能時來運轉,立下天大功勞!」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淳于量都有點不想搭理這個胖子了。

高延宗又問道:「淳于公,此番雖奪下了城池,可城外卻尚有諸多潰兵,這些人若是不能及時收拾,往後怕不是要禍害周圍十餘州,您有什麼辦法呢?」

「我想派人追擊,但是我兵力太少,外頭有蕭摩訶的軍隊,我已經分兵不少了,再出兵追擊,我怕被蕭摩訶所擊破。」

「這廝勇猛,我是不怕,可擔心魔下難以敵他。」

淳于量自告奮勇,「這件事可以交予我來操辦......

信陵。

高長恭的行軍速度比起弟弟也是絲毫不多讓,他此時也趕到了戰場,開始進行攻城的準備。

他摩下的將軍們也是擦拳摸掌,準備建功立業。

高長恭戴上了熟悉的面具,眺望着遠處的城池,又低頭看向手裡的輿圖。

此番的大戰裡,高長恭覺得自己或許是能立下最大功勞的人。

雖然自己這邊的道路是最難走的,而且很多關卡都是屬於那種一夫當關類型的關卡,但是問題是這裡的守軍比起北面的要少太多了,有的關卡不過就百餘人,況且,此番大亂的影響還在蔓延,這邊的混亂處於剛剛開始的階段,他認定自己能立下大功。

就在他準備好攻城方略的時候,來自後方的書信到達。

高延宗派人回信,告知兄長再也不必爲後頭的陳兵擔憂,爲了防止江陵的守軍襲擾進攻,他已經將江陵給佔了。

看到書信,高長恭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傢伙還真的是有福之人。

高長恭不再擔憂後方,直接選擇進攻。

高長恭這個主將還是非常生猛的,他作戰的時候,還是運用過去鮮卑人的戰術,挑選一支最精銳的甲士,給他們披上重甲,先破一處,其餘大軍直接壓上,

若不是他現在擔任主將,只怕就要親自去爬城牆了,不過,以他如今的位置,親自爬城牆肯定是不行了,只能是看着別人爬城牆。

在高長恭的狂轟濫炸之下,信陵的千餘守軍根本沒能擋住高長恭太久,迅速崩潰。

高長恭不作停頓,一路朝着永安的方向殺了過去。

此時,三路大軍同時跟周軍接觸,總攻也算是正式開啓。

主力大軍連着攻破了數道關卡,包圍了漢中,好在,宇文憲早就預料到了這一點,提前將皇帝運往後方,自己也一併退往劍閣方向,由尉遲迥坐鎮漢中,堅守不出。

劉桃子以大軍猛攻漢中,尉遲迥死戰,戰事相當的激烈。

解律羨這邊的進度最慢,他在恆香就被擋住了,無法前進。

而高長恭那邊還在突進之中。

劉桃子的數萬大軍將漢中團團包圍,大軍分成了數支,輪流攻城,日日不輟。

劉桃子終於也能借着兵力上的優勢來欺負人了。

至於城內的周軍,那便是遭了大苦。

宇文憲不可能留下太多的兵馬給尉遲迥,糧食倒是留下了不少,這就是他們堅守不出的底氣,可是,漢軍的猛攻實在超出了尉遲迥等人的預料。

這支軍團,戰力相當的驚人,士氣誇張,每次攻城都極爲的猛烈,士卒們舉着大盾就開始衝鋒,從雲梯上摔落,若是不死還要繼續去爬,上了城牆,便毫不畏懼的衝向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死戰不退。

尉遲迥從未捱過這麼重的『拳頭」。

宇文憲離開之前,曾語重心長的囑他,希望他能在漢中堅守半年以上的時日。

他要去集中巴蜀的力量,在半年之內展開反擊,跟着他一同退敵。

尉遲迥覺得以漢中城的高大,加上城內糧草物資充足,敵人儘管有大軍,也難以在短時日內攻破,便答應了他。

可他沒想到,敵人的攻勢竟能達到這種地步。

敵人的第一次攻城戰,尉遲迥就差點翻車,讓人給登了城,若不是他以死相拼,險些就成了笑話。

至於城內的周軍,那便是遭了大苦。

宇文憲不可能留下太多的兵馬給尉遲迥,糧食倒是留下了不少,這就是他們堅守不出的底氣,可是,漢軍的猛攻實在超出了尉遲迥等人的預料。

這支軍團,戰力相當的驚人,士氣誇張,每次攻城都極爲的猛烈,士卒們舉着大盾就開始衝鋒,從雲梯上摔落,若是不死還要繼續去爬,上了城牆,便毫不畏懼的衝向數倍於自己的敵人,死戰不退。

尉遲迥從未捱過這麼重的『拳頭」。

宇文憲離開之前,曾語重心長的囑他,希望他能在漢中堅守半年以上的時日。

他要去集中巴蜀的力量,在半年之內展開反擊,跟着他一同退敵。

尉遲迥覺得以漢中城的高大,加上城內糧草物資充足,敵人儘管有大軍,也難以在短時日內攻破,便答應了他。

可他沒想到,敵人的攻勢竟能達到這種地步。

敵人的第一次攻城戰,尉遲迥就差點翻車,讓人給登了城,若不是他以死相拼,險些就成了笑話。

「咚!咚!咚!」

城外再次傳來了震天的戰鼓聲,尉遲迥氣喘吁吁,手持短兵,站在城樓,眺望着遠處再次聚集的敵軍。

城內軍士的士氣本來就不高,加上皇帝和宇文憲離開,讓他們感覺到被拋棄,士氣更是低落,而敵人這日日不斷的猛攻,成爲了最後一根稻草。

尉遲站在城樓之上,尚且能依稀聽到從周圍傳來的哭泣聲。

尉遲的神色茫然。

這一生,他打過很多仗,也打過很多硬仗,但是這一次,他頭一次有一種無力感。

先前跟祖挺,高長恭對打的時候,都不曾有過如此感覺。

城內外的軍隊對峙。

一邊是氣勢如虎,如日中天,一邊卻是死氣沉沉,日落西山。

這種對比實在是太過明顯。

尉遲迥心裡都不由得呢喃:莫非是大周的氣數已盡嗎?

就在尉遲迥茫然的時候,城內忽傳來了嘈雜聲。

「殺!!」

尉遲迥匆忙的回頭,迅速有軍官衝了過來,「國公!!不好了,國公!東城門的軍隊作亂,稱齊王弒君,要開城迎漢軍....」

尉遲迥只覺得腦海裡喻喻作響。

宇文憲讓他守一百八十天。

現在只過去了二十三天....他不怕死,可至少,不能敗得這麼快啊!

「平叛!!」

「讓....我親自去!!」

尉遲迥衝下了城牆,換了馬,領着騎士們一路朝着東城門的方向飛奔而去,

當他趕到的時候,這裡早已大亂。

從北邊撤回的軍隊與當地的軍隊正在廝殺,雙方也逐漸開始不分你我,見人就殺,軍官也不能制了,連叛亂的發起者是誰也無從而知,他們根本就是在亂殺而已。

這就不能再當作叛亂了,這是營嘯!!

尉遲迥令左右傳令,讓衆人住手。

只是想要安撫住這幫深受摧殘,心理徹底崩潰的亂兵,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尉遲迥只能是大開殺戒,騎兵們幾次衝鋒,殺了許多,其餘人方纔冷靜下來,不過,也是鬥志全無,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痛哭流涕。

尉遲正要安撫,又有軍官匆匆前來。

這次,卻是有軍士發狂,開始搶劫組團搶劫糧庫,又欲縱火。

而城外的大軍也開始了猛攻。

內憂外患,尉遲迥的眼裡滿是絕望,

他只好派人去阻止那亂兵,自己趕忙回去指揮城防戰鬥。

可是城內的叛亂和動盪卻層出不窮,軍士叛逃,殺官劫糧的事情屢屢發生。

如此熬了三天,漢中的東城門終於被漢軍所攻陷。

尉遲迥幾次苦戰,卻不能奪回,漢軍不斷的涌進,周軍越來越被動。

在進城之後,尉遲迥領着親兵想要展開巷戰,只是,城內的軍士卻再也沒有了鬥志,紛紛投降。

眨眼之間,三軍皆叛,尉遲迥都差點被自家人抓了獻給劉桃子。

悲憤之下,尉遲迥只能領着三十餘騎,逃離了城池。

劉桃子的主力正式挺進了漢中。

這對周軍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了。

當劉桃子騎着戰馬大搖大擺的開進漢中城的時候,漢軍將土們紛紛高呼,其喊聲哪怕隔着很遠都能聽的清楚。

他們一行人來到了官署,也就是宇文贊受封的那個地方。

劉桃子封賞獎勵了有功的將士們,而後下令整頓大軍,準備繼續進軍。

祖斑站在劉桃子的身邊,從衣袖裡掏出了一大堆的文書,幾乎笑開了花。

「陛下且看,這些都是周國各地的官員們派遣家奴心腹送來的。」

「哦?」

「自司馬消難歸屬之後,周國各地的官員們也知道大勢已去,想要積極歸順....這些文書的內容我大概都看過了,都是希望能在戰後保全性命的....」

「其中有幾個人,我還能排得上用場。」

祖斑頗爲開心,大勢之下,所有敢違抗者都是螳臂當車而已!

這些書信,足以表明周國當下的混亂達到了什麼地步,連官員們都紛紛上書暗中請活,那其餘人就更不必多說。

祖斑而後拿出了來自其餘各地的奏表,乃至輿圖等等,分析當下的局勢。

「閻慶確實難以對付,斛律羨短期內拿他不下,不過,他們這邊還是牽制住了不少軍隊,算是方便了我們的挺進。」

「宇文憲帶着宇文贊逃離..:.越逃越亂,那些官員們的書信說,宇文憲內部,至今還在鬥爭,聽聞高潁囚禁了楊素,卻又被楊堅搭救,那宇文贊根本閒不住,想方設法的召人來奪權,想要參與朝政,宇文憲對他的態度也是越來越惡劣,所謂的那輔臣也並非一心......」

「這宇文憲,可是越來越像宇文護了。」

祖斑大手一揮,「陛下,這便是大勢啊,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敵人竟還在爭權奪利,這樣的國家不滅亡,其有天理?!」

「我們不該在漢中停留太久,理當繼續進軍!」

「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不斷的逼迫,就如這漢中,在我們的猛攻之下,也是內部多亂,從而告破,周國同樣如此!我們打的越急,他們內部的問題也就越是明顯!」

劉桃子輕輕點頭。

「迅速收集城內糧草,繼續進軍!!」

「唯!!」

大軍只是在漢中休整了幾天,而後繼續出發,攻向陽安關。

在這個關鍵時候,西邊終於傳來了喜訊,斛律羨攻破了恆香諸城,閻慶帶着騎士們,突圍逃向了武都方向。

劉桃子的大軍殺到的時候,陽安關直接投降,開了關門,不敢抵抗。

劉桃子分出軍隊,分別攻往武都,劍閣等方向。

消息一出,巴蜀震動。

國內的投降派迅速擡頭,往宇文憲這裡上書,希望能舉國歸順天命的「賢人們』開始涌現。

此時,宇文憲剛剛到達劍閣,正在想辦法收拾亂攤子。

可這亂攤子才收拾了一半,他又不得不去面對裹挾着大勝之勢前來叩關的劉桃子大軍。

宇文憲看起來就像是瞬間老了二十歲。

前線各地紛紛求援,就連永安方向也在求援,高長恭前進的速度還是有點太猛了,那邊的兵力嚴重不足,希望朝廷能儘快相助,若是不能相助,那他們可就要投降了。

在經過了數百年的動亂之後,能爲國死戰,爲國捐軀的人還是有,卻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多了,禮崩樂壞,人心不古,這些當地的官員們,當了幾十年的官,

先後可能換了三四個朝廷,對他們來說,投降歸順新勢力那是家常便飯。

宇文憲坐在上位,聽着前來拜見自己的蜀地老名士爲自己闡述着投降的大道理,勃然大怒。

他當即下令將這幾個名土殺死,用他們來祭旗。

而後又召集了魔下的諸多將軍們。

「我不欲再退!」

「便在劍閣,與劉桃子決一死戰!!」

「賊遠道而來,且多是騎兵,非利於他!」

「此處,正是那賊人葬身之地!平賊之後,諸位當首功!開國稱公,同享富貴!」

第447章 直取長安!第38章 應試第32章 劉桃子第38章 應試第308章 雄雞啼,天明第365章 普六茹堅相貌非常第151章 謝謝啊!第344章 這豎子竟可以?第454章 漢軍至,勿要動第325章 將大王均分第211章 看到了滅亡第474章 蜀中名士第109章 造反了!第494章 城牆第467章 滅周在即第280章 新天下,新醫生第308章 雄雞啼,天明第92章 禮儀第256章 瘋太子第312章 兩個朋友與一匹老馬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288章 傲慢之罪第7章 拉矢,問路第72章 君子與小人第478章 必輸無疑第446章 萬人敵第436章 陳人來攻城啦!第430章 頗有家資第440章 好言難勸第161章 何不能殺?第80章 亡高者黑衣第242章 請封劉桃子!!第420章 不如投桃第306章 十刺史第280章 新天下,新醫生第241章 請殺和士開!!第162章 洗劫一空第393章 計不成第327章 出兵十萬,北破僞胡!第507章 處置第321章 東進!東進!第393章 計不成第503章 南狩而已第490章 僞齊正統第26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383章 他已經死了第281章 鬥雞第134章 不可放過第56章 北齊風格第323章 南下!南下!第167章 ‘藩鎮節度使’第471章 護我衣冠第501章 異端第397章 離心背德第320章 道貌岸然第376章 齊民要術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256章 瘋太子第486章 三年種田,五年南下第495章 自毀城牆第136章 本事第252章 都已辦妥啦第298章 我已看破勝負第227章 毒士第123章 嬌生慣養第184章 第二個高敖曹第496章 還要藏?第367章 老太公第56章 北齊風格第448章 馬踏長安第232章 敗楊忠!第386章 比不過第112章 威震黎陽第16章 十個美男子第76章 何需鐵證?第217章 拱手而治第283章 用武之地!第431章 使臣第159章 怪第225章 非人第32章 劉桃子第210章 看到了龍氣第134章 不可放過第398章 英雄用武之時第431章 使臣第368章 新朝鼎立第48章 天下無敵第294章 長安議事,勿帶甲兵第250章 尚不太平第61章 罪犯第70章 眼疾手快第169章 劉公欲害我第117章 天使第69章 孰美?第164章 能得善終第243章 老太公第61章 罪犯第87章 縣令與吏第448章 馬踏長安
第447章 直取長安!第38章 應試第32章 劉桃子第38章 應試第308章 雄雞啼,天明第365章 普六茹堅相貌非常第151章 謝謝啊!第344章 這豎子竟可以?第454章 漢軍至,勿要動第325章 將大王均分第211章 看到了滅亡第474章 蜀中名士第109章 造反了!第494章 城牆第467章 滅周在即第280章 新天下,新醫生第308章 雄雞啼,天明第92章 禮儀第256章 瘋太子第312章 兩個朋友與一匹老馬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288章 傲慢之罪第7章 拉矢,問路第72章 君子與小人第478章 必輸無疑第446章 萬人敵第436章 陳人來攻城啦!第430章 頗有家資第440章 好言難勸第161章 何不能殺?第80章 亡高者黑衣第242章 請封劉桃子!!第420章 不如投桃第306章 十刺史第280章 新天下,新醫生第241章 請殺和士開!!第162章 洗劫一空第393章 計不成第327章 出兵十萬,北破僞胡!第507章 處置第321章 東進!東進!第393章 計不成第503章 南狩而已第490章 僞齊正統第26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383章 他已經死了第281章 鬥雞第134章 不可放過第56章 北齊風格第323章 南下!南下!第167章 ‘藩鎮節度使’第471章 護我衣冠第501章 異端第397章 離心背德第320章 道貌岸然第376章 齊民要術第253章 上好的孫女婿第256章 瘋太子第486章 三年種田,五年南下第495章 自毀城牆第136章 本事第252章 都已辦妥啦第298章 我已看破勝負第227章 毒士第123章 嬌生慣養第184章 第二個高敖曹第496章 還要藏?第367章 老太公第56章 北齊風格第448章 馬踏長安第232章 敗楊忠!第386章 比不過第112章 威震黎陽第16章 十個美男子第76章 何需鐵證?第217章 拱手而治第283章 用武之地!第431章 使臣第159章 怪第225章 非人第32章 劉桃子第210章 看到了龍氣第134章 不可放過第398章 英雄用武之時第431章 使臣第368章 新朝鼎立第48章 天下無敵第294章 長安議事,勿帶甲兵第250章 尚不太平第61章 罪犯第70章 眼疾手快第169章 劉公欲害我第117章 天使第69章 孰美?第164章 能得善終第243章 老太公第61章 罪犯第87章 縣令與吏第448章 馬踏長安